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构建中国当代文学史新体系的思考 |
田中阳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8 |
0 |
|
2
|
关于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几个问题——兼评《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 |
季进
蔡丽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3
|
新世纪以来史料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杨扬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4
|
《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与当代文学史的“集体编写” |
曾令存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5
|
新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的理论反思 |
杨超高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6
|
反抗遮蔽的过程美学——评《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 |
黄发有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7
|
启蒙理念与文学史叙述--评丁帆主编《中国新文学史》 |
陈晓明
丛治辰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8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如何适应大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
杨洪承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0
|
|
9
|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下沉期” |
程光炜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10
|
什么是中国“当代文学”——对一个文学史问题的回答 |
杨扬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08 |
3
|
|
11
|
“70后写作”与新世纪文学的叙事主潮 |
曹霞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当代文学转型与创新的现实状态及特点研究——评《当代文学的转型与新创: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史观察》 |
李玲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3
|
颠覆与重建——近年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述评 |
李仰智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4
|
框架新颖以少胜多——评《新中国文学史略》 |
李泱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5
|
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综史》的概念、范畴体系 |
范存强
吴荞
岳芃
常平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1
|
|
16
|
温故而知新 鉴往以开来——略评《中国当代文学参阅作品选》 |
海侠
|
《中州学刊》
|
1987 |
0 |
|
17
|
历史语境下文学的发展变迁——评《中国当代文学史》 |
王磊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8
|
建构当代文学学科的话语体系——论洪子诚对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及其超越之路 |
徐春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9
|
研究当代文学史的新视界 |
刘刚
|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
20
|
开拓当代文学研究的新局面——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摘录) |
张炯
|
《当代文坛》
|
198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