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CSSCI的中国文学研究主题词分析(二○○○——二○○四) |
赵宪章
苏新宁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2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上) |
王文生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3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下) |
王文生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4
|
鲁迅与铃木虎雄的“文学的自觉”说——兼谈对海外中国文学研究成果的借鉴 |
张晨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5
|
敦煌文学对中国文学研究的拓展与未来 |
郑阿财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6
|
断裂的话语和需求弥合的语境——当下中国文学研究的困局和思路 |
张荣翼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7
|
德国的中国文学研究的运作机制——一个系统论视角 |
范劲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8
|
语言本体论视野中的中国文学研究话语 |
赵志军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9
|
复调的论述——20世纪前半期中国文学研究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理论话语 |
黄键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0
|
近30年来中国文学研究的现代进程——以李健吾文学批评的研究状况为例 |
范水平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1
|
新批评派与美国汉学界的中国文学研究 |
胡燕春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2
|
一部独特的红色文学史的建构——评《权力·主体·话语——20世纪40—7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 |
张军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3
|
都市文化学与中国文学研究(笔谈) |
刘士林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4
|
文苑论坛异彩纷呈——一九八六年《中国文学研究年鉴》前言 |
何西来
|
《人文杂志》
|
1987 |
0 |
|
15
|
“文化”(Culture)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
冯宪光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6
|
2008年《文学评论》编委会暨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研究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综述 |
汪群红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7
|
南朝鲜中国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李章佑
金一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3
|
|
18
|
“期刊与当代中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
陈毅华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9
|
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的风范读相浦杲先生《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集》 |
孙玉石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
|
|
20
|
中国文学研究1993年总目录 |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