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7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1
作者 和少英 和光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1-156,共6页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是云南民族大学的特色和优势专业,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该专业充分发挥民族类院校的学科专业优势,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民语人才。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该专业却一度陷入了生源数量严重不...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是云南民族大学的特色和优势专业,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该专业充分发挥民族类院校的学科专业优势,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民语人才。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该专业却一度陷入了生源数量严重不足、招生人数逐年下降的困境,专业学科建设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学校抓住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机遇,从2002年开始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先后与丽江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等12个州、市、县签订了联合培养纳西族、傣族、景颇族、傈僳族等民族语言与文化保护传承人才的协议,形成了"学校+地方政府"合作培养少数民族语言专门人才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语言文化传承作出了新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暨《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百期刊庆论坛在西藏大学顺利召开
2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提升西藏大学学术期刊质量,推动藏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由西藏大学期刊中心和西藏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暨《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百期刊庆论坛”于202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提升西藏大学学术期刊质量,推动藏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由西藏大学期刊中心和西藏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暨《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百期刊庆论坛”于2023年9月27日在西藏大学河坝林校区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大学学报 西藏大学 期刊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学科建设 主题教育 学术期刊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学科
3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F002-F002,共1页
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是以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为基础组建而成,系国内外惟一的专门研究满族语言文化的科研机构,设有满族语言文化研究部、满一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部、文化语言学研究部、文化人类学研究部、《... 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是以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为基础组建而成,系国内外惟一的专门研究满族语言文化的科研机构,设有满族语言文化研究部、满一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部、文化语言学研究部、文化人类学研究部、《满语研究》编辑部、满文文献开发部,为黑龙江省满-通古斯语学会挂靠单位。多年来,在科研、教学、办刊各方面取得诸多成果,在国内外该学术领域研究中居领先、主导地位,成为国际满族语言文化研究的中心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语言文化 黑龙江大学 研究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 满语 语言文学 文化人类学研究 学科 文化研究 满-通古斯语 黑龙江省 1983年 语言学研究 科研机构 文献开发 挂靠单位 学术领域 主导地位 国内外 研究所 编辑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学科学术带头人
4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F003-F003,共1页
赵阿平教授,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文化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兼任日本、美国博士生导师),国内外著名满语、满学专家。兼任国际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 赵阿平教授,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文化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兼任日本、美国博士生导师),国内外著名满语、满学专家。兼任国际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阿尔泰语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满通古斯语学会理事长、《满语研究》杂志主编等职。主要从事满语、满学、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文化语言学研究、教学、办刊工作,不断开拓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 满族语言文化 黑龙江大学 语言文学 研究中心 学术带头人 满语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国家社科基金 学科带头人 硕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语言学研究 语言文字 黑龙江省 历史文化 办刊工作 开拓创新 副会长 通古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少数民族文学表达及其叙事话语建构 被引量:1
5
作者 徐俊六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78,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新表述,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在诸多方面反映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现代化面貌。少数民族文学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讨论和国家话语建构中,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艺术审美,...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新表述,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在诸多方面反映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现代化面貌。少数民族文学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讨论和国家话语建构中,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艺术审美,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各民族的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共同体等几个方面表达中国式现代化。从历史维度、时空维度及学科主体性角度重新梳理少数民族的话语结构,实现传统叙事话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少数民族文学叙事话语的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少数民族文学 文学表达 叙事话语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少数民族少数语言文学(满语)学科
6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F002-F002,共1页
