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户家庭体育消费影响因素与政策建议——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巍 徐鑫 周结友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7,共10页
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中超过2万户农户家庭的收入、资产和消费数据,借助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工具,对中国农民家庭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研究。研究发现,收入、资产、工作类型和居住地均会影响农户家庭体育消费,具体而... 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中超过2万户农户家庭的收入、资产和消费数据,借助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工具,对中国农民家庭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研究。研究发现,收入、资产、工作类型和居住地均会影响农户家庭体育消费,具体而言:(1)收入增加会促进农户体育消费,且收入弹性大于1,表明体育消费对农户而言是高档品。从细分类型看,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体育消费促进作用显著,但工资收入和务农收入无显著作用。(2)资产规模同样正向促进农户体育消费,5种细分资产类型均正向促进农户体育消费。(3)从城乡比较看,工资收入会显著促进城镇家庭体育消费,农业收入会显著降低城镇家庭体育消费;土地资产显著促进农户体育消费,但对城镇家庭没有影响。(4)户主从事非农工作和进城生活(务工)均会显著增加家庭体育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消费 农户家庭 微观数据 量化研究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幸福感会影响家庭金融资产的选择吗?——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叶德珠 周丽燕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32,共9页
幸福满意度作为一种对生活的综合认知和态度,会影响到居民的风险偏好,进而影响其金融资产选择。本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对幸福满意度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情况进行实证分。研究结果表明,幸福满意度与风险资产持有显著负... 幸福满意度作为一种对生活的综合认知和态度,会影响到居民的风险偏好,进而影响其金融资产选择。本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对幸福满意度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情况进行实证分。研究结果表明,幸福满意度与风险资产持有显著负相关、与参与股票交易显著负相关。此外,财富是影响家庭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参加社会医疗保险或者商业健康保险、教育水平的提高、自有住房拥有率增加等,都有助于促进家庭对股票市场的参与及对风险资产的持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经济学 幸福满意度 风险偏好 家庭资产选择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网络与农户民间放贷行为——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柴时军 王聪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3-41,共9页
本文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从社会网络视角系统研究了我国农户民间放贷行为。实证结果发现,在中国农村,社会网络对农户参与民间放贷的行为有重要影响,农户的社会网络关系越广,其参与民间放贷的可能性越高,放贷金额越大,... 本文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从社会网络视角系统研究了我国农户民间放贷行为。实证结果发现,在中国农村,社会网络对农户参与民间放贷的行为有重要影响,农户的社会网络关系越广,其参与民间放贷的可能性越高,放贷金额越大,参与程度也越高;家庭财富较多、学历较高以及男性家长的农户参与民间放贷的积极性较高。因此,要鼓励农户扩大社会网络,提高农户社会关系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农户间的民间借贷以缓解目前农村金融抑制的局面,这是政府在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设计中所不可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金融 农村金融 非正规金融 民间借贷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廖藏宜 于洁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7-65,共9页
公平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具有收入再分配功能。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MT指数及其AJL分解方法,基于医疗保险受益视角研究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 公平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具有收入再分配功能。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MT指数及其AJL分解方法,基于医疗保险受益视角研究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最终效应为负,原因在于制度间的垂直不公平和水平不公平,且垂直不公平为主要影响因素,垂直不公平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依次增加,水平不公平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中更为明显。另外,医疗保险报销能部分缩小由于医疗支出扩大的收入差距,且这种调节效果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最大,其次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收入再分配效应 医疗支出 医疗保险报销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健康保险、信贷参与对农户家庭经济韧性:促进还是抑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春敏 王亚宁 陈雪娇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9,共9页
商业健康保险在中国医疗保险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特别是在满足个性化需求和产品创新方面。商业信贷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被广泛认可,但其在风险分担和风险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通过构... 商业健康保险在中国医疗保险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特别是在满足个性化需求和产品创新方面。商业信贷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被广泛认可,但其在风险分担和风险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通过构建多重均衡模型,对商业健康保险、信贷参与的路径依赖进行了深入分析,实证探究了不同情形下对农户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商业健康保险显著增强了农户家庭经济韧性,而单独的信贷参与在接近临界资本水平时发挥作用,“商业健康保险+信贷参与”显示出比单独商业健康保险更强的减贫效果,尤其对刚脱离贫困陷阱的家庭。这为制定精准的农村金融政策和推进共同富裕战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健康保险 信贷参与 农户家庭经济韧性 多重均衡理论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会促进家庭体育消费吗?——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6
作者 徐泰平 陈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0,共10页
