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1
作者 熊洁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24年第5期90-91,共2页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俗话又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两句话都生动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强国富民离不开发达的工业。实现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新中国诞生前夕,在七届二中...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俗话又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两句话都生动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强国富民离不开发达的工业。实现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新中国诞生前夕,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党就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农不稳 七届二中全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中国工业化道路 中国诞生 强国富民 工业化 农业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的历史地位和中国工业化的历史道路
2
作者 龚育之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8,共8页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中国工业化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工业化 历史地位 现代化 国有经济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 多种所有制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化的困境与文明模式的创新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孝德 《经济研究参考》 2008年第72期2-10,共9页
关键词 中国工业化 文明模式 近代以来 文化背景 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 体制障碍 世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 被引量:5
4
作者 郭克莎 《经济研究参考》 1999年第B3期2-21,共20页
研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目的是在判断我国工业化阶段的基础上,把握“十五”期间以至下个世纪前10年工业增长和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势,以及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走向,同时分析这个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并探索消除障碍... 研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目的是在判断我国工业化阶段的基础上,把握“十五”期间以至下个世纪前10年工业增长和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势,以及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走向,同时分析这个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并探索消除障碍的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收入水平 工业化 我国工业 工业化阶段 问题与出路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高加工度化 中国工业化 产业结构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5
作者 曹一萍 刘衡宇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7,共3页
就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构想和实现工业化的一系列方针做以探讨。认为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考和探索,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目标,设计了中国工业化的整体构思,确定了中国工业化的一系列方针,为我们... 就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构想和实现工业化的一系列方针做以探讨。认为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考和探索,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目标,设计了中国工业化的整体构思,确定了中国工业化的一系列方针,为我们全面建立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工业化道路 基本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毛泽东的中国工业化思想
6
作者 陈德民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3-37,共5页
毛泽东曾经指出:社会革命的任务解决后,必须把将中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他认为:没有工业化,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那落后埃打的状态就不可避免。1953年,他... 毛泽东曾经指出:社会革命的任务解决后,必须把将中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他认为:没有工业化,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那落后埃打的状态就不可避免。1953年,他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把工业化作为总路线的主体。1956年11月,他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的文章中又指出:我们一定要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工业化道路 中小型企业 工业化思想 大型企业 社会主义 农业国 农村发展 国民经济 农轻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未完成之前,人民币升值百害无利
7
作者 向松祚 《新财经》 2010年第11期58-58,共1页
前不久召开的华盛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感觉这个会的关键词就是‘(人民币汇率”。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央行行长、财政部长和经济学家,在讨论全球经济复苏的时候都非常焦虑,似乎找不出一个解决办法,都拿汇率来... 前不久召开的华盛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感觉这个会的关键词就是‘(人民币汇率”。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央行行长、财政部长和经济学家,在讨论全球经济复苏的时候都非常焦虑,似乎找不出一个解决办法,都拿汇率来说事儿,特别是拿人民币汇率来说事儿,好像人民币汇率成了拯救世界的一根稻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业化 人民币升值 城市化 人民币汇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全球经济复苏 央行行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 被引量:4
8
作者 梁秀峰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3-68,共6页
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梁秀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面临的重大历史使命,就是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而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又是当时新民主... 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梁秀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面临的重大历史使命,就是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而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又是当时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道路 优先发展重工业 以重工业为中心 工业 乡镇工业 工业增长 历史进程 产业结构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与中国工业化中的农业:以50年为视角的三个反题
9
作者 郭益耀 林育川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65,共12页
中国快速的农业集体化是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一更宏大的经济目标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后果。不管是对是错,关于中国未来的大视野烙上了毛的印记,漠视这些更宽广的目标去评判1955-1956年农业集体化的高潮是错误的。这种集体化反映了一种外延... 中国快速的农业集体化是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一更宏大的经济目标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后果。不管是对是错,关于中国未来的大视野烙上了毛的印记,漠视这些更宽广的目标去评判1955-1956年农业集体化的高潮是错误的。这种集体化反映了一种外延式的增长,即依赖于劳动力动员,以一种由努克斯(Raguar Nurkse)的理论阐释过的方式来增加要素的供给和扩大农作物的播种面积。这种策略不可避免地要求官僚控制、强制和抑制农民的消费以及强行抽走农业剩余。这样的话,其结果就不应该依据建立在市场价格上的农业生产模式中的新古典经济学的收入最大化、农民的劳动激励或者效率等规则去评价。在这一框架中,毛泽东之后的非集体化(decollectivization)和工农业平衡的重新调整可以看作是向农业内涵式增长策略的转变,这种策略是建立在(继承)由毛所留下来的物质遗产(灌溉和排水能力的扩张)的基础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集体化 中国工业化 毛泽东 社会主义工业化 反题 新古典经济学 农业生产模式 收入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
10
作者 曾昭令 曹润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24-28,共5页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是毛泽东同志提出和论证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集体创造和发展的。所谓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00页)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农业、轻工...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是毛泽东同志提出和论证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集体创造和发展的。所谓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00页)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安排这三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业化道路 《毛泽东选集》 十大关系 社会主义工业化 《论十大关系》 卷第 经济学教科书 农业为基础 道路问题 工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贸易: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蕊 《经济前沿》 2005年第7期30-34,共5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工贸易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的主流,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利用中国的优势,发展加工贸易,创造适合加工贸易发展的体制环境,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把制...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工贸易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的主流,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利用中国的优势,发展加工贸易,创造适合加工贸易发展的体制环境,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把制造业作为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业化 全球化背景 加工贸易 全球化进程 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 全球贸易 主要形式 国际贸易 体制环境 贸易发展 转型升级 中心环节 制造业 加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经济推进新中国工业化的成就和经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胜利 赵云君 《中国制笔》 2019年第3期36-39,共4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工业大国。