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的自主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季乃礼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43,共11页
在诸多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中,很少关注到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自主性更是很少探讨的一个领域。在探讨学科的自主性、政治学科的自主性以及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自主性基础上,可以归纳出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的特点:重师... 在诸多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中,很少关注到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自主性更是很少探讨的一个领域。在探讨学科的自主性、政治学科的自主性以及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自主性基础上,可以归纳出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的特点:重师承、士大夫身份、经世致用、决策者与民众思想的影响。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不应该只分析思想家的思想,而是应该走融合的模式: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的融合,政治思想与政治行为的融合,政治思想与一般知识(思想)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思想史 研究方法 自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萧公权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基于萧著《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孙宏云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本文本“详人之所略 ,略人之所详”之旨 ,基于萧公权撰著《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背景与史实 ,结合文本分析 ,对萧公权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这一主题再作探讨 ,在三个问题上展开论述 :一、萧著的背景与动机 ;二、萧著的方法及其渊源 ;三。
关键词 萧公权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中国政治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百年来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综论 被引量:19
3
作者 葛荃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3-152,共10页
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始于20世纪初叶,迄今已近百年。近百年来,这一研究领域固然出现了众多学术大师,却没能够形成得到学术界公认的明显的学术派别。尽管如此,以方法论为参照,大体上还是可以划分为“新学历史学”、“... 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始于20世纪初叶,迄今已近百年。近百年来,这一研究领域固然出现了众多学术大师,却没能够形成得到学术界公认的明显的学术派别。尽管如此,以方法论为参照,大体上还是可以划分为“新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和“现代政治学”三个流派。其中,新学历史学流派在三四十年代最为活跃,可谓大师辈出;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流派的鼎盛时期是50年代至70年代的大陆学术界;现代政治学流派源起颇早,兴盛却晚,然而这一流派代表着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思想史 新学历学派 马克思主义历学派 现代政治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百年回眸与学术省思——本土政治理论的概念检视与话语梳理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师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9,共8页
学术界运用现代政治理论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已近百年,检视贯穿其中的政治概念与理论话语,是分析近百年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概念检视的结果表明,贯穿多数中国政治思想史著作的政治概念解释停留在常识水平上,在含义上不... 学术界运用现代政治理论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已近百年,检视贯穿其中的政治概念与理论话语,是分析近百年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概念检视的结果表明,贯穿多数中国政治思想史著作的政治概念解释停留在常识水平上,在含义上不完整,在准确性上似是而非,只有少数著作贯穿了专业化的政治概念解释。贯穿了常识性政治概念解释的著作,较为关注具有当下舆论价值的话题与问题,梳理出来的中国政治思想史话语具有经世指向。贯穿专业性政治概念解释的著作,较为关注作为历史事实的中国传统政治理论的原始性及完整性,梳理出来的中国政治思想史话语注重完整知识的呈现,具有一定的启蒙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思想史 学术省思 概念检视 话语梳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轨迹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廷勇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5-132,共8页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贯穿吕振羽学术生涯始终。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应时代之要求 ,运用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开辟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新途径。四十年代为抗日救国加强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 ,修正前期相关认识。建国后进一步深化认识 ,从方法论...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贯穿吕振羽学术生涯始终。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应时代之要求 ,运用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开辟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新途径。四十年代为抗日救国加强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 ,修正前期相关认识。建国后进一步深化认识 ,从方法论、学风等方面对政治思想史研究进行总结 ,提出希望。其政治思想史研究过程是他不断接受时代挑战、回答社会现实问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振羽 中国政治思想史 思想研究 马克思主义 古代政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有思想的思想史──读《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祥森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研究 学术价值 学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与创新──评《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7
作者 朱汉国 张太原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中国政治思想史 共产党人 封建思想 新民主主义 当代中国政治 中国共产党领导 社会主义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与创新——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述论
8
作者 刘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7-126,共10页
