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翻译方法探析——以《中国日报》为例
1
作者 高洋 李淑华 《海外英语》 2025年第5期5-7,共3页
《中国日报》(China Daily)作为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媒介,其英文版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作为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载体,《中国日报》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本在论述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核心内... 《中国日报》(China Daily)作为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媒介,其英文版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作为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载体,《中国日报》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本在论述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功能对等理论在具体翻译实践中所运用的翻译方法,并选取《中国日报》中的典型例句加以分析,最终得出《中国日报》在英译过程中运用直译、直译加注、意译、意译加注、音译及套译等方法对不同文本内容进行翻译实践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对等理论 翻译方法 中国日报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外媒体话语的中医药形象建构研究——基于《中国日报》新闻报道的语料库分析
2
作者 祖乐 康勇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54-62,共9页
基于《中国日报》2014—2023年关于中医药的新闻报道,借助语料库语言学及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路径,从宏观(话题模型)、中观(词汇共现网络)及微观(索引行与语境)3个层面探究对外媒体话语中的中医药形象建构。研究发现:《中国日报》通过新闻... 基于《中国日报》2014—2023年关于中医药的新闻报道,借助语料库语言学及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路径,从宏观(话题模型)、中观(词汇共现网络)及微观(索引行与语境)3个层面探究对外媒体话语中的中医药形象建构。研究发现:《中国日报》通过新闻话语确立了中医药疗效、文化传播和产业发展3大主题,并塑造了治病救人的“有力武器”、文化传播的“形象大使”、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3种中医药形象。这些形象背后映射了中医药长期以来秉持的“以人为本”的健康观和发展理念,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中医药文化自信和对中医药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高度重视。研究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中医药国际交流与传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形象 中国日报 话语分析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及物性分析的《中国日报》(2012-2022)脱贫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晋军 刘敬芳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1-69,共9页
2021年中国成为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为此,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脱贫故事,展现生动立体的中国国家形象,是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借鉴及物性分析路径及语料库... 2021年中国成为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为此,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脱贫故事,展现生动立体的中国国家形象,是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借鉴及物性分析路径及语料库分析方法,对《中国日报》2012-2022年10年间有关脱贫新闻报道进行详尽分析,深入探究《中国日报》脱贫报道所表征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发现,脱贫报道充分展现了中国政府、企业、民众三方协同脱贫攻坚,凸显了统筹全局的政府形象、勇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以及勤劳致富的民众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报道 中国日报 中国国家形象 及物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体育新闻报道的架构分析——以《中国日报》为例
4
作者 李馥丽 高菡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3期42-45,共4页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和架构理论,本文以《中国日报》(海外版)有关2021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报道为文本对象,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文本话语分析。研究发现,国内体育新闻报道中主要使用了战争、旅途和戏剧等隐喻性表...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和架构理论,本文以《中国日报》(海外版)有关2021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报道为文本对象,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文本话语分析。研究发现,国内体育新闻报道中主要使用了战争、旅途和戏剧等隐喻性表层架构以及合作、友好、外交等非隐喻性表层架构;上述表层架构进一步激活了集体主义、人文精神、协和万邦的深层架构,契合受众读者内在思维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体育新闻 架构 概念隐喻 新闻报道 中国日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报刊插画的多模态隐喻研究——以《中国日报》经济主题头版插画为例
5
作者 姚宸乐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2期42-45,共4页
本研究以Lakoff&T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作为理论框架,进一步借助Forceville的多模态隐喻理论,对《中国日报》所筛选出的77幅经济主题插画进行解读,探究其多模态隐喻类型,并结合具体实例剖析不同视觉模态是如何协作完成隐喻表征过程... 本研究以Lakoff&T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作为理论框架,进一步借助Forceville的多模态隐喻理论,对《中国日报》所筛选出的77幅经济主题插画进行解读,探究其多模态隐喻类型,并结合具体实例剖析不同视觉模态是如何协作完成隐喻表征过程的,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认知意义,以期拓宽报刊插画研究的学术视野,帮助读者深入解读经济类新闻插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隐喻 中国日报 经济主题插画 视觉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坦纳翻译理论视域下英汉双语新闻探讨——以“中国日报双语新闻”微信公众号文本为例
6
作者 杜慧芳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5期25-28,共4页
