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性格与政党制度的形成:一种政治哲学的视角——读林尚立等著《新中国政党制度研究》所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姚选民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1-126,共6页
正如“新中国制度研究丛书”主编潘世伟所言,林尚立等著《新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一书“不仅仅告诉人们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而且告诉人们中国的政党制度为什么是这样的制度形式以及其价值与生命力所在”。若单从书名来看,林尚立等人... 正如“新中国制度研究丛书”主编潘世伟所言,林尚立等著《新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一书“不仅仅告诉人们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而且告诉人们中国的政党制度为什么是这样的制度形式以及其价值与生命力所在”。若单从书名来看,林尚立等人似乎限定了所关注的主题,但一旦进入该文本,我们发现该著题域宽广、内容丰富、问题繁复。因而,本文将聚焦于“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原因”这一论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党制度 制度研究 中国 林尚立 政治哲学 政治性格 制度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功能性价值与现代化需求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俊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54,共3页
中国“追赶型”现代化的成功推进,从根本上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推动。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现代化特殊性做出的一项政治制度安排,其现代化的实践表明:它所具有的政治稳定、政治民主化和社会整合等基本功能,不仅有效... 中国“追赶型”现代化的成功推进,从根本上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推动。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现代化特殊性做出的一项政治制度安排,其现代化的实践表明:它所具有的政治稳定、政治民主化和社会整合等基本功能,不仅有效地满足了中国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特殊政治需求,而且保证了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有效政治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 功能性价值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徐育苗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3-38,共6页
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我们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研究》的研究任务。在调查研究和撰写《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过程当中,我们碰到了诸多疑难和有争议的问题,现在不揣浅陋,择其主要者写在下面,与各位读者共同... 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我们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研究》的研究任务。在调查研究和撰写《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过程当中,我们碰到了诸多疑难和有争议的问题,现在不揣浅陋,择其主要者写在下面,与各位读者共同研究、讨论。 一、关于中国民主党派是否是政党的问题 有人认为中国的民主党派够不上科学意义上的政党,只是一般性的政治团体。他们的理论根据有二:一是出自于人们对西方国家政党的传统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 中国民主党派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 领导党 若干理论问题 各民主党派 政党 政党 中国共产党 定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中国政党制度与政治稳定
4
作者 沈治浩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1991年第Z1期94-99,共6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是马列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中的成功范例,也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政党制度的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是马列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中的成功范例,也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政党制度的成功实行和不断创造发展,造成了我国社会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可见,中国的政党制度与中国的政治稳定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拟就二者的必然联系作一次尝试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党制度 政治生活 政治协商 中国政党 多党合作制 党派成员 智力支边 社会服务工作 第二代领导集体 阶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政治发展对中国政党制度的影响
5
作者 李晓云 《改革与开放》 2011年第9X期29-29,31,共2页
网络政治的兴起为中国政党制度带来发展机遇,也带来一些新问题和挑战,加强中国政党制度主体自身建设,加快网络立法步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发展,更好地发挥网络政治对中国政党制度的促进作用,推动中国政党制度健康发展。
关键词 网络政治 中国政党制度 网络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文化基因与文明特质
6
作者 陈旭东 《理论视野》 CSSCI 2024年第5期78-83,共6页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自身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政治创造,与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有着本质区别。“第二个结合”为探索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打开了文化新视野,意味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自身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政治创造,与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有着本质区别。“第二个结合”为探索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打开了文化新视野,意味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逻辑、文化逻辑与实践逻辑的高度契合。探究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文化基因,彰显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文明特质,拓宽中国政治文明创新发展的未来空间,具有深刻的学理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文化基因 文明特质 政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观
7
作者 吴向东 王琦琪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4年第6期24-33,共10页
价值观是制度的灵魂。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团结、民主、和谐不仅是其本质属性,也构成其价值观基础。团结作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基石,根植于中国的政治实践和文化土壤,意味着政党对共同利益即人民根本利益的自我认同,并形成思想... 价值观是制度的灵魂。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团结、民主、和谐不仅是其本质属性,也构成其价值观基础。团结作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基石,根植于中国的政治实践和文化土壤,意味着政党对共同利益即人民根本利益的自我认同,并形成思想共识和共同目标,采取共同行动。民主则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核心,它源自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在新时代体现为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实践。新型政党制度旨在通过协商民主的机制,践行人民民主的真谛,以广泛的民主参与和对话协商,促进共识与公意的形成。和谐作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目标,是团结与民主共同追求的至高境界,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这一目标旨在促进政党间和谐共处、各政党在国家政权中有序合作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均衡治理,推动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正是这三大价值观共同形塑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精神品格和内在气质,赋予了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价值观 团结 民主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提升及话语体系构建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1
8
作者 邰鹏峰 马拥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7,共5页
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话语权建设亟待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助力,形成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亟待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支撑。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历史进程雄辩地证明新型政党制度效能是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话语权建设亟待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助力,形成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亟待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支撑。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历史进程雄辩地证明新型政党制度效能是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深刻表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是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的重要载体,构建科学有效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有利于增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国际话语权建设的主动性。这一切充分反映了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与构建具有时代特点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制度效能 话语体系 内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政党制度的鲜明特征与独特优势
9
作者 沃缘娜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5期34-35,共2页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我国历史文化传统、基本国情、社会现实相结合。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包容性、高效性的鲜明特征。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一...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我国历史文化传统、基本国情、社会现实相结合。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包容性、高效性的鲜明特征。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一项伟大的政治创造:一是党的领导和多党合作的治理主体优势;二是政党与人民、政党与政权、政党与社会的治理结构优势;三是实现整合、发展协商、优化决策、注重监督的治理方式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 民主党派 鲜明特质 独特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中国梦独特强大的政党制度优势
10
作者 孙乃有 韩丽丽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88-90,共3页
