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理论自觉助力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以马克思主义文论为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范玉刚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52,共8页
理论自觉要有以中国理论阐释中国文艺实践的本土情怀,同时以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能力的提升来增强理论自觉;理论自觉还要有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以天下情怀的世界观发掘优秀传统文论话语资源,并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践行... 理论自觉要有以中国理论阐释中国文艺实践的本土情怀,同时以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能力的提升来增强理论自觉;理论自觉还要有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以天下情怀的世界观发掘优秀传统文论话语资源,并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践行;最后,理论自觉要着力于方法论创新,强化“世界的就是中国的”意识,推动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从理论研究的特殊形态走向世界的一般形态,既要有效回应“时代之问”,又能从根本上回答“世界之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自觉 中国文论话语体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方法论 文明型崛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诗性品格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艳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2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中国文论话语 诗性品格 中西文化交流 中西文论 平等对话 西方文论 中国当代文论 文化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3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76,共1页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作为一个命题被提出,迄今已有15年。在学界的讨论中,虽然仍有不同看法,但是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分歧之处主要在于重建的具体做法,即以什么方式重建。诸多的争论不断激发出新的可能,我们也在持续地探究重建...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作为一个命题被提出,迄今已有15年。在学界的讨论中,虽然仍有不同看法,但是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分歧之处主要在于重建的具体做法,即以什么方式重建。诸多的争论不断激发出新的可能,我们也在持续地探究重建的具体路径,希望这些努力对中国文论话语的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中国 古代 文论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知识学”高度再论中国文论的“失语”与“重建”——兼及所谓“后殖民主义”批评论者 被引量:11
4
作者 肖薇 支宇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34-138,共5页
在备受关注的中国文论“失语症”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讨论中 ,不少学者认为“失语症”与“重建论”的提出只是一种“民族主义”情绪 ,是一种中国式的“后殖民批评”。实际上 ,从“知识学”的高度看 ,“失语症”具有“后殖民主义”... 在备受关注的中国文论“失语症”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讨论中 ,不少学者认为“失语症”与“重建论”的提出只是一种“民族主义”情绪 ,是一种中国式的“后殖民批评”。实际上 ,从“知识学”的高度看 ,“失语症”具有“后殖民主义”与“存在论”的双重内涵。“失语症”的批评论者只看到其“后殖民主义”的表层意义 ,而对其在“知识学”和“存在论”上的内涵则并未有所领悟。从“知识学”高度再论中国文化与文论的“失语症”问题的确是深化“失语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症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知识学转型 存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的对话 被引量:11
5
作者 曹顺庆 王庆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0,共7页
中国古代文论与当代西方文论共存于我国当前的文学理论学术话语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交流与对话。从纵向来看,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之间存在着实际的影响关系。中国古代文论是西方当代文论或隐或显的思想来源,而西方思维反过来又... 中国古代文论与当代西方文论共存于我国当前的文学理论学术话语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交流与对话。从纵向来看,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之间存在着实际的影响关系。中国古代文论是西方当代文论或隐或显的思想来源,而西方思维反过来又影响着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从横向来看,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的对话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前沿的学术问题,也有助于中国文学理论的话语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西方当代文论 跨文明对话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论:“失语”与阐释功能 被引量:5
6
作者 南帆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失语” 文学理论 域理论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意识形态 西方理论 现代转换 理论资源 话语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着的“中国文论” 被引量:1
7
作者 闫月珍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6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民族主义 文艺理论 “失语” 西方观 失语症 自由派 现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自觉与阐释学重构 被引量:2
8
作者 韩伟 李楠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38,共8页
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自觉是与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理论资源诉求相适应的理论视域,阐释学重构是中国古代文论不断获得完善和创化、逐步呈现理论自觉的重要路径。反思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现状,从"学术性"与"现实性&qu... 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自觉是与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理论资源诉求相适应的理论视域,阐释学重构是中国古代文论不断获得完善和创化、逐步呈现理论自觉的重要路径。反思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现状,从"学术性"与"现实性"相统一、"专业化"与"个性化"的学科自觉、"历史性"与"当代性"的内在融通、"本土性"与"世界性"之间的理论张力四个向度论析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自觉与阐释学重构问题;理论与现实、历史与当代、本土与世界在专业化与个性化研究中可以达到多维度融合。以这样多向度、开放性、反思性和整体性品格推进学术实践,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以"强制阐释"为鉴,走向坚持民族的立场与方法的"本体阐释",进一步丰富中国当代的文学活动、强化中国文学理论自信、彰显理论研究的中国立场,从而构建更加多样合理的文学理论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 理论自觉 阐释学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艺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反思——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16届年会会议综述
9
作者 谷乾鹏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5-217,共3页
经过近代以来的百年探索,中国文艺理论在吸收西方文论、继承中国传统文论的基础上,在学术、学科和话语体系构建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因此,对百年以来的中国文论话语体系进行反思和研究就尤为重要。有鉴于此,2023年11月10—13日,... 经过近代以来的百年探索,中国文艺理论在吸收西方文论、继承中国传统文论的基础上,在学术、学科和话语体系构建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因此,对百年以来的中国文论话语体系进行反思和研究就尤为重要。有鉴于此,2023年11月10—13日,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中国文艺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反思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国内外科研机构与高校的20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理论 文艺评论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传统文论 西方文论 中国文论话语 科研机构 理论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艺学话语与民族根性
10
作者 高楠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9-145,共7页
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家、民族间平等对话的机会日益增多 ,这使得一些人不由自主地夸大了世界普遍性或人类普遍性。其实 ,平等对话只能进行于非世界普遍性的国家或民族主体性基础上。全球化语境中民族根性问题由此提出。中国几十年中形成的... 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家、民族间平等对话的机会日益增多 ,这使得一些人不由自主地夸大了世界普遍性或人类普遍性。其实 ,平等对话只能进行于非世界普遍性的国家或民族主体性基础上。全球化语境中民族根性问题由此提出。中国几十年中形成的文论体系在全球化语境中解构 ,又在民族根性的坚持中组构。民族根性 ,是国家或民族发展的现实历史性或历史现实性 ,它既包含国家或民族发展的历史根据 ,又包含这一发展的自身现实规定。坚持文论话语的主体性或主位 ,就是坚持说自己的话 ,坚持用自己的方式说自己的话。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论一时难以与西方文论平等对话 ,原因不在于失语 ,而且于它还不具备对话的必要条件。这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中国文论参与对话的民族根性 ,二是在全球化语境中组构用于对话的中国文论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语境 中国文论话语 民族根性 解构 组构 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三种表述形式
11
作者 刘超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5-50,共6页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是在中国本土产生的中国自己的文学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论史中,表现为三种不同的理论表述形式,即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的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的中国特色社会主...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是在中国本土产生的中国自己的文学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论史中,表现为三种不同的理论表述形式,即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的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21世纪之后的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不同表述形式各有其核心诉求,多重诉求叠加融合,形成了当前形态的新表述形式,即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在中国本土产生,吸收了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的全部精华,符合中国文学现实和中国人精神内核与审美习惯的文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 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 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古文论“失语”、“复语”问题的冷思考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曾宪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9-85,共7页
关键词 文论 “失语”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当代文论 (C)类 西方文论 现代转化 美学特征 文学评论 本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