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2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三个路向
1
作者 曾娅 任胜洪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共6页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实现教育强国的战略选择。推进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应积极探索内生发展路径,为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创造动能;应深化乡村学校在地化教育改革,为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积蓄内能;应坚持数字化持续赋能,为中国式乡...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实现教育强国的战略选择。推进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应积极探索内生发展路径,为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创造动能;应深化乡村学校在地化教育改革,为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积蓄内能;应坚持数字化持续赋能,为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增强势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 乡村教育现代化 数字化赋能 在地化 内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内涵、推进逻辑与实现机制 被引量:8
2
作者 彭泽平 曾凡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1,共9页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明为底基,以乡村自然环境为基本载体,融入现代先进技术手段,以乡村教育优质均衡为目标,实现农业农村...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明为底基,以乡村自然环境为基本载体,融入现代先进技术手段,以乡村教育优质均衡为目标,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的乡村教育现代化进程。要推动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需要直面我国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所存在的实践目标不够明晰、主体治理亟需提质、助推乡村经济文化能力偏弱、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相对滞后、风险调适机制仍需完善的挑战,遵循保障农民教育基本权益的底线逻辑,根植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逻辑,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以及扎根中国乡村大地办教育的实践逻辑。从动态目标设计、主体治理完善、经济文化重塑、合作交流拓展、行动协同规范五个层面推进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教育治理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概念、逻辑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4
3
作者 任胜洪 曾娅 黄欢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共6页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对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和建设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有着独特的逻辑,这些逻辑的生成既继承着马克思主义和世界教育思想的理论,又...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对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和建设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有着独特的逻辑,这些逻辑的生成既继承着马克思主义和世界教育思想的理论,又承继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既回应了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的关切,又着力破解乡村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助力我国乡村教育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升华。未来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可能进路在于全方位构建适宜教育生态,实现乡村教育理念现代化、要素现代化和评价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 城乡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三重逻辑:历史、政策与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尚荣 王著琴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89,共8页
乡村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定盘星,还是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的压舱石,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助力器。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脉络上历经历史洪流中自救、历史困境中起... 乡村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定盘星,还是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的压舱石,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助力器。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脉络上历经历史洪流中自救、历史困境中起伏、历史趋势中推进和历史潮流中转折这四个阶段;其政策上体现为在乡村发展与现代进程的契合中创设、在制度环境与运行机理的融合中执行、在时代发展与现实困境的碰撞中接续等三个方面;其价值上主要涉及乡村教育的乡土性唤醒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乡村教育的生态性夯实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文化底蕴、乡村教育的在地性增强乡村教育现代化的育人本色、乡村教育的现代性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进程等四个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乡村教育振兴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乡村教育现代化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3
5
作者 叶蓓蓓 姜秀影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28-33,共6页
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问题产生于现代化进程中,独具中国乡村的乡土社会传统、地域文化、乡土资源等特色。基于费孝通乡村理论理解中国乡村教育赖以生存的乡村场域,把握中国式乡村的文化底色,是实现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基础和理论... 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问题产生于现代化进程中,独具中国乡村的乡土社会传统、地域文化、乡土资源等特色。基于费孝通乡村理论理解中国乡村教育赖以生存的乡村场域,把握中国式乡村的文化底色,是实现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基础和理论前提。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内嵌于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立足于乡土社会特色,以实现人的现代化教育为本质要求。中国乡村教育诸要素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生产方式、人际关系格局、价值观念的多重挑战。推动实现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需要立足乡土社会本色,转变现代化乡村教育认知;立足乡土社会秩序,塑造现代化乡村教师群体;立足乡土社会需求,重构现代化乡村教育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教育 乡土社会结构 乡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省域政策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孔令民 李莎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1-36,共6页
