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辩证特性与世界历史意义
1
作者 王凤 李兵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共8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作为客观事实的世界历史是物质生产发展和普遍交往扩大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走向共产主义“自由王国”的道路既具统一性又具多样性,其发展的价值指归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辩证把握中国...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作为客观事实的世界历史是物质生产发展和普遍交往扩大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走向共产主义“自由王国”的道路既具统一性又具多样性,其发展的价值指归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辩证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可以看出,其既遵循世界历史演进的普遍规律又独具自身特殊性,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既立足于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又注重目标的长期性,既彰显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又着眼于世界现代化发展格局,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党性和人民性、阶段性和长期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统一。立足这一视角,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破解资本逻辑的支配重构了世界现代化图景,以延展人的现代化属性优化了全球现代化实践主体,以中国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寻求现代化的途径,从图景重构、主体优化、道路拓展等方面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庚香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0,共27页
中国道路是理解近代以来中国总体性问题的根本、根据和基础,中国道路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探索和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只有立足大历史观,才能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避免陷入“中国道路、西方话语”的陷阱。要... 中国道路是理解近代以来中国总体性问题的根本、根据和基础,中国道路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探索和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只有立足大历史观,才能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避免陷入“中国道路、西方话语”的陷阱。要重构史观,了解、学习、借鉴、批判和超越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的思想素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把握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走向及趋势,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为分析历史演变机理、探究历史发展规律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5000多年文明史以及100多年党史、70多年新中国史、60多年社会主义发展史和40多年改革开放史,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要重构文明,以“第二个结合”理论创新成果指引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与回归、守正与创新,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要重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立比较完整、完善的关于中国道路阐释的自主知识体系,形成有关中国道路理论的特色方式、特色理论视域、特色学派,以揭示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能够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要抓紧构建新时代中国学和世界中国学,实现自我视角和他者视角相互交织、比较平衡的文明交流和研究范式。要高度关注当前世界中国学研究中七大具有全局性的“中国问题”,包括汤因比之问、彭慕兰之问、李约瑟之问、康德拉季耶夫之问、福山之问、雷默之问、李希霍芬之问,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不断深化对中国道路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探索,形成富有创造性和价值感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中国道路的思想建构和实践指导做出历史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新时代中国 世界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递进共演
3
作者 宋聪 李波 《阴山学刊》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间是相济相成、融通交契的互化关系,于历时态交互共构中开显出“历史相遇—融通共筑—协力共进”的展演姿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与选择,深受中国独特文明渊脉的浸润涵养,是由亘古绵长的历史与璀璨高... 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间是相济相成、融通交契的互化关系,于历时态交互共构中开显出“历史相遇—融通共筑—协力共进”的展演姿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与选择,深受中国独特文明渊脉的浸润涵养,是由亘古绵长的历史与璀璨高阶的文化所框定的必然结果。新时代新语境下,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筑梦民族复兴伟业必须把握文化主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坚持因时变革,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明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态、生成和超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探析
4
作者 田雪 翟征辉 《领导科学论坛》 2024年第12期60-64,共5页
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形态、生成等方面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在形态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关注、循序渐进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生成上,中国... 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形态、生成等方面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在形态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关注、循序渐进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生成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着独特性的逻辑理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为其奠定了理论根基,中华传统民本思想和大同理念为其提供了文化滋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现代化建设历程是其生成的实践条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独特的形态和生成逻辑,使其在主导逻辑、人民主体、全面发展和世界意义等方面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独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5
作者 余圆圆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4期111-113,共3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融合了丰富的内涵特征,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独特性。它是现代化中国和中国化现代化的统一体,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融合了丰富的内涵特征,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独特性。它是现代化中国和中国化现代化的统一体,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推进以及全球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因此,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牢牢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将人民置于核心地位的发展理念贯穿始终,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动力,实现统筹兼顾的发展布局,才能真正把握住这条道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中国和全球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人类文明 价值意蕴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
6
作者 李亚迎 王艳玲 宋鑫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5期126-128,共3页
现代化道路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自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遗余力地探索现代化道路,实现了被动式现代化朝着主动式现代化的有序推进,开创了更符合中国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着现代化... 现代化道路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自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遗余力地探索现代化道路,实现了被动式现代化朝着主动式现代化的有序推进,开创了更符合中国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着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也彰显着现代化发展的中国特色,是中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走出的独创性、原创性现代化道路。深化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西方现代化道路 历史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分析
7
