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梁启超倡议创办中国文化学院析论
- 1
-
-
作者
韩华
-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132-138,共7页
-
文摘
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界巨子梁启超于1923年倡议创办中国文化学院,原因在于其中西文化体用观、欧洲之行及现实的中西文化之争的影响。在梁启超的倡议下,尽管响应者不乏其人,但终因经费不足和在当时已不合时宜而遭致流产。梁启启超此举对思想界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但它却对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从根本上否定传统文化、鼓吹“全盘西化”
-
关键词
梁启超
中国文化学院
新文化运动
-
分类号
G40-0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从《诗经》看周代的服装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幼敏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中国文化学院
-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1995年第1期104-105,共2页
-
文摘
从《诗经》看周代的服装王幼敏《诗经》产生的年代,大约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历时五百多年,大体上反映了周代的社会面貌。笔者在读《诗》中,发现其中有不少对当时贵族及平民服装的记述和描写,对此进行了归纳分析,证以其他文献,得以窥知周代贵族平民服装概貌...
-
关键词
《诗经》
服装
《诗》
贵族
中国文化学院
卿大夫
扬之水
华东师范大学
都人士
狐裘
-
分类号
K2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古今辞书之集大成者——《中文大辞典》简介
- 3
-
-
作者
季维龙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110-110,共1页
-
文摘
《中文大辞典》,一九六八年八月由台湾省“中国文化学院”出版部出版,台北华冈文化书店经销。共收单字四万九千八百八十八个,词汇三十七万一千二百三十一条,洋洋八千万言,篇幅超过《大汉和辞典》,是古今辞书之集大成者。首先,从阐述字形方面看:为了追溯文字构造的本源和说明字形的流变,凡是甲骨文、金文、籀文、篆文、汉碑、汉晋竹简、古代印玺、古匋中提到的,以及唐、宋、元、明、清有名书法家书写的本字字体,依时代先后一一列举,少者几个,多者几十个。
-
关键词
中国文化学院
甲骨文
篆文
印玺
汉碑
竹简
台北
汉晋
文字类
字体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