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语义分析法: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
汪凤炎
郑红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2
|
|
2
|
关于中国文化心理学的三个问题 |
汪凤炎
郑红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3
|
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如何化解艾氏紧箍咒 |
汪凤炎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AS
|
2014 |
3
|
|
4
|
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启示 |
田浩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09 |
1
|
|
5
|
从中国文化心理学角度对陶瓷艺术设计的几点思考 |
何笠农
王立皓
|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6
|
迈向“新体新用”式中国心理学——评《中国文化心理学新论》 |
傅绪荣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7
|
东─西方心理学的交流──记“第一届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 |
高岚
仲铭锦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0 |
|
8
|
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 |
张海钟
姜永志
赵文进
安桂花
张小龙
胡志军
张万里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9
|
|
9
|
冯特民族心理学的方法论及其当代意义 |
冯永辉
刘邦春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关联与互动:20世纪的科学心理学与分析哲学 |
孟维杰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