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格局与中国行动方略——基于2003-2023年ARWU排名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杰 王儒雪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4,共9页
一国拥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数量与质量,是该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强弱的显著标志。无论是传统高等教育发达国家,还是新兴高等教育后发国家,都纷纷谋划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俨然已成国际潮流。在此情形之下,研判与把握世界... 一国拥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数量与质量,是该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强弱的显著标志。无论是传统高等教育发达国家,还是新兴高等教育后发国家,都纷纷谋划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俨然已成国际潮流。在此情形之下,研判与把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格局,既是总结与分析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经验与实践成效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时代要求。本研究以2003-2023年ARWU的排名数据为基本依据,采用简单赋值法和中位数处理法,并引入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格局进行刻画与描绘。研究发现:2003年以来,ARWU排行榜前500名大学的国际分布总体趋向分散;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成效显著,上升势头迅猛;与美国相比中国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尤其缺乏世界顶尖大学,而且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梯队尚未形成。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要坚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初心使命、增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战略定力、筑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自信根基以及激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基层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国际格局 中国方位 行动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的世界格局与中国行动方略 被引量:5
2
作者 林杰 王儒雪 陈妍君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0,共9页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既表征着国际社会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认可程度,也反映着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国际影响力。构建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既是争取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战略之源,也是为世界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贡献中...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既表征着国际社会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认可程度,也反映着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国际影响力。构建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既是争取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战略之源,也是为世界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贡献中国方案的必然之举,还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基础支撑。然而,当前中国尚未掌握作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与自身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相对于传统高等教育发达国家而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依然处于弱势地位。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的构建与提升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坚持夯实国内根基、布局发展中国家和着眼发达国家“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保持坚定的战略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 国际话语权 世界格局 中国方位 行动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向度视域下教育评价的历史演进与现实逻辑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俊峰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8,共10页
通过对教育评价的内涵辨析,教育评价中的“事实”和“价值”均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以价值关涉为视角,教育评价经历了价值无涉的科学测量时代、价值单一的目标评价时代、价值多元的治理评价时代。教育作为公益物品,教育评价遵循公共行... 通过对教育评价的内涵辨析,教育评价中的“事实”和“价值”均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以价值关涉为视角,教育评价经历了价值无涉的科学测量时代、价值单一的目标评价时代、价值多元的治理评价时代。教育作为公益物品,教育评价遵循公共行政的运作逻辑,治理时代的教育评价强调从“官僚制行政”向“民主制行政”运作逻辑的转向,即将教育评价看作一个多元价值统合的过程,强调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立足于现实方位与中国实际,治理时代的教育评价需要坚持政治性与价值性的双重逻辑,进一步突出关系性、促进主体同构;强化协同性、促进系统整合;增加包容性、实现价值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价值意蕴 中国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克多·谢阁兰的《古今碑录》:一部汉法双语的“现代诗”集
4
作者 郭丽娜(译注)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3-155,共13页
维克多·谢阁兰受法国现代派艺术家的“现代意识”影响,提出“多样美学”理论。《古今碑录》是谢阁兰的代表性诗集。谢阁兰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创造性地植入“碑”这种中国古代文体,在诗集的布局谋篇上参考明堂的巡狩仪式,引入中国古... 维克多·谢阁兰受法国现代派艺术家的“现代意识”影响,提出“多样美学”理论。《古今碑录》是谢阁兰的代表性诗集。谢阁兰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创造性地植入“碑”这种中国古代文体,在诗集的布局谋篇上参考明堂的巡狩仪式,引入中国古代方位概念,把诗集分成《南面之碑》《北面之碑》《东面之碑》《西面之碑》《曲直之碑》和《中之碑》六大碑部,分别寓意“自我”“朋友”“女性”“敌人”“自然”和“多样的我”六个主题。从诗歌创作形式看,汉语碑文反宾为主,成为每首诗歌的点题之笔,而法语诗歌反而成为碑文的注解。汉语碑文和法语诗歌之间相互诠释,碑部的诗歌围绕主题书写,各碑部之间的诗歌因“他异性”而存在逻辑关联。这部用汉法双语书写的“碑体诗”诗集完美地诠释了谢阁兰的“多样美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阁兰 多样美学 《古今碑录》 碑体诗 明堂 中国古代方位 他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nitrate source in groundwater of southern part of North China Plain based on multi-isotope 被引量:1
5
作者 方晶晶 周爱国 +4 位作者 马传明 刘存富 蔡鹤生 甘义群 刘运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610-618,共9页
Nitrate pollution in groundwater is a serious water quality problem that increases the risk of developing various cancers.Groundwat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water resource and supports a population of 5 million in Anya... Nitrate pollution in groundwater is a serious water quality problem that increases the risk of developing various cancers.Groundwat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water resource and supports a population of 5 million in Anyang area of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Determining the source of nitrate pollution is the challenge in hydrology area due to the complex processes of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 new method is presented to determine the source of nitrogen pollution by combining the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able carbon isotope in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in groundwater. The source of groundwater nitrate is dominated by agricultural fertilizers, as well as manure and wastewater. Mineralization, nitrification and mixing processes occur in the groundwater recharge area, whereas the confined groundwater area is dominated by denitrification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2NNO3 δ^18ONO3 δ^13CDOC esophageal cancer GROUNDWA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