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困境与归路:文化工业时期的中国文学创作
1
作者 霍俊国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3-148,共6页
文化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的主流文化,电视、网络等媒介成为文化工业的核心,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和商业价值的追求导致文化个性和风格的丧失,文化被类型化、图式化。文化工业时期的文学创作不再是为了表现或反映现实而是为了赚取更多的稿酬收入... 文化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的主流文化,电视、网络等媒介成为文化工业的核心,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和商业价值的追求导致文化个性和风格的丧失,文化被类型化、图式化。文化工业时期的文学创作不再是为了表现或反映现实而是为了赚取更多的稿酬收入,文学创作主体出现泛化,文学作品的特征一律标准化、平面化。但文学是心灵的守护者,文学创作应该回归审美,这体现为:首先,文艺创作应该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增强人文关怀;其次,文艺创作应当追求文学的意境,体现中国美;再次,文艺作品要根植于现实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最后,文艺工作者应当树立书生风骨,体现中国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工业时期 中国文学创作 困境 归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思想激励中国文学创作和研究走向世界
2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0-250,共1页
王宁撰文《“一带一路”语境下的比较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指出,作为一门学科的比较文学是从西方旅行到中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也是在西方文学的影响下形成自己独特的传统的。但是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决策的实施,与中国现当... 王宁撰文《“一带一路”语境下的比较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指出,作为一门学科的比较文学是从西方旅行到中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也是在西方文学的影响下形成自己独特的传统的。但是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决策的实施,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密切相关的比较文学研究也经历了一个转变:从过去的一味注重考察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是如何在西方文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究 论点摘编 战略思想 中国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夫熊猫》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启发与思考
3
作者 向瑾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5X期39-40,共2页
《功夫熊猫》是一部好莱坞动画大片,是以中国元素为主题的电影作品,其新奇的视觉效果和中国元素的大量运用,成为散发独特东方艺术魅力的电影佳作。从这部海外拍摄的中国题材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的艺术魅力,其表现形... 《功夫熊猫》是一部好莱坞动画大片,是以中国元素为主题的电影作品,其新奇的视觉效果和中国元素的大量运用,成为散发独特东方艺术魅力的电影佳作。从这部海外拍摄的中国题材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的艺术魅力,其表现形式尤为值得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者思考,并以此为参考,以新的写作方式向世界呈现具有东方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夫熊猫 中国元素魅力 表现形式 当代文学创作特点 中国文学创作的启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飞升”——兼谈中国女性文学创作
4
作者 黄树红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39,共6页
在人类历史上 ,女性经历女神时代———女奴时代———女人时代———人的时代。在文学领域中 ,女性形象经历被歌颂———被书写———自我表现。中国女性文学经历寻找迷失了的自我———觉醒女性生命意识———醒女性主体意识。到了... 在人类历史上 ,女性经历女神时代———女奴时代———女人时代———人的时代。在文学领域中 ,女性形象经历被歌颂———被书写———自我表现。中国女性文学经历寻找迷失了的自我———觉醒女性生命意识———醒女性主体意识。到了人的时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历史 女性文学 女性生命意识 女性主体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灵气:关于中国的文学本体论 被引量:4
5
作者 殷国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22,共9页
关键词 文学本体 艺术创作 艺术家 陶渊明 艺术本体论 自然之道 艺术作品 《文心雕龙》 中国文学创作 万物之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性”与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视域下的文学批评与阐释 被引量:5
6
作者 丁帆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3,共10页
绪言2019年,我在撰写"当代性"概念进入中国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语境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时,并没有预料到2020年整个世界会发生如此巨大的人类灾难,以及这一灾难所带来的全球范围内的意识形态的剧烈震荡。所以,重新考虑"当... 绪言2019年,我在撰写"当代性"概念进入中国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语境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时,并没有预料到2020年整个世界会发生如此巨大的人类灾难,以及这一灾难所带来的全球范围内的意识形态的剧烈震荡。所以,重新考虑"当代性"内涵和外延的建构,以便让其更有普适性和更加适用于中国国情,应该成为我们重新厘定与思考"当代性"价值理念的一个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与阐释 中国文学创作 批评语境 全球范围 当代性 视域下 内涵和外延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状态文学”的提法是种错误的理论导向
7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9-69,共1页
朱立元等人在《“新状态文学”与人文精神刍议》(《文学报》862期)一文中指出:“新状态”就是指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注重对自我体验的发掘,不注重对表达价值的提升,在作品中表现一种当下的、个人性的体验.但是,这种“状态”只是当前文坛... 朱立元等人在《“新状态文学”与人文精神刍议》(《文学报》862期)一文中指出:“新状态”就是指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注重对自我体验的发掘,不注重对表达价值的提升,在作品中表现一种当下的、个人性的体验.但是,这种“状态”只是当前文坛上的一种新的倾向而己,如果用“新状态文学”.来涵盖当前整个文学创作界的主流则流于片面了,当然更谈不上对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创作的主流概括了.“新状态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状态文学 中国文学创作 人文精神 表达价值 创作过程 个人性 九十年代 朱立元 创作与批评 启蒙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为欣喜半为忧——读张平新作《重新生活》所想到的 被引量:1
8
作者 傅书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5-131,共7页
读完张平新作长篇小说《重新生活》有三个问题萦绕于脑海,挥之不去:一是如何评价近距离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小说,二是文学如何近距离地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三是对作为中国文学创作一线力量的“50后”作家创作... 读完张平新作长篇小说《重新生活》有三个问题萦绕于脑海,挥之不去:一是如何评价近距离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小说,二是文学如何近距离地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三是对作为中国文学创作一线力量的“50后”作家创作的期待。一1990年代以来,能够在公众中产生较大影响的近距离地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小说,日渐稀少。虽然近些年来,反腐败已经实际地影响着各阶层国人的日常生活,成为国人日常生活中议论的中心话题,这也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内容,但所有这些,却很少成功地进入这一时期中国文学创作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话题 中国文学创作 日常生活 作家创作 近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