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杂技艺术的发生、演进、类分与美化 被引量:26
1
作者 于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3,36,共5页
本文从杂技艺术的本体发生、历史演进、形态类分和自身的"舞蹈"美化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考察杂技艺术的本体发生,遵循的依旧是"本体"寓于"具体"之中的原理。从"劳动创造了人"这一根本出发点,... 本文从杂技艺术的本体发生、历史演进、形态类分和自身的"舞蹈"美化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考察杂技艺术的本体发生,遵循的依旧是"本体"寓于"具体"之中的原理。从"劳动创造了人"这一根本出发点,杂技艺术无疑是人类劳动技能、特别是人类狩猎劳动技能的提高与升华。艺术发生从"功利"到"审美"的中间环节是多样性的,这就为日后"审美"的发生提供了可能。考察杂技艺术的历史演进过程,在中国史籍中最早记录的可能是"角抵戏"。杂技登录史籍,历代视之为"戏",从秦"角抵戏"、汉"百戏"、唐"杂戏"到元"把戏"都是如此。但"把戏"比较贴近杂技艺术的形态内质。从大多数杂技节目借助道具的戏耍呈现人体的技能来看,正可视之为"把戏"——把玩之戏。杂技艺术的形态类分与其自身的历史演进紧密相连。原初时期的技艺表演给人的印象一是杂、二是耍,难登大雅之堂,但自元以降,特别是明清之际,杂技艺术开始部分地融入传统戏曲,无论武戏、文戏,都穿插有杂技表演。这既深化了戏曲的技艺水平,又强化了杂技的艺术效果。要让难的"技术含量"呈现为好的"艺术效果",是杂技艺术之所谓"难能可贵"。明清以降,我国杂技艺术步入了"现代进程",一是体能开发与道具应用并进,二是技术难度与技巧设计共荣,三是杂技耍弄与戏曲表演互益,四是传统杂技与现代马戏同辉。近代以来西方马戏的大棚装置、照明技术与节目设计理念,促进了我们传统杂技的"现代进程"。杂技艺术的"舞蹈"美化,也即通过舞蹈设计来强化杂技审美,依其切入的层面大约可分为五个方面,其中包括对杂技艺术的人体动态呈现进行造型修饰;对杂技艺术的人体动态要考虑其连续呈现时的"变化规律",需要对人体的动态呈现进行"主题变奏";要关注动态人体的空间位移(舞径)和空间分布(舞群),对舞径与舞群的设计是对人体动态"主题变奏"的深化与拓展;"舞群"不仅仅是动态人体的空间分布,更是动态人体呈现于舞台的独立视觉单位;以及更深层次的"意象化"与"情节化"的舞蹈设计。这些共同构成了中国杂技艺术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基础和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杂技艺术 本体发生 历史演进 形态类分 “舞蹈”美化 审美形态 文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伟 池渤然 柳玉清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94-196,共3页
旅游节庆以其广泛的影响力和强大的带动作用在全国各地广泛兴起,发展迅速。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以独有的特色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对提高旅游地形象、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距市场要求仍... 旅游节庆以其广泛的影响力和强大的带动作用在全国各地广泛兴起,发展迅速。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以独有的特色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对提高旅游地形象、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距市场要求仍然有较大差距,亟需从产品包装形式、服务质量、节庆购物品开发、宣传促销力度以及举办城市的配套设施与服务等方面进行改进,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节庆 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 品牌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