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慈善文化现代化内涵及其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孙作顶 刘海江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73,共6页
中国慈善文化源远流长,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式现代化”也赋予了中国式慈善文化现代化内涵:中国式慈善文化的现代化是在人口规模巨大的背景下的现代化慈善文化、是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现代化慈善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 中国慈善文化源远流长,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式现代化”也赋予了中国式慈善文化现代化内涵:中国式慈善文化的现代化是在人口规模巨大的背景下的现代化慈善文化、是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现代化慈善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慈善文化、是走人类命运共同体道路的现代化慈善文化。中国式慈善文化必须走出国门,才能向世界展现中国式慈善文化中的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及共享理念。目前,中国式慈善文化国际传播面临着传播主体、传播途径单一等缺陷,所以应从扩宽传播主体、创新传播路径等方式做好中国式慈善文化国际传播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慈善文化 国际传播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在场的慈善事业:经验局限与转型进路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威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0-96,共7页
在中国,慈善事业从来就是国家的事业。作为"中国式慈善"与生俱来的特殊性质,国家在场所蕴含的力量和权威渗透在慈善组织的萌芽、生长和发育之中,塑造着慈善事业的组织生态和总体性格,也制约着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和转型路径。... 在中国,慈善事业从来就是国家的事业。作为"中国式慈善"与生俱来的特殊性质,国家在场所蕴含的力量和权威渗透在慈善组织的萌芽、生长和发育之中,塑造着慈善事业的组织生态和总体性格,也制约着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和转型路径。在历史脉络中思考慈善转型的来龙去脉,可以发现,"慈善事业的国家在场"是一种贯通古今的历史传统。它使慈善组织生态显现出浓厚的中国特色,亦使慈善发展模式隐藏着不可调和的深层悖论,即对行政权威性的依附和对组织自主性的寻求。国家在场的经验命题决定了破解"中国式慈善"困局并非去行政化那样简单,相反,我们要充分发挥国家在场的经验优势,从根本上破除"官民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超越国家与社会、政府与民间的体制藩篱,建构国家与社会和谐共生的大慈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在场 中国式慈善 认同危机 转型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