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性感悟与理性精神的融合——评张振金的《中国当代散文史》
1
作者 杨义 田泥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1期160-163,共4页
对于散文,论述颇多,各有千秋,也尽显风采.郁达夫的归结就很有见地,他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指出:散文或散文家之深情远旨,在于贴近"散文之心".
关键词 张振金 中国当代散文史》 作家 文学 感悟 理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散文的回顾与展望
2
作者 冒炘 庄汉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6,共4页
从新中国诞生始,人们在习惯上把这以后的散文,称为中国当代散文。中国当代散文,是发轫于中国古典散文、现代散文同一流脉上的一种延续和拓展。她基本上承继了中国古典散文、现代散文的传统,在散文的功能质方面,在散文应是美文方面,都可... 从新中国诞生始,人们在习惯上把这以后的散文,称为中国当代散文。中国当代散文,是发轫于中国古典散文、现代散文同一流脉上的一种延续和拓展。她基本上承继了中国古典散文、现代散文的传统,在散文的功能质方面,在散文应是美文方面,都可以说与中国古典散文、现代散文如出一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散文 作家 现代散文 中国古典散文 回顾与展望 散文 大陆 作品 文以载道 新时期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散文研究的一个“重镇”——评沈义贞《中国当代散文艺术演变史》
3
作者 张冬梅 《中文自学指导》 2003年第6期31-32,共2页
通常而言,作为整体文学演变过程之记录的文学史,一般以诗歌、散文、小说等文体发展演变的形式表现出来。尽管不同文学体裁在其发展演变上有许多共同的或相近的规律可寻。
关键词 中国当代散文艺术演变史》 沈义贞 简评 个人化 审美意义 叙述逻辑 文化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生态散文的物性书写类型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兆胜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1-153,共13页
目前,中国现当代生态散文研究缺乏系统性、整体感和针对性。“物性”书写是个重要抓手和突破点,对其进行分类有重要意义。大致说来,中国现当代生态散文的物性书写包括以下类型:一是生物与非生物。在生物类中又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别... 目前,中国现当代生态散文研究缺乏系统性、整体感和针对性。“物性”书写是个重要抓手和突破点,对其进行分类有重要意义。大致说来,中国现当代生态散文的物性书写包括以下类型:一是生物与非生物。在生物类中又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别。其间,微生物的散文书写最为薄弱。在非生物类中有自然物、人造物和介乎二者之间的类型。二是现代时空观下的物性书写。在时间维度上,物性书写以历史、现实和未来方式展开;在空间维度上,物性书写分为城乡、国内外、中心与边缘、世俗与非世俗。三是叙事风格策略。在此有仰视、平视、主客体感应、密集式轰炸、物我两忘等,这对于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特别是进行现代性转换大有益处。通过物性书写的类型化研究,可打破当前中国现当代生态散文研究的碎片化与随意混乱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生态散文 物性书写 类型 系统化 整体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境:中国现当代散文的传统审美精神 被引量:2
5
作者 辛晓玲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2-115,共4页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各种文体中,散文无疑是最具民族传承性的一种,它和中国传统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而中国传统文学作品所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就是意境。中国现当代散文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意境体系。这既是中国传统审美观...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各种文体中,散文无疑是最具民族传承性的一种,它和中国传统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而中国传统文学作品所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就是意境。中国现当代散文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意境体系。这既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在现当代文学领域中的一种传承、一种延伸,也影响甚至决定着新世纪中国散文的发展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散文 意境 审美传统 主体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散文概念辨析与话语建构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兆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119,共8页
