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化 被引量:1
1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9-59,共1页
王岳川在《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3期发表《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化》一文.提要如下:本文从后现代主义思维论、价值论和中国当代文化中的后现代主义三个方面,论述了后现代主义在思维取向和价值取向方面的基本特征以及存在的基本问题,... 王岳川在《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3期发表《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化》一文.提要如下:本文从后现代主义思维论、价值论和中国当代文化中的后现代主义三个方面,论述了后现代主义在思维取向和价值取向方面的基本特征以及存在的基本问题,并展开由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文化中的错位现象而引发的一些深层思考.作者认为,后现代主义在思维论层面上的批判否定精神和异质多样的文化意向是值得肯定的,但对其在价值论层面上的虚无主义观念和“零度”艺术观必须保持清醒的批判意识;后现代主义思潮自80年代进入中国之后,促进了包括写作观、语言观、阐释观、批评观和价值观的中国当代文化批评的转型,同时也带来了批评主体的复杂性、批评的缺席和游击状况等诸多问题,为此必须重建新的学木规范和更合理的文化批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中国当代文化 后现代主义思潮 文化批评体系 价值论 价值取向 思维论 批判意识 语言观 文化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与整合:中国当代文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凡 《思想战线》 1988年第3期64-70,63,共8页
中国当代文化是活的,生动的文化,现实的文化研究不能脱离这个对象。作者认为。中国当代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分化。文章从三个层面描述了这种分化,即社区文化层面,次级民族文化层面以及阶层文化层面。新分化出的社区文化以“新海派”文化为... 中国当代文化是活的,生动的文化,现实的文化研究不能脱离这个对象。作者认为。中国当代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分化。文章从三个层面描述了这种分化,即社区文化层面,次级民族文化层面以及阶层文化层面。新分化出的社区文化以“新海派”文化为典型,次级民族文化的分化表现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而个体户我群意识的产生昭示出一个新的阶层文化。作者指出,文化的分化是变迁的动因,进步的标志和整合的前提。今天的整合,意味着一种新的选择,也就是汇融各种有益的文化因子,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的过程。整合与分化在文化发展中是相互依存、永无止境的,是全社会积极投入的现代化“系统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化 社会学 阶层 传统文化 文化层面 功能主义 当代中国 民族性格 中华民族 三个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化的共工篇──序《胡河清文存》
3
作者 李劼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6-81,共6页
中国当代文化的共工篇──序《胡河清文存》李劼五年前,我曾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阅读挚友胡河清君为我及我的一篇小说写的短评,其时怎么也没想到今日竟为他的遗稿作序。捧起亡友遗墨,不禁泪如雨下。那一页页倔犟的字迹,宛如历历在目... 中国当代文化的共工篇──序《胡河清文存》李劼五年前,我曾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阅读挚友胡河清君为我及我的一篇小说写的短评,其时怎么也没想到今日竟为他的遗稿作序。捧起亡友遗墨,不禁泪如雨下。那一页页倔犟的字迹,宛如历历在目的音容笑貌,间杂着一声悠长悠长的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化 河清 钱钟书 金庸小说 “海派” 共工 莫比·迪克 《山海经》 寻根小说 鲁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冲击
4
作者 邹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36-42,共7页
一、传教士与西方近代文化的输入与中国傍统文化的大崩溃结伴而来的是西方文化的大冲击。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种中西文化的大撞击一方面使中国传统文化从主体文化的地位上崩溃下来,从而成为具有现代文化形态的中国新文化的一个重要... 一、传教士与西方近代文化的输入与中国傍统文化的大崩溃结伴而来的是西方文化的大冲击。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种中西文化的大撞击一方面使中国传统文化从主体文化的地位上崩溃下来,从而成为具有现代文化形态的中国新文化的一个重要文化源;另一方面,它也使西方文化在输入中国的过程中发生分离和裂变,从而成为觉醒的中国人在创造中国新文化时的又一个不可缺少的文化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前一个文化源是使中国新文化具有民族性的文化传统的承传者,而后一个文化源则是使中国新文化具有现代性的文化创造的窃火者。然而,无论是承传者还是窃火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近代文化 中国当代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文化 文化接受 中西文化 中体西用 传教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精神指向
5
作者 檀传杰 《现代哲学》 1999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关键词 人文精神 文化建设 文化现代化 精神指向 中国当代 现代性 当代中国文化 现代化潮流 现代化过程 先发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分化”下的文化抉择——《中国当代文化审美研究》读札
6
作者 丁帆 《出版广角》 1999年第2期26-27,共2页
这是一个文化转型的时代,同时亦是一个多元格局下光怪陆离的“去分化”的文化时代。在众说纷纭的理论喧嚣中,能够静下心来将东西方文化作一个历时性的思考,同时将两种文化进行共时性的比较,进而寻觅解惑当下中国文化困境的救药,这可能... 这是一个文化转型的时代,同时亦是一个多元格局下光怪陆离的“去分化”的文化时代。在众说纷纭的理论喧嚣中,能够静下心来将东西方文化作一个历时性的思考,同时将两种文化进行共时性的比较,进而寻觅解惑当下中国文化困境的救药,这可能便是周宪这几年来对中国当代审美文化进行整合梳理的全部意义所在。我始终以为,中国文艺理论界的许多研究者的研究工作太理性化了,从理论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抉择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 去分化 大众文化 精英文化 社会生活 价值判断 理论家 两种文化 文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价值
7