“中国日报双语新闻”微信公众号的文本具有来源权威、紧跟社会时事和话题广泛等特点,相当具有研究价值。本文在阐释学视域下,从斯坦纳翻译理论的四个步骤的维度分析该公众号文本英汉互译的过程,为系统地理解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立场和方... “中国日报双语新闻”微信公众号的文本具有来源权威、紧跟社会时事和话题广泛等特点,相当具有研究价值。本文在阐释学视域下,从斯坦纳翻译理论的四个步骤的维度分析该公众号文本英汉互译的过程,为系统地理解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立场和方向,提升相关人员英汉互译水平和国际传播素养,建立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做出有益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纳翻译理论 阐释学 中国日报双语新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日报》成都大运会报道中的中国形象构建研究
7
作者 刘静宜 冯学芳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8期8-11,共4页
为探究中国主流媒体在成都大运会报道中所构建的中国形象,文章选取《中国日报》在大运会期间所有有关中国体育与运动员的专题报道,建立目标语料库,并以共选理论中的扩展意义单位模型作为分析框架。通过对节点词、搭配、类链接、语义倾... 为探究中国主流媒体在成都大运会报道中所构建的中国形象,文章选取《中国日报》在大运会期间所有有关中国体育与运动员的专题报道,建立目标语料库,并以共选理论中的扩展意义单位模型作为分析框架。通过对节点词、搭配、类链接、语义倾向及语义韵的分析发现,《中国日报》在报道中直接或间接地大量使用具有积极意义的词汇,为中国形象建构提供了有力支持。报道不仅树立了中国运动员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为国争光的积极形象,还展现了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的全面实力,构建了积极、自信和开放的中国形象,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尊重和认可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体育形象 国家形象 体育报道 扩展意义单位 中国日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日报》融入“英语口语”课的实践与研究
8
作者 钟思美 《海外英语》 2024年第21期110-112,共3页
针对高职高专英语口语课的教学现状,本研究探讨了将《中国日报》融入英语口语课堂的可行性,并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但也存在素材难度大和学生学习... 针对高职高专英语口语课的教学现状,本研究探讨了将《中国日报》融入英语口语课堂的可行性,并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但也存在素材难度大和学生学习习惯不佳等问题。未来研究需进一步优化素材选择和教学设计,并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长期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日报 英语口语 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论体裁中评价的社会建构功能研究——以《中国日报》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刘立华 孙炬 《山东外语教学》 2008年第3期18-25,共8页
社论是报纸媒介中很重要的体裁类型,表明报纸编辑对重大问题和事件的态度和立场。社论话语中对态度和立场的表达构成了评价的主要内容。本文参照最近发展起来的评价研究方法,重点考察社论中评价手段的社会建构功能,探讨社论在指导舆论导... 社论是报纸媒介中很重要的体裁类型,表明报纸编辑对重大问题和事件的态度和立场。社论话语中对态度和立场的表达构成了评价的主要内容。本文参照最近发展起来的评价研究方法,重点考察社论中评价手段的社会建构功能,探讨社论在指导舆论导向,影响受众行为过程中所采取的修辞策略和语言策略。在社论话语中,对事物和人物主体的评价呈现了一定的意识形态,从而构成了立场化读者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社论话语中又呈现出一定的参与策略试图以此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日报 评价 建构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话语中的声音表达与舆论操控研究—基于中国日报网和日本时报网对“APEC中日两国领导人会面报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淑玲 杨虹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10-16,34,共8页
新闻报道中的引用语通常表现为新闻话语的声音,不同的新闻媒体及其利益集团会通过操纵声音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与形象。本文以2014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APEC会议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会面为背景,从中国日报网与日本时报网... 新闻报道中的引用语通常表现为新闻话语的声音,不同的新闻媒体及其利益集团会通过操纵声音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与形象。本文以2014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APEC会议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会面为背景,从中国日报网与日本时报网分别选取了4篇相关报道,着眼于报道中的声音表达方式即报道中的转述和声音的来源,来探究声音和操控的关系。分析表明,声音作为操控的手段被赋予了意识形态,在对内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对外为所属利益集团争夺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话语的声音 舆论操控 意识形态 中国日报 日本时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流行词汇英译问题探究——兼谈《中国日报》网站流行词汇英译问题 被引量:3
11
作者 邱大平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4年第3期61-64,共4页
文章结合《中国日报》"流行新语"栏目提供的流行词汇英译,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了相关词语可行的英文翻译,提出了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流行词汇 中国日报 英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社论人际意义的评价性研究——以《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青玉 刘立华 《滨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98-102,共5页
对《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两篇有关社论语篇的研究表明,两份报纸社论均蕴含大量评价资源,且分布呈现出一致特点,但在具体实现上却有所差异。进一步研究表明,分布特征的这种相似性和实现方式的差异性与文章的语域与语旨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评价理论 《纽约时报》 中国日报 社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日报》社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本土化构建
13
作者 王燕 孙咏梅 +1 位作者 柳福玲 包颖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268-269,共2页
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原因之一,构建本土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是有效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之一。《中国日报》社论是对中国国内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进行评析的评述性文章,语言规范,语体与国外英语... 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原因之一,构建本土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是有效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之一。《中国日报》社论是对中国国内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进行评析的评述性文章,语言规范,语体与国外英语国家主流媒体社论文章相似,可以作为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以解决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日报》社论 大学英语教学 本土化 语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原则下的语域偏离——以中国日报新闻标题为例
