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文化层次性的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潘荣成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7-173,共7页
文化的层次性决定了对外文化交流内容的层次差异,而高级层次的精神文化往往比中间层次的制度行为文化和低级层次的物质文化能够更深刻地体现一个国家的特色,更清晰地塑造一个国家的形象,并更持久地支撑其国际文化影响力。作为新时代中...
文化的层次性决定了对外文化交流内容的层次差异,而高级层次的精神文化往往比中间层次的制度行为文化和低级层次的物质文化能够更深刻地体现一个国家的特色,更清晰地塑造一个国家的形象,并更持久地支撑其国际文化影响力。作为新时代中国的主要对外文化交流战略,文化"走出去"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如输出的文化产品层次偏低、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比例失调、文化国际竞争力不强、文化海外认可度偏低、对外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方式亟待优化等问题。有鉴于此,建议采取调整对外文化交流的目标定位、优化对外文化产品的结构层次、整合外向型文化的内容体系、塑造具有国际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文化理念等措施作为破题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外文化传播
文化
层次性
文化
软实力
整合
文化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外语教育国际化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被引量:
14
2
作者
何芳
都宁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4-49,I0004,I0005,共8页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赋予高校外语教育机构和外语教育工作者新使命。“一带一路”倡议为高校外语教育国际化带来新契机。在国际化过程中,中国文化自信是高校外语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必须坚守的前提。外语教育国际化的策略有:构建...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赋予高校外语教育机构和外语教育工作者新使命。“一带一路”倡议为高校外语教育国际化带来新契机。在国际化过程中,中国文化自信是高校外语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必须坚守的前提。外语教育国际化的策略有:构建多元文化深度融合的国际化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跨文化教师队伍,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国际教育合作交流中的学术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育国际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化
自信
中国
文化
对外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经熊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反思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颖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6-38,共3页
吴经熊以中国文化复兴为己任,以平等的文化交流心态,积极向西方解释宣传中国文化。他的文化传播实践注重中西文明的互证互释,以同中有异的折中姿态,让读者在共性中体悟"个性",在熟悉的文化背景中,扩大视域,接纳"异己&quo...
吴经熊以中国文化复兴为己任,以平等的文化交流心态,积极向西方解释宣传中国文化。他的文化传播实践注重中西文明的互证互释,以同中有异的折中姿态,让读者在共性中体悟"个性",在熟悉的文化背景中,扩大视域,接纳"异己",最终实现中西方的平等交流与合作。反思吴经熊的文化外宣经历,我们可以有两点收获:第一,文化外宣的行为主体最好是有留学背景的中国知识分子;第二,翻译,作为一种文化外宣实践形式,目前仍应以归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经熊
中国
文化
对外
传播
平等
中西互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己通”外译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刘宏伟
王湘玲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9-106,共8页
融合传播学、哲学与比较文化学等相关理论,参照以往经典传播模式,本研究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人己通”对外译介新模式,并以《论语》英译为例,提出实施该模式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应遵循的原则。该模式体现了饱含人类命运共同体...
融合传播学、哲学与比较文化学等相关理论,参照以往经典传播模式,本研究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人己通”对外译介新模式,并以《论语》英译为例,提出实施该模式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应遵循的原则。该模式体现了饱含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和而不同”之哲学理念、“推己及人”之他人意识及“文化平等”之比较视野。它克服了以往“5W模式”线性结构之局限,将起点与终点连接,形成了环形译介循环模式,提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重视受众与译介效果;同时,它突破了以往文化外译二元对立之藩篱,主张文化外译既要尊重文化之差异,更应探求文化之共通,这样才能跨越文化屏障,实现“人己通”,从而真正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
文化
对外
传播
“人己通”模式
《论语》英译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文化层次性的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潘荣成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7-173,共7页
基金
教育部2017-2018年度国别和区域研究课题"‘一带一路’倡议对澳大利亚传播效果与策略研究"(GQ17374)
文摘
文化的层次性决定了对外文化交流内容的层次差异,而高级层次的精神文化往往比中间层次的制度行为文化和低级层次的物质文化能够更深刻地体现一个国家的特色,更清晰地塑造一个国家的形象,并更持久地支撑其国际文化影响力。作为新时代中国的主要对外文化交流战略,文化"走出去"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如输出的文化产品层次偏低、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比例失调、文化国际竞争力不强、文化海外认可度偏低、对外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方式亟待优化等问题。有鉴于此,建议采取调整对外文化交流的目标定位、优化对外文化产品的结构层次、整合外向型文化的内容体系、塑造具有国际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文化理念等措施作为破题之道。
关键词
中国对外文化传播
文化
层次性
文化
软实力
整合
文化
资源
分类号
G125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外语教育国际化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被引量:
14
2
作者
何芳
都宁
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4-49,I0004,I0005,共8页
基金
教育部·外研在线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801B118)
北京联合大学2018年度“人才强校优选计划”百杰计划(BPHR2018CS19)
文摘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赋予高校外语教育机构和外语教育工作者新使命。“一带一路”倡议为高校外语教育国际化带来新契机。在国际化过程中,中国文化自信是高校外语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必须坚守的前提。外语教育国际化的策略有:构建多元文化深度融合的国际化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跨文化教师队伍,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国际教育合作交流中的学术话语权。
关键词
外语教育国际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化
自信
中国
文化
对外
传播
Keywords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the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经熊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反思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颖
机构
河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6-38,共3页
文摘
吴经熊以中国文化复兴为己任,以平等的文化交流心态,积极向西方解释宣传中国文化。他的文化传播实践注重中西文明的互证互释,以同中有异的折中姿态,让读者在共性中体悟"个性",在熟悉的文化背景中,扩大视域,接纳"异己",最终实现中西方的平等交流与合作。反思吴经熊的文化外宣经历,我们可以有两点收获:第一,文化外宣的行为主体最好是有留学背景的中国知识分子;第二,翻译,作为一种文化外宣实践形式,目前仍应以归化为主。
关键词
吴经熊
中国
文化
对外
传播
平等
中西互释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己通”外译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刘宏伟
王湘玲
机构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长沙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9-106,共8页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人工智能时代基于认知过程的翻译创新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证研究(19BYY104)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外语联合项目: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人已通”译介模式研究——以曹文轩英译作品译介为例(16WLH44)。
文摘
融合传播学、哲学与比较文化学等相关理论,参照以往经典传播模式,本研究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人己通”对外译介新模式,并以《论语》英译为例,提出实施该模式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应遵循的原则。该模式体现了饱含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和而不同”之哲学理念、“推己及人”之他人意识及“文化平等”之比较视野。它克服了以往“5W模式”线性结构之局限,将起点与终点连接,形成了环形译介循环模式,提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重视受众与译介效果;同时,它突破了以往文化外译二元对立之藩篱,主张文化外译既要尊重文化之差异,更应探求文化之共通,这样才能跨越文化屏障,实现“人己通”,从而真正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
关键词
中国
传统
文化
对外
传播
“人己通”模式
《论语》英译
人类命运共同体
Keywords
dissem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qual intercommunication model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community of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文化层次性的研究
潘荣成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校外语教育国际化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何芳
都宁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吴经熊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反思
赵颖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人己通”外译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刘宏伟
王湘玲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