20世纪前半期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形成了以萧公权和吕振羽为代表的两个研究范式。刘泽华在三十多年的政治思想史研究中,以扎实的著作恢复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并开创了新局面,形成了新范式。他在政治思想史研究突破了以往僵化、教条的阶... 20世纪前半期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形成了以萧公权和吕振羽为代表的两个研究范式。刘泽华在三十多年的政治思想史研究中,以扎实的著作恢复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并开创了新局面,形成了新范式。他在政治思想史研究突破了以往僵化、教条的阶级分析法,但又并未完全放弃阶级分析,他认为阶级分析依然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刘泽华是从历史学进入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之后,他一直在努力拓展政治思想史研究的领域,提出要加强统治思想的研究、加强社会普遍政治意识的研究和民本思想研究,以此提升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政治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思想史 刘泽华 萧公权 阶级分析 统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和路径 被引量:3
9
作者 马飞 应霄燕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4-57,共4页
“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国优秀政治文化。要推进这三大目标的实现,教师可以采用的路径主要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 “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国优秀政治文化。要推进这三大目标的实现,教师可以采用的路径主要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话语来规范教学内容的设定;按照形式性和实质性的路径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教学内容;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范畴的政治理论作为教学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思想史 课程思政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优秀政治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阐释中国传统政治底层逻辑的独特路径--罗隐政治思想重探
10
作者 曾极麟 王浦劬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20,215,共14页
经典政治思想史普遍想象一种“静态社会”,长期对动态的江湖社会存在系统性忽略。重返唐末五代时期思想家罗隐的历史世界,将展现江湖语境对重新解读其政治思想的独特价值。立足江湖语境,罗隐看似融会儒道,但并非融会所有方面和所有立场... 经典政治思想史普遍想象一种“静态社会”,长期对动态的江湖社会存在系统性忽略。重返唐末五代时期思想家罗隐的历史世界,将展现江湖语境对重新解读其政治思想的独特价值。立足江湖语境,罗隐看似融会儒道,但并非融会所有方面和所有立场的儒道。他认同和贯通的一是辩证而非无为的道家,二是政治而非伦理的儒家,连接两者的思想桥梁是一种“不枉其道”的富贵理想,实质是江湖世俗经验形成的功利观与传统儒家教育结合的产物。以罗隐为个案,可以发现阐释中国传统政治底层逻辑的独特路径,进而展现“江湖的思想史”对于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学术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思想史 江湖 罗隐 功利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吉惠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78-85,共8页
一、中国思想史研究对象质疑“思想史”,梁启超早在二十年代曾用“学术史”或“政治思想史”称之,胡适则谓之“哲学史”;三十年代吕振羽复用“政治思想史”,到了四十年代,侯外庐才在其学术著作中把“思想史”这一名称固定下来。但是,严... 一、中国思想史研究对象质疑“思想史”,梁启超早在二十年代曾用“学术史”或“政治思想史”称之,胡适则谓之“哲学史”;三十年代吕振羽复用“政治思想史”,到了四十年代,侯外庐才在其学术著作中把“思想史”这一名称固定下来。但是,严格说来这一称谓很难十分准确地规定其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质和量的界限。顾名思义,所谓“思想史”,应该包括一切属于思想范畴的历史,比如:政治的、经济的、哲学的、社会的、历史的、军事的、文学的、艺术的、伦理的、宗教的、科学技术的、民俗的、民族的……等等思想,都应包括在内。由此就产生两个颇感困难的问题:一是对象广泛无边,包罗万象,没有具体的规定性,难于研究;二是若在某个方面有所侧重的话(如象有人主张思想史应以“哲学思想为主干”,也有人主张“以政治思想为主要内容”),势必造成与某一专门思想史学科(如哲学史、政治思想史等)研究对象的重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有必要对“思想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做些回顾与总结,以便吸取经验,明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思想 中国政治思想史 社会思潮 研究对象 社会意识形态 侯外庐 哲学思想 社会思想 吕振羽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平等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差异 被引量:14
12
作者 郑慧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8-628,共11页
平等思想作为建构理想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原则,在人类思想史上源远流长。从最早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正义要求的平等,到古希腊后来形成的自然平等、古罗马的法权平等、中世纪在上帝面前的生命平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类平等、自然法学... 平等思想作为建构理想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原则,在人类思想史上源远流长。从最早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正义要求的平等,到古希腊后来形成的自然平等、古罗马的法权平等、中世纪在上帝面前的生命平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类平等、自然法学派主张的人人生而平等、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所确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实践以及新旧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之间关于平等与自由的两难选择,平等思想在西方的发展从一个角度浓缩了西方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的发展。在中国,平等思想也是自古以来很多思想家以及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领袖的理想,但这种平等思想相对于西方平等思想的纷繁复杂而言,显得异常单调和不成体系;而且,西方平等思想总是与正义、自由、法治等价值观联系在一起,而中国历史上的平等思想却局限于物质上的"均贫富",从而使其革命性大打折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思想 西方政治思想 中国政治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政治思想史学术讨论会在苏州召开
13
作者 李涵 《文史哲》 1986年第2期107-107,共1页
由中国政治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天津师范大学政教系、复旦大学思想文化史研究室等十单位共同发起的全国政治思想史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1月22日至28日在苏州大学举行。来自全国的从事中外政治思想史... 由中国政治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天津师范大学政教系、复旦大学思想文化史研究室等十单位共同发起的全国政治思想史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1月22日至28日在苏州大学举行。来自全国的从事中外政治思想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家、学者、社会科学工作者、青年研究生100余人出席了会议。代表向大会提交论文80多篇。我国研究政治思想史的专家、老一辈学者侯外庐先生向大会发来了热情的贺信。与会代表回顾了解放以来,尤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政治思想史教学和研究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并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工作 思想文化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 青年研究 教学 复旦大学 学术讨论会 中国政治学会 政治学研究 社会科学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研究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吕振羽史学思想管窥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子文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9,共5页
