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广西农业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
1
作者 黎典明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3期50-56,共7页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具有重要意义。广西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展示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历史积淀,也在全球化进程中具备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价值。然而,目前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英文介绍严重不足,这制...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具有重要意义。广西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展示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历史积淀,也在全球化进程中具备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价值。然而,目前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英文介绍严重不足,这制约其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该文旨在探讨如何提升广西农业文化遗产在全球舞台上的认知度。基于文献研究和策略分析,该文识别外宣翻译中的关键问题,包括翻译材料的缺乏、翻译标准的不统一、相关翻译研究的不足以及缺乏系统的翻译评估机制。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制定系统的外宣翻译计划、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加强合作与资源整合、制定统一的翻译标准、培训专业翻译人才和建立翻译评估机制等对策。通过这些策略,推动广西农业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增强其在全球的影响力,并为中国文化的国际推广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广西农业文化遗产 外宣翻译 翻译标准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籍英译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汪榕培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2
2
作者 班柏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第6期3-10,共8页
汪榕培(1)教授生前系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典籍英译专家。笔者有幸就典籍英译问题对汪教授进行了专访。首先,汪榕培教授反思了自身的典籍英译实践,强调选材上与译者"本色"接近,读者定位为"广受众",间接论及译本经... 汪榕培(1)教授生前系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典籍英译专家。笔者有幸就典籍英译问题对汪教授进行了专访。首先,汪榕培教授反思了自身的典籍英译实践,强调选材上与译者"本色"接近,读者定位为"广受众",间接论及译本经典化所涉因素。其次,对典籍英译的途径与策略做出了剖析,质疑强弱势文化的经济判定依据,进而提出应辩证看待逆向文化翻译,同时提醒译者做出适当的文化协调。最后,结合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指出典籍英译学科建设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呼吁典籍翻译同传媒合作,翻译研究重视翻译实践,挖掘中华文化魅力来助力中华文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榕培 典籍英译 中国文化“走出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走出去”与文化出口贸易效率 被引量:10
3
作者 滕良文 谢科范 杨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64-68,共5页
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助于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从而提高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效率。文章借助随机前沿模型,以"一带一路"62个沿线国家2003-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依据,研究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产品出... 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助于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从而提高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效率。文章借助随机前沿模型,以"一带一路"62个沿线国家2003-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依据,研究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并从中国文化"走出去"视角出发,使用两步系统动态GMM方法分析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效率正不断提升,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具有提升潜力;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有:汉语国际教育、旅游外交、文化同源和互联网发展水平等;在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文化产品种类上,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走出去” 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效率 “一带一路”倡议 随机前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技典籍出版“走出去”的路径探索——以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7
4
作者 李伟荣 刘湘苹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第4期98-105,共8页
李约瑟主持编纂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在中外科技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自出版后得到多方面的研究,却鲜少从出版视角来探析这一巨著。本文从选题缘起与规划进展、编辑出版特色、出版的现实意义与海内外传播影响及其局限性、对出版&... 李约瑟主持编纂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在中外科技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自出版后得到多方面的研究,却鲜少从出版视角来探析这一巨著。本文从选题缘起与规划进展、编辑出版特色、出版的现实意义与海内外传播影响及其局限性、对出版"走出去"的启示等四个方面对李约瑟这一著作进行了详尽剖析,为中国科技典籍出版"走出去"的路径进行了有效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 出版 科技典籍 中国文化“走出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文学以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海外译介的新方向 被引量:25
5
作者 查明建 吴梦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14,共5页