14
作者 张利 戈玲玲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123-128,共6页
中国日报标题中语言偏离的现象频繁出现,编辑通过创造与报刊常规语言不同的形式来吸引受众眼球,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国日报标题中,语言偏离的类型异常丰富,其中语域偏离尤为常见。文章运用关联理论,旨在从两个角度阐释中国日报标... 中国日报标题中语言偏离的现象频繁出现,编辑通过创造与报刊常规语言不同的形式来吸引受众眼球,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国日报标题中,语言偏离的类型异常丰富,其中语域偏离尤为常见。文章运用关联理论,旨在从两个角度阐释中国日报标题中的语域偏离现象。从编辑的角度,语域偏离是编辑传递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所采用的明示刺激手段;从受众角度,语域偏离的理解是受众通过明示信息,在关联原则下构建认知语境,推理出最佳语境假设,获得语境效果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域偏离 中国日报标题 关联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日报》中汉语拼音词汇使用情况研究
15
作者 曹井香 王丽莉 王璐 《语言教育》 2017年第2期81-86,共6页
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英语中由于词汇空缺而导致的中国特色词汇逐渐增多,一些外国词典及网站开始直接采用汉语拼音词汇。本文旨在探索汉语拼音词汇在《中国日报》上的使用情况。统计结果显示拼音的使用逐渐增加,但是,与意译相比,音译所... 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英语中由于词汇空缺而导致的中国特色词汇逐渐增多,一些外国词典及网站开始直接采用汉语拼音词汇。本文旨在探索汉语拼音词汇在《中国日报》上的使用情况。统计结果显示拼音的使用逐渐增加,但是,与意译相比,音译所占的比例总体不是很大,这反映了音译还不是人们翻译中国特色词汇的首选方法。本文结果可为新闻写作和翻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音词汇 音译 语料库 中国日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中民族主义表达差异研究——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中美冲突的报道为例
16
作者 李春雷 闵燕妮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28-31,共4页
以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审视中美报刊——《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民族主义表达的差异,发现两报在语言框架、责任框架、事后处理框架等方面差异明显,并解析了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在学理上标示出深层次看待中美跨文化传播中的民... 以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审视中美报刊——《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民族主义表达的差异,发现两报在语言框架、责任框架、事后处理框架等方面差异明显,并解析了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在学理上标示出深层次看待中美跨文化传播中的民族主义理念表达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日报 纽约时报 报道框架 文化民族主义 跨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料库驱动的《中国日报》涉美社论搭配研究
17
作者 朱锡明 汪翠珍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9-22,共4页
使用专门的语料库搭配检索工具,在自建的《中国日报》涉美社论小型语料库中以US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然后筛选出其中25个高频搭配词,接着对其中最高频的5个词与US的搭配和共现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日报》社论对美国的亚洲... 使用专门的语料库搭配检索工具,在自建的《中国日报》涉美社论小型语料库中以US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然后筛选出其中25个高频搭配词,接着对其中最高频的5个词与US的搭配和共现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日报》社论对美国的亚洲战略基本不认可,对美国政界人物的作为多有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日报 社论 语料库 搭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中国日报》:多元支撑整体
18
作者 曹素妨 曹洁亮 徐煜轩 《中国传媒科技》 2015年第2期50-51,共2页
美洲《中国目报》,英文名称Zhong Guo DailyNews,以汉语拼音“Zhong Guo”打头,看到这,桕信会有很多人的想法是一致的,这是一份个性、特立独行,甚至有点“任性”的华文报纸。
关键词 中国日报 美洲 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 特立独行 华文报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日报》对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的异化处理
19
作者 胡浩文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5年第9期20-22,共3页
本文以2014年和2015年《中国日报》中出现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该报在处理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时所采用的各种翻译方法,并指出在保证外国读者理解的基础上,异化的翻译策略应该作为优先考虑的方法,从而使我们在翻译... 本文以2014年和2015年《中国日报》中出现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该报在处理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时所采用的各种翻译方法,并指出在保证外国读者理解的基础上,异化的翻译策略应该作为优先考虑的方法,从而使我们在翻译各种外宣材料时更好地处理中国文化特色词汇,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传播中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日报 中国文化特色 翻译策略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论附加语fortunately研究——以《中国日报》政治新闻为例
20
作者 陈健 《海外英语》 2020年第7期216-217,共2页
该研究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对自建语料库进行检索与分析,探讨了评论附加语fortunately在《中国日报》政治新闻中的表现特征.研究发现:fortunately作为新闻说话者对命题进行主观附加的一种方式,隐性表达了说话者对命题合意的态度,其... 该研究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对自建语料库进行检索与分析,探讨了评论附加语fortunately在《中国日报》政治新闻中的表现特征.研究发现:fortunately作为新闻说话者对命题进行主观附加的一种方式,隐性表达了说话者对命题合意的态度,其出现在《中国日报》政治新闻报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论附加语 中国日报 政治新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