作为历史学家,吕振羽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史学论著充分体现了一个无产阶级史学工作者的原则立场,树立了历史研究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关键词 研究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吕振羽 中国现代 中国政治思想史 科学 外国资本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古代选拔人才思想的历史考辩
15
作者 戴向文 《湖湘论坛》 1995年第3期35-36,44,共3页
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对于选拔人才问题高度重视。尽管有其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局限性,但古代政治家和思想家们关于重视人才和选拔人才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全面正确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仍有借鉴意义。一、选拔人才的意... 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对于选拔人才问题高度重视。尽管有其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局限性,但古代政治家和思想家们关于重视人才和选拔人才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全面正确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仍有借鉴意义。一、选拔人才的意义:兴国安邦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都同人才的任用有着密切的关系。用人得当,便兴旺发达;用人不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拔人才 人才思想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 借鉴意义 思想 高度重视 重视人才 考辩 中国历代王朝 优秀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平等思想解说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红映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8-41,48,共5页
纵观中国政治思想史,最早具有自由意识和平等意识的思想家首推庄子。庄子的平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稀有的珍贵遗产,它是建立现代价值体系不可缺少的思想资料。由于庄子的平等思想论者极少,下面就谈谈这个问题。一过去学者一般以“等贵... 纵观中国政治思想史,最早具有自由意识和平等意识的思想家首推庄子。庄子的平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稀有的珍贵遗产,它是建立现代价值体系不可缺少的思想资料。由于庄子的平等思想论者极少,下面就谈谈这个问题。一过去学者一般以“等贵贱,齐是非,一生死”来概括庄子思想,自然是不全面的,但它却道出了庄子思想的某些本质方面。我认为“等贵贱,齐是非”正好体现了庄子平等思想的两个侧面。“等贵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思想 庄子思想 齐是非 平等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政治思想史 思想资料 自由意识 齐物论 价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有为宪政思想特点简论
17
作者 杨仪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05-207,共3页
西方的宪政思想在近代传入中国。康有为在民族危机关头,为救亡图存,将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与之比附,表达了他的宪政思想。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康有为的宪政思想尚显粗糙,但在政治思想启蒙方面却功不可没。
关键词 宪政思想 康有为 中国政治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董仲舒刑罚思想
18
作者 章权才 《学术论坛》 1985年第9期15-18,共4页
本文意图从刑名法制的角度,探讨西汉大儒董仲舒的政治思想。这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人们往往忽视刑名法制在董仲舒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另方面,有人把刑名法制跟董仲舒所宣扬的儒家学说对立起来。比如,在一部专门论述董仲舒思想... 本文意图从刑名法制的角度,探讨西汉大儒董仲舒的政治思想。这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人们往往忽视刑名法制在董仲舒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另方面,有人把刑名法制跟董仲舒所宣扬的儒家学说对立起来。比如,在一部专门论述董仲舒思想的新著中,就有这样一段话:汉初六十余年间,“在思想界是黄老法家和儒家关于‘刑’‘德’之争的问题。”(见周辅成《论董仲舒思想》)笔者认为,提出这样的问题,把“刑”和“德”对立起来,并把排除了“刑”的所谓“德”附丽在西汉大儒董仲舒身上的观点,理论上是错误的,也缺乏应有的史实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思想体系 儒家学说 中国政治思想史 本文意图 儒家经典 刑名 教化 地主阶级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马光诞生地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昭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历史上有众多的人物,要把每个历史人物的诞生地点都弄清楚,这既不可能也不必要,然而有些重要的历史人物的诞生地却必须弄清楚。司马光(1O19—1086)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史学家,无论编撰中国通史、中国政治史、... 历史上有众多的人物,要把每个历史人物的诞生地点都弄清楚,这既不可能也不必要,然而有些重要的历史人物的诞生地却必须弄清楚。司马光(1O19—1086)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史学家,无论编撰中国通史、中国政治史、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史学史或有关地方史、志,都是必须列出的重要人物。如果我们对他的诞生地不甚了了,将会影响对这一历史人物的全面正确了解。本此宗旨,我们拟对司马光诞生地作初步考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光 人物 地方 北宋时期 重要人物 政治 中国政治思想史 学家 中国 光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鸦片战争前后的中俄边疆舆地研究——兼评龚自珍、魏源的“边防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双林 《中州学刊》 CSSCI 1998年第2期134-138,共5页
论鸦片战争前后的中俄边疆舆地研究———兼评龚自珍、魏源的“边防论”郭双林鸦片战争前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急剧变化,使当时的“显学”———舆地学,出现了三个不同的研究重心,即西北边疆、世界和中俄边疆舆地研究。对前两者,笔... 论鸦片战争前后的中俄边疆舆地研究———兼评龚自珍、魏源的“边防论”郭双林鸦片战争前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急剧变化,使当时的“显学”———舆地学,出现了三个不同的研究重心,即西北边疆、世界和中俄边疆舆地研究。对前两者,笔者已有专文论述。本文仅拟对当时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朔方备乘》 鸦片战争前后 《瀛环志略》 何秋涛 龚自珍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鸦片战争时期 西北边疆 侵略扩张 俄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