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墨动漫的中国文化特色欣赏——以动漫电影《山水情》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任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5-17,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文化产业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出台了许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动漫产业作为文化的产业的一个代表,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动漫电影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喜爱,每年都会出产众多的动漫电影。在动漫电影...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文化产业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出台了许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动漫产业作为文化的产业的一个代表,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动漫电影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喜爱,每年都会出产众多的动漫电影。在动漫电影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那就是水墨动漫电影。它把中国传统的水墨艺术与动漫电影相结合,具有了淳朴的特点,具有清新雅致的特点,极具中国文化特色。水墨动漫电影是我国动漫创作者对动漫电影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特色 水墨艺术 笔墨技法 美学原则 水墨画家 透视法 儒家思想 空间造型 展现形式 规律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食品包装中中国文化特色的本土化倾向及矫正
2
作者 杨美君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0-112,共3页
文章从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特色、强化深度融入中国文化特色、深耕中国文化特色元素的运用厚度等维度,对出口食品包装中中国文化特色融入的本土化倾向进行了有效矫正。
关键词 出口食品 包装 中国文化特色 本土化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理论逻辑
3
作者 董昀 延缘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6,共10页
金融文化是影响金融行为选择和金融活动取向的价值系统。不同类型的金融文化塑造不同特点的金融发展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根脉”,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两个结合”的产物。因此,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理论... 金融文化是影响金融行为选择和金融活动取向的价值系统。不同类型的金融文化塑造不同特点的金融发展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根脉”,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两个结合”的产物。因此,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理论逻辑内嵌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大逻辑。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总体框架中,诚实守信是行为根基,以义取利是行为目标,稳健审慎是行为基调,守正创新是行为动力,依法合规是行为规则,它们共同构成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理论内核。“第二个结合”不仅筑牢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道路根基,也打开了我国金融学理论创新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理论逻辑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逻辑
4
作者 孙成武 盛莉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上的战略设计和路径。虽然党内政治文化与...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上的战略设计和路径。虽然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价值功能分别服务于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是两种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但两者又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具有高度的历史和现实的内在统一性。在生成逻辑上,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在价值逻辑上,二者都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作为核心内容,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价值取向;在发展逻辑上,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引领和推动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政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被引量:4
5
作者 万立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9-62,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并阐述了其五大内涵要求: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推动我国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并阐述了其五大内涵要求: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推动我国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迫切需要培育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深入领会这一全新课题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准确把握金融文化的核心要义,加快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重大意义 深刻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文化自信的哲学阐释
6
作者 陈丽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2-25,共4页
文化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以思想形式再现出来的物质关系。文化自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本质上强调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创造性地重构和深度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表达,表明了中华民... 文化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以思想形式再现出来的物质关系。文化自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本质上强调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创造性地重构和深度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表达,表明了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觉和鲜明的文化立场。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阐释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对于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增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觉视域下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淑娴 汪琦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9,共5页
当今世界,伴随文化强国理念的广泛认同,"文化软实力"议题从学界焦点开始深入影响到各国国家发展理念。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中,中国正面临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议题。文化自觉是文化软实力的生... 当今世界,伴随文化强国理念的广泛认同,"文化软实力"议题从学界焦点开始深入影响到各国国家发展理念。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中,中国正面临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议题。文化自觉是文化软实力的生命之基,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内生动力。唤醒文化自觉意识,提振中国特色文化凝聚力;培育文化自信心态,彰显中国特色文化生命力;激励文化自主创新,弘扬中国特色文化影响力;文化软实力才能内化和硬化,成为中国特色的文化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创新 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海洋文化建设与软实力提升 被引量:9
8
作者 夏立平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78-87,共10页
中国传统海洋文化中崇尚和平、平等合作、勇于探索、维护国家统一等要素构成了中国特色海洋文化的底色。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文化建设应以中国传统海洋文化中的精华为基础,制定和执行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文化建设规划,树立全民热爱海洋... 中国传统海洋文化中崇尚和平、平等合作、勇于探索、维护国家统一等要素构成了中国特色海洋文化的底色。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文化建设应以中国传统海洋文化中的精华为基础,制定和执行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文化建设规划,树立全民热爱海洋、保护海洋和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文化理念,繁荣发展中国特色海洋文艺,推动中国特色海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开展海洋文化对外交流事业。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文化建设将会极大提升中国的对外吸引力和对内凝聚力,促进中国软实力的大幅度提升,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历史使命,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提高中国国家统一的文化向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海洋文化 软实力 海洋强国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发展中国特色大学文化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冀生 《大学教育科学》 2007年第1期13-18,共6页
“中国特色大学文化”有两层意思:一是大学文化,主要凝聚在大学在长期教育和办学实践中积淀和创造的深厚文化底蕴之中;二是中国特色,必然受到中国历代社会文化,特别是中国历代社会主导文化的深刻影响。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中国特色大学文化”有两层意思:一是大学文化,主要凝聚在大学在长期教育和办学实践中积淀和创造的深厚文化底蕴之中;二是中国特色,必然受到中国历代社会文化,特别是中国历代社会主导文化的深刻影响。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两千多年来,特别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发展、变革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教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牢牢把握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在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开创高等教育和大学创新新局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战线面临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中国特色大学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诚信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伍志燕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68,共4页
诚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个人交往等各个方面。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归结为社会制度转型、公民道德观念淡薄、诚信体制不健全及政府监管不力等方面。因此... 诚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个人交往等各个方面。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归结为社会制度转型、公民道德观念淡薄、诚信体制不健全及政府监管不力等方面。因此,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把诚信建设摆在首位,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 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价值意蕴——作为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与发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蒙 马新颖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7,共9页