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是以黑龙江省满浯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为基础组建而成。多年求,在科研、教学、办刊各方面取得诸多成果,在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研究中居领先地位,成为国际满族语言文化研究的中心阵地。该中心拥有中国难... 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是以黑龙江省满浯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为基础组建而成。多年求,在科研、教学、办刊各方面取得诸多成果,在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研究中居领先地位,成为国际满族语言文化研究的中心阵地。该中心拥有中国难一的满语文化硕士学位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面向国内外招生,培养高层次满语文化研究后备人才.培养指导的研究生中有来自日本北海道大学、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 满族语言文化 语言文学 研究中心 满语 美国康乃尔大学 文化研究 1983年 黑龙江大学 日本北海道 博士研究生 黑龙江省 领先地位 学科领域 后备人才 国内外 研究所 学位点 语文化 高层次 培养 科研 教学 硕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发展及其学科建设研讨会在穗召开 被引量:1
7
作者 原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0-90,共1页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发展格局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包括其语言文学)也面临着现代化以及后现代主义潮流的冲击,有的被更加边缘化而处于濒危状态.有的与汉化及其他文化相互吸收、融合而共同发展.有的被融入主流...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发展格局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包括其语言文学)也面临着现代化以及后现代主义潮流的冲击,有的被更加边缘化而处于濒危状态.有的与汉化及其他文化相互吸收、融合而共同发展.有的被融入主流文化之中,有的经主流语言而得以广泛地传播。为了更好地把握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发展态势,搞好相关学科建设,2009年4月10日来自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从事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有关领导共50余人,在暨南大学举行了“中国社会转型与多民族语言文学发展关系暨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语言 学科建设 文学发展 语言文学研究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文化多元化 少数民族文化 中国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失语、母语、双语及杂语诸问题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大先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90-94,共5页
在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强势之下,少数民族文学精英对于母语的追求体现出文化空间的争夺。在多民族语言文化的对译和交流中,促生了双语写作和混杂语的产生,它们作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创新因子,丰富了中国形象的表述形态。
关键词 中国形象 少数民族文学 表述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语言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黄行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8-358,共1页
中国1.1亿多少数民族人口中,约有6000万人仍在使用本民族语言。据相关统计,现行13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和30多种少数民族文字。中国少数民族社会语言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两方面,一是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二是依法保... 中国1.1亿多少数民族人口中,约有6000万人仍在使用本民族语言。据相关统计,现行13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和30多种少数民族文字。中国少数民族社会语言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两方面,一是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二是依法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社会 可持续发展 语言生活 中国 少数民族语言 少数民族人口 少数民族文字 通用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记忆建构 被引量:3
10
作者 聂章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27,共6页
文学对于文化记忆的建构有重要作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具有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进程中,他们以多种方式书写中华儿女的血脉联系。重述神话,以当代语境和古老记忆对话,激发共鸣,传承记忆,凝聚中华民族共同... 文学对于文化记忆的建构有重要作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具有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进程中,他们以多种方式书写中华儿女的血脉联系。重述神话,以当代语境和古老记忆对话,激发共鸣,传承记忆,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填补中国历史中的少数民族视角,文学再现“我们悠久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书写的”;通过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学书写,少数民族作家将“地方故事”融入“中国故事”,建构共享的国家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集体记忆 文化记忆 中国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族群体验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祖君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2-165,共4页
表达既结合作家的体验和想象,又含纳和表现民族特质的族群体验,是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核心命题。族群体验统一于中华民族的集体性认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在表达族群体验时,选取了小说、诗歌、散文等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类型,接受了潜... 表达既结合作家的体验和想象,又含纳和表现民族特质的族群体验,是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核心命题。族群体验统一于中华民族的集体性认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在表达族群体验时,选取了小说、诗歌、散文等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类型,接受了潜藏在其中的制度、规范等,裹挟了和现实生存境遇贴得较近的时代观念和精神,同时力图运用各族群特有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或者本族群古老文化传统中的精魂等。这些策略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 族群体验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文学传统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被引量:6
12
作者 丁子人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34-41,共8页
鲁迅文学传统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丁子人1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文学是由多民族文学所构成的。二十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少数民族文学尽管其发展水平不相一致但它们却日益显示其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研究鲁迅文学传统... 鲁迅文学传统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丁子人1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文学是由多民族文学所构成的。二十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少数民族文学尽管其发展水平不相一致但它们却日益显示其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研究鲁迅文学传统及其继承与发扬,自然不可忽略它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文学 鲁迅作品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鲁迅小说 锡伯族 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作家 维吾尔族 文学创作 精神胜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生辉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36,共3页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全国整体通用汉语和规范汉字的同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种类极其丰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使少数民族群众共享信息化时代的成果,
