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使用对农民非农就业质量的影响机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202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赵婷 刘豪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179-183,203,共6页
基于2016—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3期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构建农民非农就业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农民非农就业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显著提升了农民非农就业质量,且经过工具变量... 基于2016—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3期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构建农民非农就业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农民非农就业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显著提升了农民非农就业质量,且经过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机制分析显示,互联网通过增加社会资本积累,以人情礼金支出为中介变量间接改善就业质量,中介效应占比达18.7%;异质性分析显示,互联网对东部地区和城镇农民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建议通过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数字技能培训、构建社会资本培育体系等政策,缩小城乡和区域数字鸿沟,助力农民高质量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农民非农就业 就业质量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社会资本 数字鸿沟 2016—202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城乡视角测度与分解多维相对贫困——基于双界限法分析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2
作者 刘丽影 钱铖 +2 位作者 芮东升 毛璐 刘思佟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131-135,共5页
运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双界限法分别对城市和农村地区贫困进行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从各指标的贫困发生率来看,2018年全国受教育年限、慢性病以及自评健康状况指标的贫困发生率较高,成为除收入外影响贫困的重要因... 运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双界限法分别对城市和农村地区贫困进行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从各指标的贫困发生率来看,2018年全国受教育年限、慢性病以及自评健康状况指标的贫困发生率较高,成为除收入外影响贫困的重要因素。随着k值增加,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贫困发生率与多维贫困指数呈下降趋势,平均剥夺份额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以k=3/9为例,农村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为56.60%,平均剥夺份额及多维贫困指数分别为0.473 0和0.267 7,城市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为30.91%,平均剥夺份额及多维贫困指数分别为0.483 2和0.149 4;从指标分解来看,城市多维贫困中贡献率排前三位的为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均收入以及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7.50%、24.43%、6.65%,农村多维贫困中贡献率排前三位的为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均收入以及做饭燃料,分别为51.56%、14.41%、11.69%。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多维相对贫困的深度和广度均高于城市家庭,不同维度指标对城乡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各有差异。由此可得,教育的不平等最容易导致家庭多维相对贫困,要解决城乡多维贫困的核心问题,应优先解决教育致贫问题。收入依旧是影响城乡多维相对贫困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贫困 双界限(AF)法 多维贫困指数 测度与分解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 城乡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结构与家庭债务: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16
3
作者 周利 王聪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7年第3期31-37,共7页
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微观角度探讨家庭人口结构对家庭借贷需求及其债务规模的影响。结果显示:(1)老年人口抚养比与家庭借贷需求正相关,即老年人口抚养比的上升将促进家庭债务的累积。(2)少儿人口抚养比与家庭借贷... 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微观角度探讨家庭人口结构对家庭借贷需求及其债务规模的影响。结果显示:(1)老年人口抚养比与家庭借贷需求正相关,即老年人口抚养比的上升将促进家庭债务的累积。(2)少儿人口抚养比与家庭借贷需求负相关,少儿人口的增加反而将抑制家庭借贷市场的发展。(3)小型化的家庭更趋于借贷。(4)人口结构的变动主要借助收入分配这一机制作用于家庭借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家庭债务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理念与实践 被引量:214
4
作者 谢宇 胡婧炜 张春泥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2,共32页
为了让研究者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有更多了解,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其背景和特色。在设计理念上,CFPS以个人和家庭为研究主体,以多层次问卷和跟踪性调查为研究视角,充分考虑了社会现象的异质性、复杂性和时间性;在调查实施上,CFPS采... 为了让研究者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有更多了解,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其背景和特色。在设计理念上,CFPS以个人和家庭为研究主体,以多层次问卷和跟踪性调查为研究视角,充分考虑了社会现象的异质性、复杂性和时间性;在调查实施上,CFPS采用城乡一体的多阶段、内隐分层和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抽样方法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借助先进的调查技术提高访问质量,设计了兼顾研究需要和可操作性的追访原则;在问卷内容上,CFPS不仅涵盖内容广,而且在整合城乡问卷,收集家庭关系、人口流动、事件史、认知能力和少儿发展等相关数据上也均有长处;在数据上,本文以经济不平等、婚姻变迁、认知能力三个方面的数据研究为例,展示了CFPS的追踪设计和特色内容为社会科学研究带来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社会调查 cf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具有幸福效应吗——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冷凤彩 曹锦清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2,共9页
互联网快速发展对我国居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采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与居民幸福感正相关,居民使用互联网能令其幸福感提高14.1%;采用工具变量法与稳健性检... 互联网快速发展对我国居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采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与居民幸福感正相关,居民使用互联网能令其幸福感提高14.1%;采用工具变量法与稳健性检验进一步研究发现,居民使用互联网的幸福效应依然显著;居民个体差异会影响互联网使用的幸福效应,农村、男性、低龄及中低教育阶层居民能获得更高的幸福感。因而应改善互联网设施,普及互联网教育,提高互联网普及率,以有效提高我国居民因使用互联网而带来的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幸福感 居民幸福感 互联网使用 幸福效应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儿童义务教育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谷宏伟 吴华倩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1-98,共8页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就业。父母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儿童义务教育的影响成为一个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也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北京大学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的数据...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就业。父母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儿童义务教育的影响成为一个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也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北京大学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的数据,使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就父母外出务工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子女教育质量的影响展开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父亲从事非农业工作会对子女的义务教育有正的影响,而母亲外出就业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此,笔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儿童义务教育 家庭角色缺失 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cf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望如何相助——中国家庭互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奇林 刘二鹏 周艺梦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5-155,共11页
