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经济制度变革的理论演进及其对中国经济学建构的启示
1
作者 王玉海 孙尧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8,共14页
国内经济学界围绕着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从改革策略到改革理论再到内在规律的探索,先后经历了为什么改革、如何持续推进、怎样深化改革三个阶段的演进。理论的概括总结包括引进新的经济理论解释、本土经济理论抽象、追本溯源中国传统思想... 国内经济学界围绕着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从改革策略到改革理论再到内在规律的探索,先后经历了为什么改革、如何持续推进、怎样深化改革三个阶段的演进。理论的概括总结包括引进新的经济理论解释、本土经济理论抽象、追本溯源中国传统思想三条来源路径。理论的抽象系统化包括文献综述及其梳理、对共性问题的命题式归纳、系统化学科建设三种典型模式。这些探究为我们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丰富鲜活的实践素材和理论原材料,也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要直面现实从中国改革实践出发,而不能从既有的理论等条条框框出发;要在中国的改革实践中抓住核心关键问题,勾勒出逻辑线索,而不能只是进行观点的汇集;要与既有理论贯通抽象出经济学研究的主题,探究一般性的价值意义,而不能局限于国情个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改革实践 改革理论 经济理论建构: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实践的转型经济学理论构建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3-60,共8页
转型经济学的理论构建要立足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转型发生的原因和过程,包括动力、方式和推进机制。体制转型是社会的理性构建和自发演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后发国家的体制落差是转型的动力基础,而"学习"的... 转型经济学的理论构建要立足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转型发生的原因和过程,包括动力、方式和推进机制。体制转型是社会的理性构建和自发演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后发国家的体制落差是转型的动力基础,而"学习"的性质决定了转型的方向和目标;转型的实质是利益驱动下的权利结构调整;通过构建政府的目标函数和知识约束建立政府的决策模型,就可以解释政府的改革行为及其差异;中国平滑式转型的基本特征是一系列过渡性制度安排的相互替代,这是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之间进行适应性调整的结果,它不仅为自身提供了动力,而且在结构变化的同时保证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经济学 中国改革实践 体制改革 体制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份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宝贵思想遗产──序《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中国的改革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陶德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8年第6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中国改革实践 列宁晚年思想 思想遗产 社会主义国家 现实意义 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 科学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