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世纪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新的一个亮点——“民族自治市” 被引量:18
1
作者 金炳镐 田烨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54,共13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必须坚持、完善、发展、创新,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设置"民族自治市"不是否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 马克思列宁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必须坚持、完善、发展、创新,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设置"民族自治市"不是否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是为了更好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长远目标出发,国家应该通过设置"民族自治市"来鼓励少数民族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以此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城镇化的发展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自治市” 城市化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少数民族人权的保护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云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9,共5页
在我国,建立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国情、族情决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少数民族人权的保护主要体现:保证各种不同聚居情况的少数民族都能行使区域自治的权利;保障少数民族公民担任国家机关和区域自治... 在我国,建立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国情、族情决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少数民族人权的保护主要体现:保证各种不同聚居情况的少数民族都能行使区域自治的权利;保障少数民族公民担任国家机关和区域自治机关公职的权利;少数民族的经济权利得到了基本的保障或较好的改善;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得到了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当代世界性的民族问题的解决和民族人权保护的潜在价值在于:它为多民族国家,特别是与中国的族情相类似的国家,找到了一条可供选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人权 少数民族地区 中国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区域自治 民族国家 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分立 民族自决原则 民族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三阶段探索──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而作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瑞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29,共6页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三阶段探索──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而作李瑞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1997年5月1日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暨中国民族...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三阶段探索──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而作李瑞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1997年5月1日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暨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五十周年。回顾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自治 少数民族 民族自决权 内蒙古自治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陕甘宁边区 制度形成 内蒙古自治政府 中国民族 民族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纲领》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兼谈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形成 被引量:22
4
作者 陈扬勇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20,共8页
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形成经历了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曾主张民族自决和建立联邦制国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有过民族区域自治的主张和实践。新中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并不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 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形成经历了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曾主张民族自决和建立联邦制国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有过民族区域自治的主张和实践。新中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并不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形成,甚至到解放战争期间也还不能说已完全形成。确定实行统一国家内部地方性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这一创举来之不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纲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模式——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权 被引量:10
5
作者 彭谦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2,共4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用特殊措施保护少数民族人权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少数民族人权的重要方面。自治机关自治权的完善和充分行使问题,是新时期完善和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用特殊措施保护少数民族人权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少数民族人权的重要方面。自治机关自治权的完善和充分行使问题,是新时期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人权 保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和完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政策 被引量:4
6
作者 施雪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2,共3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较好地解决了民族问题,因此,必须继续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之下的有些配套法律与政策已经显示出某种不适应性,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较好地解决了民族问题,因此,必须继续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之下的有些配套法律与政策已经显示出某种不适应性,有及时渐进微调完善的必要,否则任其发展会严重影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进而影响中华民族的团结繁荣和国家的安全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成立 政策 党和政府 民族问题 社会结构 不适应性 配套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中国经验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涵伟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0-175,共6页
民族区域自治是多民族国家社会整合的有效途径,它代表在期望紧密统一的政府制度和追求个体自主的公民之间的一种平衡。世界范围内现代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多是在传统社会的"城市自治"和"因俗而治"基础上发展的,并有... 民族区域自治是多民族国家社会整合的有效途径,它代表在期望紧密统一的政府制度和追求个体自主的公民之间的一种平衡。世界范围内现代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多是在传统社会的"城市自治"和"因俗而治"基础上发展的,并有其内在制度构成和特点,缕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与心理上的中国效能,总结民族事务治理上的中国经验,为世界多民族国家建立有效的民族治理和国家治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保障 国家治理 中国经验 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回眸及未来走势--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被引量:4
8
作者 宋才发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44,共9页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不断深化,主要表现为制定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形成了执政党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策,构筑了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多元一体的完整格局,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发展的总目标,运用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不断深化,主要表现为制定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形成了执政党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策,构筑了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多元一体的完整格局,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发展的总目标,运用法治思维推进和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铸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硕果,主要体现为夯实了民族区域自治法治建设的实践基础,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实施了精准脱贫,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了民族地区现代化,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和谐社会构建,构筑了共建共治的民族事务治理体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未来走势,将进一步丰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新实践,开启民族事务治理新征程,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新发展,拓展民族法学研究领域的新境界,让少数民族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周年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治理 多元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杨虎德 《青海民族研究》 2004年第3期6-9,共4页
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中共“二大”到“九·一八”事变前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萌芽时期;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形成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 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中共“二大”到“九·一八”事变前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萌芽时期;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形成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并逐步走上法制化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已成为推动我国民族工作不断前进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联邦制国家 民族区域自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原因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彬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23-27,共5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把民族区域自治正式确立为新中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这一重大抉择既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伟大创举,又是顺应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把民族区域自治正式确立为新中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这一重大抉择既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伟大创举,又是顺应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的必然要求,充分体现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完美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 民族问题 历史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2~1965年《中国建设》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行情况报道之探析
11
作者 叶维维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3-147,共5页
