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蔡亚先研究员主持的“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
作者 王佩莲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2期121-121,共1页
关键词 数字地震 地震观测 中国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地震台网中的深低频脉动观测? 被引量:3
2
作者 彭汉书 吴忠良 蒋长胜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7-215,共9页
深低频脉动(Deep Low Frequency Tremor,即LFT)的观测近年来引起地震科学界的关注,相关的观测和研究在地震机理和地震预测预报的探索中显示出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的建设和完善,通过常规地震观测对板块内部和碰撞... 深低频脉动(Deep Low Frequency Tremor,即LFT)的观测近年来引起地震科学界的关注,相关的观测和研究在地震机理和地震预测预报的探索中显示出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的建设和完善,通过常规地震观测对板块内部和碰撞型板块边界地区LFT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与间歇性地震脉动与滑动(Epidemic Tremor and Slip,即ETS)相联系等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在技术上已逐步成为可能。为此,本文讨论了目前用数字地震观测系统进行LFT观测的现状和方法,并对将LFT的系统调查引入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的常规观测提出操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频脉动(LFT) 间歇性地震脉动与滑动(ETS) 地震 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台数字观测系统的维护和地震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林胜法 邱国荣 项建权 《地震学刊》 CSCD 2002年第3期41-44,共4页
根据温州台近两年测震数字观测系统的运行情况 ,结合作者自己的研究 ,介绍了在硬件配置、软硬件的应用以及地震分析。
关键词 数字观测系统 系统维护 地震分析 数字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高频地震仪观测系统优化设计及其在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沙志彬 郑涛 +5 位作者 张光学 刘学伟 伍忠良 梁金强 苏丕波 王静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6-142,共7页
海底高频地震仪(HF-OBS)可获得含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层的纵横波速度、波阻抗等多种有效地震反射信息,对准确估算水合物的资源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南海北部海底水合物HF-OBS勘探实例,基于射线追踪法、双聚焦法、波动... 海底高频地震仪(HF-OBS)可获得含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层的纵横波速度、波阻抗等多种有效地震反射信息,对准确估算水合物的资源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南海北部海底水合物HF-OBS勘探实例,基于射线追踪法、双聚焦法、波动方程的正演模拟法3种方法,对HF-OBS观测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利用纵横波联合走时反演获得了该区含水合物层的纵横波速度关系。结论认为:①采用射线追踪法模拟目的层射线分布和叠加次数,同时结合波动方程的正演模拟结果,可以有效地进行观测系统优化设计;②双聚焦理论的参数模拟能够进一步验证观测系统设计的合理性,针对特定的水合物目标体,为了获取矿体内部精细的速度结构,HF-OBS的分布形态应采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矩阵分布,分布间距以300~500m为宜;③优化后的观测系统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HF-OBS地震数据,而纵横波联合反演获得的速度信息减小了水合物识别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海 海底高频地震 观测系统 优化设计 天然气水合物 声波速度 联合走时反演 分布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波形:数字地震台网的新前沿 被引量:8
5
作者 彭汉书 吴忠良 +1 位作者 蒋长胜 李宇彤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33,共11页
21世纪以来,连续波形的自动处理成为数字地震台网的一个新的前沿领域。本文通过深低频脉动(LFT,Low Frequency Tremor)、噪声相关函数(NCF,Noise Correlation Function)、"重复地震"等3个方面,指出在这一新的前沿领域中,中国... 21世纪以来,连续波形的自动处理成为数字地震台网的一个新的前沿领域。本文通过深低频脉动(LFT,Low Frequency Tremor)、噪声相关函数(NCF,Noise Correlation Function)、"重复地震"等3个方面,指出在这一新的前沿领域中,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此相应,在中国地震台网的下一步发展中,应重视连续波形的记录,并将连续波形的自动处理作为一个发展重点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频脉动(LFT) 噪声相关函数(NCF) “重复地震 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被引量:116
6