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的背景下,家庭间的互助行为正悄然发生变化。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和对中国家庭互助行为的存续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表明,家庭互助行为在当前依然广泛而深刻地存在;家庭的社会网络规模越大... 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的背景下,家庭间的互助行为正悄然发生变化。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和对中国家庭互助行为的存续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表明,家庭互助行为在当前依然广泛而深刻地存在;家庭的社会网络规模越大,与亲友联结越深,家族文化越深厚,家庭互助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社会救助收入、家庭负债情况与家庭互助收入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家庭收入、家庭政治资本、养老保险收入及社会捐赠支出等与家庭互助支出形成正向关系。另外,新组建的年轻家庭及老年家庭较其他类型家庭更有可能获得来自家庭网络内部的接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共同遭遇自然灾害时,即使是联系紧密的家庭之间,也可能因个体家庭的"自身难保"而使得原有的"互助格局"濒临瓦解,它进一步凸显了社会保障在灾害风险化解方面的重要性。在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互动中,传统的家庭互助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保障和福利提升的作用,公共政策应给予保护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互助 守望相助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 PROBIT模型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鸿沟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消费规模和消费质量视角
8
作者 尹建华 韩若冰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49-53,共5页
数字鸿沟的存在是否会成为居民消费扩容提质的阻碍呢?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微观层面对数字鸿沟所诱发的消费效应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鸿沟对于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同时体现在消费支出减少和消费质量下... 数字鸿沟的存在是否会成为居民消费扩容提质的阻碍呢?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微观层面对数字鸿沟所诱发的消费效应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鸿沟对于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同时体现在消费支出减少和消费质量下降两个层面,稳健性检验同样支持上述结论。相较于数字使用鸿沟,数字接入鸿沟对于居民消费的抑制效应更加突出。数字鸿沟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在家庭层面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其中户主教育水平较低和户主年龄较大的家庭中,数字鸿沟对居民消费的抑制效应更加突出。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鸿沟对于居民消费的抑制效应主要来源于失业率增加、收入下降、信贷约束增加和社会关系难以维护等多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消费规模 消费质量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健康冲击是否挤出家庭教育支出?——基于医疗支出的中介效应检验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昊 张昭 杨晓维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56,共11页
本文研究了我国三代户家庭内最高一代老年人的健康冲击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的挤出效应。在构建三期世代交叠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老年人健康冲击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机制,并运用2012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了实证检... 本文研究了我国三代户家庭内最高一代老年人的健康冲击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的挤出效应。在构建三期世代交叠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老年人健康冲击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机制,并运用2012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老年父母的健康冲击对家庭教育支出施加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存在以医疗支出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进一步地,根据城乡二元体制的差异以及家庭收入水平的异质性进行子样本估计,结果显示,老年父母健康冲击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挤出效应在农村家庭和中等收入水平的家庭更为显著,并且都存在以医疗支出为中介变量的显著中介效应。本文研究表明,为了缓解老年人健康冲击对家中子代的教育投资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产生不良影响,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就显得格外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文研究了我国三代户家庭内最高一代老年人的健康冲击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的挤出效应。在构建三期世代交叠模型的基础上 分析了老年人健康冲击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机制 并运用2012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 老年父母的健康冲击对家庭教育支出施加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存在以医疗支出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进一步地 根据城乡二元体制的差异以及家庭收入水平的异质性进行子样本估计 结果显示 老年父母健康冲击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挤出效应在农村家庭和中等收入水平的家庭更为显著 并且都存在以医疗支出为中介变量的显著中介效应。本文研究表明 为了缓解老年人健康冲击对家中子代的教育投资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产生不良影响 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尤其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防止返贫吗?——基于微观家庭多维贫困脆弱性的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立中 成春林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1,共11页
将金融健康纳入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框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包括可得性、使用性和健康性三个维度的普惠金融指数,实证检验普惠金融对多维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以探究普惠金融防止返贫的作用。结果表明:首先,普惠金融总指数... 将金融健康纳入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框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包括可得性、使用性和健康性三个维度的普惠金融指数,实证检验普惠金融对多维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以探究普惠金融防止返贫的作用。结果表明:首先,普惠金融总指数及其分维度指数均与多维贫困脆弱性显著负相关;其次,机制检验表明,普惠金融可以显著降低多维贫困水平及其不确定性;再次,普惠金融减缓多维贫困脆弱性的作用在农村比在城镇更明显,在西部地区比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更明显;继次,随着分位数水平的提高,可得性的作用整体呈下降趋势,使用性和健康性的作用整体呈上升趋势;最后,分不同金融服务和产品来看,银行存贷款、养老保险和商业性保险防止返贫的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普及 金融健康 脱贫攻坚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家庭地位越高就越幸福吗?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仲武 冯学良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1-133,共13页
