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体意识、间性文本与体系批评——中国民族文学的实然形态与应然追求
1
作者 傅钱余 刘俐俐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130,共8页
在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背景下,中国民族文学是一个整体性、综合性的概念。它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和现实存在,强调中国文学的民族维度,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凸显多民族文学交融互渗的整体... 在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背景下,中国民族文学是一个整体性、综合性的概念。它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和现实存在,强调中国文学的民族维度,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凸显多民族文学交融互渗的整体关系。在实然性上,中国民族文学文本是一种间性形态,存在于各个层面复杂的相互关系之中;在应然性上,呼吁和追求中国民族文学的体系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性文本 体系批评 共同体意识 中国民族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反思 被引量:6
2
作者 方仪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1-154,共4页
在当下多元文化语境中,作为异域读者认识和理解中国少数民族独特文化、族群特征和语言结构的场域,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差异的彰显,在他文化中构建中华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明确少... 在当下多元文化语境中,作为异域读者认识和理解中国少数民族独特文化、族群特征和语言结构的场域,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差异的彰显,在他文化中构建中华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明确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的翻译目的,确立和筛选最佳源语文本,采用合作翻译等多种翻译学策略,或能改变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边缘地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文化"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翻译 “走出去” 文化构建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 被引量:8
3
作者 杨红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90-94,共5页
20世纪80年代,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作家被压抑的族群身份认同逐渐复苏,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表现出对各族群文化的自觉追溯与探寻。这一文化寻根现象最初显现为文学表述空间由政治转向文化,后在寻根文学思潮... 20世纪80年代,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作家被压抑的族群身份认同逐渐复苏,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表现出对各族群文化的自觉追溯与探寻。这一文化寻根现象最初显现为文学表述空间由政治转向文化,后在寻根文学思潮影响下寻根意识与现代意识得以强化,又由于形式主义理论的影响,少数民族作家自觉探索艺术形式的创新。20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潮流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20世纪80年代 文化寻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文学传统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被引量:6
4
作者 丁子人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34-41,共8页
鲁迅文学传统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丁子人1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文学是由多民族文学所构成的。二十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少数民族文学尽管其发展水平不相一致但它们却日益显示其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研究鲁迅文学传统... 鲁迅文学传统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丁子人1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文学是由多民族文学所构成的。二十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少数民族文学尽管其发展水平不相一致但它们却日益显示其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研究鲁迅文学传统及其继承与发扬,自然不可忽略它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文学 鲁迅作品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鲁迅小说 锡伯族 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作家 维吾尔族 文学创作 精神胜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使命与文化尊严——中国当代多民族母语文学发展论 被引量:4
5
作者 罗庆春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98-103,共6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其意义越显重要。作为多民族现代国家,中国多民族母语文明的当代传承,母语叙事的主体性延续,族群文化独特性的持守,"多元"与"多源"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其意义越显重要。作为多民族现代国家,中国多民族母语文明的当代传承,母语叙事的主体性延续,族群文化独特性的持守,"多元"与"多源"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命题都直接关涉到国家实施文化兴国战略、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想"的重大人文历史工程等伟大实践。中国知识分子必须做出客观、科学的思考,必须发挥前瞻性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母语文学 多元一体 文化传承 核心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女性形象建构机制与历程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晓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8-85,共8页
百年中国文学女性形象建构与百年中国社会和文化形成了紧密的互动、联动关系,深刻地反映着、建构着现代的中华文化,成为人们理解现代中国、现代中国女性、现代中华文化的重要研究对象。少数民族文学实际上参与了中国文学史的建构过程,... 百年中国文学女性形象建构与百年中国社会和文化形成了紧密的互动、联动关系,深刻地反映着、建构着现代的中华文化,成为人们理解现代中国、现代中国女性、现代中华文化的重要研究对象。少数民族文学实际上参与了中国文学史的建构过程,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少数民族文学女性形象建构亦体现少数民族女性解放的过程。综观百年少数民族文学女性形象的变迁,可以看到她们不仅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化内涵转变而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轨迹,而且表现出精神突围的重要意义。从启蒙现代性、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到革命话语叙事,从现代性的建构、解构以至于重构,民族国家叙事始终贯穿于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始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影响着女性形象的塑造,并使之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精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女性形象 建构机制与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族群体验的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祖君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2-165,共4页
