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武术文化“两创”的价值意蕴、实践原则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
2
1
作者
孙瑞阳
杨慧馨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28,共7页
“两创”方针的提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传承与发展带来重要启示。中国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应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薪火相传积蓄力量。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释中国武术...
“两创”方针的提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传承与发展带来重要启示。中国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应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薪火相传积蓄力量。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释中国武术文化“两创”的价值意蕴,认为“两创”是中国武术“守根”“铸魂”的必要之选,是中国武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经之路,是中国武术紧跟全球化发展步伐的必然之举。但当前中国武术文化“两创”仍面临传统武术文化失语、大众武术文化失位、竞技武术文化失真的现实困境。由此,遵循全面认知、去粗取精与返本开新的实践原则,提出传统武术文化创理念,完善话语体系;大众武术文化创品牌,重塑社会价值;竞技武术文化创特色,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两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文化
“两创”
传统
武术
大众
武术
竞技
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品牌认知的中国武术文化国际推广与品牌打造
被引量:
4
2
作者
白蓝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5-598,共4页
为了深度剖析中国武术在国际化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中国武术发展探寻新的发展路径,研究以品牌认知理念为视角,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检讨。研究认为,中国武术在对外推广中忽视了服...
为了深度剖析中国武术在国际化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中国武术发展探寻新的发展路径,研究以品牌认知理念为视角,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检讨。研究认为,中国武术在对外推广中忽视了服饰、实践、时尚三大品牌效应的打造。根据品牌认知的需要,提出了用生动的外在品牌揭示中国武术深刻的文化内涵、用文化创意元素来提升中国武术文化的外在表现力、用"简单化"的武术表现形式来增强其文化认知性的品牌打造,为进一步促进中国武术文化国际化推广、夯实中国武术品牌提供发展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认知
中国武术文化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策略研究
被引量:
17
3
作者
刘瑞强
赵健
+1 位作者
李卓嘉
李世宏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9-112,F0003,共5页
通过缕析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的历史脉络和当代现况,深入剖析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与基本价值,总结中国武术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达成的共识和产生的争议,并从中国武术文化的特质出发,探寻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切实可行的路径。同时...
通过缕析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的历史脉络和当代现况,深入剖析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与基本价值,总结中国武术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达成的共识和产生的争议,并从中国武术文化的特质出发,探寻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切实可行的路径。同时,提出中国武术文化“集点、连线、汇面、成域”的系统推广传播策略:1)以“点”为基础,充分发挥赛事的引领作用,形成推广传播的牵引力;2)以“线”为关键,系统构建中国特色产业链,形成推广传播的辐射力;3)以“面”为重点,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形成推广传播的承载力;4)以“域”为目标,深入打造专业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推广传播的主导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文化
推广传播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武术文化的历史作用与地位
被引量:
6
4
作者
旷文楠
《体育文化导刊》
1988年第4期2-7,共6页
在中华五千年灿烂历史的宝库中,武术这颗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辉。作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武术,与整个文化系统及诸多子系统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纵向与横向的联系。武术具有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多功能多效用,因而能贯穿、融合于...
在中华五千年灿烂历史的宝库中,武术这颗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辉。作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武术,与整个文化系统及诸多子系统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纵向与横向的联系。武术具有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多功能多效用,因而能贯穿、融合于多种文化领域,诸如战争文化、养生文化、娱乐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等等。武术这种多功能多效用的社会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作用
多功能
战争
文化
中华
文化
文化
系统
中国武术文化
多种
文化
宗教
文化
多子系统
社会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茶文化背景下中国武术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
1
5
作者
易燕
谢微
《福建茶叶》
2018年第4期343-343,共1页
在当前人们对传统茶文化和中国武术文化进行具体理解和认知时,我们看到对两者的理解存在相应不同,比如我们理解的传统茶文化更多是一种基于饮茶习惯所具体形成的文化机制,而对于中国武术文化则很多人依旧是影视或者小说中来感知。本文...
在当前人们对传统茶文化和中国武术文化进行具体理解和认知时,我们看到对两者的理解存在相应不同,比如我们理解的传统茶文化更多是一种基于饮茶习惯所具体形成的文化机制,而对于中国武术文化则很多人依旧是影视或者小说中来感知。本文拟从我国传统茶文化资源发展的具体状况分析入手,结合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历史状况概述,进而探究融入传统茶文化元素实现中国武术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茶
文化
背景
中国武术文化
创新性发展
思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武术对道教文化的融摄
被引量:
3
6
作者
郝勤
《体育文化导刊》
1990年第1期7-11,共5页
武术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特征在于,基于人类攻击本能和安全需要这个前提,包容和融摄了中国古代全部传统文化的因素、观念和价值。可以说,人类的攻击本能和安全需要是世界各个文明共有...
