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颜世颀 华学成 陈新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4期34-36,共3页
世界宪政史表明:如要实现民主,就不得不极力推动民主的基础建设。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作为中国当前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观基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菁芜并存,瑕瑜互见,只有对传统政治文化进行... 世界宪政史表明:如要实现民主,就不得不极力推动民主的基础建设。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作为中国当前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观基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菁芜并存,瑕瑜互见,只有对传统政治文化进行清理剔抉,去芜存菁,方能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化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民主政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发展的历程及其特点 被引量:4
2
作者 邓剑秋 张艳国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8年第4期111-117,共7页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在古老的东方大地上生长和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商周时期的神权政治观与敬德保民的政治哲学,这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滥觞;秦汉时期对先秦政治理论的整合与中国传统政治体制范型的确立,这是中国传统...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在古老的东方大地上生长和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商周时期的神权政治观与敬德保民的政治哲学,这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滥觞;秦汉时期对先秦政治理论的整合与中国传统政治体制范型的确立,这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定型;隋唐与明清时期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改造制作,这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演变的波澜。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有鲜明的特点: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形式之异与精神之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发展轨迹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州县官任职制度的紊乱——透视中国传统政治的深层矛盾 被引量:9
3
作者 魏光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6-81,共6页
清代对州县官的任职资格与程序等定有完备的制度。清咸同以后,督抚多方破坏各种有关州县官任用的定制;州县官委署与补用漫无章程;滥开捐例与滥行保举导致候补人员壅塞,吏治腐败,州县官任职制度因此陷于紊乱。透过晚清州县官任职制度紊... 清代对州县官的任职资格与程序等定有完备的制度。清咸同以后,督抚多方破坏各种有关州县官任用的定制;州县官委署与补用漫无章程;滥开捐例与滥行保举导致候补人员壅塞,吏治腐败,州县官任职制度因此陷于紊乱。透过晚清州县官任职制度紊乱的表象,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政治和社会体制中所存在的各种深层矛盾,主要包括"人治"与"法治"无法协调,官僚队伍恶性膨胀不可避免,以及良性政治不能见容于恶劣社会环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州县官任职制度 督抚 中国传统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州县官任职制度探析--附论中国传统政治中的地方行政首脑权力制约 被引量:13
4
作者 魏光奇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1-167,共7页
清代对州县官的任职定有完备的制度。知州由现任官员升任、调任,知县则大部分由进士、举人、贡生、吏员和捐纳人员除授;通过划分题缺、调缺、选缺等实现吏部与各省督抚之间的权力划分;州县官出缺后,新官通过委代、委署和补授等三种方式... 清代对州县官的任职定有完备的制度。知州由现任官员升任、调任,知县则大部分由进士、举人、贡生、吏员和捐纳人员除授;通过划分题缺、调缺、选缺等实现吏部与各省督抚之间的权力划分;州县官出缺后,新官通过委代、委署和补授等三种方式继任,任职程序和资格均有定制。有清一代,督抚采取各种手段破坏定制,实际上主导了州县官的任用。通过清代州县官任职制度的运作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政治对于地方行政首脑的权力进行制约具有合理性,但由于缺乏合理的地方分权制度,这种制约难以奏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州县官任职制度 中国传统政治 地方行政首脑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 被引量:7
5
作者 孙晓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3-58,共6页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与西方政治思想是具有重要影响的两种思想传统,都是人类共同思想遗产的组成部分。在世界各民族思想文化相互融通的当代社会,从比较的视角审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十分必要。中西方政治思想之间的差别不仅是地域的和民族的...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与西方政治思想是具有重要影响的两种思想传统,都是人类共同思想遗产的组成部分。在世界各民族思想文化相互融通的当代社会,从比较的视角审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十分必要。中西方政治思想之间的差别不仅是地域的和民族的,而且也是时代的。准确解读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是发掘有益于现代公共生活的传统思想资源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 新儒家 西方政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与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 被引量:29
6
作者 任剑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34,共8页
