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式治理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基于中国贫困治理的分析
1
作者 张燚 谢赟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70,共8页
中国贫困治理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中国式治理现代化逐步形成的象征。中国式治理现代化是对西方治理现代化的整体超越,为世界各国实现治理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参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治理现代化成功的根本保证,确保了中... 中国贫困治理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中国式治理现代化逐步形成的象征。中国式治理现代化是对西方治理现代化的整体超越,为世界各国实现治理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参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治理现代化成功的根本保证,确保了中国式治理现代化能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激发不同治理主体的活力,实现不同治理主体间的有效协作。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也是持续推进中国式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能够保证中国式治理现代化始终走群众路线,不断提升中国式治理现代化的吸纳力和整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式治理现代化 本质要求 贫困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推进科技创新的实践路径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邓恒 姚芳遥 陈柏强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8,共9页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加快实现中国式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以推进科技创新至关重要。文章在明确中国式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之内涵要义的基础上,把握中国式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与科技创新之耦合关...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加快实现中国式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以推进科技创新至关重要。文章在明确中国式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之内涵要义的基础上,把握中国式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与科技创新之耦合关系,通过分析二者耦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明确了各自定位与耦合机制,并借此提出应当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发挥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协同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化、加强知识产权治理国际话语权,进而为中国式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科技创新形成体系化路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 科技创新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方法论”的文化何以推进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
3
作者 孟娴 魏崇辉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3,共12页
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呼唤“方法论”意义上的文化出场。这既是对传统治理方式局限性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新的历史时期开辟基层善治道路的有效探索。新时代以来党和政府政治文件表明,文化的“方法论”价值集中体现为将“马克思主义思... 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呼唤“方法论”意义上的文化出场。这既是对传统治理方式局限性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新的历史时期开辟基层善治道路的有效探索。新时代以来党和政府政治文件表明,文化的“方法论”价值集中体现为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方向指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内容滋养,将“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作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支撑。示范、认同、规约、整合四种文化方法通过“价值引导—心理内化—行为约束—系统建构”的治理结构,彰显出文化推进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方法论”意义。从基层个体到基层民众再到基层社会的逐级嵌套,推动了基层治理的高质量发展。面向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要素、完善文化方法作用于基层治理的制度化常态化渠道、更好平衡文化作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张力是文化作为一种“方法论”走向成熟和规范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方法论 基层治理 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数字金融与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洁 张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164,共16页
基于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金融对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驱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是数字金融推动中国式乡... 基于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金融对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驱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是数字金融推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对数字经济发达地区、东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影响更强。空间效应检验发现,数字金融不仅能够驱动本省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而且对相邻省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 乡村振兴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思考 被引量:7
5
作者 邱春林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141,共9页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对乡村治理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现代化新框架。这一框架涵盖了乡村治理组织体系、乡村治理内容体系、乡村治理运行体...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对乡村治理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现代化新框架。这一框架涵盖了乡村治理组织体系、乡村治理内容体系、乡村治理运行体系和乡村治理保障体系,其中组织体系是关键,内容体系是重点,运行体系是载体,保障体系是依托,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握时代发展要求、优化体制机制、发展集体经济夯实物质基础等,则为推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 新要求 新框架 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进路 被引量:1
6
作者 左瑞婷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2期99-102,共4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效能的关键之举,乡村社会治理离不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支撑。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当前中国乡村的具体实践,即通过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同时实现乡村社会有效治理的统一实践过程。近...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效能的关键之举,乡村社会治理离不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支撑。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当前中国乡村的具体实践,即通过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同时实现乡村社会有效治理的统一实践过程。近年来,各地围绕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进行大量创新,逐步形成具有典型性和可供复制的实践案例。当然,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实践进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效能必然受到一定现实条件的约束。对于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亟需进一步探索发展乡村治理结构,调动村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重新形塑韧性、双轨治理格局,深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此推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 全过程人民民主 有效治理 乡村治理 基层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重逻辑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丁志刚 熊凯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174,共13页