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对我国居民消费模式与消费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基于CHFS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体育消费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能显著促进家庭体育消费,且在经过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 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对我国居民消费模式与消费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基于CHFS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体育消费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能显著促进家庭体育消费,且在经过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支付便利性的提升是互联网使用促进家庭体育消费的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体育消费的促进作用在“家中无老人”、高等受教育水平以及使用程度较低的家庭中更为显著,而对使用程度高的家庭,互联网使用则会抑制其体育消费。因此,政府部门应从持续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现有移动支付服务与风险防范体系,深入挖掘不同家庭体育消费潜力等方面加快互联网使用与家庭体育消费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体育消费 互联网使用 支付便利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监管如何影响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来自CHFS的证据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越 武明漳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9-58,共20页
金融监管是引导金融机构合规运营、保障金融市场有序运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条件,可能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决策。本文利用地方金融监管数据和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所做的研究发现,金融监管强度的提高将促... 金融监管是引导金融机构合规运营、保障金融市场有序运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条件,可能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决策。本文利用地方金融监管数据和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所做的研究发现,金融监管强度的提高将促进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提高家庭资产中风险金融资产的份额;机制分析发现,金融监管主要通过提高家庭信任程度、降低家庭风险厌恶概率路径,来促进家庭投资风险金融资产。进一步分析表明,金融监管强度提高还可改善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多样性;中央金融监管与地方金融监管的协调配合,有利于促进家庭投资风险金融资产。上述结论为研究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为金融监管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家庭金融资产配置 风险金融资产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商下乡对农村家庭消费活力的影响——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宋承蕾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2,共4页
扩大农村地区消费规模、促进农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乡村振兴、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中国县域统计年鉴》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2015、2017和2019年的匹配数据,选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作... 扩大农村地区消费规模、促进农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乡村振兴、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中国县域统计年鉴》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2015、2017和2019年的匹配数据,选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作为准自然实验,从微观家庭层面探讨了电商下乡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下乡 农村家庭消费活力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化视角下家庭商业保险持有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HFS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卢亚娟 王家华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30,共6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到来,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已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商业保险作为其中的支柱力量,需要受到足够重视。分别运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从家庭基本特征、经济特征以及外部环境3个因素出发,对城...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到来,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已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商业保险作为其中的支柱力量,需要受到足够重视。分别运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从家庭基本特征、经济特征以及外部环境3个因素出发,对城乡家庭商业保险持有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数、健康状况、年收入及房屋租住6大因素对各类家庭均具有显著影响;从城乡样本来看,城镇家庭更易受到婚姻、负债及风险偏好度的显著正向影响,而农村家庭更易受到幸福感的显著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商业保险 城乡居民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家庭资产配置与消费升级 被引量:10
10
作者 夏帅 疏爽 谭黎阳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0,共17页
数字经济是驱动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与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的关键力量。将数字经济与金融资产因素引入Kongsanmut包含非位似偏好特征的效用函数,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机理,并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2019年的四轮追... 数字经济是驱动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与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的关键力量。将数字经济与金融资产因素引入Kongsanmut包含非位似偏好特征的效用函数,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机理,并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2019年的四轮追踪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驱动了家庭消费升级,对消费层次较高的家庭影响尤其明显,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影响家庭资产配置特别是促进无风险金融资产持有驱动了消费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家庭、拥有自有住房家庭、户主已婚家庭、户主具有党员身份家庭、户主年龄在37岁及以上家庭、“胡焕庸线”东南侧家庭以及东部家庭,其数字经济的驱动效应更强。因此,应加大网络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因地制宜实施动态化、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资本市场运作机制,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家庭资产配置 消费结构 家庭消费升级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女数量、生育政策与家庭负债:来自CHFS的证据 被引量:20
11
作者 邓鑫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0-93,共14页
