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养老的历史变迁与现代重构——基于“家国一体”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林闽钢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9,158,共9页
中国传统养老模式具有家国共责的双层构造及社会伦理支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开启了以单位为载体的社会养老方式的结构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以社区为载体的养老方式再结构化,实现了由传统养老模式向现代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转化,... 中国传统养老模式具有家国共责的双层构造及社会伦理支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开启了以单位为载体的社会养老方式的结构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以社区为载体的养老方式再结构化,实现了由传统养老模式向现代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转化,其实质是中国“家国一体”养老的现代延展。当前,城市社区嵌入式养老和农村社区链式养老成为社会服务体系融合发展的新趋向。为此,本文从“家国一体”的视角出发提出新时代推动中国式养老发展的方略,即倡导新时代老龄文明,构建养老服务共同体;从“居家养老社区化”和“机构养老社区化”两条发展路径,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养老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家国一体 居家养老社区化 机构养老 社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中国式养老的理论解析与路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鹃娟 陈雨欣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57,共11页
我国人口发展现已进入关键期,正在形成新的人口格局。推动中国式养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主要任务。新时代的中国式养老立足于我国国情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求,通过老龄... 我国人口发展现已进入关键期,正在形成新的人口格局。推动中国式养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主要任务。新时代的中国式养老立足于我国国情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求,通过老龄事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形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进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的中国式养老呈现出趋同性、独特性、差异性、阶段性以及大国性的鲜明特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理解和把握如何推动中国式养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指南。在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应发挥“一核多元”的优势推进大国人口老龄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创新中国式养老的内容与形式,应在保基本、补短板的基础上推动中国式养老的均衡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提高养老效益,探索构建开放多元的养老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全体老年人共享高质量的中国式养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养老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老龄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的中国式养老--数字机遇与算法挑战 被引量:5
3
作者 胡湛 尹思薇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81,共13页
老龄化和数字化正在形成的历史性交汇,拓宽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内涵和想象空间。中国是老年人口最多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龄化的发展与生育意愿低迷、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等人口现象相伴生,并有疆域范畴广和区域差异大等... 老龄化和数字化正在形成的历史性交汇,拓宽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内涵和想象空间。中国是老年人口最多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龄化的发展与生育意愿低迷、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等人口现象相伴生,并有疆域范畴广和区域差异大等约束条件,城乡养老服务不均衡相对突出,面临的养老压力较为繁重和复杂。中国特有的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更对养老这一重大民生问题提出了特定要求,中国式养老作为严肃的学理命题和实践主题由此浮现,并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相同步和相协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族群属性和文化特质。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数智技术积极赋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协调供需两端的失衡矛盾,助推养老事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促进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若干新的机遇。但同时也衍生了新的挑战,老年人遭遇新型“数字鸿沟”而被隔绝于数字红利之外,算法年龄歧视和算法黑箱等伦理失范现象威胁老年人的基本生存状态,加剧不平等和不安全等风险。为此有必要从技术规范、法律规制和价值重塑等方面建立以人为本、人机智能协同的算法治理体系,坚持“算法向善”与积极老龄观相结合,提升老年人的信息能力和算法素养,构建更加包容、安全和有效的数智化养老服务体系,使数智技术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积极老龄化的重要力量,更好服务于老年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中国式养老 数字化与智能化 算法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养老的现实定位、关键议题与转型进路 被引量:9
4