中国现当代散文有各种各样的概念,充满丰富性、复杂性、含糊性、矛盾性,呈无序状态,可从散文的文类文体、语体文体、主体文体、时代文体对之进行归类。散文概念中存在不少难解之谜,是易被学术界忽略和遮蔽的,需要从散文理论话语角度进... 中国现当代散文有各种各样的概念,充满丰富性、复杂性、含糊性、矛盾性,呈无序状态,可从散文的文类文体、语体文体、主体文体、时代文体对之进行归类。散文概念中存在不少难解之谜,是易被学术界忽略和遮蔽的,需要从散文理论话语角度进行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更需要以清醒的理性建构意识,运用科学方法与现代意识实现跨越式发展。散文理论话语建构要整合古今中外的理论资源,强调经典化进程,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散文 概念辨析 话语建构 优化资源 经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散文诗七十年 被引量:2
7
作者 秦兆基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65-72,共8页
中国现当代散文诗,是我国新文学的一个支脉,它的发生、发展和臻于成熟是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同步行进的。尽管散文诗在百草千芳、林林总总的现当代文学园地中算不上一个大的品类,但它也是自成体系的,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作品争芳斗... 中国现当代散文诗,是我国新文学的一个支脉,它的发生、发展和臻于成熟是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同步行进的。尽管散文诗在百草千芳、林林总总的现当代文学园地中算不上一个大的品类,但它也是自成体系的,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作品争芳斗妍,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创作业绩显示其不容轻视的客观存在。从“五四”文学革命直到现在的七十年间,由最初乍脱离其母体的婴儿成长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它是在与其它文学门类交相融合,彼此渗透,相互竞争中得到发展的。全面地回顾这段长达三分之二个世纪的文体发展史,对于了解散文诗的形态特征、美学本质、形成的轨迹和预测它的走向,都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散文 中国当代散文 七十年 文学样式 诗创作 波德莱尔 文学革命 中国当代文学 发展史 文体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错过的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赏鉴——评《中国现当代散文戏剧名作欣赏》
8
作者 徐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I0005-I0005,共1页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质量显著提升,对于精神建设也有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文学作品作为现代文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丰富居民日常文化生活,反映社会现实矛盾冲突,以及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意义深远。随着时...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质量显著提升,对于精神建设也有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文学作品作为现代文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丰富居民日常文化生活,反映社会现实矛盾冲突,以及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意义深远。随着时代发展,文学作品在作品形式、主旨立意以及修辞手法等方面也产生了诸多变化,并与传统专项著作形成了本质化的差异。目前,“当代文学作品”一般是指通过对社会生活、自然和人性等主题的思考,借助文学语言描述工具,相对客观形象地反映生活,寄托了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特定情感,从而唤起读者对特定主旨的认识,带给其独特的艺术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文学作品 名作欣赏 人民物质生活 艺术享受 中国当代散文 文学语言 本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世俗:跨世纪中国散文的发展态势 被引量:3
9
作者 傅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3-16,共4页