推进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通过对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试点省份——山东省政策实践研究发现,省域推进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政策体系完备,政策彰显公平性、突出人民性、呈现地方性。依据冲突—模糊模... 推进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通过对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试点省份——山东省政策实践研究发现,省域推进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政策体系完备,政策彰显公平性、突出人民性、呈现地方性。依据冲突—模糊模型、温特政策规划与执行理论,应采取权力主导型政策执行模式,从规范组织间执行行为、加强政策宣传、提升基层执行人员专业水平等方面着力提升省域执行效果。山东省政策实践对全国推进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借鉴与启发价值,即重视目标群体参与政策制定工作,加大投入、提升政策执行积极性,做好统筹协调、有力有序推进政策实施,建立科学政策评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教育现代化 区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逻辑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16
7
作者 赵鑫 李敏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30,共10页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既是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也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难点。受社会发展的市场化导向和工具理性追求等外部因素以及乡村社会相对滞后的生活图式等内部因素交互叠加影响,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既是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也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难点。受社会发展的市场化导向和工具理性追求等外部因素以及乡村社会相对滞后的生活图式等内部因素交互叠加影响,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具有独特的政治逻辑、经济逻辑、人口逻辑、文化逻辑和生态逻辑,应紧扣“中国特点”“乡村特色”“现代水平”等发展指标,以政策驱动、经济支持、人才引领、文化自信和绿色赋能为抓手,推动中国从乡村教育大国向乡村教育强国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中国式 教育现代化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阶序与因应 被引量:8
8
作者 孙杰远 于玲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共8页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借助“阶序”理论,厘清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阶序关系,反思并解决其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推动乡村教育现代化迈入新阶段的关键步骤。乡村教育现...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借助“阶序”理论,厘清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阶序关系,反思并解决其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推动乡村教育现代化迈入新阶段的关键步骤。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阶序,主要表现为关系阶序、位置阶序和价值阶序等。但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教育发展面临着人的现代化模糊、教育生态现代化摇摆、要素关系阶序震荡等关键问题。因此,亟须从重塑人的现代化价值、重构乡村教育序列和重行乡村教育实践等三个方面,为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充足的动力和有效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 阶序 因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及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杜尚荣 田敬峰 洪成文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0,共12页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的现实需求,更是践行中国式乡村教育振兴的必然选择。新时代,要迈入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道路,需要加大乡村教育振兴的实现力度,加快推进教育大...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的现实需求,更是践行中国式乡村教育振兴的必然选择。新时代,要迈入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道路,需要加大乡村教育振兴的实现力度,加快推进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速度,发挥教育红利在乡村振兴中所带来的效度,继而不断将乡村现代化中的挑战“化”为机遇,走出一条带有本土性、跨越性、承接性、领先性与内生性的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之路。具言之,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基于乡村发展的现实需求、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以乡村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现代化,同时也是具有生命价值、社会价值、产业价值、生态价值与文化价值的乡村教育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乡村教育现代化 在地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看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未来 被引量:4
10
作者 凡勇昆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77,共10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把握乡村教育现代化进程,关乎教育强国建设的前途。通过包容与共存,回答乡村教育的“存—废”之问:乡村教育要从“消亡论”走向“振兴论”,通过重塑乡村教育具有基本的结构功能意义、教育城镇化进程已经接近发展极...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把握乡村教育现代化进程,关乎教育强国建设的前途。通过包容与共存,回答乡村教育的“存—废”之问:乡村教育要从“消亡论”走向“振兴论”,通过重塑乡村教育具有基本的结构功能意义、教育城镇化进程已经接近发展极限、城乡教育实现公正的治理之道三个认识维度,解决和平赤字挑战,实现“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对抗”目标。通过尊重与共生,回答乡村教育的“优—劣”之问:乡村教育要从“依附论”走向“自主论”,超越优劣对比,须经历“认识你自己”“公正的旁观者”“陌生化支持”三个层次,解决信任赤字挑战,实现“文明尊重超越文明优越”目标。通过合作与共赢,回答乡村教育的“开—封”之问:乡村教育要从“迷茫论”走向“自信论”,立足实质对话消除隔膜、互利合作实现共赢、真诚交流增强互信三个阶段,解决发展赤字挑战,实现“文明互鉴超越文明隔阂”目标。不共处、不对等、不对话的城乡教育关系,没有最终的受益者,城乡教育应是一个充分容忍多元、尊重多元、欣赏多元的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乡村教育现代化 包容与共存 尊重与共生 合作与共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内涵、价值与实现逻辑 被引量:19
11
作者 欧阳修俊 梁宇健 周润伍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30,共9页