作者 牛之俊 马宗晋 +4 位作者 陈鑫连 张祖胜 王琪 游新兆 孙建中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2年第3期88-93,共6页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CMONOC)是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观测技术为主 ,辅之以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测量 (VLBI)和人卫激光测距 (SLR)等空间技术 ,结合精密重力和精密水准测量构成的大范围、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它...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CMONOC)是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观测技术为主 ,辅之以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测量 (VLBI)和人卫激光测距 (SLR)等空间技术 ,结合精密重力和精密水准测量构成的大范围、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它是一个综合性、多用途、开放型、数据资源共享、全国统一的观测网络 ,具有连续动态监测功能。网络的科学目标以地震预测预报为主 ,兼顾大地测量等其他需要。该工程 1997年开始建设 ,2 0 0 0年12月全面完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GPS 大地测量 SLR 水准测量 地震预测 全球定位系统 VLBI 重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壳形变连续观测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国安 陈德福 +2 位作者 陈耿琦 胡坚 刘可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3-390,共8页
简述了我国地壳形变连续观测的由来与发展以及在地震预报中的实际贡献 ,同时展望了未来潮汐形变、GPS与断层形变连续观测三结合 ,绘制大陆地壳应变图 。
关键词 中国 地壳形变连续观测 潮汐 GPS 全球定位系统 断层 地震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地震预警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廖旭 黄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42-149,共8页
在充分调研国外地震预警系统现状的基础上 ,进行了地震预警系统的研究 ,研制了相应的数据分析软件。采用数字化观测技术、GIS技术等高新技术 ,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建立了地震预警试验系统 ,并将该地震预警系统与地... 在充分调研国外地震预警系统现状的基础上 ,进行了地震预警系统的研究 ,研制了相应的数据分析软件。采用数字化观测技术、GIS技术等高新技术 ,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建立了地震预警试验系统 ,并将该地震预警系统与地震应急系统相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地震预警系统 P波 地震灾害 GIS技术 数字观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数字化形变台网技术系统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正媛 陈志遥 +1 位作者 吴云 宋彦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0-135,共6页
介绍了“九五”期间建设的我国第三代数字化形变台网技术系统的构成、观测仪器的性能指标及台站的分布,剖析了数字化形变台站的数据流程、功能界面与使用数据采集器的基本要求。数字化台网2001~2004年基本运行情况为:台网的130台(套)... 介绍了“九五”期间建设的我国第三代数字化形变台网技术系统的构成、观测仪器的性能指标及台站的分布,剖析了数字化形变台站的数据流程、功能界面与使用数据采集器的基本要求。数字化台网2001~2004年基本运行情况为:台网的130台(套)数字化形变仪器(除1套外)皆已投入监测并产出连续观测资料,其中,90%以上达到Ⅰ类标准,这些结果反映了数字化形变台网良好的监测运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第三代数字化形变台网技术系统 系统构成 观测仪器 性能指标 台站 数据流程 功能界面 地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实践——以山西地震预警工程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正霞 谷利国 +1 位作者 吕睿 刘俊芳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45,共2页
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安全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监测是地震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开展地震预测预警探索、有效震灾预防和地震应急救援的基础。根据中国地震局安排部署,山西省地震局目前参与实施了“中国数字地震监测系统”“中国数字地... 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安全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监测是地震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开展地震预测预警探索、有效震灾预防和地震应急救援的基础。根据中国地震局安排部署,山西省地震局目前参与实施了“中国数字地震监测系统”“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中国地震背景场建设”“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一带一路’地震监测台网项目”5项地震监测建设工程项目,形成了大量的地震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笔者以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山西子项目(以下简称“预警工程项目”)为例,重点介绍此类档案的特征及其收集管理方法和取得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科学研究 地震监测 地震应急救援 地震预警 中国地震 数字地震观测 震灾预防 收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观测技术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岳焕印 郭华东 +1 位作者 刘浩 王长林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3-128,共6页
对地观测技术可提供大范围,多时相、高分辨率的海量数据,用于自然灾害的监测与评估有其极大的优越性.本文叙述了对地观测技术在洪涝灾害,沙尘天气、森林火灾的监测与评估和地震形变场研究中的应用,并指出对地观测技术是建立数字减... 对地观测技术可提供大范围,多时相、高分辨率的海量数据,用于自然灾害的监测与评估有其极大的优越性.本文叙述了对地观测技术在洪涝灾害,沙尘天气、森林火灾的监测与评估和地震形变场研究中的应用,并指出对地观测技术是建立数字减灾系统不可或缺的强大信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地观测技术 洪涝灾害 地震位移场 沙尘天气 森林火灾 数字减灾系统 自然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台湾南部及其周边岛屿现今地壳形变的位错模型 被引量:31
12
作者 何玉梅 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38-645,共8页
