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戏曲在海外传播形态的辨析——以东南亚为例 |
姜忠杰
|
《剧影月报》
|
2025 |
0 |
|
2
|
中国戏曲净扮考略 |
李芽
陈容安
|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3
|
中国戏曲与当代电影的美学融合——以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为例 |
魏秋菊
|
《戏剧之家》
|
2024 |
1
|
|
4
|
2023年度中国戏曲发展态势 |
王道
|
《福建艺术》
|
2024 |
1
|
|
5
|
中国戏曲表演“绝活”的身体呈现及其文化意蕴 |
章新强
|
《艺术传播研究》
CSSCI
|
2024 |
0 |
|
6
|
中国戏曲元素在电影音乐中的应用 |
于童
|
《戏剧之家》
|
2024 |
0 |
|
7
|
浅谈中国戏曲的表演美学特征——写意的审美 |
窦雨萱
|
《戏剧之家》
|
2024 |
0 |
|
8
|
《马前泼水》在中国戏曲史源流与发展 |
杨淅
|
《剧影月报》
|
2024 |
0 |
|
9
|
“有声有色”与近代中国戏曲批评的演进脉络 |
姜岩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0
|
2015年中国戏曲发展态势研究 |
谢柏梁
赵建新
吴新苗
梧桐
王馗
熊姝
李晓天
汪人元
党宁
边文彤
梁汉森
杨玉
郭宝玉
董新颖
周丽娟
阙艳华
王美凝
梁墨玉
苏凤
尹松健
肖艳杰
王定东
刘荃
胡颖
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中国戏曲评论中心)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7
|
|
11
|
20世纪中国戏曲史学的发展——从王国维到廖奔 |
丁明拥
周华斌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2
|
近三十年中国戏曲剧本创作的基本分析 |
朱恒夫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3
|
百花含蓓东风里--2019年度中国戏曲发展研究报告 |
王馗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4
|
论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承 |
姚艺君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5
|
关于中国戏曲衰落的思考 |
艾秀梅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16
|
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与接受之反思 |
孙惠柱
|
《中国文艺评论》
|
2016 |
11
|
|
17
|
中国戏曲文化精神与艺术元素的组合 |
周华斌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8
|
《等待戈多》与中国戏曲——兼议戏曲的跨文化实验与创新 |
朱雪峰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9
|
中国戏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专访著名戏剧评论家刘厚生先生 |
林琳
|
《中国文艺评论》
|
2016 |
6
|
|
20
|
中国戏曲本体论质疑 |
钱久元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9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