表达既结合作家的体验和想象,又含纳和表现民族特质的族群体验,是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核心命题。族群体验统一于中华民族的集体性认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在表达族群体验时,选取了小说、诗歌、散文等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类型,接受了潜... 表达既结合作家的体验和想象,又含纳和表现民族特质的族群体验,是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核心命题。族群体验统一于中华民族的集体性认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在表达族群体验时,选取了小说、诗歌、散文等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类型,接受了潜藏在其中的制度、规范等,裹挟了和现实生存境遇贴得较近的时代观念和精神,同时力图运用各族群特有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或者本族群古老文化传统中的精魂等。这些策略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 族群体验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8
作者 和少英 和光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1-156,共6页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是云南民族大学的特色和优势专业,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该专业充分发挥民族类院校的学科专业优势,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民语人才。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该专业却一度陷入了生源数量严重不...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是云南民族大学的特色和优势专业,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该专业充分发挥民族类院校的学科专业优势,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民语人才。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该专业却一度陷入了生源数量严重不足、招生人数逐年下降的困境,专业学科建设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学校抓住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机遇,从2002年开始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先后与丽江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等12个州、市、县签订了联合培养纳西族、傣族、景颇族、傈僳族等民族语言与文化保护传承人才的协议,形成了"学校+地方政府"合作培养少数民族语言专门人才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语言文化传承作出了新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重新审视——简评王齐洲《呼唤民族性——中国文学特质的多维透视》
9
作者 郭英德 李文洁 《学术界》 2003年第5期266-268,共3页
关键词 王齐洲 《呼唤民族性——中国文学特质的多维透视》 传统文学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文学:走向自身与面向市场──转型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炜烨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7-71,共5页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转型期文学 现实主义 少数民族作家 文学特征 少数民族地区 面向市场经济 少数民族文学批评 文学创作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历史共同成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史纵论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晓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8,共8页
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史,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史”,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活动发生、发展的历史,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知识生产和传播、影响的历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时空中进行的文学... 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史,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史”,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活动发生、发展的历史,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知识生产和传播、影响的历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时空中进行的文学研究活动和知识生产呈现出了多样性、丰富性与整体性的特征。而且,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合法性建立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历史、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现实性基础之上。这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史便历史性地与中华民族的形成历史、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历史相伴相生、共同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研究史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多民族文学互鉴关系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乌·纳钦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21,共8页
自楚辞、汉赋开始,中国多民族文学之间建立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积极的借鉴关系,并逐步扩展到散文、戏曲、小说等主要文体,乃至文论层面,从微观到宏观,形成多层次的互鉴关系。这种互鉴关系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双向度的甚至是... 自楚辞、汉赋开始,中国多民族文学之间建立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积极的借鉴关系,并逐步扩展到散文、戏曲、小说等主要文体,乃至文论层面,从微观到宏观,形成多层次的互鉴关系。这种互鉴关系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双向度的甚至是多向度的,即一个民族的文学不但与另一个民族的文学产生互鉴关系,而且与多个民族的文学产生了互鉴关系。少数民族文学积极借鉴了汉族文学,汉族文学也积极借鉴了少数民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彼此之间也进行了积极的相互借鉴。在这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学得到了发展,汉族文学也得到了发展,使中国多民族文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化趋势越来越突出,最终定型为中华文学多元一体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文学 互鉴关系 韵文文学 叙事文学 文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婧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0-168,共9页