本文依据马克思·韦伯关于政治合法性的三种理想类型的划分 ,从两个方面解释了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问题 :从政治哲学建构的角度看 ,中国传统政治是一种在伦理与道德之间确立其合法性根据的“德化的统治”的政治形态 ,主要表现为传... 本文依据马克思·韦伯关于政治合法性的三种理想类型的划分 ,从两个方面解释了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问题 :从政治哲学建构的角度看 ,中国传统政治是一种在伦理与道德之间确立其合法性根据的“德化的统治”的政治形态 ,主要表现为传统型统治 ;从政治运行状态看 ,中国传统政治则表现为将伦理榜样与政治权威合而为一的魅力型统治。循此分析 ,进一步论述了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类型的历史正当性和缺失 ,以及其与现代政治合法性的三个区别 ,指出从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的伦理道德建构转变为中国现代政治合法性的法理建构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于这一过程则是不可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 德化的统治 传统型统治 魅力型统治 法理型统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应有境界——从与西方政治文明、中国传统政治文明比较的视角看 被引量:6
7
作者 徐俊忠 黄寿松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7-93,共7页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的政治宣言中提出的重要内容。文章立足于对 西方政治文明和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理性审视,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应有境界。
关键词 西方政治文明 中国传统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反思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师伟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1,共8页
近30年来,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围绕传统政治观念与现代民主政治的关系,运用多学科方法,形成了价值取向不同的研究范式。抽象研究与评价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在方法论上存在重大缺失。只有历史地解读文献,依托政治哲学的原始事实,分... 近30年来,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围绕传统政治观念与现代民主政治的关系,运用多学科方法,形成了价值取向不同的研究范式。抽象研究与评价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在方法论上存在重大缺失。只有历史地解读文献,依托政治哲学的原始事实,分析主要概念、范畴、命题与判断等的逻辑内涵,梳理主要概念、范畴、命题与判断等之间的逻辑联系,才能完整地理解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研究范式 逻辑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宗华 《学习论坛》 2005年第11期52-55,共4页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到新中国成立的漫长历史时期内,在社会生活和政治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政治认识、政治情感、政治理论、政治价值观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体系。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政治文...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到新中国成立的漫长历史时期内,在社会生活和政治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政治认识、政治情感、政治理论、政治价值观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体系。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政治文化,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体。中国近代力图使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经历了“三代别、六阶段”,经历许多艰难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走上了一条探索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正确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现代化 文化 政治文化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史学视域与归纳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师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24,共8页
刘泽华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即提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倡议,并在学术研究中积极践行,发表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系列论文及若干著作,形成了颇具学术个性的王权主义观点体系。刘泽华先生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体现了历史学的学... 刘泽华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即提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倡议,并在学术研究中积极践行,发表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系列论文及若干著作,形成了颇具学术个性的王权主义观点体系。刘泽华先生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体现了历史学的学科视域,把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作为中国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视为中国历史之魂,更把中国历史作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土壤,立足于作为历史事实的中国传统时代之政治问题、议题及命题等,扎根于史料,运用归纳方法,呈现作为历史事实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理论体系,从中概括和提取出传统时代的政治形而上学及普遍思维方式,分析评价其在历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泽华先生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史学视域 归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贤能政治的民本价值与君主专制逻辑——兼论黄宗羲的君主论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师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16,共12页
