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构建中国当代文学史新体系的思考
1
作者 田中阳 《中国文学研究》 1998年第2期75-80,共6页
本文在“一国两制”的历史背景下来探讨重新构建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内容体系的问题,并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立足于整个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总体发展路向,寻绎和描述了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对中国当代文学存在的... 本文在“一国两制”的历史背景下来探讨重新构建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内容体系的问题,并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立足于整个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总体发展路向,寻绎和描述了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对中国当代文学存在的历史教训也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几个问题——兼评《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 被引量:2
2
作者 季进 蔡丽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3-96,F003,共5页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中国 小说 当代文学史 中国时期小说主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史料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扬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7,共7页
如果将新世纪作为一个时间段来考察,回顾一下这些年重要的史料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进展,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研究论题。这不仅仅是对一个阶段的史料发掘工作进行小结,同时也能够从文学史研究角度,回眸一下史料搜集、整理工作... 如果将新世纪作为一个时间段来考察,回顾一下这些年重要的史料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进展,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研究论题。这不仅仅是对一个阶段的史料发掘工作进行小结,同时也能够从文学史研究角度,回眸一下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展对文学史研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史料发掘 史料搜集 世纪以来 时间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与当代文学史的“集体编写” 被引量:2
4
作者 曾令存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9-176,178,共9页
把《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作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当代文学史个案进行考察,首先是基于对完整的当代文学史编纂史清理的考虑,但主要还是因为该史著的"集体写作"模式背后的历史语境、体现的文学史观念与立场、对作家作品的评价... 把《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作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当代文学史个案进行考察,首先是基于对完整的当代文学史编纂史清理的考虑,但主要还是因为该史著的"集体写作"模式背后的历史语境、体现的文学史观念与立场、对作家作品的评价取向等对我们考察这一时期文学史编写具有参考价值。文学史编写不再是一种个人行为,这是五六十年代体制化时期的文化潮流。这种编写主体的转换,是文学史编纂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对于年轻的"当代文学史",其意味更是非同寻常。考察《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的写作,还有助于我们了解当代文学史编写与文学批评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史编写 《十年来的中国文学 集体编写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的理论反思 被引量:2
5
作者 杨超高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2-158,共7页
新世纪以来,文学史书写成为一种浪潮,其中,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已有百余部之多。它们表现出不同的命名与叙述方式,这既是文学史书写的持续探索与建构,也反映出它们的内在焦虑。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还存在诸如纰漏、重... 新世纪以来,文学史书写成为一种浪潮,其中,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已有百余部之多。它们表现出不同的命名与叙述方式,这既是文学史书写的持续探索与建构,也反映出它们的内在焦虑。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还存在诸如纰漏、重复、浮躁与过于追求时效性以及功利化等问题,要克服这些问题,需从三点着手:一要为文学史书写留有"余地",二要深化文学史的研究与书写,三要重建文学史的"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纪 中国当代文学史 文学史命名 文学史叙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抗遮蔽的过程美学——评《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发有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文艺争鸣 政治转型 文学发展 突出贡献 优先原则 技术主义 中国当代文学史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蒙理念与文学史叙述--评丁帆主编《中国新文学史》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晓明 丛治辰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3,共10页
二0一三年,由丁帆主编,南京大学文学院多位学者参与撰写的上下两册、洋洋上百万字的《中国新文学史》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当然是学界值得关注的一件大事。这部著作可以说是丁帆把现代启蒙理念与文学史发展变异内在化结合的思考成... 二0一三年,由丁帆主编,南京大学文学院多位学者参与撰写的上下两册、洋洋上百万字的《中国新文学史》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当然是学界值得关注的一件大事。这部著作可以说是丁帆把现代启蒙理念与文学史发展变异内在化结合的思考成果,意味着丁帆试图更为系统和明确地提出自家对百余年来中国文学发展的独到见解。当然,从中隐然可见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共同的精神氛围与文学史趣味。这样一部承载了学术总结和学术抱负的文学史著作,无疑值得认真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文学史叙述 丁帆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南京大学 学术总结 当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如何适应大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20
8