长期以来,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学是海外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之一。从研究特征来看,海外学界对于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生产性、话语性研究及实证调查更为重视,对国内学界忽视的不同主体间互动性内容也更为关注,相关研究较为零散并分布于... 长期以来,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学是海外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之一。从研究特征来看,海外学界对于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生产性、话语性研究及实证调查更为重视,对国内学界忽视的不同主体间互动性内容也更为关注,相关研究较为零散并分布于多种学科。通过梳理海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整体现状,指出部分海外研究成果中的意识形态偏见及相关问题,认为其研究否定了中国多民族交往交融共生的关系,无视不同时期不同历史形态下文学创作的多样性与多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少数民族文学 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纵横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栗原小荻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56-60,共5页
从民族生存学、文化历史学、文艺本体学的角度出发 ,运用比较文学和文艺传播学的思维方式 ,对 2 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进行全面地审视和评估。 2 0世纪内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最优异的表现和最重大的业绩只在两个时期 ,即 :2 0世纪的... 从民族生存学、文化历史学、文艺本体学的角度出发 ,运用比较文学和文艺传播学的思维方式 ,对 2 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进行全面地审视和评估。 2 0世纪内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最优异的表现和最重大的业绩只在两个时期 ,即 :2 0世纪的前叶和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前叶 20世纪后叶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理论研究 繁荣少数民族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云南分会成立大会侧记
15
《思想战线》 1981年第5期96-97,共2页
今年七月三十日至八月五日,我省召开了民族民间文学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根据我省从事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同志们的要求,成立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云南分会。成立大会于八月三日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六十多位同... 今年七月三十日至八月五日,我省召开了民族民间文学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根据我省从事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同志们的要求,成立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云南分会。成立大会于八月三日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六十多位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分会筹备组所作的工作报告,制订了章程,选举了领导机构。到会同志认真讨论了建国以来我省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工作的情况,总结了主要的经验教训,并对今后工作的开展作出了规划。同志们一致认为,建国三十年来,我省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工作,尽管受到“左”的干扰和林彪、“四人帮”的摧残破坏,但就其主要方面来说,我们还是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学遗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民族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研究 三十年 文学遗产研究 四人帮 民族国家 林彪 祖国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节选)
16
作者 刘守华 李逸涛 《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23-26,共4页
本文是全国高校文科教材《中国当代文学》第三册第九章的节选。此书将于1989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出版前,作者应我们的约稿,将该书的这一章寄给我们,现节选刊发。 本文作者刘守华是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 本文是全国高校文科教材《中国当代文学》第三册第九章的节选。此书将于1989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出版前,作者应我们的约稿,将该书的这一章寄给我们,现节选刊发。 本文作者刘守华是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李逸涛是华中师大中文系副教授,《中国当代文学》副主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少数民族作家 新时期 评奖 我国少数民族 短篇小说集 孙健忠 土家族 藏族 中国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暨《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百期刊庆论坛在西藏大学顺利召开
17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提升西藏大学学术期刊质量,推动藏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由西藏大学期刊中心和西藏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暨《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百期刊庆论坛”于202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提升西藏大学学术期刊质量,推动藏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由西藏大学期刊中心和西藏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暨《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百期刊庆论坛”于2023年9月27日在西藏大学河坝林校区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大学学报 西藏大学 期刊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学科建设 主题教育 学术期刊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美一同”理念观照下的元代多民族文学活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嘉伟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8-153,共6页
元代,蒙古、色目等部族的少数民族文士大量涌现,他们"各美其美",从本民族的审美视角出发,缔造诗境,特色鲜明。同时,"胡""汉"士子皆"美人之美",彼此尊重、包容他者文化,进而结成了中国历史上前... 元代,蒙古、色目等部族的少数民族文士大量涌现,他们"各美其美",从本民族的审美视角出发,缔造诗境,特色鲜明。同时,"胡""汉"士子皆"美人之美",彼此尊重、包容他者文化,进而结成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多族士人圈"。多族士人"美美与共",共同缔造了含弘正大、崇真贵俗的元代文化精神;多族士人间的频繁互动,也使得诗歌题材、内容、美学风格都呈现出了新的面貌。以"三美一同"理念观照之,可以发现元代文化与文学在中国多民族文化史上的独特魅力。其中的教益也为今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构建涵括各民族文学的"中华文学史"提供有益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美一同” 元代多民族文学 元代文化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和日本对中国回族民间文学的研究与出版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树江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5期71-76,共6页
关键词 民间文学 中国回族 民间故事学 回族穆斯林 回族文学 传说故事 美国和日本 中国伊斯兰教 民间传说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深与扩展:少数民族文学评论对策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炜烨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2-74,共3页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文学评论 地域文化 文学作品 评论工作 草原文学 文学批评 民族文化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拓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