中国传统政治的整体形态及政治话语的主题,确实表现出了精英治国的普遍偏好,体现了贤能政治的理论逻辑。黄宗羲作为中国传统政治话语发展到高度成熟阶段的代表人物,取得了重大理论成就,被学术界看作是一个具有时代标志意义的杰出思想家... 中国传统政治的整体形态及政治话语的主题,确实表现出了精英治国的普遍偏好,体现了贤能政治的理论逻辑。黄宗羲作为中国传统政治话语发展到高度成熟阶段的代表人物,取得了重大理论成就,被学术界看作是一个具有时代标志意义的杰出思想家。黄宗羲尽管对传统君主政治进行了经验层面的政治批判,但他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君主政治论者,而且他所主张的君主政治在整体形态上也仍然属于传统贤能政治的范畴。黄宗羲的君主政治论比较完整地呈现了传统贤能政治的轮廓结构与政治逻辑,在传统时代具有典型的代表性,黄宗羲的君主政治论在政治逻辑上展现了传统贤能政治的三个基本方面:一、中国传统贤能政治逻辑的起点是"受命于天";二、中国传统贤能政治价值基础是民本,贤能政治的终极理想是"止于至善";三、中国传统贤能政治实现其终极理想的最佳政体乃是君主专制。上述三方面在理论逻辑上相互联系,彼此连缀,勾勒出了中国传统贤能政治的理论框架、政治逻辑,呈现出了君主专制的政治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贤能政治 民本价值 君主专制 黄宗羲 君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12
作者 陈凡 董雪林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2-56,共5页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陈凡,董雪林一、政治文化与传统政治文化当代世界可称为人类的文化世界,各种文化性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不断产生,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经济文化等,这种现象揭示了人们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多方面理解,...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陈凡,董雪林一、政治文化与传统政治文化当代世界可称为人类的文化世界,各种文化性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不断产生,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经济文化等,这种现象揭示了人们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多方面理解,以及对相关文化形态的深刻分析,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政治文化 中国传统政治 政治体系 天人合 社会主义 “义利之辨” 政治发展 “内圣外王” 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 政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主”: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之终极诉求
13
作者 张耀南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9-51,共3页
“三极”思维在中国传统宇宙观、历史观、自然观、知识论、治国方略等领域普遍存在,其表现于传统政治思想,总体上就是“天-君-民”生克循环之格局:沿相生方向,是民生君,君生天,天生民;沿相克方向,是民克天,天克君,君克民。民不能克君,... “三极”思维在中国传统宇宙观、历史观、自然观、知识论、治国方略等领域普遍存在,其表现于传统政治思想,总体上就是“天-君-民”生克循环之格局:沿相生方向,是民生君,君生天,天生民;沿相克方向,是民克天,天克君,君克民。民不能克君,故不得谓之“民主”;君不能克天,故不得谓之“君主”;天不能克民,故不得谓之“天主”。在这个生克循环中,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所追求者既非纯粹“民主”,亦非纯粹“君主”,更非纯粹“天主”,而是“无主”。此种政治不追问政权归属问题,只用心于“权力运作”,以“政权”或“政治所有权”为一块“产权不明”、“共同开发,共同经营”的“无主飞地”。“无主”、“无头”正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之“最高秘密”,“产权不明”正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之“终极密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极”思维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 “无主政治 “主体-属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精华简论
14
作者 孟祥才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4-79,共6页
所谓政治文化,简而言之,就是政治制度以及与这一制度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或政治观念。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指中国在长期的奴隶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中形成的政治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观念。秦朝以后的二千多年间,尽管中国封建的政治制度... 所谓政治文化,简而言之,就是政治制度以及与这一制度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或政治观念。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指中国在长期的奴隶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中形成的政治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观念。秦朝以后的二千多年间,尽管中国封建的政治制度与政治观念经历了不少变化,但是,由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基本原则,中央与地方行政体制的基本结构以及政权运作的基本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政治 政治文化 文化精华 政治制度 政治观念 少数民族 反腐败 民本思想 中国封建社会 权力制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绵延的社会生态因由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6-89,共4页
