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学走出去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建设:原则与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琴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3,共11页
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引领下,中国文学翻译与传播事业如火如荼,逐渐由路径探索深入到提质增效阶段,文学走出去效果评估研究成为热点。本文依据拉斯韦尔传播过程“5W”模式厘析影响中国文学走出去效果的多种因素,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 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引领下,中国文学翻译与传播事业如火如荼,逐渐由路径探索深入到提质增效阶段,文学走出去效果评估研究成为热点。本文依据拉斯韦尔传播过程“5W”模式厘析影响中国文学走出去效果的多种因素,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立效果评估指标并赋以权重,最终建构一个中国文学走出去效果评估体系,以期为中国文学海外传播效果评估提供较为科学并实用的量具,为中国文学对外翻译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走出去 效果评估 指标体系 评估原则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文献计量分析(2011-2020) 被引量:19
2
作者 魏家海 李洁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106,共13页
中国文学走出去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话题之一,该领域研究涌现出诸多研究热点,对最新研究论文进行梳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全面把握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的前沿动态,还能对该研究领域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合理展望。本研究利用CiteSpace可视化科学... 中国文学走出去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话题之一,该领域研究涌现出诸多研究热点,对最新研究论文进行梳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全面把握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的前沿动态,还能对该研究领域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合理展望。本研究利用CiteSpace可视化科学文献计量分析软件,绘制国内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梳理研究热点演化历程并探测热点研究课题和前沿研究领域。研究发现该话题的期刊发文量总体呈较快增长态势;“译介”“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翻译策略”和“莫言”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的六个高频关键词;当前热点研究课题主要可分为翻译、翻译策略、传播与接受、中国当代文学译介、葛浩文、翻译出版和汉学研究七类。传播与接受、翻译出版和《三体》的翻译研究具有较强前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 翻译 CITESPACE 科学计量分析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非文学思维 被引量:12
3
作者 韩子满 《山东外语教学》 2015年第6期77-84,共8页
有关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讨论中,有一种狭隘的惟文学思维,表现为四种具体的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内在的问题,都脱离中国文学外译的现实,不利于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与接受。中国文学因此迫切需要加入其他思维。政治因素由于在中国文学外译中... 有关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讨论中,有一种狭隘的惟文学思维,表现为四种具体的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内在的问题,都脱离中国文学外译的现实,不利于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与接受。中国文学因此迫切需要加入其他思维。政治因素由于在中国文学外译中具有正当性和必要性,理应受到重视,因此政治思维是必须考虑的选项。同时,虽然目前对市场的作用有三种错误认识,但市场因素是中国文学外译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市场思维也应是选项。只有这三种思维并举,才有可能综合利用多种资源和手段,提高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走出去 文学思维 政治思维 市场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以市场机制和翻译选材为视角 被引量:31
4
作者 胡安江 梁燕 《山东外语教学》 2015年第6期67-76,共10页
文化势差、民族心理、文化心态,"精英主义"态度合力促成了以英、美为代表的英语世界对于翻译及翻译作品的事实性歧视。中国现当代文学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所进行的一系列"走出去"探索,深刻反映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传... 文化势差、民族心理、文化心态,"精英主义"态度合力促成了以英、美为代表的英语世界对于翻译及翻译作品的事实性歧视。中国现当代文学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所进行的一系列"走出去"探索,深刻反映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传播力和影响力方面的种种现代性焦虑与文化复兴压力。在当下的多元文化语境下,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要实现实质性的跨越与突破,必须建立以市场为主要导向的文学传播机制、同时兼顾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点以及译者翻译模式和读者阅读方式的新变化、新特点,在传播机制和翻译选材方面尊重市场机制和目标读者,实施多元并举的立体推介策略,从而有效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出去 市场机制 翻译选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译介模式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林玲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54-56,共3页
文章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以译介学理论为理论支撑,以《三体》《兄弟》等当代中国文学英译作品的海外出版发行为例,从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五个方面探讨中国文学如何成功"走出去",实现中国文学在... 文章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以译介学理论为理论支撑,以《三体》《兄弟》等当代中国文学英译作品的海外出版发行为例,从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五个方面探讨中国文学如何成功"走出去",实现中国文学在西方强势文化中的传播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出去 译介学理论 海外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国门的鲁迅与中国文学走出国门——蓝诗玲翻译策略的当下启示 被引量:32
6
作者 朱振武 唐春蕾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8-115,共8页