1996是个令人感到紧迫的年代。20世纪剩下的日子为数不多,我们这代人曾经以为十分遥远的21世纪,竟然已面对面地向地球人招手。时至今日,研究未来中国文学的发展动态,以利于目前创作和批评的努力,当是一件有益之事。在此,本文将就跨世纪... 1996是个令人感到紧迫的年代。20世纪剩下的日子为数不多,我们这代人曾经以为十分遥远的21世纪,竟然已面对面地向地球人招手。时至今日,研究未来中国文学的发展动态,以利于目前创作和批评的努力,当是一件有益之事。在此,本文将就跨世纪中国散文发展态势做出自己的评估,并认为走向世俗,用世俗人的眼光打量历史,静下心来细细体味细琐而博大、浅近又深沉的世俗人生底蕴,表达市场经济时代中国人全新的人生价值取向,将是中国当代散文未来的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散文 跨世纪 中国当代散文 余秋雨 人文精神 知识分子 张爱玲 发展态势 中国文学 世俗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大散文”的特征与分类
10
作者 李运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共5页
关键词 “大散文 文化散文 散文创作 余秋雨 艺术散文 中国当代散文 《随想录》 文化反思 《文化苦旅》 文化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味论”传统与新时代散文理论话语建构
11
作者 王兆胜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204,248,共14页
中国现当代散文理论的“味论”是一个宝藏,它重视趣味、人生味、文学味、地理味,既受到中国古代“味论”的影响,又有自己的探索创新。然而,长期以来,研究者主要是向西方看齐,并从诗歌、小说、戏剧这些受西方影响较大的文体获得理论资源... 中国现当代散文理论的“味论”是一个宝藏,它重视趣味、人生味、文学味、地理味,既受到中国古代“味论”的影响,又有自己的探索创新。然而,长期以来,研究者主要是向西方看齐,并从诗歌、小说、戏剧这些受西方影响较大的文体获得理论资源,少有人关注中国现当代散文理论的“味论”。当然,目前中国现当代散文理论的“味论”还比较零散,标识性不强,缺乏古代“味论”的经典性,需要通过辨析和强化“散文味”等,建构新时代中国现当代散文理论的“味论”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散文理论 味论 文学味 散文 话语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文研究的一座精神“丰碑”——评《中国散文百家谭》
12
作者 沈爱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6-77,共2页
摆在面前的这本装帧精美,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散文百家谭》,是一部一百四十万字的巨编,它凝聚着编者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贮满了编者、作家、评论家对于文学、社会、人生的深情厚意,主编曾绍义先生及其同仁们费去八年的时光,为中... 摆在面前的这本装帧精美,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散文百家谭》,是一部一百四十万字的巨编,它凝聚着编者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贮满了编者、作家、评论家对于文学、社会、人生的深情厚意,主编曾绍义先生及其同仁们费去八年的时光,为中国现当代散文编织祝福与希望。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深为编者高尚的情操所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散文 散文研究 中国古代散文 中国当代散文 作家作品 散文创作 评论家 散文文本 审美特征 新时期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散文作家论
13
作者 王兆胜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7-104,共8页
一般说来,由于交通工具的日益便利,信息传递的日益快捷,相互交往的日益频繁,所以,作家的创作越来越表现出某些共性特征,那些独居偏地、冥思静想、奇态异状的创作越来越成为不可能,人们似乎都面临着共同的题材、主题、观念、价值... 一般说来,由于交通工具的日益便利,信息传递的日益快捷,相互交往的日益频繁,所以,作家的创作越来越表现出某些共性特征,那些独居偏地、冥思静想、奇态异状的创作越来越成为不可能,人们似乎都面临着共同的题材、主题、观念、价值及审美标准。现在,我们很难从地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散文 作家 季羡林 张中行 中国当代散文 中国传统文化 知识分子 林非散文 人民日报 政治领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理·诗的熔炼与升华——袁鹰散文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冒析 庄汉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2-45,共4页
袁鹰的散文创作生涯,从他的处女作《师母》在“孤岛”时期的上海《申报·自由谈》发表,迄今已经历了五十个年头。他先后出版了十多个散文集子。而他从一九四六年以来,一直从事报纸工作,主要是编辑文艺副刊,扶植,培养过大批散文作者... 袁鹰的散文创作生涯,从他的处女作《师母》在“孤岛”时期的上海《申报·自由谈》发表,迄今已经历了五十个年头。他先后出版了十多个散文集子。而他从一九四六年以来,一直从事报纸工作,主要是编辑文艺副刊,扶植,培养过大批散文作者。近年他还主编了《中国当代散文百家》、《海天·岁月·人生》(台湾与海外华文作家散文选集)两部大型选集。他的《冬眠后的复苏》,就是以编辑家的眼光审视、剖析、评价新时期散文的思想、艺术结晶。因此,不妨说,袁鹰是兼散文作家与散文编辑家于一身。“从乳臭未干到两鬓如霜,”他的欢乐和痛苦,希望与遗憾,他的心灵和生命都是同散文创作的命运熔于一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散文创作 天山 中国当代散文 孤岛 周恩来总理 编辑家 海外华文作家 惨剧 岚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评价建国后17年的散文