作者 朱颖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5期87-89,共3页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东方国家发展学说、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逻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为中心为价值逻辑,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东方国家发展学说、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逻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为中心为价值逻辑,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历史逻辑,创造性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开启强起来的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发展中国家走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典范,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丰富了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共产党 逻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资本逻辑到人本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性超越 被引量:25
8
作者 张亚泽 张固宁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共9页
西方现代化道路是资本逻辑主导下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必然结果,并不是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人本逻辑主导下,克服和超越资本全球化无序扩张的必然途径,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立在... 西方现代化道路是资本逻辑主导下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必然结果,并不是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人本逻辑主导下,克服和超越资本全球化无序扩张的必然途径,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立在世界“普遍性交往”和跨越社会形态的基础上,世界历史性与中国现实性的辩证统一构成了它的原生特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它的本质属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处于“两个必然”的大时代,形式上是后发外生型,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人本逻辑为主导,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重要成果,突破了资本逻辑主导下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困境,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在理论、制度和文化三位一体格局上的历史性超越,开启了人类探索现代化多元图景的世界社会主义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资本逻辑 人本逻辑 历史性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国为中心”与“以中国为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思想的战略思维特征
9
作者 李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6,共7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思想厚植于中国历史与文化之中,进而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与“以中国为方法”的战略思维,展现了新时代国家发展的鲜明特征和道路优势,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认识习近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思想厚植于中国历史与文化之中,进而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与“以中国为方法”的战略思维,展现了新时代国家发展的鲜明特征和道路优势,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思想的“所来”“所在”“所依”“所领”,进而理解其所彰显历史性、现实性、文化性与世界性的“古”与“今”“内”与“外”的内在逻辑与有机统一,体现了鲜明的战略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为方法 战略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科学内涵的多维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智 刘龙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31,共4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中国实现现代化发展所选择的思维、路径、方式的概括表述。要充分把握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密码,就必须系统分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构成,从指导理论、价值取向、制度设计、文化蕴含等多个维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中国实现现代化发展所选择的思维、路径、方式的概括表述。要充分把握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密码,就必须系统分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构成,从指导理论、价值取向、制度设计、文化蕴含等多个维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方能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形象,呈现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特质,向试图走向现代化或正在走向现代化的民族国家传递科学理论的指引和中国实践的启示,帮助它们找寻到适合自身现代化发展的思维方式和有效路径,为世界的多样文明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科学内涵 系统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的全面发展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婷 李少军 《理论视野》 CSSCI 2022年第6期50-56,共7页
党领导人民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础是走自己的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自身的制度属性,彰显人民性的实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 党领导人民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础是走自己的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自身的制度属性,彰显人民性的实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趣,而人的全面发展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的主体动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除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类之间的发展困境,为人的发展创建新的文明形态,即创建人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人类发展新形态、创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人类发展新形态、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类发展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人民性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维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丹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24,共5页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从历史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历了从确立“工业化”的现代化目标到拓展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从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到正式形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从历史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历了从确立“工业化”的现代化目标到拓展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从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到正式形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从实践维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促进了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取得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成效,坚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经验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经验主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事业的坚强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独立自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历史进程 主要成就 基本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重伦理智慧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立新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4,共8页
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根本的政治伦理问题。西方现代化道路是以资本扩张和强权政治为其底色,以牺牲他国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代价,造成深刻的国际不公和国际冲突、对抗,必然存在严重的伦理问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以和平、合作和共享... 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根本的政治伦理问题。西方现代化道路是以资本扩张和强权政治为其底色,以牺牲他国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代价,造成深刻的国际不公和国际冲突、对抗,必然存在严重的伦理问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以和平、合作和共享为伦理底色,实现了对强权政治的伦理超越、对西式全球化的伦理补救和对资本逻辑的伦理规制,为消解全球性危机、维护世界和平和公平正义、破解资本逻辑带来的两极分化难题贡献了重要的伦理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伦理智慧 和平 合作 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海外认知及其启示 被引量:4
14
作者 姚立兴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3,共8页
海外学界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长期关注形成了异彩纷呈的不同认知。在其思想理据上,他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指导地位,但仍有待形成广泛共识;在其社会性质上,越来越多的人在观点论争中肯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在其... 海外学界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长期关注形成了异彩纷呈的不同认知。在其思想理据上,他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指导地位,但仍有待形成广泛共识;在其社会性质上,越来越多的人在观点论争中肯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在其成功因由上,他们总结了政治领导、经济体制、中华文明、国际借镜方面的新鲜经验;在其世界影响上,他们高度评价其对人类进步事业的重大意义。同时,他们认知中存在的误读误判应理性看待,在方法、视域、学科上展现的认知偏好对推进这一道路的守正创新、对外传播、话语建构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中国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拓创新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4
