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学史书写中的当代史——《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史(1949—2019)》评析 |
赵晶晶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编年史体例与中国当代文学史编纂 |
甘浩
张健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3
|
文学史体例与中国当代文学史编纂 |
甘浩
张健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4
|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下沉期” |
程光炜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5
|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前言 |
陈思和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6
|
开放性·互动性·双重主体性——“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初探 |
吴义勤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10
|
|
7
|
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理论与实践 |
曾令存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8
|
从夏志清到司马长风:作为海外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资源 |
曾令存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9
|
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历史认识”——以“十七年文学”的文学史叙述为例 |
席扬
薛昭曦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0
|
论十七年文学的文学史叙述——从《中国当代文学史稿》到《中国当代文学史》 |
昌切
李永中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1
|
《中国当代文学史》前言 |
洪子诚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2
|
历史的“观念”、“叙述”与接受反映——从大学课堂教学看“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编撰问题 |
时世平
张立群
|
《扬子江(评论)》
|
2010 |
2
|
|
13
|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出版状况与编辑策略 |
罗长青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4
|
共识与差异:重审中国当代文学史书写问题 |
房伟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5
|
文学史的政治化书写——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反思 |
王瑜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6
|
知识与控制——论三本中国当代文学史对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再评价、再生产和再传播 |
王丽丽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7
|
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席扬
温左琴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8
|
“价值中立”与文学史书写——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方法论探析 |
徐敏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9
|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整体优化的当下之思 |
叶烨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20
|
一部完整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编纂史著作——罗长青《中国当代文学概念与文学史写作》序 |
郜元宝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