关键词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电子文件管理 20世纪80年代 中国 民族国家 信息化时代 规范汉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文学评论 走近文化艺术——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文学评论卷)》
14
作者 肖尧轩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70-70,共1页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学已成为文明的重要符号之一。瑰丽灿烂的中华文学中,少数民族文学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后世了解少数民族社会、思想、生活、民俗、艺术的一个窗口。对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离不开对其诗歌、戏剧、散文、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文学评论 文化艺术 中国 少数民族社会 中华文学 瑰丽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族地区语言教育的国际合作研究与国内实践探索——“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三语现象与三语教育模式国际学术研讨会”述略
15
作者 王慧 金黛莱 孔令翠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2-174,共3页
2013年3月7日至9日,由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三语现象与三语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分别在四川师范大学和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隆重举行。大会围绕"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三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 2013年3月7日至9日,由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三语现象与三语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分别在四川师范大学和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隆重举行。大会围绕"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三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国际学术界对三语现象与三语教育的学术研究,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三语教育的有效途径"主题先后进行了学术报告与学术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少数民族地区 教育模式 实践探索 国际合作 语言教育 中国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普洱学院召开
16
作者 平萍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23年11月26日,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普洱学院召开。《经济管理》《当代财经》《区域经济评论》等... 2023年11月26日,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普洱学院召开。《经济管理》《当代财经》《区域经济评论》等杂志社提供学术支持。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吉林大学、新疆大学等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管理》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区域经济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新疆大学 当代财经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文献国际学术论坛”综述
17
作者 汤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9-171,共3页
2018年8月25-26日,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文献国际学术论坛”于成都金河宾馆举行,来自俄罗斯、日本、美国、法国、挪威、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4位专家学者及我国大陆北京、四川、宁夏、内蒙古、贵州、云... 2018年8月25-26日,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文献国际学术论坛”于成都金河宾馆举行,来自俄罗斯、日本、美国、法国、挪威、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4位专家学者及我国大陆北京、四川、宁夏、内蒙古、贵州、云南、河北、天津、陕西、甘肃、山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百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相聚蓉城。在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刘敏教授的主持下,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教授向与会代表致热情洋溢的欢迎辞,称赞这场国际、国内优秀学者欢聚的盛会,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新文明、新智慧的真诚交融和互动,并希望以此高层次国际会议为契机,成就和推动四川师范大学的传统文化精神,与世界各国大学和文化部门、科研单位在教育、科研和服务社会中协同合作,搭建平台,最终把四川师范大学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文学 国际会议 学术论坛 四川师范大学 文献 世界一流大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广阔视域——评姚新勇《文化民族主义视野下的转型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18
作者 欧阳可惺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7年第6期46-50,共5页
清真寺的圆顶映着日光,瓷片淡绿墙很白。我的早晨,开始的很早。这是姚新勇用手机微信发来的诗。是阿訇、也是诗人——闪宇顺《播种者》中的诗句。回族人中,一边在清真寺诵经、祈祷,一边又在溢满情怀、写诗作文的是大有人在。这一切——... 清真寺的圆顶映着日光,瓷片淡绿墙很白。我的早晨,开始的很早。这是姚新勇用手机微信发来的诗。是阿訇、也是诗人——闪宇顺《播种者》中的诗句。回族人中,一边在清真寺诵经、祈祷,一边又在溢满情怀、写诗作文的是大有人在。这一切——宗教与生活、宗教与文学的纠缠、往复循环,都从早晨开始。这几年,我每学期总会收到几篇来自不同编辑部要求审稿的论文,其中大部分涉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民族主义 转型期中国 视域 当代 《播种者》 清真寺 编辑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文学:走向自身与面向市场──转型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炜烨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7-71,共5页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转型期文学 现实主义 少数民族作家 文学特征 少数民族地区 面向市场经济 少数民族文学批评 文学创作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边地少数民族与中国现代文学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兴滔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9-144,共6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西南边地是多民族共存的区域。尽管中国现代史上的西南边地少数民族没有获得足够重视,但在文学上,西南边地少数民族并没被遗忘:一方面,西南边地少数民族文学已纳入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视野;另一方面,西南边...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西南边地是多民族共存的区域。尽管中国现代史上的西南边地少数民族没有获得足够重视,但在文学上,西南边地少数民族并没被遗忘:一方面,西南边地少数民族文学已纳入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视野;另一方面,西南边地少数民族知识分子也以自我表述的姿态为本土、本族发声。无论是作为被表述的客体还是作为自我表述的主体,西南边地少数民族始终秉持"身为中华民族一员"的理念、以不同方式为建构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现代文学而努力。因此,不应忽视西南边地少数民族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位置,而应意识到西南边地少数民族与现代文学的紧密关联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多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边地 少数民族 中国现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