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绵延是传统中国特定社会生态环境因子直接作用的结果。长期绵延发展的自然经济为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超稳定的以宗法关系为基础、家庭本位的社会结构,确保政治系统的稳定发展;高度集权的以官... 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绵延是传统中国特定社会生态环境因子直接作用的结果。长期绵延发展的自然经济为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超稳定的以宗法关系为基础、家庭本位的社会结构,确保政治系统的稳定发展;高度集权的以官僚为支撑的君主专制政体,促进官僚统治的长久维持;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臣属型政治文化则为传统中国传统政治文明提供权力合法性基础和价值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政治文明 长期绵延 社会生态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观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成红 《学海》 1995年第6期41-44,共4页
孙中山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观初探成红孙中山先生作为近代中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其政治思想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既有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批判继承和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吸收,也有结合自身革命实践的独创。这与孙中山先... 孙中山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观初探成红孙中山先生作为近代中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其政治思想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既有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批判继承和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吸收,也有结合自身革命实践的独创。这与孙中山先生主动顺应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及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中国传统政治 传统政治思想 思想观 古代政治哲学 资产阶级革命 封建等级制 中国传统文化 孔子 大同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孟祥才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8-12,共5页
墨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孟祥才墨翟和他创立的墨家学派在战国时期是与儒家学派齐名的“显学”。他弟子众多,著述宏富,驰骋学林,蜚声列国。在孔子之后,意气昂扬,独领时代风骚。他的学说体系庞大,结构严整,内容丰富,义理深邃... 墨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孟祥才墨翟和他创立的墨家学派在战国时期是与儒家学派齐名的“显学”。他弟子众多,著述宏富,驰骋学林,蜚声列国。在孔子之后,意气昂扬,独领时代风骚。他的学说体系庞大,结构严整,内容丰富,义理深邃,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但秦汉之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思想 中国传统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传统政治文化 董仲舒 中国封建社会 任贤使能 文化意识 君权神授 交相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重要特征的养民意识
18
作者 柳遂记 《理论与改革》 1988年第6期85-87,共3页
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政治文化就基本形成了;而它能够稳定持续地发展下来,一方面是由于孔子的潜心研究与积极努力,另一方面则在于后世诸多社会的和历史的因素。“一部《论语》可以治天下”、这充分说明了孔子思想对于中国政... 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政治文化就基本形成了;而它能够稳定持续地发展下来,一方面是由于孔子的潜心研究与积极努力,另一方面则在于后世诸多社会的和历史的因素。“一部《论语》可以治天下”、这充分说明了孔子思想对于中国政治文化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中国政治文化 意识 孔子思想 春秋时期 《论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政治的基本特征
19
《湖北社会科学》 1988年第11期41-41,共1页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传统比王朝存在更为悠久,没有任何一种惰力能够超过王朝这种惰力,无论是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还是层出不穷的宫廷政变、藩镇之乱和外族入侵,都没有打断王朝的循环。严家其同志指出,中国传统...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传统比王朝存在更为悠久,没有任何一种惰力能够超过王朝这种惰力,无论是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还是层出不穷的宫廷政变、藩镇之乱和外族入侵,都没有打断王朝的循环。严家其同志指出,中国传统政治的周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政治 农民战争 王朝 外族入侵 宫廷政变 周期性 基本特征 历史上 藩镇 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差序政府信任生成的政治文化机理 被引量:12
20
作者 胡晓利 李兆友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0-66,共7页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维护传统政权合法性和正当性的过程中形成了“三位(天命观、大一统、宗法政治)一体(‘父权型权威’)”的基本构造,这一基本构造通过文化渗透和代际传递形成了威权主义价值观。威权主义价值观是中国差序政府信任生成...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维护传统政权合法性和正当性的过程中形成了“三位(天命观、大一统、宗法政治)一体(‘父权型权威’)”的基本构造,这一基本构造通过文化渗透和代际传递形成了威权主义价值观。威权主义价值观是中国差序政府信任生成的政治文化机理,其具体表现为:央地政府之间施行善政的层次差异、权力来源的顺序和地位差异、形象塑造的资源差异,以及中央纠正地方偏误过程中所形成的善意和能力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序政府信任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威权主义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