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当代史三校工作坊”简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诗古 蒋勤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5-126,共2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渐趋活跃,尤其基于大量地方档案史料之开掘和利用的历史研究,引起大批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和积极参与,无论从学术论文的发表还是各类专著、史料集的出版以及各类学术会议的举办等,...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渐趋活跃,尤其基于大量地方档案史料之开掘和利用的历史研究,引起大批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和积极参与,无论从学术论文的发表还是各类专著、史料集的出版以及各类学术会议的举办等,都显示出较大活力。诸多以往不为人所知的地方史图景和地方性知识得到成功的展现与建构,尤其在新的历史资料的发掘和新的历史知识的增长等方面成效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史 工作坊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简介 档案史料 地方性知识 21世纪 历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读《时过境未迁--中国当代史采薇》兼谈美国的中国学范式 被引量:4
2
作者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7-120,共4页
作为一名治中国当代史的海外同行,我与王海光教授就国内外研究历史的方法问题有过多次深入交流,有很多共同的认识。所以,读到王海光教授的《时过境未迁——中国当代史采薇》一书,我很有些会心之处。这本书包括了撷史、评史、治史三... 作为一名治中国当代史的海外同行,我与王海光教授就国内外研究历史的方法问题有过多次深入交流,有很多共同的认识。所以,读到王海光教授的《时过境未迁——中国当代史采薇》一书,我很有些会心之处。这本书包括了撷史、评史、治史三个部分,分别讲的是史料处理、史书写作和治史方法,史学的三要素都在其中了。书中有许多作者治史的经验之谈,不乏认识上的真知灼见,无论是学界的权威人士,还是有兴趣的爱好者,开卷均可获益。我在此想从两个方面谈一下这本书:一是技术层面的,即史料处理和史书写作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史 中国 桃李 范式 美国 治史方法 方法问题 权威人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大局关照 被引量:17
3
作者 萧冬连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2-31,共10页
研究中国当代史,无论做宏观题目还是微观题目,都应当有一种大局观,具备贯通性思维、全球视野和整体史的关照。以政治史为主轴无可厚非,但应立体地展现政治进程而不是局限于表面化的叙事。近年来,中国当代史研究的真正突破是课题方向的转... 研究中国当代史,无论做宏观题目还是微观题目,都应当有一种大局观,具备贯通性思维、全球视野和整体史的关照。以政治史为主轴无可厚非,但应立体地展现政治进程而不是局限于表面化的叙事。近年来,中国当代史研究的真正突破是课题方向的转变,从专注于高层政治转而眼光向下,搜集民间史料,关注底层社会,重视个案研究,追求一种整体史叙事,从各个层面把握历史及其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史 贯通思维 全球视野 整体关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
4
作者 刘宝军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7-127,共1页
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取决于对档案史料的掌握程度和鉴别考据的研究程度。但目前当代史史料的开发和利用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档案开放的步伐缓慢,对一些曾属于公开出版物的查阅限制较多,地方档案的查阅与利用存在“地方保护... 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取决于对档案史料的掌握程度和鉴别考据的研究程度。但目前当代史史料的开发和利用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档案开放的步伐缓慢,对一些曾属于公开出版物的查阅限制较多,地方档案的查阅与利用存在“地方保护主义”,部分珍贵档案实行有偿使用。更严重的是,中国当代史的官方文献、内部档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史研究 中国当代史 档案史料 开发和利用 地方保护主义 公开出版物 档案开放 地方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学术视野与问题意识 被引量:9
5
作者 姚力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8,共7页
中国当代社会史是国史(即中国当代史)的分支史,是与国史中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部分相并列的社会方面的历史,是国史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一门专史,它不是所谓的“剩余的历史”的简单组合,而是以社会发展和变迁为主脉... 中国当代社会史是国史(即中国当代史)的分支史,是与国史中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部分相并列的社会方面的历史,是国史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一门专史,它不是所谓的“剩余的历史”的简单组合,而是以社会发展和变迁为主脉的社会历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史研究 中国当代史 问题意识 学术视野 历史研究 社会发展 国史 专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当代中国史研究中的多学科交叉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董国强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3-158,共6页
中国当代史研究是史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兴门类,其创建和发展的历程可以追溯到1981年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最初出现的时候一般被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后来列入“中国通史”教学序列才普遍被称为“中国当代史”。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在... 中国当代史研究是史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兴门类,其创建和发展的历程可以追溯到1981年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最初出现的时候一般被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后来列入“中国通史”教学序列才普遍被称为“中国当代史”。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在该门类的教学和研究方面走在全国高校兄弟院系的前列。早在1983年就开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由郭勋教授主讲。1985年,笔者从该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为郭勋教授担任助教。两年后,郭勋教授退休,笔者开始担任该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进行相关学术研究。2015年,笔者调至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后,教学和研究任务一仍其旧。因而毫不夸张地说,笔者个人的学术成长经历与当代史研究的学科发展完全同步。近40年的持续学习和研究实践,使笔者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形成了一些系统性的个人看法,愿意在此与各位学界同道交流切磋,集思广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学 当代中国 中国当代史 多学科交叉 中国通史 郭勋 历史学系 交流切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史教学的特点和方法浅析