作者 李利平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9-69,共1页
当代中国发展难题乃至21世纪人类发展难题的不断破解过程,既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价值不断彰显的过程,更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林春逸所著的《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价值研究》(商务印书馆2023年12月出版)一书,基于马... 当代中国发展难题乃至21世纪人类发展难题的不断破解过程,既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价值不断彰显的过程,更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林春逸所著的《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价值研究》(商务印书馆2023年12月出版)一书,基于马克思主义发展伦理的视角,全面梳理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价值彰显与确证的理论创新历程,明确阐述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价值,提出了进一步实现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价值的实践路径,为更好地彰显和发挥当代中国文化在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中的独特价值,坚定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价值自信做出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文化 发展伦理 实践路径 商务印书馆 价值自信 独特价值 当代中国发展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被引量:8
8
作者 黄旭东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0-143,共4页
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是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不断展开的过程,在当代,文化的全球化更多地表现为文化的殖民化。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人文精神失落;社会生活方式,理论界、文艺界,"文化殖民主义"倾向严重;西方... 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是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不断展开的过程,在当代,文化的全球化更多地表现为文化的殖民化。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人文精神失落;社会生活方式,理论界、文艺界,"文化殖民主义"倾向严重;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化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后,威胁着中国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全球化下的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应是:坚持"和而不同",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现象;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全球化 当代中国文化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生命哲学与当代中国体育文化审视 被引量:6
9
作者 郭文庭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1-714,共4页
主要从生命产生及价值、生命结构与关系两个方面对《周易》生命哲学进行分析。《周易》的生命哲学可以概括为"生生之谓易",主张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并且积极地进行实践和创造,以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 主要从生命产生及价值、生命结构与关系两个方面对《周易》生命哲学进行分析。《周易》的生命哲学可以概括为"生生之谓易",主张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并且积极地进行实践和创造,以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周易》生命哲学对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体育文化价值体系的建立、体育发展模式的变革、体育生态的维护以及体育文化的创新与传播等4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生命哲学 当代中国体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承与当代中国文化的“新现代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付秀荣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9-115,共7页
近代中国文化传承的目标是通过文化运动实现以科学与民主为主题的文化现代化启蒙,改造中国国民的封建性,寻求思想解放。文化传承的现代性要求当代中国文化走出现代的"物"与"极权"的奴役以及传统现代化的不可持续,... 近代中国文化传承的目标是通过文化运动实现以科学与民主为主题的文化现代化启蒙,改造中国国民的封建性,寻求思想解放。文化传承的现代性要求当代中国文化走出现代的"物"与"极权"的奴役以及传统现代化的不可持续,指向人的解放。当代中国文化传承的现代性寻求超越旧的传统现代性,达至"新现代性"。当代中国文化的"新现代性"表现为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基于斗争而和谐的精神。当代中国文化传承的"新现代性"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性、批判与和谐精神,其指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当代中国文化 现代性 新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古代哲学思想延续看当代中国文化价值特点 被引量:4
11
作者 牟岱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0-62,共3页
当代中国文化要基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顺应国际形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继承、弘扬、丰富和发展中国古代哲学精神的核心价值,才能建构先进性文化。其中古代哲学的和谐精神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人文理想,创新理念是其发... 当代中国文化要基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顺应国际形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继承、弘扬、丰富和发展中国古代哲学精神的核心价值,才能建构先进性文化。其中古代哲学的和谐精神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人文理想,创新理念是其发展动力,求真务实是其品质特点,道德伦理评价是其选择机制,宽容豁达是其民族气派体现,民本理念是其宗旨所在。当代中国文化只有具备和完善上述文化价值功能,才能确保民族性形成和长效性,保持民族文化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哲学思想 当代中国文化价值 先进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旭东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6-149,共4页
