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的历史逻辑与辩证逻辑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强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I0002,共9页
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是中国在作为现代化重要内容的城镇化领域摆脱“学徒”状态而开辟的自主城镇化之路。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向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遵循唯物史观中国逻辑,受中国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
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是中国在作为现代化重要内容的城镇化领域摆脱“学徒”状态而开辟的自主城镇化之路。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向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遵循唯物史观中国逻辑,受中国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原则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求中国必须自主开创城镇化新道路,以解决“学徒”状态下中国城镇化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且重塑新的全球城市体系。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的道路之新是一个历史性的创造,表现为对西方城镇化道路、旧中国城镇化道路、苏联城镇化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城镇化道路、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化道路等五重城镇化道路坐标的不断超越。要对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进行整体性和全面性认识,还需要深刻揭示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出场内蕴的“否定之否定“”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城镇化
新道路
空间正义
历史逻辑
辩证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助力共同富裕——现实约束与路径创新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中华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7-152,共6页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在空间、经济、创新方面已取得历史性成就,主要表现为城市发展格局逐步优化、城市经济实力...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在空间、经济、创新方面已取得历史性成就,主要表现为城市发展格局逐步优化、城市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工作成果丰硕,为推进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建设无论是在产业发展水平方面,还是在公共服务供给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均存在一定差距。对此,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从分类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镇化绿色低碳转型三方面发力,厚植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
现代
化
中国式
新型
城镇
化
共同富裕
包容性发展
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民工返乡与中国式逆城镇化实践智慧
被引量:
11
3
作者
沈东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4-91,共8页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产生了结构分化,既有城镇化的行为诉求,也有市民化的角色再造,更有逆城镇化的理性选择,三者共同构成当代中国农民工“城镇化—市民化—逆城镇化”的实践图景。基于农民工的主体性视角,农民工返乡不是被动无奈的...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产生了结构分化,既有城镇化的行为诉求,也有市民化的角色再造,更有逆城镇化的理性选择,三者共同构成当代中国农民工“城镇化—市民化—逆城镇化”的实践图景。基于农民工的主体性视角,农民工返乡不是被动无奈的反城镇化,而是一种理性选择的逆城镇化,在“国家—社会—个体”的结构作用下,呈现出“进退有据”的逆城镇化实践逻辑。农民工逆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市民化、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展现“以退为进、进退有据”“以守为攻、攻守平衡”“以逸待劳、劳逸结合”“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的中国式逆城镇化实践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返乡
中国式
逆
城镇
化
新型
城镇
化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集体为媒介的城镇化:一种新型城镇化经验--基于嘉善县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王阳
熊万胜
韩璐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129,共11页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体制的持续改革,中国城镇化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区别于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接力式进城和弹性城镇化模式,地方政府在农村综合改革实践中探索出基于城乡融合的、以集体为媒介的新型城镇化模式。该模式是...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体制的持续改革,中国城镇化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区别于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接力式进城和弹性城镇化模式,地方政府在农村综合改革实践中探索出基于城乡融合的、以集体为媒介的新型城镇化模式。该模式是指在保持城乡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镇域空间整合,在镇域范围内重建农村集体经济和乡村社会共同体,在实现农民城镇就业及城市生活的同时,保留乡村聚落形态和社会整体性,成为城乡两宜的全域城镇化模式。该模式推动地方经济结构从村域小循环向城域大循环、发展重心从城市向城乡全域、乡村资源从单维市场化向双重市场化、社会形态从经济联合体向发展共同体的转变,从而实现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政策协同,推动了城乡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新型
城镇
化
农民集体
中国式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的历史逻辑与辩证逻辑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强
机构
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I0002,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本全球化城市体系支配下的城市问题批判与双重治理的哲学研究”(19BZX020)
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是中国在作为现代化重要内容的城镇化领域摆脱“学徒”状态而开辟的自主城镇化之路。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向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遵循唯物史观中国逻辑,受中国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原则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求中国必须自主开创城镇化新道路,以解决“学徒”状态下中国城镇化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且重塑新的全球城市体系。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的道路之新是一个历史性的创造,表现为对西方城镇化道路、旧中国城镇化道路、苏联城镇化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城镇化道路、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化道路等五重城镇化道路坐标的不断超越。要对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进行整体性和全面性认识,还需要深刻揭示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出场内蕴的“否定之否定“”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辩证法。
关键词
中国式城镇化
新道路
空间正义
历史逻辑
辩证逻辑
分类号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助力共同富裕——现实约束与路径创新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中华
机构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7-152,共6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EIA190507)。
文摘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在空间、经济、创新方面已取得历史性成就,主要表现为城市发展格局逐步优化、城市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工作成果丰硕,为推进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建设无论是在产业发展水平方面,还是在公共服务供给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均存在一定差距。对此,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从分类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镇化绿色低碳转型三方面发力,厚植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根基。
关键词
中国式
现代
化
中国式
新型
城镇
化
共同富裕
包容性发展
产业高质量发展
Keywords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Chinese-style new urbanization
Common prosperity
Inclusive development
Industrial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民工返乡与中国式逆城镇化实践智慧
被引量:
11
3
作者
沈东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4-91,共8页
基金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逆城镇化的实践样态与理论阐释研究”(20CSH049)的成果。
文摘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产生了结构分化,既有城镇化的行为诉求,也有市民化的角色再造,更有逆城镇化的理性选择,三者共同构成当代中国农民工“城镇化—市民化—逆城镇化”的实践图景。基于农民工的主体性视角,农民工返乡不是被动无奈的反城镇化,而是一种理性选择的逆城镇化,在“国家—社会—个体”的结构作用下,呈现出“进退有据”的逆城镇化实践逻辑。农民工逆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市民化、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展现“以退为进、进退有据”“以守为攻、攻守平衡”“以逸待劳、劳逸结合”“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的中国式逆城镇化实践智慧。
关键词
农民工返乡
中国式
逆
城镇
化
新型
城镇
化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集体为媒介的城镇化:一种新型城镇化经验--基于嘉善县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王阳
熊万胜
韩璐瑶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129,共11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城镇化进程中的街面治理与公共空间秩序问题研究”(20YJC840028)。
文摘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体制的持续改革,中国城镇化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区别于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接力式进城和弹性城镇化模式,地方政府在农村综合改革实践中探索出基于城乡融合的、以集体为媒介的新型城镇化模式。该模式是指在保持城乡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镇域空间整合,在镇域范围内重建农村集体经济和乡村社会共同体,在实现农民城镇就业及城市生活的同时,保留乡村聚落形态和社会整体性,成为城乡两宜的全域城镇化模式。该模式推动地方经济结构从村域小循环向城域大循环、发展重心从城市向城乡全域、乡村资源从单维市场化向双重市场化、社会形态从经济联合体向发展共同体的转变,从而实现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政策协同,推动了城乡共同富裕。
关键词
城乡融合
新型
城镇
化
农民集体
中国式城镇化
Keyword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Urbanization
Rural Collective
Common Prosperity
分类号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的历史逻辑与辩证逻辑
赵强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助力共同富裕——现实约束与路径创新
李中华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农民工返乡与中国式逆城镇化实践智慧
沈东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以集体为媒介的城镇化:一种新型城镇化经验--基于嘉善县的个案研究
王阳
熊万胜
韩璐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