《中国建设》(China Reconstructs,现为《今日中国》)杂志创刊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有影响的对外刊物之一。在新中国民族政策开创并初步形成体系的时期(1949~1965),《中国建设》定期报导民族新闻,对外宣传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建设》(China Reconstructs,现为《今日中国》)杂志创刊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有影响的对外刊物之一。在新中国民族政策开创并初步形成体系的时期(1949~1965),《中国建设》定期报导民族新闻,对外宣传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与推行,具有鲜明的报道特点。通过深入分析《中国建设》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行的报道特点、传播方式和策略,可以总结杂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对外宣传特色:一方面,对制度的成功实践与优越性有着明确的宣传目的;另一方面,以西方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对外传播新中国的民族面貌,在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民族问题了解认识的同时,树立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良好国际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建设 民族新闻报道 对外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
作者 都淦 《社会主义研究》 1984年第6期21-27,共7页
建国三十五年的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在解决我国国内民族问题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民族区域自治法把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生和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成就,是建设具有中国特... 建国三十五年的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在解决我国国内民族问题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民族区域自治法把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生和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成就,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方面成功经验的总结,标志着我国各族人民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道路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 毛泽东同志说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民族区域自治 少数民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特色 国内民族问题 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形式 解决民族问题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中国特色及其意义──与靳士信同志商榷
13
作者 周瑞海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90-96,共7页
也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中国特色及其意义──与靳士信同志商榷周瑞海《宁夏社会科谢在1995年第二期刊登了新士信同志的《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中国特色及其时代意义》一文(以下简称斯文),这篇文章又发表于1995年第2期《中... 也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中国特色及其意义──与靳士信同志商榷周瑞海《宁夏社会科谢在1995年第二期刊登了新士信同志的《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中国特色及其时代意义》一文(以下简称斯文),这篇文章又发表于1995年第2期《中共党史研究》(京)(内容上稍有增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区域自治 少数民族干部 中国特色 民族自治地方 自治机关 联邦制 解决民族问题 民族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16
14
作者 周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8,共14页
民族区域自治被确定为国家制度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它在中华现代国家建立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基于维护国家统一的目的,在国家行政区划的基础上,以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成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和行使自治权的方式,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被确定为国家制度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它在中华现代国家建立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基于维护国家统一的目的,在国家行政区划的基础上,以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成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和行使自治权的方式,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以此来协调国内的民族关系、实现国家整合。在建立时确立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又在面临和应对各种根本性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增添了新的内涵。统一与自治、民族与区域,是民族区域自治的两对基本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价值准则、制度伦理、制度功能和制度的优越性,皆在此基础上形成并受其规制。通过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演变和调适过程的梳理,揭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在逻辑,才能真正把握这项重要政治制度的本质规定性,促进制度的完善和功能的有效发挥,凸显其在促进国家统一、稳定和发展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内在逻辑 制度准则 制度伦理 制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7
15
作者 龚志祥 田孟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33-39,共7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虽经历了60多年的实践,但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诸如自治地方形式单一、自治机关组成和自治地方干部配备不够合理、自治权难以落实等;这些"瑕疵"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自治地方、自治民族当家作主、管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虽经历了60多年的实践,但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诸如自治地方形式单一、自治机关组成和自治地方干部配备不够合理、自治权难以落实等;这些"瑕疵"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自治地方、自治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权利的行使,同时已成为发展的障碍,制约了自治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应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视为一种随现实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制度,对其加以修改、补充,使之日趋完善,如增设"自治市",优化自治机关人员结构,使自治权"硬起来"、"实起来",加大干部学习交流力度,提高民族干部素质等;只有这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在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建设性作用,永不动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法律 制度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中国特色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靳士信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0-75,共6页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和重要的政治制度,它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上不平等的民族关系,真正实现了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各少数民族人民管理本民族内部事...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和重要的政治制度,它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上不平等的民族关系,真正实现了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各少数民族人民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和地方行政事务的自治权力,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理论 自治制度 少数民族聚居区 中国特色 民族自治地方 解决民族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 自治机关 各少数民族 民族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区域自治:民族政策、政治制度和政治体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侯德泉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2,共4页
民族区域自治是多民族国家的一种政策选择,它以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和睦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政党(即使是执政党)的民族政策与国家的民族政策并不是完全等同的。作为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具有三个基本的内涵:(一)是在国家(或成员邦)宪... 民族区域自治是多民族国家的一种政策选择,它以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和睦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政党(即使是执政党)的民族政策与国家的民族政策并不是完全等同的。作为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具有三个基本的内涵:(一)是在国家(或成员邦)宪法框架内的制度;(二)是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三)是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来实现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实际运作过程是由少数民族建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过程,从而构建起一个以自治权为核心的政治体系。民族政策、政治制度和政治体系是民族区域自治的不同视角,这三个视角是统一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政策 政治制度 政治体系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制度保障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才发 《学习论坛》 2011年第10期19-24,共6页
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法使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法制化,是中国民族法学体系的理论基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强大的政治功能和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自治立法保障民族区域自治政... 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法使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法制化,是中国民族法学体系的理论基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强大的政治功能和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自治立法保障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制度的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法律与民族政策的集中体现,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政权力配置大于一般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基本国策 基本政策 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被引量:7
19
作者 侯万锋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60,共5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保障。扩大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公民的各项权利。目前,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不完善和操作性不强影响着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继续扩大。因此,不断完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保障。扩大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公民的各项权利。目前,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不完善和操作性不强影响着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继续扩大。因此,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发掘民族区域自治在保障少数民族公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制度功能无疑是扩大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有序政治参与 少数民族 公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坚持宪法原则 被引量:4
20
作者 郝时远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法律原则。在长期的发展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很好地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因此,坚持民族区域...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法律原则。在长期的发展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很好地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因此,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宪法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宪法原则 民族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