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是中国学界,尤其是翻译界的热门议题。论者所关注的,大多是翻译层面上的问题,如何提高译本的翻译质量、翻译数量和传播渠道等。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翻译逐渐增多,但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地位并未得到较大提升,海外... 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是中国学界,尤其是翻译界的热门议题。论者所关注的,大多是翻译层面上的问题,如何提高译本的翻译质量、翻译数量和传播渠道等。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翻译逐渐增多,但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地位并未得到较大提升,海外更多的还是将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了解当代中国和社会现实的窗口,而相对忽视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价值。因此,仅仅通过提高翻译质量和数量,扩大出版发行渠道,恐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中国当代文学译介已进入一个新阶段,现在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是如何以更有效的话语方式推介中国当代文学,即如何在当代世界文学语境中,阐发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经验”中的本土性与世界性关系及其世界文学意义,树立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形象”,提升其文学地位,使中国当代文学成为中外文学交流的人文品牌,促进当代中外文学和文化的深度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译介 文学性与世界性 当代世界文学语境 中国文化“走出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精品丛书助推译学建设——“中华译学馆·中华翻译研究文库”评介
6
作者 冯全功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8-133,共6页
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推出的“中华翻研究文库”是一套较新的丛书,在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该文库的主要特征包括:1)注重学术思想,汇聚精品文章;2)梳理译介历史,烛照当下现实;3)关注社会发展,呼应国家战略;4)聚焦英语世界,兼顾其他... 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推出的“中华翻研究文库”是一套较新的丛书,在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该文库的主要特征包括:1)注重学术思想,汇聚精品文章;2)梳理译介历史,烛照当下现实;3)关注社会发展,呼应国家战略;4)聚焦英语世界,兼顾其他语种。其中,该套丛书中有关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与传播研究的系列成果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启迪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翻译研究文库 中华译学馆 中国文化“走出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学院在中外人文交流中的作用:以爱尔兰孔子学院为中心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展鹏 郝立英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3-166,共4页
文章在对爱尔兰两所孔子学院运作情况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爱尔兰中国学发展中的角色,并进一步从教育合作、文化交流、华人华侨融入当地社会、友好城市交往等层面分析了孔子学院的独特作用。文章认为,在历史上中外人文交流发展相对... 文章在对爱尔兰两所孔子学院运作情况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爱尔兰中国学发展中的角色,并进一步从教育合作、文化交流、华人华侨融入当地社会、友好城市交往等层面分析了孔子学院的独特作用。文章认为,在历史上中外人文交流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孔子学院以其多维度的跨文化交流属性,具有推进人文交流的更大空间和潜力,对孔子学院如何在中外人文交流中发挥更大效用的命题也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人文交流 孔子学院 爱尔兰中国 中国文化“走出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全球化时代刘慈欣科幻文学的译介与传播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攸 陈滔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45,共13页
数字全球化为世界开启了全新的互联方式,虚拟维度重要性日益凸显,读者阅读偏好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背景之下,翻译活动体现出"技术"与"社交"两大转向,技术革命与媒介融合正推动着中国文学"走出去"... 数字全球化为世界开启了全新的互联方式,虚拟维度重要性日益凸显,读者阅读偏好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背景之下,翻译活动体现出"技术"与"社交"两大转向,技术革命与媒介融合正推动着中国文学"走出去"历程迈入"创新"阶段,这在当代科幻文学的海外传播进程中表现得尤为典型。本文以刘慈欣的科幻作品为例,分析其海外译介与传播模式,指出经由译者、版权输出方、出版机构等多元主体对外引介,并融合数字时代的多媒体技术,以刘慈欣科幻作品为代表的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在海外的传播成效显著,初步实现了从"走出去"向"走进去"的跨越。基于此,本文提出应从文学作品的"世界性"、多元主体的合力并举、传播手段的数字化创新以及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四个方面,对中国文学"走出去"模式作出适当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文学 刘慈欣 中国文化“走出去” 翻译 数字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家个案研究的普遍意义——《葛浩文翻译研究》评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嘉琨 《山东外语教学》 2020年第6期129-133,共5页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中国文学外译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作为中国文学外译的重要个案之一,葛浩文的翻译揭示出翻译的诸多根本性问题,也蕴含着极具现实性的普遍意义。基于这一认识,《葛浩文翻译研究》(2019)遴选了国...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中国文学外译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作为中国文学外译的重要个案之一,葛浩文的翻译揭示出翻译的诸多根本性问题,也蕴含着极具现实性的普遍意义。基于这一认识,《葛浩文翻译研究》(2019)遴选了国内葛译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从多方位全面透视葛浩文的翻译活动,以高度的包容性博采众长,创造开放的对话空间,为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更好地译介、传播与接受提供了宝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浩文 翻译 译者 中国文化“走出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