本文讨论未成年子女数量对家庭负债的影响。改进后的跨期量质权衡模型预言了未成年子女数量与家庭负债间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相关性可通过《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的微观数据得到证实。为进一步识别未成年子女数量与家庭债务间的因果关系,... 本文讨论未成年子女数量对家庭负债的影响。改进后的跨期量质权衡模型预言了未成年子女数量与家庭负债间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相关性可通过《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的微观数据得到证实。为进一步识别未成年子女数量与家庭债务间的因果关系,以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作为自然实验并使用倾向匹配得分-双重差分模型进行估计,发现有新生子女的家庭平均债务水平更高。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新增一胎家庭和城镇家庭的负债受到新增子女的影响更加明显。产生上述因果关系的机制在于新生子女导致家庭消费支出增加和家庭资产的重新配置,并因此增加了家庭债务。若中国家庭普遍存在对负债的厌恶,则本文的分析结果部分地解释了近年来中国生育率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负债 未成年子女数量 生育政策 双重差分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正
12
作者 《中国科技论坛》编辑部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120,共1页
本刊2024年第4期文章《数字经济对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实证分析》的微观数据来源应为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库。
关键词 多层线性模型 微观数据 居民收入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 影响效应研究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栏模型的我国农户贷款可得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辉煌 吴伟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42,共6页
笔者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微观数据,分析了我国农户的贷款状况,运用双栏模型(Double-Hurdle Model)以及bootstrap方法检验了农户个体和家庭特征等因素对农户贷款状况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农户获得贷款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共产党员身... 笔者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微观数据,分析了我国农户的贷款状况,运用双栏模型(Double-Hurdle Model)以及bootstrap方法检验了农户个体和家庭特征等因素对农户贷款状况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农户获得贷款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共产党员身份、风险偏好等变量对农户贷款可得性的影响较为显著;资产规模、家庭收入等变量对农户贷款金额的影响较为显著;经营规模、共产党员身份等变量对农户获得贷款的概率和获得贷款的金额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基于此,笔者提出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抵质押和担保等制度以及创新信贷产品等旨在提高农户贷款可得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 贷款可得性 双栏模型 BOOTSTRAP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消费群体奢侈品购买行为差异研究——基于CHFS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文建东 蔡智全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8-136,共9页
本文聚焦中国异质性消费群体奢侈品购买行为特征及其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借助多层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奢侈品消费者异质性特征引起的消费行为及其需求差异的致因。研究发现,首先,80后90后女性消费者比... 本文聚焦中国异质性消费群体奢侈品购买行为特征及其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借助多层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奢侈品消费者异质性特征引起的消费行为及其需求差异的致因。研究发现,首先,80后90后女性消费者比其他年龄阶层的消费者更偏好购买奢侈品,且相比50后,60后与70后消费者选择购买奢侈品的可能性提高了近一倍。其次,社会交往通过朋友圈效应引致的从众消费现象比较明显,尤其是对80后与90后消费者影响更为显著。并且,不同受教育程度与幸福感对奢侈品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了显著差异,受过高等教育的消费者有着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从而大大增加了奢侈品的消费需求。同时,消费者在享受物质消费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对美好生活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这一点在80后与90后年轻消费者中更为显著。本文为了解中国奢侈品消费者需求变化及其主要购买人群特征提供了经验与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消费群体 奢侈品 消费需求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多层Logit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支付对居民消费的异质性效应——基于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实证 被引量:4
15
作者 卫彦琦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0-53,共4页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不断变革,数字经济下的居民消费已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为此,本文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以及样本城市卫计委公布的COVID-19病例数据,探讨了疫情冲击下移动支付对于居...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不断变革,数字经济下的居民消费已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为此,本文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以及样本城市卫计委公布的COVID-19病例数据,探讨了疫情冲击下移动支付对于居民消费的异质性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COVID-19疫情对居民消费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高度依赖于消费市场的城市居民,而对农村家庭的影响则相对较小。然而,移动支付对城乡居民的消费促进作用均有显著提升,同时移动支付对于城市居民的消费提升的边际效应显著高于农村居民。为此,本文提出政府应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平台的建设、推动农村移动支付的深入普及以及出台移动支付优惠政策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支付 居民消费 新冠肺炎疫情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 异质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全民医保的再分配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顾昕 惠文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14,共1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改善全民医保体系的再分配功能对共同富裕的实现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3年和2019年数据,本文采用多种不平等测度及其分解方法分析了全民医保的再分配效应、成因和发生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改善全民医保体系的再分配功能对共同富裕的实现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3年和2019年数据,本文采用多种不平等测度及其分解方法分析了全民医保的再分配效应、成因和发生机制。研究发现,医疗支出具有负向再分配效应,且2019年甚于2013年;医保报销尽管降低了医疗支出的负向再分配效应,但降低幅度有限;健康不平等、医保给付水平不高和患者自付水平的不公,使得全民医保再分配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政策模拟分析显示,普惠性提高医保保障水平和选择性强化医疗救助,将有助于增强医保制度的公平性,改善全民医保体系的再分配效应。本文丰富了中国全民医保时代医保再分配效应及其动态变化方面的文献,对医保体系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医保 再分配效应 共同富裕 不平等测度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