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自由振荡的检测 被引量:44
1
作者 万永革 盛书中 +2 位作者 周公威 郭燕平 尚丹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9-381,共13页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改造后的7个台站的VHZ波形资料,提取了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激发的0S2~0S54地球球型自由振荡,并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的理论自由振荡频率进行了对比,发现与PREM模型预测的球型自由...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改造后的7个台站的VHZ波形资料,提取了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激发的0S2~0S54地球球型自由振荡,并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的理论自由振荡频率进行了对比,发现与PREM模型预测的球型自由振荡周期符合得很好.观测的该地震激发的0S2,0S3,0S4,2S1和1S2振型自由振荡有明显的频谱分裂现象.特别是2S1振型,是继Rosat等之后的第二次报道不叠加的情况下观测到的这种振型.根据该地震的总体震源机制,试算了不同的地震矩,模拟了该地震0S2振型在CDSN7个台上的自由振荡振幅,并与记录资料进行了比较。得到该地震的地震矩可达10^23 N·m;本文发现地球自由振荡记录包含了大量震源机制和地震位置的信息,可用于地震震源破裂参数的精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 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 地球自由振荡 球型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7月20日江苏省高邮-宝应M4.9地震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14
2
作者 孙业君 王俊 黄耘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1-522,共2页
据中国数字地震台网中心测定:2012年7月20日20时11分50秒,江苏省高邮市和宝应县交界处发生M 4.9地震(φN31.12°,λE119.61°)(见图1)。江苏省大部分地区有强烈震感,震中区附近部分烟囱和院墙倒塌,并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
关键词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 江苏省 震源机制解 中心测定 交界处 宝应县 高邮市 震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if波在中国CDSN台站的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许健生 隗永刚 张淑珍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0-617,共8页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简称CDSN,下同)11个台的宽频带长周期(VLP)数字记录对1990-2012年间的124个极远震记录进行了分析处理,在震中距100.0°~179.0°之间,获取了CDSN11个台站的Pdif波的震相数据,得到了Pdif波在地球核幔界面...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简称CDSN,下同)11个台的宽频带长周期(VLP)数字记录对1990-2012年间的124个极远震记录进行了分析处理,在震中距100.0°~179.0°之间,获取了CDSN11个台站的Pdif波的震相数据,得到了Pdif波在地球核幔界面上衍射的运动学特征和《Pdif波走时表》。所得结果大大拓展了Pdif的记录范围,在144.0°~179.0°之间弥补了《IASPEI1991地震波走时表》的缺失,为更大范围内的Pdif震相分析提供了参考标准,有助于提高中国地震台网的地震分析水平和积累震相分析经验,以及对地球核幔边界物理性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远震 Pdif波走时表 运动学特征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大地震震源过程成像 被引量:3
4
作者 陈运泰 许力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7-62,共6页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震多发区之一。仅 1990年以来就有 4次强烈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发生于 1990年 4月 2 6日的青海省共和县MW 6 .4 (MS6 .9)地震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 ,发生于 1997年 11月 8日的西藏自治区玛尼县MW 7.5 (M...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震多发区之一。仅 1990年以来就有 4次强烈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发生于 1990年 4月 2 6日的青海省共和县MW 6 .4 (MS6 .9)地震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 ,发生于 1997年 11月 8日的西藏自治区玛尼县MW 7.5 (MS7.9)地震和 2 0 0 1年 11月 14日的昆仑山口西MW7.8地震位于青藏高原的北部 ,发生于 1996年 2月 3日的云南省丽江县MW 6 .6 (MS7.0 )地震位于青藏高原的东缘。通过中国数字地震台网 (CDSN)和全球数字地震台网 (GDSN)记录的数字波形成像 ,分析研究了这些大地震的震源运动学和几何学特征。研究表明 ,这些地震的震源性质因震源所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它们的发生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青藏高原的运动与变形有着密切的关系。反过来 ,从地震波形资料中获得的关于这些地震的震源机制、震源运动学和几何学特征的进一步认识为青藏高原目前的运动状态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 震源运动学 印度板块 欧亚板块 地震波形资料 震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if震相在CDSN兰州地震台的记录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许健生 隗永刚 张淑珍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9-244,共6页
通过对CDSN兰州地震台1990-2000年间31个极远震记录的分析,得到了Pdif震相在CDSN宽频带数字地震仪上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给出了兰州地震台Pdif震相走时便查表,以便分析时查询比较。所得结果有助于提高地震速报能力和积累震相分析经验... 通过对CDSN兰州地震台1990-2000年间31个极远震记录的分析,得到了Pdif震相在CDSN宽频带数字地震仪上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给出了兰州地震台Pdif震相走时便查表,以便分析时查询比较。所得结果有助于提高地震速报能力和积累震相分析经验,有助于对核幔边界物理性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震 Pdif震相 记录特征 兰州地震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ee dimensional shear wave velocity structure of crust and upper mantle in South China Sea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by surface waveform inversion 被引量:22
6
作者 曹小林 朱介寿 +2 位作者 赵连锋 曹家敏 洪学海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3-124,共12页
We assembled approximately 328 seismic records. The data set was from 4 digitally recording long-period and broadband stations of CDSN. We carried out the inversion based on the partitioned waveform inversion (PWI). I... We assembled approximately 328 seismic records. The data set was from 4 digitally recording long-period and broadband stations of CDSN. We carried out the inversion based on the partitioned waveform inversion (PWI). It partitions the large-scale optimization problem into a number of independent small-scale problems. We adopted surface waveform inversion with an equal block (2((2() discretization in order to acquire the images of shear velocity structure at different depths (from surface to 430 km) in the crust and upper-mantle. The resolution of all these anomalies has been established with (check-board( resolution tests. These results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velocity, lithosphere and asthenosphere structure between South China Sea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波波形 分块波形反演 三维S波速度结构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 “检验板”法 岩石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