在这一过程中,国有经济发挥了重要支柱作用,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科学总结国有经济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成就和经验,对于我国在新时代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工业大国。在这一过程中,国有经济发挥了重要支柱作用,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科学总结国有经济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成就和经验,对于我国在新时代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全面实现工业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成就的取得,缘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结合自身国情条件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道路创新。这一系列创新不仅是新中国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经验,也为世界民族独立国家实现工业化贡献了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业化 国家工业化 工业化进程 社会主义国有经济 工业大国 工业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夕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4-60,共7页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人们通常是在两种含义上进行讨论。一是广义上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即把我国引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一般是用“工业化”的概念来代表替“现代化...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人们通常是在两种含义上进行讨论。一是广义上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即把我国引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一般是用“工业化”的概念来代表替“现代化”的。二是狭义上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其含义仅指如何处理好农轻重之间的关系,以加速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更多的是在后一种含义上使用“工业化”这一术语的。本文仅就后一种意义上的工业化道路作以简要的回顾。一 1944年5月,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势已定,为了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毛泽东首次向全党提出了中国的工业化问题。他说:“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需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共产党员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一年后,在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这一思想得到系统化。至建国前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中国工业化道路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业生产 农村发展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城市化 建成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新型工业化 构筑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14
作者 金壮龙 《军工文化》 2024年第5期8-10,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对新型工业化重点任务作出全面部署,强调坚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对新型工业化重点任务作出全面部署,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物质技术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 制造强国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强国建设 新征程 民族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基本特点与理论贡献
15
作者 王毅武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3年第1期42-47,共6页
本文依据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学说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系统考察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的产生、特点与历史贡献。此论题国内经济理论界虽较少论及,然而其却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的基本问题。科学并系统地总结与概括中国... 本文依据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学说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系统考察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的产生、特点与历史贡献。此论题国内经济理论界虽较少论及,然而其却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的基本问题。科学并系统地总结与概括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的特点与基本经验,历史地阐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是本文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业化理论 理论贡献 社会再生产 马克思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工业化 中国工业化道路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工业化过程 理论与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工业化新论与当代中国的乡村工业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9年第1期80-84,共5页
“原始工业化”新论是对近代西欧乡村工业发展的理论概括,也是人们关注乡村工业历史和现状的产物。新论强调乡村改造在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性,值得从总体上予以肯定,其完善有待研究的深化和方法的改进。新论涉及的农民与工业化的关系... “原始工业化”新论是对近代西欧乡村工业发展的理论概括,也是人们关注乡村工业历史和现状的产物。新论强调乡村改造在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性,值得从总体上予以肯定,其完善有待研究的深化和方法的改进。新论涉及的农民与工业化的关系,与当代中国乡村工业化有着相通之处。尽管时代背景互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欧 原始工业化 中国乡村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辉的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业化进程中的设计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榆 《创意与设计》 2021年第3期5-15,共11页
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是在一系列政策下,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推进的,此举决定了中国设计的基本任务和特征,即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建国立制”“兴国改制”和“强国定制”的各个阶段,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设计都必须努力回... 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是在一系列政策下,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推进的,此举决定了中国设计的基本任务和特征,即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建国立制”“兴国改制”和“强国定制”的各个阶段,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设计都必须努力回应时代的需求。本文以中国工业化发展的“轻重之辨”为代表的政策背景下,着重发现其在全球设计发展之普遍性中呈现的特殊性,提出中国设计从“地方话语”走向“全球话语”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业化 轻重之辨 “1+3”的任务 地方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将在2021年实现工业化
18
《理论视野》 2007年第9期64-64,共1页
《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8月10日登载龙吴的文章说,经过20多年的快速工业化进程后,中国离实现工业化还有多远?中国工业化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和经验?未来中国工业化还面临怎样的问题?8月9日,中国社科院举办的《工业化蓝皮书》发布暨... 《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8月10日登载龙吴的文章说,经过20多年的快速工业化进程后,中国离实现工业化还有多远?中国工业化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和经验?未来中国工业化还面临怎样的问题?8月9日,中国社科院举办的《工业化蓝皮书》发布暨中国工业化进程研讨会给出了一系列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时报》 工业化进程 中国工业化 中国社科院 蓝皮书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关于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19
作者 王天贵 《当代教育与文化》 1994年第1期48-50,共3页
正如我国在民主革命时期走我们自己的道路一样,社会主义建设同样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当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时.毛泽东同志就在《论十大关系》中及时地向全党提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又... 正如我国在民主革命时期走我们自己的道路一样,社会主义建设同样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当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时.毛泽东同志就在《论十大关系》中及时地向全党提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又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直接提出了要走出一条“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他指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道路 中国工业化 生产资料私有制 道路问题 《论十大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 计划经济体制 问题解决 工业为主导 社会主义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努力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
20
作者 苗圩 《中国军转民》 2012年第7期12-15,共4页
最近,中央政治局就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行了第33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阐述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意义,对落实推... 最近,中央政治局就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行了第33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阐述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意义,对落实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立意深远,论述精辟,对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抓好贯彻落实,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胡锦涛总书记 集体学习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精神 经济社会发展 中央政治局 信息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