实现中国梦是激荡神州大地的时代最强音。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政党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和巨大的生命力等方面,论述了中国政党制度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 中国 中国政党制度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政党关系模式的鲜明特性与文明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臧秀玲 康乐 《理论视野》 CSSCI 2023年第5期82-89,共8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创造性地构建了通力合作、团结和谐的新型政党关系,彰显出战略性政治联盟、全时性竞合关系、建设性监督力量等鲜明特征。实践证明,这种全新的政党关系模式有效规范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创造性地构建了通力合作、团结和谐的新型政党关系,彰显出战略性政治联盟、全时性竞合关系、建设性监督力量等鲜明特征。实践证明,这种全新的政党关系模式有效规范了国家政权的行使方式、拓展了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提高了现代民主国家治国理政绩效,彰显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强大的制度优势,成为推动人类政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成功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政党关系 竞合关系 民主 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国家治理的互动逻辑 被引量:13
12
作者 韩慧 臧秀玲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4,共8页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国家治理在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底色、人民主体的价值取向、多元主体协商合作的运行逻辑和包容差异的结构特性等方面高度耦合。两者呈现出双向塑造的内在逻辑:一方面新型政党制度具有巨大优势和强大功...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国家治理在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底色、人民主体的价值取向、多元主体协商合作的运行逻辑和包容差异的结构特性等方面高度耦合。两者呈现出双向塑造的内在逻辑:一方面新型政党制度具有巨大优势和强大功能,它为国家治理提供制度供给、制度动能和制度效能,另一方面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成果为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落地和优化发展提供实践平台、评价依据、价值导向和促动机制。两者的高度耦合与互动融合关系决定了新型政党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存在内在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国家治理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契合互动 被引量:20
13
作者 韩慧 臧秀玲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34,共8页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发展渊源与前提、根本遵循、运行机理、价值禀性与组织原则等方面高度契合。在此基础上,两者呈现出双向塑造的互动态势:一方面,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重要构成,驱动和保障全...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发展渊源与前提、根本遵循、运行机理、价值禀性与组织原则等方面高度契合。在此基础上,两者呈现出双向塑造的互动态势:一方面,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重要构成,驱动和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人民民主的新实践机制,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功能发挥和创新发展赋能增效、领航定向,其效能为衡量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民主优势提供依据。两者的契合互动、协同发展有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全过程人民民主 国家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的政治文化背景 被引量:1
14
作者 向鹏 洪望云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7-20,共4页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历史的产物。从政治文化的背景来看,它是封建政治文化、资本主义政治文化、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当时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就处在不完整的政治文化时期。这样各种政治亚文化并...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历史的产物。从政治文化的背景来看,它是封建政治文化、资本主义政治文化、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当时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就处在不完整的政治文化时期。这样各种政治亚文化并存,也就需要一种强大的政党制度来整合它们,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发展则适合了这种需要。因此,中国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只能选择与自身国情相适应的政党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政治文化 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在毕节试验区的成功实践
15
作者 叶丹江 谢定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7-28,共2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毕节地区是1988年由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共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毕节地区是1988年由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共同参与建设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是新中国在贫困地区建立的第一个以消除贫困、坚持可持续发展为突出特点的农村改革试验区,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推进贫困地区发展的先河,是多党合作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的成功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毕节试验区 成功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与完善路径 被引量:4
16
作者 卢爱国 陈洪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5-9,共5页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新”主要体现在:党政关系新——一党执政而非轮替执政,分享权力而非垄断权力;党际关系新——平等共存而非恶性竞争,合作共治而非零和博弈;党社关系新——人民代表而非资本代表,整合工具而非分化工具。中国新型政党...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新”主要体现在:党政关系新——一党执政而非轮替执政,分享权力而非垄断权力;党际关系新——平等共存而非恶性竞争,合作共治而非零和博弈;党社关系新——人民代表而非资本代表,整合工具而非分化工具。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主要显现在:政治效能强——实现政治整合,促进国家善治;社会效能大——实现社会整合,助推社会发展;政党效能优——实现自我整合,增进执政绩效;溢出效应显——贡献中国智慧,助力全球善治。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要臻于至善,应优化组织结构与强化组织功能同步并举,改善制度结构与健全执行机制齐头并进,提高执政能力与提升参政能力双管齐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 制度基因 治理效能 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玉林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7-48,共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深深地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质意义上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是加强和完善中国政党制度的关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政党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深深地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质意义上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是加强和完善中国政党制度的关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政党制度的鲜明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政党制度的价值目标,法治化、制度化是中国政党制度的前进方向等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完善、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创新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商政治: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实践与探索
18
作者 赵伟 《改革与开放》 2012年第08X期26-26,共1页
协商政治作为世界政治发展的一种新范式,广泛地存在于现代民主政治之中。多党合作制度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一方面为中国协商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和制度基础,另一方面规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取向。因此,协... 协商政治作为世界政治发展的一种新范式,广泛地存在于现代民主政治之中。多党合作制度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一方面为中国协商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和制度基础,另一方面规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取向。因此,协商政治作为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选择方向,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对其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与实践,并提出了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需要完善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协商政治 实践与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性及发展趋势
19
作者 孙璟泽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9-31,共3页
政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分析当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性,坚持我国政党制度发展的民主化、法制化趋势。
关键词 中国政党制度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20
作者 肖励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0年第3期21-25,共5页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党的状况如何,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制约党的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政党制度和党的工作,两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中国共产党是一个...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党的状况如何,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制约党的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政党制度和党的工作,两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历史和现实的真实反映。所以如此,既表明了党在自己的全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政党制度 中国政党制度 政治协商 阶级关系 自身建设 领导制度 党的建设 资产阶级政党 现代化建设 无党派民主人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