武术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特征在于,基于人类攻击本能和安全需要这个前提,包容和融摄了中国古代全部传统文化的因素、观念和价值。可以说,人类的攻击本能和安全需要是世界各个文明共有的。但是,只有华夏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塑造和培育出武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文化
攻击本能
中国武术文化
安全需要
中国
传统
文化
融摄
华夏文明
中国
古代
历史
文化
环境
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全息科学角度看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
3
7
作者
李成银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23-26,共4页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出武术文化。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文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但它们同时也构成了全息关系。本文试图从全息科学的角度,为探讨中国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全息科学
中国武术文化
武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文化背景下武术文化发展思考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志英
《福建茶叶》
2018年第12期428-428,共1页
传统茶文化和中国武术文化,我们对两者的理解存在差异,我们理解的传统茶文化更多是一种由饮茶习惯所催生的文化机制,而中国武术文化是则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怎么将茶文化与武术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使传统茶文化与中国武术文化相辅相成...
传统茶文化和中国武术文化,我们对两者的理解存在差异,我们理解的传统茶文化更多是一种由饮茶习惯所催生的文化机制,而中国武术文化是则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怎么将茶文化与武术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使传统茶文化与中国武术文化相辅相成发展,本文即针对此问题做了以下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茶
文化
中国武术文化
发展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危城》: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缩影
被引量:
1
9
作者
周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5-37,共3页
电影《危城》是香港著名导演陈木胜继《我是谁》《天若有情》《男儿本色》等经典老片后重磅推出的一部诚意之作,由刘青云、古天乐、彭于晏、吴京等一众硬汉领衔出演,延续了导演从前的严肃庄重风格,武打场面恢弘激烈,又不乏角色打闹的轻...
电影《危城》是香港著名导演陈木胜继《我是谁》《天若有情》《男儿本色》等经典老片后重磅推出的一部诚意之作,由刘青云、古天乐、彭于晏、吴京等一众硬汉领衔出演,延续了导演从前的严肃庄重风格,武打场面恢弘激烈,又不乏角色打闹的轻松诙谐,电影中对中国武术文化与民族精神及其传统思想的细致刻画可谓入木三分,叫人称绝。本文拟对其中隐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精神作出具体分析,深入剖析这部武侠片背后不一样的文化深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
文化
中国武术文化
陈木胜
彭于晏
时代精神
天若有情
民族精神
吴京
中国
传统
武术
古天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武术文化“两创”的价值意蕴、实践原则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
2
1
作者
孙瑞阳
杨慧馨
机构
哈尔滨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院
出处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28,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3BTY094)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2RKC306)
+1 种基金
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2022KYYWF-FC05)
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DS21-202207)。
文摘
“两创”方针的提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传承与发展带来重要启示。中国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应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薪火相传积蓄力量。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释中国武术文化“两创”的价值意蕴,认为“两创”是中国武术“守根”“铸魂”的必要之选,是中国武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经之路,是中国武术紧跟全球化发展步伐的必然之举。但当前中国武术文化“两创”仍面临传统武术文化失语、大众武术文化失位、竞技武术文化失真的现实困境。由此,遵循全面认知、去粗取精与返本开新的实践原则,提出传统武术文化创理念,完善话语体系;大众武术文化创品牌,重塑社会价值;竞技武术文化创特色,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两创”路径。
关键词
中国武术文化
“两创”
传统
武术
大众
武术
竞技
武术
Keywords
Chinese martial arts culture
“creative convers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popular martial arts
competitive martial arts
分类号
G852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品牌认知的中国武术文化国际推广与品牌打造
被引量:
4
2
作者
白蓝
机构
湖南女子学院
出处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5-598,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TY082)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202SS15089)
文摘
为了深度剖析中国武术在国际化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中国武术发展探寻新的发展路径,研究以品牌认知理念为视角,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检讨。研究认为,中国武术在对外推广中忽视了服饰、实践、时尚三大品牌效应的打造。根据品牌认知的需要,提出了用生动的外在品牌揭示中国武术深刻的文化内涵、用文化创意元素来提升中国武术文化的外在表现力、用"简单化"的武术表现形式来增强其文化认知性的品牌打造,为进一步促进中国武术文化国际化推广、夯实中国武术品牌提供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
品牌认知
中国武术文化
国际化
Keywords
brand recognition
Chinese Wushu culture
internationalization
分类号
G850.1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策略研究
被引量:
17
3
作者
刘瑞强
赵健
李卓嘉
李世宏
机构
集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体育学院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9-112,F0003,共5页
基金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TYE332)。
文摘