作者 陆杰华 谷俞辰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老年群体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及其与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多重张力,对新时期养老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式养老成为重要的社会命题。而在本土化框架下,中国式养老不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老年群体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及其与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多重张力,对新时期养老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式养老成为重要的社会命题。而在本土化框架下,中国式养老不仅是老龄化特殊国情和中国式现代化结合的时代产物,也是实现老龄社会良治善治的关键落点。一方面,我国人口要素、文化传统、社会体系、发展阶段等国情具有复杂性,当前和未来的人口发展既有发达国家面临的共性问题,也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同质问题,更有中国本土化的特殊问题。中国式养老在瞄准对象、价值取向、基本单位、时间维度和永续发展等方面与先发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为推动中国式养老更好地适应新型老龄社会形态,应从治理依据、治理理念、治理资源、治理工具、治理主体、治理模式等方面着手,不断调整和创新相关体制机制,以制度化的政策手段撬动代际利益的最佳平衡点,实现全民均等的发展权利与发展机会。最终从全人、全代际、全社会、全要素的层面,打造可持续的中国式养老共同体,建立共融、共建、共享的全龄友好型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养老 老龄治理 养老本土化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化理论视域下中国式农村养老的历史叙事与现实路径
5
作者 李静 颜振亮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40,共12页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研究聚焦中国农村养老模式转型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揭示其历史脉络、行为演变及结构变迁。借助结构化理论视角,全面剖析了不同历史阶段农村养老模式的鲜明特点及驱动其变化的深层次动因...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研究聚焦中国农村养老模式转型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揭示其历史脉络、行为演变及结构变迁。借助结构化理论视角,全面剖析了不同历史阶段农村养老模式的鲜明特点及驱动其变化的深层次动因。研究发现,受家庭结构变化、经济政策及养老观念等多重因素影响,农村养老模式经历了从家庭养老到多元化养老的演变。研究进一步将农村老年人细分为活力老人(助他)、自立老人(自助)和受助老人(他助),并基于“行为-结构”框架建构分层分类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以活力老人助他为动力,激发农村养老新活力;以自立老人自助为核心,提升农村老人自我发展能力;以受助老人服务为重点,打造农村多元照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养老 养老服务 中国式养老 结构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与立:中国式农村养老秩序的嬗变与重构
6
作者 陆杰华 孙杨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52,共15页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和老龄化的特殊国情,中国农村的养老问题应当放在特定历史背景与客观环境中来理解与分析,形成具有乡土气息与中国范式的农村人口老龄化治理方案。在历史长河中溯源,中国传统社会形成了一套稳定的老有所养的实践逻辑...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和老龄化的特殊国情,中国农村的养老问题应当放在特定历史背景与客观环境中来理解与分析,形成具有乡土气息与中国范式的农村人口老龄化治理方案。在历史长河中溯源,中国传统社会形成了一套稳定的老有所养的实践逻辑,包括以自给自足的小农土地生产为基础的经济秩序、以权责均衡的代际双向反馈为核心的家庭秩序、以近邻亲熟的村庄乡土社会为载体的社会秩序、以世代传承的孝亲敬老文化为根脉的文化秩序,全面彰显了中国乡土社会延续千年的独特智慧。随着时代推移和社会跃迁,生发于传统农业社会的养老秩序出现近代嬗变,人口转变与疾病转型、城乡非均衡发展以及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等带来全新养老挑战。未来,需在历史的经验中重构中国式农村养老的现代秩序,重塑土地、家庭、村落、孝道对于老有所养的当代价值和社会适应性,实现中国式老龄社会治理的本土自觉与自主原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养老 养老秩序 农村 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找回村社: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困境与转型 被引量:21
7
作者 夏柱智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72,共8页
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需要创新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实现农村养老供给与养老需求的有效匹配,体现中国式农村养老——“村社养老”的独特制度优势。基于中部地区多县域的田野调查,政府通过资源输入方式支持普惠性农村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然... 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需要创新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实现农村养老供给与养老需求的有效匹配,体现中国式农村养老——“村社养老”的独特制度优势。基于中部地区多县域的田野调查,政府通过资源输入方式支持普惠性农村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然而实践中养老服务空壳化现象较为突出。少数成功示范点依赖于大量资源支持,经验难以推广。农村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的困境源于养老服务的脱嵌,村社主体性不足,养老服务主体选择、养老服务内容及养老服务资源筹集等方面,需要不断改革完善。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积极老龄化理念指导下,应当从农村实践出发,以村社为本,通过有效的治理举措引导与激活村社组织、激活老人自身资源,提升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与养老需求的匹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养老 村社养老 中国式农村养老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资源下乡与县域农村的简约养老探索 被引量:16
8
作者 夏柱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7-118,共12页
通过资源下乡支持建立适合农村社会特征的简约养老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本路径。基于中部三省九县的调研发现,近年来尽管养老服务项目财政投入不断增加,大量养老服务机构不断完善,但是存在资源投入的内卷化问题:... 通过资源下乡支持建立适合农村社会特征的简约养老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本路径。基于中部三省九县的调研发现,近年来尽管养老服务项目财政投入不断增加,大量养老服务机构不断完善,但是存在资源投入的内卷化问题:公办养老机构床位大量闲置、养老产业化排斥农村老人、社区养老无法运转。为了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困境,县域政府形成了简约养老的新探索,包括有机养老、小作坊式养老院、老年人协会,充分体现了中国式农村养老的基本特征。县域要建立简约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需要从理念上坚持促进养老服务体系的“简约化”,识别农村老年人的经济社会特征,充分挖掘农村内部资源,实现养老服务的社会嵌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下乡 乡村振兴 养老服务 简约养老 中国式农村养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