一直以来,如何翻译是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而对于译作的传播与接受度问题,翻译界却甚少关注。在西方尚未形成像我国一样对外来文化和文学作品有强烈需求的背景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得不考虑西方读者的接受度。英国翻译家蓝诗玲正是考虑... 一直以来,如何翻译是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而对于译作的传播与接受度问题,翻译界却甚少关注。在西方尚未形成像我国一样对外来文化和文学作品有强烈需求的背景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得不考虑西方读者的接受度。英国翻译家蓝诗玲正是考虑到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的现实地位,才在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的过程中,在忠实的基础上更多地从目标语读者出发。本文以蓝诗玲对《鲁迅小说全集》的翻译为切入点,探讨蓝诗玲在中国文学作品英译过程中的翻译策略,提出中国文学走出去应从实际出发,在不违忠实的基础上,注重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度,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获得更广泛的海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走出去 蓝诗玲 鲁迅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走出去”:翻译模式与出版宣传——以莫言作品英译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韩辉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X期36-37,共2页
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下,中国文化"走出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中国文学,其"走出去"之路却始终步履维艰。本文从译介学角度出发,以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为例,探讨文学译介活动中的翻译模式和出... 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下,中国文化"走出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中国文学,其"走出去"之路却始终步履维艰。本文从译介学角度出发,以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为例,探讨文学译介活动中的翻译模式和出版宣传,以期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出去 翻译模式 出版宣传 莫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文学“走出去”模式 被引量:1
8
作者 罗清月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98-101,共4页
近年来,中国文学在全球性境遇中寻求着对外译介的突破,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策略应运而生。在多元系统理论中,文学的成功译介远非只是原文与译文间的等值问题,而是把翻译研究引上了文化研究的道路,开拓了一个相当广阔的研究领... 近年来,中国文学在全球性境遇中寻求着对外译介的突破,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策略应运而生。在多元系统理论中,文学的成功译介远非只是原文与译文间的等值问题,而是把翻译研究引上了文化研究的道路,开拓了一个相当广阔的研究领域。本文通过考察"寒山诗"、"赵氏孤儿"在国外的经典化,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探索可供借鉴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出去 多元系统理论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展出版渠道,打造中国文学立体出海新范式 被引量:3
9
作者 马会峰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3-35,共3页
中国文学"走出去"实质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更重要的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因此,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道路上,国家主管部门、出版企业和知名作家应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中... 中国文学"走出去"实质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更重要的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因此,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道路上,国家主管部门、出版企业和知名作家应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中国文学出去 出版企业 知名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法国的译介:现状与反思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俊平 胡安江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133,共11页
自20世纪80年代起,法国译介界在对我国新时期文学的译介中始终坚持思想与美学并重、地方性与世界性兼顾的原则,其成果值得肯定。但如今,偏激功能主义译介说在我国愈演愈烈,必须警惕它对中国文学外译构成的误导。在此背景下,本文将聚焦... 自20世纪80年代起,法国译介界在对我国新时期文学的译介中始终坚持思想与美学并重、地方性与世界性兼顾的原则,其成果值得肯定。但如今,偏激功能主义译介说在我国愈演愈烈,必须警惕它对中国文学外译构成的误导。在此背景下,本文将聚焦以下几个核心问题:以社会文化为视角,考察偏激功能主义译介说在我国得势的根源,以及对其予以抵制的必要性;以达姆罗什(David Damrosch)的“世界文学”说和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的“间距”说为参照,探讨文学外译当以维护并突显文学文化异质性为原则的学理依据;基于以上论证,提出中国文学“走出去”应坚持以建构以异质性文学文化之跨文化互文为内涵的“世界文学”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出去 世界文学 间距 跨文化互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建学界译界沟通平台 助力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国际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桑 徐宜修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25,60,共4页
2018年9月27-29日,“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国际研讨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成功举行。逾百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就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进行了深入探讨,围绕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情况、传播模式、接受效果及其与... 2018年9月27-29日,“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国际研讨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成功举行。逾百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就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进行了深入探讨,围绕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情况、传播模式、接受效果及其与世界文学的互动,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沟通和对话。会议汇集了来自翻译家、翻译研究者等各方声音,分析讨论兼顾文本和译者、编辑、出版社等翻译行为者网络中的各类主体,为翻译学界和翻译业界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也为今后中国文学对外译介的相关研究和操作实践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文学出去 译介 接受 葛浩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翻译还需要忠实吗?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理行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共9页