15
作者 张振金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6期127-132,共6页
关键词 建国后17年 中国当代散文 时代精神 散文创作 散文小品 社会主义改造 周立波 作家 刘白羽 政治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秋雨散文得失评说 被引量:1
16
作者 仵从巨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6期93-96,共4页
文章认为,余秋雨散文之“得”为:(1)赋予当代散文一种雍容的气度(自信、从容、理性与节制);(2)使当代散文有了弘厚的文化景深(文学、文化与学术);(3)为当代散文文体增加了两个新元素(文化与学术)。余秋雨散文之“失... 文章认为,余秋雨散文之“得”为:(1)赋予当代散文一种雍容的气度(自信、从容、理性与节制);(2)使当代散文有了弘厚的文化景深(文学、文化与学术);(3)为当代散文文体增加了两个新元素(文化与学术)。余秋雨散文之“失”或不足在于:(1)情思的矫饰或失真;(2)结构的模式化处境;(3)学术元素于散文的异类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秋雨散文 中国当代散文 学术思考 文化苦旅 人文景观 贾平凹 散文文体 散文 古代知识分子 “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实秋散文幽默品赏
17
作者 何祖健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1-52,共2页
在丰赡繁复的中国散文史上,“梁实秋足以进入中国当代散文高手之列。”他于1939年至1947年在重庆北碚创作的《雅舍小品》,至今已发行50余版,居中国现代散文发行之首位。这以后,梁实秋的散文创作不仅继承了《雅舍小品》中“冲淡平和而又... 在丰赡繁复的中国散文史上,“梁实秋足以进入中国当代散文高手之列。”他于1939年至1947年在重庆北碚创作的《雅舍小品》,至今已发行50余版,居中国现代散文发行之首位。这以后,梁实秋的散文创作不仅继承了《雅舍小品》中“冲淡平和而又老辣幽默”风格,而且一发不可收,受到海峡彼岸读书界的特别青睐。 幽默,虽然通常以笑为载体,但笑未必就表示幽默,因为幽默的笑不仅给人以轻松和愉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实秋散文 《雅舍小品》 中国现代散文 中国当代散文 中国散文 散文创作 修辞手法 冲淡平和 生活琐事 牛奶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十年代散文之嬗变简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强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45-46,共2页
八十年代散文之嬗变简述黄强中国现当代散文──以抒情散文为主流,发生、繁荣于二、三十年代。早期的散文崇尚"以自我表现为中心",强调立诚、写实为新文学的标准,真性与娴熟文笔的结合,犹如"拈花微笑"。建国后至七十年代以来,... 八十年代散文之嬗变简述黄强中国现当代散文──以抒情散文为主流,发生、繁荣于二、三十年代。早期的散文崇尚"以自我表现为中心",强调立诚、写实为新文学的标准,真性与娴熟文笔的结合,犹如"拈花微笑"。建国后至七十年代以来,更多的抒情散文注重时代的表现,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散文 八十年代 时代精神 新时期散文 抒情散文 审美观照 文化品位 表现手法 当代意识 思想解放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姚春树教授与现代散文研究
19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32-132,共1页
关键词 现代散文理论 中国现代散文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杂文史 福建省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 散文 中国当代散文 中西文论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年代学人”:以王尧为对象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77,共7页
一、从“散文”开始作为散文家的王尧,同时也是散文研究专家。就笔者所见,王尧第一部学术专著是《中国当代散文史》,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于1994年。这是一本在80年代末开始写作的著作。王尧的学术之路从散文研究开始,一般很容易归为师... 一、从“散文”开始作为散文家的王尧,同时也是散文研究专家。就笔者所见,王尧第一部学术专著是《中国当代散文史》,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于1994年。这是一本在80年代末开始写作的著作。王尧的学术之路从散文研究开始,一般很容易归为师承的影响。范培松教授是王尧的老师,也是著有《中国现代散文史》的散文研究专家,王尧在《中国当代散文史》后记中谈到“多年来我师从范培松先生研究散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散文史》 王尧 年代学 人民出版社 散文研究 学术专著 散文 8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