乡村教育现代化占据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半壁江山”。乡村教育发展相对复杂,与城镇教育发展存在差异,尚未全面从现代化技术中汲取发展的力量。专门探索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议题,意在构建完整、系统、全面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体系。中... 乡村教育现代化占据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半壁江山”。乡村教育发展相对复杂,与城镇教育发展存在差异,尚未全面从现代化技术中汲取发展的力量。专门探索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议题,意在构建完整、系统、全面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体系。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以培育乡村人才为中心的现代化,是在彰显乡土特色中全面赶超城镇教育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现代化,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实现乡村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是传承中华优秀耕读文化并以劳动创造为主导的现代化。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导向应跳出“二元”论争,积极遵循国家发展的价值引领,秉持乡土文化的价值禀赋,坚定教育本位的价值立场,立足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奠定乡村主体现代化的价值基调。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既要遵循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道路的一般逻辑,也应符合乡村本土语境,在政治逻辑上以完善乡村教育政策为根本保障,在历史逻辑上以传承乡村教育经验为发展依据,在理论逻辑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科学指导,在实践逻辑上以乡村学校整体变革为基本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教育 教育现代化 乡村振兴 教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价值与路径 被引量:10
12
作者 邱利见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9,共7页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基于本土特色,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主要包括乡村教育理念的中国化定位、乡村教育内容的中国文化底色、乡村教育制度的中国式架构以及乡村教育治理的中国式...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基于本土特色,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主要包括乡村教育理念的中国化定位、乡村教育内容的中国文化底色、乡村教育制度的中国式架构以及乡村教育治理的中国式民主。立足新时代背景,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要条件,是完成立德树人伟大任务的不竭动力。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在于:把握历史方位,认清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新起点;落实顶层设计,明确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新使命;全面深化改革,构建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新格局;打造乡村特色,实现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乡村教育 教育现代化 乡村振兴 乡村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冬奥会遗产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乡村体育的基本内涵、作用机制和推进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康晓磊 缪律 +2 位作者 刘冬华 周铭扬 史国生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2,共8页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北京2022年冬奥会留下的丰厚遗产有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乡村体育。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认为,北京冬奥会场地设施条件现代化夯实了乡村体育发展基础,产业治理体系现代化、城乡体育一体化,制度组织现...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北京2022年冬奥会留下的丰厚遗产有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乡村体育。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认为,北京冬奥会场地设施条件现代化夯实了乡村体育发展基础,产业治理体系现代化、城乡体育一体化,制度组织现代化促进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北京冬奥会遗产对中国式现代化乡村体育的赋能机制主要包括创新驱动机制、融合共创机制、动态匹配机制和协同治理机制。然而北京冬奥会遗产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乡村体育面临冬奥会遗产赋能支撑体系不完善、基层对冬奥会遗产赋能认识不足、乡村地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乡村体育现代化复合型人才缺乏等现实困境。推进北京冬奥会遗产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乡村体育应构建冬奥会遗产赋能顶层设计,培育遗产赋能典型案例;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发展原则,加快遗产赋能转化应用;统筹规划乡村体育设施建设,夯实乡村体育现代化根基;建立健全乡村体育组织,完善“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遗产 乡村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乡村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话语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德全 张婧薇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3,共11页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持久的事业。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为切入点,以破除“五唯”评价的现实难题为落脚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迎来了话语建构与理论升华的重大转折点。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内涵,可以透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持久的事业。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为切入点,以破除“五唯”评价的现实难题为落脚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迎来了话语建构与理论升华的重大转折点。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内涵,可以透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起点逻辑,即必须服务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必须服务全体人民的自由发展、必须服务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将以建立具有价值合理性的、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评价体系为价值旨归,通过教育评价目的、标准、主体、内容、技术五大要素的系统变革,并以内外联动改善评价生态、以权责分散完善评价机制、以过程规范支撑评价科学三大路径来推进评价改革的话语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话语逻辑 话语内涵 话语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法治逻辑及其实现进路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42,共14页
中国式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以法治作为依托,而且法治深植于教育治理现代化全过程和各个领域,并将法治的优势全面释放出来,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在中国式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当中,法治是教育领域自主管理的前... 中国式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以法治作为依托,而且法治深植于教育治理现代化全过程和各个领域,并将法治的优势全面释放出来,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在中国式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当中,法治是教育领域自主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与教育德治价值取向保持一致。在扎实推进中国式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迫切需要现代化的法治治理作保障。但目前存在着教育治理制度体系亟待完善、教育依法治理实践不够充分、多主体参与教育治理的法治化体制机制尚有待健全和教育法治氛围仍有待加强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大制度供给、规范主体行为、强化多主体协同、营造法治氛围等手段予以解决,加速推进中国式教育治理法治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治理 现代化 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乡村新变实景——21世纪乡土文学与影视的现实指向