7
作者 张显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03-108,共6页
江泽民总书记致信国家教委负责同志时,明确指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这是党和国家对于全国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历史教育工作者... 江泽民总书记致信国家教委负责同志时,明确指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这是党和国家对于全国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职责。这一指示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根据这一指示精神,当代史教学有着尤为重要的地位,它在提高广大青少年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认识人民政权来之不易,证明中国人民有力量实现自己的目标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极好教材。现就当代史教学的特点和方法作一剖析,以和同志们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史 教学内容 我国社会主义 历史教育 教学中 历史概念 中国当代史 战斗性 历史知识 中国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主义六十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8
作者 张秀莉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4-126,共3页
为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主义60年的光辉历程及其未来发展,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历史经验,进一步促进中国当代史和中共党史研究的学科发展,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研究杂志... 为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主义60年的光辉历程及其未来发展,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历史经验,进一步促进中国当代史和中共党史研究的学科发展,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主义六十年”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4月11日至12日在上海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军事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等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研究 中国当代史 理论体系 十年 上海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 历史研究者 苏联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在进行时——《建造革命:1980年来的中国建筑》读后感
9
作者 王志刚 《华中建筑》 2010年第2期11-12,共2页
该文通过介绍香港城市大学薛求理教授的著作——《建造革命:1980年来的中国建筑》,阐述了研究当代中国建筑历史对理论和实践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正在进行时 中国建筑当代史 《建造革命:1980年来的中国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改革开放史研究的若干问题——答《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问 被引量:6
10
作者 萧冬连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103,共13页
萧冬连老师是中国当代史、改革开放史研究专家,近年在本刊发表的相关文章,不少被《新华文摘》《新华文摘网络版》、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以及地方党史刊物转载。而萧老师关于改革开放史研究的专著——《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 萧冬连老师是中国当代史、改革开放史研究专家,近年在本刊发表的相关文章,不少被《新华文摘》《新华文摘网络版》、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以及地方党史刊物转载。而萧老师关于改革开放史研究的专著——《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以一个历史学者的视角,通过揭示重大事件的经纬,对“中国改革何以能够突破种种约束越过市场化转轨的临界点,并保持经济超预期的高增长”这个问题作了阐释。作者将1978年至1992年的经济改革定义为“探路之役”,所谓探路,既是对改革目标的探索,也是对过渡路径的探索。该书出版后,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中华读书报、中国新闻周刊、经济观察报、凤凰网等媒体作了长篇采访报道,入选《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新京报》《南方都市报》、腾讯华文好书等机构2019年度好书榜,并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优秀原创学术图书奖”。那么,这本书与已有的相关著作有些什么不同?作者对中国经济改革史有哪些自己独特的观察?近期,本刊编辑部就这些问题对萧老师进行了采访,现将访谈内容整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华文摘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当代史 历史学者 报刊复印资料 《新华文摘》 《南方都市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历史学叙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朝峰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3,共5页
“新时代十年”是中共二十大概括提出的专有名词,特指中共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十年。“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是中共二十大报告对这一时期整体状态和成就的概括。研究新时代十年虽然可以有社会学、政治学、中共党史... “新时代十年”是中共二十大概括提出的专有名词,特指中共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十年。“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是中共二十大报告对这一时期整体状态和成就的概括。研究新时代十年虽然可以有社会学、政治学、中共党史党建学等不同的视角,但根据其内在特征应作为中国当代史的考察内容,并具有历史编纂学中断代史的特点。依据中共二十大报告,开展对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历史学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党建 中共十八大 中国当代史 历史编纂学 整体状态 专有名词 十年 伟大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而立 回报社会——改革开放与民营企业发展及其社会责任演进
12
作者 张道航 《北方经济》 2008年第17期29-31,共3页