全球化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它不是在某个单一社会层面上发生的过程,而是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个层面上统一发生的过程。中国当代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有可能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也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丧失自我... 全球化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它不是在某个单一社会层面上发生的过程,而是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个层面上统一发生的过程。中国当代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有可能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也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丧失自我。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性,"自主型"发展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有互补性,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会产生新的有益于人类进步的世界文化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必将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文化 西方现代文化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腾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13,共4页
正确把握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是当好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必备的前提条件。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 ;是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的文化 ;是服从和服务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 正确把握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是当好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必备的前提条件。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 ;是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的文化 ;是服从和服务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文化 ;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的文化 ;是面向世界 ,吸收和借鉴一切外来先进文明成果的文化 ;是面向大众 ,由群众创造又服务于群众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先进文化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负面价值观语境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卫星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0-155,共6页
启蒙现代性进程中工具理性对人文价值的漠视,转型期中国社会对精神价值的疏忽,全球化语境下后现代解构思潮对价值本体的消解,西方现代文明一元论价值取向对民族文化价值传统的冲击,这4种价值倾向构成了当代审美文化的主要负面价值观语... 启蒙现代性进程中工具理性对人文价值的漠视,转型期中国社会对精神价值的疏忽,全球化语境下后现代解构思潮对价值本体的消解,西方现代文明一元论价值取向对民族文化价值传统的冲击,这4种价值倾向构成了当代审美文化的主要负面价值观语境。我们以此管中窥豹,寻找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特征、价值观消极倾向、价值观负面影响等方面的根源所在,从而为建设和研究中国当代的审美文化提供些许启发并提供某种新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审美文化 价值观语境 价值观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自主学习意识探究——一项大学英语教改模式下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武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43-49,共7页
本文采用纵向的实证研究方法,在中国当代文化的框架内,结合学习者自主的教改模式,以52名大学一年级新生为调查对象,分别在开学初和一学年后对学生的学习责任、独立自主和对老师(权威)的态度意识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始终表现... 本文采用纵向的实证研究方法,在中国当代文化的框架内,结合学习者自主的教改模式,以52名大学一年级新生为调查对象,分别在开学初和一学年后对学生的学习责任、独立自主和对老师(权威)的态度意识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始终表现出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这与当代中国文化的特点密不可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以及视老师为权威的传统对于自主学习是有益的,在集体环境下或老师参与的情况下,学生可以达到较高程度的后摄自主。本文最后提出自主学习意识是可能变动的,教师应当结合当代中国文化中对自主学习有利的因素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加以充分的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自主意识 当代中国文化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文化景观中的审美教育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德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4-70,共7页
