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友渔:30年来中国思想界的分化与流变 |
|
《现代营销(下)》
|
2008 |
0 |
|
2
|
苏联经济建设成就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思想影响 |
阎书钦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3
|
列宁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王中平
|
《理论视野》
CSSCI
|
2020 |
1
|
|
4
|
作为研究范式的“论争”及其限度——以《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为中心 |
李哲
|
《汉语言文学研究》
|
2015 |
2
|
|
5
|
顾准的经济思想管窥 |
高梁
|
《云梦学刊》
|
2015 |
1
|
|
6
|
李石岑及其哲学思想的转变 |
田伏隆
|
《船山学报》
|
1987 |
3
|
|
7
|
中国学者眼中的蒲鲁东——国内蒲鲁东研究述评 |
刘雅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
2014 |
0 |
|
8
|
旧王朝的丧钟和新制度的蓝图——读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
赤真
|
《阴山学刊》
|
1986 |
1
|
|
9
|
李达与五四时期的思想大论战 |
宋镜明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7 |
0 |
|
10
|
寻路、回归与民间——阿来《寻金记》(上)的三个问题 |
李晓峰
刘俊杰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1
|
缺省状态与“回归传统”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2
|
关于鲁迅研究的“文化热” |
金宏达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7 |
0 |
|
13
|
试论鲁迅早期对西方物质文明的批判——读《文化偏至论》 |
王德林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