作者 杨洪承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6-199,共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高校中文学科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开设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学生能力培养、基本方法训练等方面的缺失甚或误导也将导致学生今后学术研究的非规范行为。同时,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整个...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高校中文学科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开设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学生能力培养、基本方法训练等方面的缺失甚或误导也将导致学生今后学术研究的非规范行为。同时,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问题业已引起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界的关注和反思。涉及到教育、教学改革、学科的性质定位、教学专业性、文本阅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而切实的解决,将会对整个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学史》 当代文学史 大学教育改革 文学史教学 主干课程 教学教材 基础学科 研究成果 文学史 学术专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下沉期” 被引量:8
9
作者 程光炜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38,共7页
一今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70年,是整整一个历史单元。因为有了历史长度,我认为当代文学史研究开始进入“下沉期”。什么是“下沉期”?它指的是一个评论对象变成了研究对象,它的位置下沉到了能够做历史研究的状态,比如“十七年”文学。在... 一今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70年,是整整一个历史单元。因为有了历史长度,我认为当代文学史研究开始进入“下沉期”。什么是“下沉期”?它指的是一个评论对象变成了研究对象,它的位置下沉到了能够做历史研究的状态,比如“十七年”文学。在这个领域,洪子诚的《材料与阐释》,黄发有的“十七年”文学传媒研究,张均的“十七年”报刊史研究,王秀涛的“第一次文代会始末”的档案研究,是值得注意的成果。张均的这项成果是专著《中国当代文学报刊研究(1949-1976)》,王秀涛的成果是专著《第一次文代会与当代文艺的发生》,两部著作拟编入程光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第三套“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丛书”,预计2020年出版。还有吴秀明、袁洪权、易彬、斯炎伟、赵卫东等的资料整理和研究。在七八十年代之交这个点,黄平的新时期文学“起源”研究,李建立的《今天》杂志研究,也是新看点。从这些研究成果来看,“材料”开始作为“史料学”的骨干部分被重视;“材料”的历史可信度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十七年”文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当代文学史研究 历史研究 时期文学 评论对象 传媒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是中国“当代文学”——对一个文学史问题的回答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扬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08年第4期1-7,共7页
一概念有助于廓清思想吗?我看未必。就中国当代文学的情况看,概念越多,思想越模糊;争议越多,评价尺度越具弹性。不是吗?1950年代起步的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业绩还没有多少,概念上却非常鲜明地与五四以来的"新文学"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现代文学 文学批评 作家作品 五四以来 文学创作 通俗文学 年代 时期 沈从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后写作”与新世纪文学的叙事主潮
11
作者 曹霞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9,共9页
从文学史的发展来看,“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个“代”可理解为时代,也可以理解为代际。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以“代”命名的文学群体并不少见,如新时期文学的“第三代”“晚生代”等。作为代际写作,当“70后”于1996年... 从文学史的发展来看,“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个“代”可理解为时代,也可以理解为代际。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以“代”命名的文学群体并不少见,如新时期文学的“第三代”“晚生代”等。作为代际写作,当“70后”于1996年初登文坛时,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从以文化为中心到以经济为中心的巨变,带来了生活的高度流动性,也造就了一代人集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个体经历与集体记忆、乡村生活与城市经验于一体的独特性。新世纪以来,他们频频获奖,广受关注,成为文坛的中坚力量。在此,我将“70后写作”作为一个整体置于文学史脉络之中,以探察其对现代文学以来叙事范畴的发展和赓续,以及属于一代人的新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时期文学 世纪文学 文学群体 主潮 现代观念 现代文学 个体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学转型与创新的现实状态及特点研究——评《当代文学的转型与新创: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史观察》
12
作者 李玲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I0007-I0007,共1页
《当代文学的转型与新创: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史观察》是一部关于当代文学转型与创新的研究著作,对于当代文学的现实状态及特点作了深入探讨。该书涉及新媒体语境与“文学史的终结”、流变与转型、文学的世纪之交与“80后”的诞生、关于新... 《当代文学的转型与新创: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史观察》是一部关于当代文学转型与创新的研究著作,对于当代文学的现实状态及特点作了深入探讨。该书涉及新媒体语境与“文学史的终结”、流变与转型、文学的世纪之交与“80后”的诞生、关于新中国文学70年的几个文学史问题等多个主题。第一章聚焦新媒体语境下的文学史观,探讨了文学史是否存在终结的可能性。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立场,挑战传统的文学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中国文学 文学史 文学批评 现实状态 互联网时代 转型与创 媒体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覆与重建——近年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述评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仰智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教材 “20世纪中国文学 “重写文学史 述评 出版 “文革” 现代文学史 文学史 历史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新颖以少胜多——评《新中国文学史略》
14
作者 李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0-111,共2页
框架新颖以少胜多——评《新中国文学史略》李泱(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100037,北京;女,副教授)中国当代文学史,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吹拂下诞生的新学科。新中国建立的17年间,大学中文系虽设有中国现代文学史课,却... 框架新颖以少胜多——评《新中国文学史略》李泱(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100037,北京;女,副教授)中国当代文学史,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吹拂下诞生的新学科。新中国建立的17年间,大学中文系虽设有中国现代文学史课,却一直未开中国当代文学史课。1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史 文学思潮 《史略》 中国现代主义 艺术散文 时期 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史教材 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综史》的概念、范畴体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存强 吴荞 +1 位作者 岳芃 常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95-,56,共2页
