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营商法治环境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4
1
作者 石贤平 刘旭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5-62,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稳步扩大规则和标准等制度性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法治化是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必要举措,一流的营商法治环境需要有一流的评价标准。构建中国式营商法治环境评价体系是稳步扩大规则和标准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稳步扩大规则和标准等制度性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法治化是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必要举措,一流的营商法治环境需要有一流的评价标准。构建中国式营商法治环境评价体系是稳步扩大规则和标准制度性开放,实现营商环境稳定、公平、透明和可预期的重要举措。中国式营商法治环境评价体系构建应坚持以习近平标准化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以法治经济理论和法治评价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法治评价理论与实践经验,综合考虑我国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市场主体等角色分工,遵循可操作性、系统性、可调整性和可比较性等原则,从不同维度设置营商法治环境评价指标,将抽象的营商环境状况通过指标予以具体化,为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直观、全面、可比较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营商法治环境评价 习近平标准化工作重要论述 法治经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商法治环境评价的中国思路与体系——基于法治化视角 被引量:67
2
作者 谢红星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8-147,共10页
优化营商环境要从完善营商法治环境抓起,评价营商环境也要从评价营商法治环境做起。现有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普遍欠缺法治化的视角,而国内的法治评价体系又尚未对营商法治环境展开专门评价。遵循法治环境评价的思路,思考全面依法治国诸... 优化营商环境要从完善营商法治环境抓起,评价营商环境也要从评价营商法治环境做起。现有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普遍欠缺法治化的视角,而国内的法治评价体系又尚未对营商法治环境展开专门评价。遵循法治环境评价的思路,思考全面依法治国诸要素在优化营商环境场景下的特定意义,研究构建适用于中国的营商法治环境评价体系,设置"法规政策制定环境""依法行政环境""司法环境""信用环境""社会环境"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法规政策制定环境"体现"政策最优"、以企业家为中心;"依法行政环境"反映"放改服"改革的进展;"司法环境"聚焦司法对企业家的依法保护、服务与关怀;"信用环境"指向成本最低、承诺可信、交易最安全、履约可期待的信用社会;"社会环境"对标治安良好、法律服务便利优质、政商关系既"亲"又"清"、文化氛围重商亲商的社会环境。通过设置反映中国问题、体现中国思路的具体指标,准确、客观测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下的营商法治环境,为其全面评价和优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法治环境 法治化视角 营商法治环境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法律评价应用模式——基于复杂性研究理念 被引量:4
3
作者 曹士兵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进入新时代,对照“三位一体,法治为核”的总体要求,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应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相结合,兼容并包世界银行宜商环境评价指标。基于新时代我国营商环境的发展特征,适宜引入复杂性研究理念,避免营商环境评价的... 进入新时代,对照“三位一体,法治为核”的总体要求,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应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相结合,兼容并包世界银行宜商环境评价指标。基于新时代我国营商环境的发展特征,适宜引入复杂性研究理念,避免营商环境评价的“指标困惑”,以期达成营商环境法治化“涌现”效果。《民法典》的颁布意味着法学研究方向在功能上应当从法律解释向法律解释与评价并重发展,数字技术与实践为法律评价应用模式提供了可能。为此,应将复杂性研究、法教义学、法律实证主义三者结合起来,建立以法律价值为标准,运用法律科学方法对涉及营商相关的法律制度本身及其实施是否达致法治化营商环境价值而进行评价的全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营商环境 复杂性研究理念 法律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商法治环境指数:评价体系与广东实证 被引量:46
4
作者 郑方辉 王正 魏红征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4-223,256,共11页
营商法治环境指数是衡量营商环境的标尺,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坐标,体现"法治化"的价值导向和"以评促建"的工具理性。基于独立第三方立场,构建集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专家评议、企业满意度、公众满意度)于一体,包括营... 营商法治环境指数是衡量营商环境的标尺,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坐标,体现"法治化"的价值导向和"以评促建"的工具理性。基于独立第三方立场,构建集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专家评议、企业满意度、公众满意度)于一体,包括营商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4个维度、13项二级指标及50项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与适应性。将其运用于2017年度广东省的实证评价,结果表明,全省营商法治环境指数为0. 7441,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城市指数明显高于粤东西北地区,表明法治环境与营商存在较强的正相关。从结构分析的视角,提升营商法治环境指数,应坚持法治导向,落实减税降费的财政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保障企业权益,将企业满意度作为检验营商法治环境的核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法治指数 法治评价 正相关 企业满意度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证成、评价与进路——从理论逻辑到制度展开 被引量:48
5
作者 谢红星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6-46,共11页
营商环境优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优化营商环境深深嵌入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场景和进程中。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营商环境本质上也是法治化营商环境。从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 营商环境优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优化营商环境深深嵌入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场景和进程中。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营商环境本质上也是法治化营商环境。从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十六字方针出发,立足于企业开办、投资、运营、发展、创新诸环节,中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包括法规政策制定环境、依法行政环境、司法环境、信用环境、社会环境等部分。中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已经形成一系列契合中国场景、体现中国思路的具体制度和做法,但仍需要避免"上热下冷""、外热内冷"的局面,使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收到真正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营商环境 中国场景 评价体系 制度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数字营商环境建设的“数法协同”问题及其实现路径
6
作者 魏小雨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数字营商环境建设不仅强调数字工具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应从法治视角考量政府与市场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新型关系。在“技术+制度”双重维度的形态变迁中,数字营商环境形成市场主体权益保障与行政服务效能提升的双重功能。当前,我国数字... 数字营商环境建设不仅强调数字工具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应从法治视角考量政府与市场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新型关系。在“技术+制度”双重维度的形态变迁中,数字营商环境形成市场主体权益保障与行政服务效能提升的双重功能。当前,我国数字营商环境建设中数字技术红利及治理效能难以充分释放,其原因在于面临新型数字技术与传统体制的冲突、数据治理体系不完善、数字政务服务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数字评价指标适用局限性等多领域中的“数法协同”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应以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为目标,推动技术与体制融合、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提升政务服务供给能力并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应充分认识到法治也是一种生产力,其与数字化的双向赋能与协同建设,将全面优化数字营商环境,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营商环境 法治 技术 协同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营商法治环境评价的理路与指标体系 被引量:6
7
作者 郭海蓝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4-161,共8页
基于中国营商法治环境建设实践与未来走向的理性视角,结合营商环境评价与法治评价的跨学科研究方法,采用融合顶层设计、评价方法与标准、评价框架在内的体系性思路,兼顾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双重需求,从宏观层面搭建涵盖营商法制环境、... 基于中国营商法治环境建设实践与未来走向的理性视角,结合营商环境评价与法治评价的跨学科研究方法,采用融合顶层设计、评价方法与标准、评价框架在内的体系性思路,兼顾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双重需求,从宏观层面搭建涵盖营商法制环境、政企互动环境、司法能动环境和社会信用环境在内的营商法治环境评价框架,围绕共识化、可量化、可回溯和企业主体化的指标设计原则,构建营商法治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并对微观层面的指标择取逻辑作出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评价 法治评价 营商法治环境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