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困境与归路:文化工业时期的中国文学创作 |
霍俊国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
2
|
“一带一路”倡议思想激励中国文学创作和研究走向世界 |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3
|
《功夫熊猫》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启发与思考 |
向瑾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4
|
“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飞升”——兼谈中国女性文学创作 |
黄树红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
5
|
论灵气:关于中国的文学本体论 |
殷国明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4
|
|
|
6
|
“当代性”与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视域下的文学批评与阐释 |
丁帆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
7
|
“新状态文学”的提法是种错误的理论导向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
8
|
半为欣喜半为忧——读张平新作《重新生活》所想到的 |
傅书华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