16
作者 古世仓 周倩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之下,21世纪以来的乡土文学与影视呈现出一种回归、贴近、反哺现实的强烈导向。这一现实指向中包含着三重意蕴,其一是宏观性与实践性,在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的转型进程中,创作者将个人的自觉追求汇入书写时代文...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之下,21世纪以来的乡土文学与影视呈现出一种回归、贴近、反哺现实的强烈导向。这一现实指向中包含着三重意蕴,其一是宏观性与实践性,在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的转型进程中,创作者将个人的自觉追求汇入书写时代文学命题的主流,对乡土文明的现代化衍变进行在场性观照,树立国际视野中的中国乡村形象。其二是真实性与建设性,经由现实书写的边界拓展,实现叙事模式与策略的突破,发挥具有还原性与超前性的文学功能,追求贴近土壤的真实记录,同时提出对乡村未来发展的建设性思考。其三是普泛性与延展性,借助影视、综艺等多媒介路径赋能,面向社会大众广泛展现乡村变革奋斗史与现代农村新形象,激活田园疗愈城市的精神慰藉效能,在全社会层面引发还乡、寻根的情感共鸣,使“新乡愁”在现代化社会中代际赓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叙事 乡土文学 乡土影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校艺术教育:理论自觉、价值导向与实践路径
17
作者 张计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18,共5页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校艺术教育,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原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速建成教育强国。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校艺术教育,重点要推进高校艺术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中国式高校艺术教育体系,聚焦中国式现代...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校艺术教育,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原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速建成教育强国。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校艺术教育,重点要推进高校艺术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中国式高校艺术教育体系,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求,建设高素质艺术教育教师队伍,以信息化促进艺术教育现代化,推动艺术教育生活化,厚植高校艺术教育实践经验,打造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不断提升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水平,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高校艺术教育 美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基本条件与路径选择——“教育、科技、人才”普遍现代化的视角
18
作者 刘子云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9,共11页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科技、人才的普遍现代化。追问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不能规避“人”的现代化问题,其本质特征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和“中国范式的现代化”。实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成熟的现代工业文明...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科技、人才的普遍现代化。追问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不能规避“人”的现代化问题,其本质特征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和“中国范式的现代化”。实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成熟的现代工业文明秩序作为外部条件,较稳定的工业技术文化内核作为内部条件,以及内外部深度融合的耦合机制。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需优化路径选择:以“人本化”的价值伦理回应高等教育现代化价值指涉;用“工业化”的文明秩序创造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条件;推进“本土化”的改革创新,开拓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途径;用“全球化”的中国经验生成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中国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 人的现代化 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助推强国建设探析
19
作者 罗红艳 吕莎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1,共9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战略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理解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意蕴及功能作用夯实了理论基石,澄明了目标使命,指明了建设路向。教育在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承载了不同的时代使命...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战略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理解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意蕴及功能作用夯实了理论基石,澄明了目标使命,指明了建设路向。教育在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承载了不同的时代使命,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在助推强国建设进程中烙下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印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的教育、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等是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有力探索——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合研究》
20
作者 王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96-96,共1页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部署,其中,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力军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如何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完善大学...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部署,其中,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力军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如何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成为一项重要且紧迫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知名学者、河海大学孙其昂教授等所著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合研究》(人民出版社,2024年出版)一书,就是在社会现代化视野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合的高质量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