Using dislocation model of seismic deformation and the hybrid global inversion method, we analyze the 1990-1995 annually GPS data from 89 stations in southern Taiwan and its neighboring area and discuss the origin of ... Using dislocation model of seismic deformation and the hybrid global inversion method, we analyze the 1990-1995 annually GPS data from 89 stations in southern Taiwan and its neighboring area and discuss the origin of the observed deformation field. Based on the geologic investigation and seismic observation we simply assume six blocks and nineteen fault patches in the studied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moves, relative to the Eurasian plate, at a velocity (69±2)mm/a in 317°±2°. About a half of the rate is concentrated on the Longitudinal Valley fault (LVF), and the other half of the convergence spread over the boundaries among the west blocks.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and the Central Range move toward northwestward. In the west of the Central Range zone, the motion of the blocks accords with the observed fan-shape distribution of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The faults between the Western Foothills and the Coastal Plain geological provinces have main thrust components, and the dips turn small from south to north. The fault widths are about 10km, implying that they are strongly locked, and most of the large historical earthquakes occurred 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台湾省 全球定位系统 地壳形变 位错模型 地质构造 地震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震科技进步的回顾与展望(三)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章立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4,共14页
关键词 地震科技 防震减灾工作 中国 地震台网 数字 地震前兆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者介绍
14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I0009-I0009,共1页
李伟波工程师,1979年生。200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物探专业,获硕士学位。现在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采集技术支持部从事地震资料采集、处理方法研究。谢城亮硕士研究生,1986年生。201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学专业;现在... 李伟波工程师,1979年生。200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物探专业,获硕士学位。现在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采集技术支持部从事地震资料采集、处理方法研究。谢城亮硕士研究生,1986年生。201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学专业;现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攻读地球物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兴趣为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评价及GPU并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 地震资料采集 中国地质大学 物理学专业 作者 地球物理 硕士学位 硕士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P22 大地测量学
15
《导航定位学报》 2001年第3期13-24,共12页
CH20011621 卫星激光测距的超近地靶校准技术的研究/郭唐永(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壳形变与地震.—2001(1).—90~94介绍一种新的超近距离(小于1m)靶距测量技术。该技术已于1999年5月和1999年7月成功地用于武汉固定卫星激光测距... CH20011621 卫星激光测距的超近地靶校准技术的研究/郭唐永(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壳形变与地震.—2001(1).—90~94介绍一种新的超近距离(小于1m)靶距测量技术。该技术已于1999年5月和1999年7月成功地用于武汉固定卫星激光测距站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流动卫星激光测距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形变 中国地震 大地水准面 大地测量学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全球定位系统 测绘学 卫星激光测距 测绘科学 测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P22 大地测量学
16
《导航定位学报》 2011年第4期18-36,共19页
CH20111916卫星重力梯度边值问题的点质量调和分析=Point-mass Harmonic Analysis of Satellite Gradiometry Boundary Valu eProblem/吴星(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张传定,王凯∥测绘学报.-2011,40(2).
关键词 地球动力学 全球定位系统 大地测量 测绘学 电离层延迟 中国地震 精密单点定位 观测数据 精度分析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