文学翻译中的忠实问题,随文学翻译的产生而产生,不断得到讨论,且常论常新。近些年来,随着国外各种理论的引进并运用到文学翻译研究中,随着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出去的热潮而来的中国文学外译急剧增多,尤其是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引发中国文... 文学翻译中的忠实问题,随文学翻译的产生而产生,不断得到讨论,且常论常新。近些年来,随着国外各种理论的引进并运用到文学翻译研究中,随着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出去的热潮而来的中国文学外译急剧增多,尤其是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引发中国文学界和翻译界再度聚焦文学翻译实践后,文学翻译是否还需要忠实于原作,也再度成为翻译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相信,假以时日,从林纾开始至今的现当代外国文学中译趋向于对原作的忠实程度越来越高的发展过程,必将重现在中国文学外译的进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忠实 中国文学走出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视域下外宣文学众包翻译统筹发展模式研究
13
作者 赵增韬 李玲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I0005-I0006,共2页
众包翻译(Crowdsourced Translation)是新世纪以来基于互联网及社交网络技术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翻译组织模式。随着互联网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深度渗透,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网络众包翻译活动发展异常迅猛。基于互联网的众包翻译模式突... 众包翻译(Crowdsourced Translation)是新世纪以来基于互联网及社交网络技术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翻译组织模式。随着互联网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深度渗透,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网络众包翻译活动发展异常迅猛。基于互联网的众包翻译模式突破了传统翻译活动在时空上的限制,并大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为翻译产业化的发展提供新动力,也为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走出去战略添加了双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包翻译 传统翻译 互联网 人类生产生活 中国文学走出去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视域下 发展模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本土创作到海外译介——作家阎连科文学与翻译访谈录 被引量:5
14
作者 吕兆芳 《山东外语教学》 2020年第4期3-9,共7页
阎连科是中国首位获得卡夫卡文学奖的当代作家。近年来,他的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得到目的国家文坛、翻译界、批评界以及相关媒体的广泛关注。在本次访谈中,他结合自己的作品在亚洲和西方主要国家的译介情况,就中国当代文学从本土创... 阎连科是中国首位获得卡夫卡文学奖的当代作家。近年来,他的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得到目的国家文坛、翻译界、批评界以及相关媒体的广泛关注。在本次访谈中,他结合自己的作品在亚洲和西方主要国家的译介情况,就中国当代文学从本土创作到异域传播与接受过程中作家的责任与担当、译者的追求与地位、译者与作家的沟通与互动、国际文学翻译出版行业运行模式、世界文学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状况以及影响中国当代文学步入世界文学之列的因素等相关话题,与我们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一些见解独到而深刻,能够启发我们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创作 海外译介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文学出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贾平凹长篇小说英译的现状与变化(2011-2021) 被引量:1
15
作者 乔艳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32,共5页
几年前,笔者曾就贾平凹作品在国外的译介与传播撰文,文章主要关注2011年之前贾平凹作品在英、法、德等多个语种中的翻译,并重点考察了英语世界中的接受情况。这篇文章提到,贾平凹作品在英语中的翻译并不多,除了散见于各类选集中的短篇... 几年前,笔者曾就贾平凹作品在国外的译介与传播撰文,文章主要关注2011年之前贾平凹作品在英、法、德等多个语种中的翻译,并重点考察了英语世界中的接受情况。这篇文章提到,贾平凹作品在英语中的翻译并不多,除了散见于各类选集中的短篇和散文以外,长篇小说的译介只有《浮躁》(Turbulence,1991)。近年来,国内学界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热情不减,对贾平凹作品译介的研究数量也与日俱增,研究角度从具体作品的翻译策略到整体的译介情况,不一而足。而十年间贾平凹作品的翻译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长篇小说方面,新译本不断出现,译者、出版形式、传播媒介、渠道等都在发生变化,这些都促使笔者再次关注这一论题。由于英文译介的变化大,同时英译本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更大,因此本文主要通过英文译本考察贾平凹长篇小说近十年来的译介情况及其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译本 贾平凹作品 新译本 译介情况 译介与传播 《浮躁》 中国文学走出去 英文译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密》的翻译对话模式与翻译质量评估
16
作者 陈大亮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122,共12页
《解密》充满了各种类型的对话,但尚未发现有人探讨其翻译对话模式及其应用。本研究从叙事学视角聚焦小说翻译的对话模式,把隐含作者、隐含译者、意向读者、隐含读者、叙述者、听叙者引进到对话理论中,描写译前、译中与译后三个不同阶... 《解密》充满了各种类型的对话,但尚未发现有人探讨其翻译对话模式及其应用。本研究从叙事学视角聚焦小说翻译的对话模式,把隐含作者、隐含译者、意向读者、隐含读者、叙述者、听叙者引进到对话理论中,描写译前、译中与译后三个不同阶段的对话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重点论述五种翻译对话模式,发展了翻译对话理论。在此基础上,文章从隐含作者意图、译文的可读性以及人称代词添加与转换三个方面评价译本的翻译质量,验证了翻译对话理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走出去 《解密》 翻译对话论 对话模式 翻译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