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企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创业、成长、提高到壮大四个阶段,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实践也经历了从利润视阈、内部视阈、外部视阈到国际视阈的演进。尽管民营企业仍存在着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但总体上看,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企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创业、成长、提高到壮大四个阶段,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实践也经历了从利润视阈、内部视阈、外部视阈到国际视阈的演进。尽管民营企业仍存在着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但总体上看,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演进是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的,而且后一阶段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较前一阶段不仅拓展了外延,也进一步丰富了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民营企业发展 社会责任 中国当代史 演进 回报 世界经济增长 增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庆斌话剧《大荒涅槃》文本刍议
13
作者 张福海 《戏剧之家》 2011年第2期3-5,共3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的历史,不仅是中国当代史上值得浓墨重彩抒写的篇章,同时也是吸引文艺家们进行艺术创作最具魅力的题材之一。
关键词 文本 涅槃 话剧 王庆 中国当代史 五十年代 二十世纪 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情故事的背景——消费时代的“文革”历史影像
14
作者 何明敏 《电影评介》 2014年第22期6-8,共3页
2014年5月16日,张艺谋导演的《归来》在全国正式公映。48年前的这一天,即1966年的5月16日,则是中国当代史上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始之日。选择这天上映,自然是呼应电影《归来》对于"文革"历史的再现。然而改编自严... 2014年5月16日,张艺谋导演的《归来》在全国正式公映。48年前的这一天,即1966年的5月16日,则是中国当代史上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始之日。选择这天上映,自然是呼应电影《归来》对于"文革"历史的再现。然而改编自严歌苓长篇小说《陆犯焉识》的《归来》,却抛弃了原著中对于"文革"历史浓墨重笔的残酷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故事 张艺谋导演 中国当代史 严歌苓 山楂树 集体记忆 景观社会 《活着》 这一天 个体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季羡林著《牛棚杂忆》有感
15
作者 曲炜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9-99,共1页
关键词 季羡林 文化大革命 牛棚 成年人 中国当代史 当事人 奇思妙语 建筑结构 中国知识分子 内心深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被引量:1
16
作者 盈盈 《新财经》 2010年第10期33-35,共3页
201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对任何一个了解中国当代史的人而言,"深圳经济特区"具有非凡的意义。正是在那里,伴随着思想的解放,中国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改革、对外开放;也正是从那时起,中国人才开始不再一味跟"政治... 201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对任何一个了解中国当代史的人而言,"深圳经济特区"具有非凡的意义。正是在那里,伴随着思想的解放,中国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改革、对外开放;也正是从那时起,中国人才开始不再一味跟"政治"较劲,而是一心一意为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深圳经济特区 中国当代史 2010年 三十周年 经济改革 对外开放 中国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的解放与“解放”的哲学——重探20世纪50—70年代的“学哲学、用哲学”运动及其内部逻辑
17
作者 周展安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8-128,共1页
中国当代史上的“学哲学、用哲学”运动是在“大跃进”中出现的,是哲学领域“大跃进”的表现,一直延续到“文革”结束。因主角是工农兵群众,也常被称为“工农兵学哲学”运动。严格地说,“学哲学、用哲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运动,... 中国当代史上的“学哲学、用哲学”运动是在“大跃进”中出现的,是哲学领域“大跃进”的表现,一直延续到“文革”结束。因主角是工农兵群众,也常被称为“工农兵学哲学”运动。严格地说,“学哲学、用哲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运动,没有具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70年代 哲学 运动 “大跃进” 逻辑 中国当代史 “文革” 工农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漏洞:《兄弟》的叙事密码
18
作者 陈祥波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1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时间坐标 《兄弟》 文化大革命 密码 叙事 改革开放 中国当代史 飞船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与真实的同一命运——《梅苑一薇》的启示
19
作者 旻子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9-39,共1页
美与真是一对兄弟。美国诗人艾米莉·狄更生在她著名的《我为美而死》一诗中写道:“我为美而死,但是,刚刚躺进墓穴,一个为真理而死的人,抬进了我隔壁的房间。”在中国当代史上,就曾有过虽然短暂却是令人不堪回首的痛苦岁月,从五十... 美与真是一对兄弟。美国诗人艾米莉·狄更生在她著名的《我为美而死》一诗中写道:“我为美而死,但是,刚刚躺进墓穴,一个为真理而死的人,抬进了我隔壁的房间。”在中国当代史上,就曾有过虽然短暂却是令人不堪回首的痛苦岁月,从五十年代的“反右”扩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苑 京剧艺术 狄更生 中国当代史 美国诗人 艾米莉 五十年代 周信芳 艺术语言 话剧舞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海还珠》前言
20
作者 杜宣 《上海戏剧》 1997年第3期1-1,共1页
’97香港回归是中国当代史上的特大事件。自1840年英帝国发动鸦片战争,敲开了清王朝的大门。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以后,各帝国主义相继而来,昏聩的清庭,只为了保持他们家庭的统治,不惜牺牲人民生民财产和国家荣誉,签订了一些丧权辱国条约,... ’97香港回归是中国当代史上的特大事件。自1840年英帝国发动鸦片战争,敲开了清王朝的大门。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以后,各帝国主义相继而来,昏聩的清庭,只为了保持他们家庭的统治,不惜牺牲人民生民财产和国家荣誉,签订了一些丧权辱国条约,这其中先以英帝国主义、后以日本帝国主义最为贫婪。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的浴血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 日本帝国主义 香港回归 南京条约 英帝国 平等条约 中国人民 中国当代史 鸦片战争 太平洋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