通过缕析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的历史脉络和当代现况,深入剖析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与基本价值,总结中国武术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达成的共识和产生的争议,并从中国武术文化的特质出发,探寻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切实可行的路径。同时,提出中国武术文化“集点、连线、汇面、成域”的系统推广传播策略:1)以“点”为基础,充分发挥赛事的引领作用,形成推广传播的牵引力;2)以“线”为关键,系统构建中国特色产业链,形成推广传播的辐射力;3)以“面”为重点,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形成推广传播的承载力;4)以“域”为目标,深入打造专业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推广传播的主导力。
关键词
中国武术文化
推广传播
策略
Keywords
Chinese Wushu culture
promotion 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y
分类号
G852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武术文化的历史作用与地位
被引量:
6
4
作者
旷文楠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1988年第4期2-7,共6页
文摘
在中华五千年灿烂历史的宝库中,武术这颗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辉。作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武术,与整个文化系统及诸多子系统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纵向与横向的联系。武术具有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多功能多效用,因而能贯穿、融合于多种文化领域,诸如战争文化、养生文化、娱乐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等等。武术这种多功能多效用的社会性特征,
关键词
历史作用
多功能
战争
文化
中华
文化
文化
系统
中国武术文化
多种
文化
宗教
文化
多子系统
社会性特征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茶文化背景下中国武术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
1
5
作者
易燕
谢微
机构
江西中医药大学体育教学部
出处
《福建茶叶》
2018年第4期343-343,共1页
文摘
在当前人们对传统茶文化和中国武术文化进行具体理解和认知时,我们看到对两者的理解存在相应不同,比如我们理解的传统茶文化更多是一种基于饮茶习惯所具体形成的文化机制,而对于中国武术文化则很多人依旧是影视或者小说中来感知。本文拟从我国传统茶文化资源发展的具体状况分析入手,结合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历史状况概述,进而探究融入传统茶文化元素实现中国武术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
传统茶
文化
背景
中国武术文化
创新性发展
思考机制
分类号
G852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武术对道教文化的融摄
被引量:
3
6
作者
郝勤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1990年第1期7-11,共5页
文摘
武术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特征在于,基于人类攻击本能和安全需要这个前提,包容和融摄了中国古代全部传统文化的因素、观念和价值。可以说,人类的攻击本能和安全需要是世界各个文明共有的。但是,只有华夏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塑造和培育出武术。
关键词
道教
文化
攻击本能
中国武术文化
安全需要
中国
传统
文化
融摄
华夏文明
中国
古代
历史
文化
环境
佛教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全息科学角度看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
3
7
作者
李成银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
出处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23-26,共4页
文摘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出武术文化。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文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但它们同时也构成了全息关系。本文试图从全息科学的角度,为探讨中国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全息科学
中国武术文化
武德
分类号
G852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文化背景下武术文化发展思考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志英
机构
黄河科技学院
出处
《福建茶叶》
2018年第12期428-428,共1页
文摘
传统茶文化和中国武术文化,我们对两者的理解存在差异,我们理解的传统茶文化更多是一种由饮茶习惯所催生的文化机制,而中国武术文化是则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怎么将茶文化与武术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使传统茶文化与中国武术文化相辅相成发展,本文即针对此问题做了以下探讨。
关键词
传统茶
文化
中国武术文化
发展思考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危城》: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缩影
被引量:
1
9
作者
周莎
机构
西安文理学院师范学院艺术教育部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5-37,共3页
文摘
电影《危城》是香港著名导演陈木胜继《我是谁》《天若有情》《男儿本色》等经典老片后重磅推出的一部诚意之作,由刘青云、古天乐、彭于晏、吴京等一众硬汉领衔出演,延续了导演从前的严肃庄重风格,武打场面恢弘激烈,又不乏角色打闹的轻松诙谐,电影中对中国武术文化与民族精神及其传统思想的细致刻画可谓入木三分,叫人称绝。本文拟对其中隐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精神作出具体分析,深入剖析这部武侠片背后不一样的文化深意。
关键词
中国
传统
文化
中国武术文化
陈木胜
彭于晏
时代精神
天若有情
民族精神
吴京
中国
传统
武术
古天乐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武术文化“两创”的价值意蕴、实践原则与路径选择
孙瑞阳
杨慧馨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品牌认知的中国武术文化国际推广与品牌打造
白蓝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策略研究
刘瑞强
赵健
李卓嘉
李世宏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武术文化的历史作用与地位
旷文楠
《体育文化导刊》
198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传统茶文化背景下中国武术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思考
易燕
谢微
《福建茶叶》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中国武术对道教文化的融摄
郝勤
《体育文化导刊》
199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从全息科学角度看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李成银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茶文化背景下武术文化发展思考
王志英
《福建茶叶》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危城》: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缩影
周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