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国家治理领域的体现。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呈现三重逻辑:由管制型治理到管理型治理、由管理型治理到服务型治理、由服务型治理到制度化治理的历史逻辑;融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治国理政智慧、马克... 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国家治理领域的体现。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呈现三重逻辑:由管制型治理到管理型治理、由管理型治理到服务型治理、由服务型治理到制度化治理的历史逻辑;融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治国理政智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成果,吸取国外治理教训的思想逻辑;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基础、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核心、以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现代化为导向的实践逻辑。这三重逻辑分别构成了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底色、亮色与特色。推动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中国式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国家现代化治理能力,以国家治理效能助推国家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 历史逻辑 思想逻辑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式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17
8
作者 黄群慧 周倩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4,共11页
中国式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要求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加快建设现代财政金融体系,强化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和金融监管协调,全面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完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体系,以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为牵引持续优化政府服务,推... 中国式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要求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加快建设现代财政金融体系,强化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和金融监管协调,全面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完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体系,以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为牵引持续优化政府服务,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结合。中国式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坚持以国家发展规划作为宏观经济治理的战略导向,坚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提高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精准性和前瞻性,坚持构建稳中求进的宏观经济治理工作的总基调和方法论,坚持构建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各方面目标优化、分工合理、紧密配合、高效协同的政策体系,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中国式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新成果,是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下对宏观经济领域经济规律的新探索,它在形成过程中,虽吸收了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但却超越了西方经济学宏观调控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 宏观调控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式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结构和新秩序 被引量:2
9
作者 罗建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22,共10页
中国式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主要是政府如何治理资本逻辑与劳动者价值创造规律的关系问题。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实质性内涵就是协调和处理好国家公共事务治理能力、劳动创造价值伟力与资本... 中国式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主要是政府如何治理资本逻辑与劳动者价值创造规律的关系问题。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实质性内涵就是协调和处理好国家公共事务治理能力、劳动创造价值伟力与资本激活市场活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确保“三力组合”充分激活,构成新结构,形成新秩序。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贯穿中国式治理体系现代化全过程、全要素和全方位的根本遵循和基本原则,也是建构中国式治理体系现代化新结构和新秩序的根本遵循和基本原则。为了确保中国式治理体系现代化拥有新秩序、取得新进展,必须有科学的制度设计与政治基础、合理的结构安排与力量输出、优质的资源配置与要素激活、科学的精神智慧与文化支撑、强劲的动力源泉与动能供给、有利的外在条件与善治环境,这样才能确保高效的治理组织与社会运行始终处于善治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治理体系现代化 新结构 新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逻辑、挑战与路径 被引量:10
10
作者 易承志 韦林沙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180,共9页
城市治理体现了治理价值的引导、治理结构的作用和治理过程的推进,是三者综合作用的产物。中国式城市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彰显出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价值取向。为此,建设人民城市,推进中国式城市治理现代化,必须在治理... 城市治理体现了治理价值的引导、治理结构的作用和治理过程的推进,是三者综合作用的产物。中国式城市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彰显出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价值取向。为此,建设人民城市,推进中国式城市治理现代化,必须在治理价值、治理结构和治理过程三个维度上体现出鲜明的人民性、整体性与回应性特征。对此,城市治理系统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平衡整体价值与个体需要、静态条件与动态韧性、治理工具与治理场景间的张力,有效回应人民城市建设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治理 中国式城市治理现代化 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内涵阐释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继军 田纯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第23期35-37,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新思想的提出,为我们深入开展中国式社区治理现代化研究提供了崭新理论视角。中国式社区治理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区治理现代化,既具有各国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新思想的提出,为我们深入开展中国式社区治理现代化研究提供了崭新理论视角。中国式社区治理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区治理现代化,既具有各国社区治理现代化的一般特征,更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式社区治理现代化是对社区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走什么样道路的一种全新定位,是对社区实现现代化诸多具体问题的一种全新设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区治理 中国式社区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寓情于治:社区情感治理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晓凯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1,共11页
社区作为情感关系的地域性空间,拥有悠久的情感治理知识谱系和社会文化基础。社区情感治理以柔性的行动方式释放制度权威,使自上而下的标准化、统一化、形式化的行政与法律规范融入到居民的日常话语和生活惯习,从而消弭治理与生活之间... 社区作为情感关系的地域性空间,拥有悠久的情感治理知识谱系和社会文化基础。社区情感治理以柔性的行动方式释放制度权威,使自上而下的标准化、统一化、形式化的行政与法律规范融入到居民的日常话语和生活惯习,从而消弭治理与生活之间的鸿沟。在实践层面,情感仪式、情感话语、情感帮扶、情感调解和情感空间等共同形塑了情感治理的总体性框架,以此勾勒出社区情感治理的实践进路。与此同时,社区情感治理在诸多方面有助于实现基层“善治”,对于推进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情感治理 基层治理 实践进路 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13
作者 冯霞 谭苋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共8页
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共存竞争的时代条件下,如何超越资本主义治理之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为此提供了探索方向。自《莱茵报》时期开始,马克思从理性批判视角揭示了“治理的贫困... 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共存竞争的时代条件下,如何超越资本主义治理之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为此提供了探索方向。自《莱茵报》时期开始,马克思从理性批判视角揭示了“治理的贫困”在资本主义国家治理结构中的矛盾状况,从法哲学批判视角剖析了其发生机制,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澄明了其负载于资本逻辑之上的制度性根源;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破解“治理的贫困”的根本途径,并由此实现了对资本逻辑下“治理的贫困”的超越。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为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治理的本质与局限性、探求中国式现代化治理道路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基础和理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治理的贫困” 中国式现代化治理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