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有着感官化,形式化。物欲化、商业化等等消费特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审美活动中的形而上意味和理性主义内容,使传统审美教育所追求的精神价值的绝对性被欲望满足的绝对性所取代在这种情况下,当今的审美教育在... 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有着感官化,形式化。物欲化、商业化等等消费特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审美活动中的形而上意味和理性主义内容,使传统审美教育所追求的精神价值的绝对性被欲望满足的绝对性所取代在这种情况下,当今的审美教育在总体策略上应该完成两个转向:第一,由既有价值体系的规范性认同,转向立足于现实文化批判过程的新人文精神建构;第二,由单纯的技能教育转向人的生命意识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教育 审美化 生命意识 当代审美 文化景观 当代中国文化 人的全面发展 寓教于乐 人的自我 绝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文化”的视域与内涵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运华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2,共4页
中国学术界和欧美学术界一个共同的走向,乃是文化与政治、经济、外交甚至军事相互裹挟,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文化,在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互涉中不仅拥有了综合性知识体系,而且具有了物质性和广泛的实践性。&qu... 中国学术界和欧美学术界一个共同的走向,乃是文化与政治、经济、外交甚至军事相互裹挟,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文化,在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互涉中不仅拥有了综合性知识体系,而且具有了物质性和广泛的实践性。"当代中国文化"这一概念,必然包含着现代性进程以来的中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生产、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的成就,以及上述建设的深刻精神体验、心理感受、价值标准、人生信念和审美习惯,涵盖着当代中国人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日常生活本身。"当代中国文化"实际上成为一种"中国生活方式",一种中国式看待世界的眼光,一种中国立场,一种中国趣味。只有浸润在当代中国生活中,才能感受并形成这种中国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文化 中国生活方式 中国立场 中国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慧彬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6-29,共4页
当代中国文化呈现多元并存的局面,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文化存在,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健康有益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在当代中国文化的整体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即方向导引作用、思想... 当代中国文化呈现多元并存的局面,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文化存在,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健康有益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在当代中国文化的整体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即方向导引作用、思想道德支撑作用、文化批判作用、文化整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方向导引作用 思想道德支撑作用 文化批判作用 文化整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析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的价值维度和负面影响——基于学校音乐教育的视角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晓盈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41,7-8,共4页
从学校音乐教育的视角来看,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具有双重价值维度:核心的审美价值和延伸的育人价值。作为双刃剑的流行音乐文化,对学校音乐教育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使学校音乐教育地位不再,陷入尴尬境地;二是使学校音乐教育育人的... 从学校音乐教育的视角来看,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具有双重价值维度:核心的审美价值和延伸的育人价值。作为双刃剑的流行音乐文化,对学校音乐教育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使学校音乐教育地位不再,陷入尴尬境地;二是使学校音乐教育育人的目标受到打击;三是影响了青少年的创作力和审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 学校音乐教育 价值维度 负面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信念伦理与坚定文化自信——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文化建设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良婧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7-112,共6页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火车加速拐弯式"的转型期,而加速拐弯所引发的社会超速世俗化和市场化已经给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意义重大,是当代中国转型期文化建设的方向性指导。我...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火车加速拐弯式"的转型期,而加速拐弯所引发的社会超速世俗化和市场化已经给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意义重大,是当代中国转型期文化建设的方向性指导。我们要摆脱文化自卑,坚定文化自信,重中之重是要重建信念伦理。信念伦理的基本特征是:以信仰或信念为终极道德目的和最高行为规范,以道德伦理的理想价值为终极道德伦理的价值评价标准,借助于道德文化传统的理想范型、道德先贤、道德典范或道德先进的范例化或道德类型学研究,来阐发、论证和确立一整套基本道德伦理规范和伦理学基本理论。在当前,重建信念伦理对于我们整个民族坚定文化自信有着紧迫且重大的意义。重建信念伦理的有效路径主要是:积极回望自身文化的优良传统;开放学习和借鉴其他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念伦理 文化自信当代中国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