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综史》的概念、范畴体系范存强,吴荞,岳芃,常平西北大学文化艺术传播学院教授赵俊贤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综史})①出版以来,同行史家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本书所具有的创新性的学术... 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综史》的概念、范畴体系范存强,吴荞,岳芃,常平西北大学文化艺术传播学院教授赵俊贤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综史})①出版以来,同行史家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本书所具有的创新性的学术品味和鲜明的个性化的史家风格,在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发展 范畴体系 当代文学史研究 中国当代 文学语言 研究成果 形态发展 文学史 本体多元 发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故而知新 鉴往以开来——略评《中国当代文学参阅作品选》
16
作者 海侠 《中州学刊》 1987年第1期129-129,共1页
多卷本《中国当代文学参阅作品选》(二十一所高等院校从事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同志协作编写,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于一九八三年底以来陆续发行问世。这套书暂行编到建国三十五周年,计有十一卷近六百万字,建国后十七年分为四卷,... 多卷本《中国当代文学参阅作品选》(二十一所高等院校从事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同志协作编写,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于一九八三年底以来陆续发行问世。这套书暂行编到建国三十五周年,计有十一卷近六百万字,建国后十七年分为四卷,“文革”期间二卷,新时期部分五卷。该书现已出版六卷,明年可以出齐。 这是一套卓具特色的书,它填补了我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新时期以来,已经出版过《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以及规模宏大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它们从不同角度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所取得的成就。但深感缺憾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温故 选家 建国后十七年 文艺 文学现象 文革 选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语境下文学的发展变迁——评《中国当代文学史》
17
作者 王磊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I0005-I0005,共1页
当代文学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0~1980年,这个阶段主要是将革命和阶级作为文学论述的基点,围绕这个基点来开展文学创作;第二阶段是1980年至今,这个阶段主要是将新启蒙和现代性作为文学论述的基点,围绕主体论和人道主义来开... 当代文学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0~1980年,这个阶段主要是将革命和阶级作为文学论述的基点,围绕这个基点来开展文学创作;第二阶段是1980年至今,这个阶段主要是将新启蒙和现代性作为文学论述的基点,围绕主体论和人道主义来开展文学创作。由此可见,文学创作呈现历史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史 历史语境 文学创作 主体论 文学的发展 启蒙 中国当代文学史 人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当代文学学科的话语体系——论洪子诚对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及其超越之路
18
作者 徐春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5X期58-59,共2页
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1999年初版,2007年修订版)。偏重史实,有清晰的文学史线索,强调特定的文学规范所取得的绝对支配地位,强调在变化的历史语境中,强调文学格局的分化与重组。洪子诚的文学史写作的标准是历史语境,就是指文学史... 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1999年初版,2007年修订版)。偏重史实,有清晰的文学史线索,强调特定的文学规范所取得的绝对支配地位,强调在变化的历史语境中,强调文学格局的分化与重组。洪子诚的文学史写作的标准是历史语境,就是指文学史的意义。在运动模式中,重要标杆是文学史写作状态,在其时的文学语境中进行评述。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建构起的当代文学学科话语体系,靠近历史,实现文学的一体化,采用了价值中立的知识学立场,实现了对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上的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子诚 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史 文学史写作 文学格局 文学语境 文学规范 话语体系 重要标杆 左翼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当代文学史的新视界
19
作者 刘刚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21-24,共4页
写文学史是一件颇不容易的事,写新中国文学发展史则更难.这是因为这段文学发展的历史,同中国以往任何一段文学发展的历史相比,自有其特别之处:它同政治的联系实在是太直接,太密切了。纵观它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写文学史是一件颇不容易的事,写新中国文学发展史则更难.这是因为这段文学发展的历史,同中国以往任何一段文学发展的历史相比,自有其特别之处:它同政治的联系实在是太直接,太密切了。纵观它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直接受到“左”的思想、政治路线的影响,某种文艺思潮的起落,某种文学样式的兴衰,往往同当时的政治气候,甚至同某些政治人物的好恶、沉浮,有着直接的关系。甚至对一部(篇)作品的评价,也往往同某个政治人物的命运或作者的政治遭遇联系在一起。更何况这段文学发展的历史,是正在发展中的历史。所以有人认为现在还不宜写这段文学发展史,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经过历史的沉积,对这段文学发展的历史做“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视界 当代文学史 文学发展史 作家作品 文艺思想 胡风 文学思潮 诗歌 政治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拓当代文学研究的新局面——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摘录)
20
作者 张炯 《当代文坛》 1983年第2期2-4,共3页
当代文学是一门新的学科,也是年青的学科。很多研究工作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展起来。短短几年中,在大家的努力下,取得不小的成绩。史、传、论、记、资料、选本和当前评论的工作,都有相当的进展。史的方面,已经出版了北大张钟等同志的《当... 当代文学是一门新的学科,也是年青的学科。很多研究工作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展起来。短短几年中,在大家的努力下,取得不小的成绩。史、传、论、记、资料、选本和当前评论的工作,都有相当的进展。史的方面,已经出版了北大张钟等同志的《当代文学概观》,北师大等十一院校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上下册,复旦大学等十七院校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一、二册,一些地方院校还编写和内部出版了当代文学简史。目前华中师院的《当代文学教材》也在进行中,已写出一、二册初稿。此外,朱寨同志主编的《当代文艺思想发展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史 研究会 学术讨论会 评论工作 文学评论 局面 作家论 选本 大事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