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文化自信这一理论命题的提出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丰富,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其价值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什么是中国特色... 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文化自信这一理论命题的提出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丰富,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其价值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认识的深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全面把握。我们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逻辑、关系逻辑、支撑逻辑科学把握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价值 以人民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属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宁 刘绛华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0-93,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并服务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继承并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推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并服务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继承并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推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人民性和实践性的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基本属性 中国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处理好的三对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先春 杨志超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9-12,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动力,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与兼容并包、继承与创新、先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动力,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与兼容并包、继承与创新、先进性与广泛性这三对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绪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398-402,共5页
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应该是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的新文化,是能够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和有利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先进文化。但在当前的网络文化资源利用方面,面临着东西方文化资源的选择冲突,技术与文化的冲突,要消解这一... 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应该是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的新文化,是能够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和有利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先进文化。但在当前的网络文化资源利用方面,面临着东西方文化资源的选择冲突,技术与文化的冲突,要消解这一冲突,必须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这一中心任务,加快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新。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要求建立一种全球大同和民族和谐的文化理想审美范式,一种以道自任的道德审美范式,抵制西方以欲望为主体的消费至上观念,建立重精神消费的审美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网络文化 精神冲突 审美范式 哲学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与途径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纪兴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1-125,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与途径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过程。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为加强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坚强政治保障。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着重大机遇与挑战,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与途径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过程。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为加强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坚强政治保障。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着重大机遇与挑战,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着力加强三大主体性工程建设:加强文化理论体系建设,提高把握文化发展规律能力;加强宣传舆论体系建设,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加强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体系建设,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内涵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道路的实践选择——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民族性特质 被引量:4
16
作者 路向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5-29,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民族性特质注重"东西"之别,"古今"之承继,体现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道路、中国话语的四维有机统一。文化全球化浪潮的推进某种程度上是对基于民族性特质的文化多样性的威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民族性特质注重"东西"之别,"古今"之承继,体现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道路、中国话语的四维有机统一。文化全球化浪潮的推进某种程度上是对基于民族性特质的文化多样性的威胁,保有民族性特质的文化才能真正走向世界。从世界文化、中华文化出发理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民族性特质的真正内涵,藉此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以及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赢得文化发展话语权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民族性特质的两条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民族性 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机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郑敬斌 刘敏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71,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离不开有效的动力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要素包括文化体系原生力、利益需求内驱力、理想目标引领力、实践发展支撑力、宣传教化引导力、环境规制约束力。其中,文化体系原生力、利益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离不开有效的动力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要素包括文化体系原生力、利益需求内驱力、理想目标引领力、实践发展支撑力、宣传教化引导力、环境规制约束力。其中,文化体系原生力、利益需求内驱力属于本原性动力;理想目标引领力、实践发展支撑力属于激发性动力;宣传教化引导力和环境规制约束力属于运行性动力,六者共同构成文化自信的三维结构动力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实现是六重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生成 动力要素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建设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8
18
作者 蔡红生 胡中月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4-6,共3页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区别于国外文化形态的三个重要维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大学文化是由大学道德、大学理念、大学精神...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区别于国外文化形态的三个重要维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大学文化是由大学道德、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等核心内容构成。我们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三个维度出发,形成以传统文脉为深厚底蕴的大学道德、以革命理想为持久力量的大学理念、以砥砺奋进为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建设中国特色大学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论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向军 杨勇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72-79,2,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形态,是结构和性能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表现为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制度形态三种不同的形态。这三种形态互相联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基本结构,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形态,是结构和性能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表现为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制度形态三种不同的形态。这三种形态互相联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基本结构,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功能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信的构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社会生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戴锐 徐菲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105,共9页
文化自信具有显著的构成性。但这种构成性不是基于文化的结构性,而是基于文化的生成性。基于文化的结构性去理解文化自信,就会导致理解上的认识误区和文化自信教育的实践误区。为避免对文化自信的抽象的或片面的理解,必须不仅从文化结... 文化自信具有显著的构成性。但这种构成性不是基于文化的结构性,而是基于文化的生成性。基于文化的结构性去理解文化自信,就会导致理解上的认识误区和文化自信教育的实践误区。为避免对文化自信的抽象的或片面的理解,必须不仅从文化结构的特定层面深入文化自信的内部结构,还应当使文化自信的构成问题的认知逻辑,实现由结构性向生成性的转变。从文化的生成性视角看,文化发展进程自信、价值取向自信、创新能力自信、冲突解决能力自信和国际比较自信构成了文化自信的总体,同时它们作为文化自信的五种不同面相呈现出来。文化自信的社会生成,需要经由主导文化的引领力和影响力,巩固文化自信之生成的价值基础;经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巩固文化自信之生成的本体论基础;经由知识分子文化先觉和文化自信教育,巩固文化自信之生成的主体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发展 主导文化 文化先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