15
作者 任铃 赵儒和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4,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经百年走出的创新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在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立足唯物史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以独立自主为基本原则,以社会主义为实践方式,从理论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经百年走出的创新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在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立足唯物史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以独立自主为基本原则,以社会主义为实践方式,从理论创新、历史超越和现实发展三个方面走出了后发现代化国家既保持独立又实现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统一,集中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科学性、历史进步性和道路先进性,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开拓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文明意蕴探析——以新型国家制度为中心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应瑞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25,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文明意蕴集中体现在以新型国家制度为支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新型国家制度建设同社会主义文明探索相同步,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经历四个历史时期、五次历史性发展进程。新型国家制度是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文明意蕴集中体现在以新型国家制度为支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新型国家制度建设同社会主义文明探索相同步,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经历四个历史时期、五次历史性发展进程。新型国家制度是反思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解构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产物,在当代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等义统称,它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秉持人民至上政治价值观,实行民主集中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内嵌着统一战线底色,实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特色”、“新现代性”三重属性相统一。新型国家制度是社会主义文明在政治维度的集中体现,以人民逻辑突破资本逻辑对现代国家制度建设的支配作用,以中国式民主批判和超越西式民主,它以自身成功实践确证人类制度文明和制度形式的多样性,丰富人类政治文明形态,有着世界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新型国家制度 政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原创性贡献的四重维度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勇 文成豪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3,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从历史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了我们党带领人民矢志不渝“走自己的路”的自信和底气。从文化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贯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和中华优秀传统...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从历史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了我们党带领人民矢志不渝“走自己的路”的自信和底气。从文化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贯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底蕴。从比较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融汇了定性定位、批判建构、创造创新的辩证逻辑,彰显了人类实现现代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方法论维度看,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在守正创新中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坚持系统观念中“先行先试”,彰显了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方法论要求。从这四重维度审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原创性贡献,对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原创性贡献 四重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重面向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琳 白雪梅 《理论视野》 CSSCI 2023年第6期37-43,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探索过程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形成内在规定性,内蕴着三重面向。从现代化面向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遵循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又扎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传统与现实境...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探索过程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形成内在规定性,内蕴着三重面向。从现代化面向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遵循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又扎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传统与现实境况,凸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规律,体现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有机结合;从社会主义面向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与推进现代化的双重任务,完成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由马克思视域中的“历时性”关系转向中国实践场域下的“共时性”存在,从而赋予现代化以社会主义性质;从文明面向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然产生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不仅符合人类文明演变规律,其自身目的旨趣又推动和引领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充分彰显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 社会主义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涵·特征·价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赜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佳雯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12-117,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溯源于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艰辛探索的历史进程,是立足两个结合全面推进的现代化,是贯穿三个飞跃一脉相承的现代化,是坚持四个全面深度契合的现代化,是协调五个文明整体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扎根中国本土的...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溯源于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艰辛探索的历史进程,是立足两个结合全面推进的现代化,是贯穿三个飞跃一脉相承的现代化,是坚持四个全面深度契合的现代化,是协调五个文明整体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扎根中国本土的现代化实践成果,其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自主性与开放性、全面性与协调性、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显著特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综合考量民族立场和世界维度的全新实践成果,超越了西方现代化资本的形而上学特征,从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赓续了本民族传统文明,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同时,开辟了世界现代化新道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科学内涵 内涵 特征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出场逻辑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成利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5-20,共6页
我国现代化进程经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顺利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总体遵循“革命”与“发展”两大逻辑主线。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 我国现代化进程经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顺利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总体遵循“革命”与“发展”两大逻辑主线。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现代化的滋养、坚持“人”的价值引领,而在新的发展阶段历史性地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着传统文明向现代化文明、现代化文明向社会主义文明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文明逻辑 价值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