人们普遍认为,女性家庭地位越高就会越幸福。然而,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基于有序响应模型和条件混合过程法,研究发现女性拥有更多家庭事务决策权未必能改善其幸福感。分样本回归显示,对于受教育少以及受强外部传统文化规范约... 人们普遍认为,女性家庭地位越高就会越幸福。然而,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基于有序响应模型和条件混合过程法,研究发现女性拥有更多家庭事务决策权未必能改善其幸福感。分样本回归显示,对于受教育少以及受强外部传统文化规范约束的女性群体,家庭决策权对其幸福感的负向影响尤为显著。这一发现,对将来关于个体幸福感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即只有把外部文化规范等社会背景考虑进来,家庭决策者身份的幸福效应方向才能最终确认。此外,本文关于传统文化规范力量仍然主导着女性幸福感的发现,也为政府部门制定致力于赋权女性的政策提供了论证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家庭地位 幸福感 传统文化规范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对中老年认知功能影响的中介效应路径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晓彤 王琼 +4 位作者 刘晨 侯晓春 许心蕊 吴炳义 杨晓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2-327,334,共7页
背景童年经历对中老年健康的影响已成为研究热点,但其对中老年认知功能的影响效应及路径尚不明确。目的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分析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对中老年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中老年认知功能的促进策略。方法本研究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 背景童年经历对中老年健康的影响已成为研究热点,但其对中老年认知功能的影响效应及路径尚不明确。目的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分析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对中老年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中老年认知功能的促进策略。方法本研究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2、2020年数据,构建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对中老年认知功能影响的中介效应路径。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各指标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34位中老年人,平均年龄为(62.33±9.89)岁。其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得分为(0.000±0.797)分,个体受教育水平得分为(1.970±1.111)分,社会参与得分为(1.150±0.967)分,抑郁状况得分为(5.960±4.681)分,中老年认知得分为(0.000±1.000)分。童年社会经济地位与受教育水平、社会参与、中老年认知功能均呈正相关(P<0.05),与抑郁状态呈负相关(P<0.05)。多重中介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年龄、性别、城乡、慢性病患病、医疗服务利用的情况下,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对中老年认知功能影响的直接效应不显著(β=0.054,t=1.400,P=0.162),受教育水平、社会参与、抑郁状况显著影响中老年认知功能(β=0.335,t=11.622,P<0.05;β=0.064,t=2.166,P<0.05;β=-0.019,t=-3.154,P<0.05)。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受教育水平、社会参与在童年社会经济地位与中老年认知之间的简单中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95%CI=0.141~0.223;95%CI=0.001~0.019),受教育水平、社会参与的链式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95%CI=0.001~0.017),受教育水平、抑郁状况的链式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95%CI=0.001~0.008)。结论受教育水平是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中老年认知功能的资源路径;社会参与是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中老年认知功能的条件路径;抑郁状况是影响中老年认知功能的风险因素。应基于生命历程理论,从个人、家庭、社会多个层面关注童年期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制订中老年认知促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中年人 老年人 童年社会经济地位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中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的消费活力释放效应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昕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6-149,共4页
基于国务院于2015年开始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本文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2014、2016、2018和2020年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的消费活力释放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基准回归结果表明跨境电... 基于国务院于2015年开始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本文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2014、2016、2018和2020年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的消费活力释放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基准回归结果表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能够有效激发居民消费活力释放;第二,城市规模异质性分析表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对“小城市”组别中的居民消费活力促进作用更大,城乡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活力的提振效应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电商发展 消费活力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贫困代际传递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长健 胡月明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9-105,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居民平均收入迅速增加,繁荣的背后是不容忽视的贫富差距和严重的贫困问题。近年来,"穷二代"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其中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贫困代际传递"。本文利用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居民平均收入迅速增加,繁荣的背后是不容忽视的贫富差距和严重的贫困问题。近年来,"穷二代"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其中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贫困代际传递"。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对贫困代际传递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城乡贫困代际传递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父母的教育程度尤其是母亲的教育程度对贫困代际传递具有显著的影响。笔者认为,在农村,改善农村的教育状况,加大对农村的教育补助力度是抑制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举措;在城市,提供多样化的医疗保障和公平的就业机会,防止"因病致贫"以及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就业是解决城市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代际传递 城乡差异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经济发展的异质性群体消费效应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亚娟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3-46,共4页
网络经济的崛起成为居民消费扩容提质的重要推力,然而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等个体特征却深刻映射在网络经济发展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影响中。聚焦我国异质性消费群体的网络消费行为及其消费需求影响因素,本文构建网络经济发展对于不同... 网络经济的崛起成为居民消费扩容提质的重要推力,然而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等个体特征却深刻映射在网络经济发展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影响中。聚焦我国异质性消费群体的网络消费行为及其消费需求影响因素,本文构建网络经济发展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水平以及城乡消费群体消费选择的作用机制分析框架,进而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实证考察网络经济发展对异质性消费群体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经济发展对于异质性消费群体一致表现为促增效应,但对于异质性消费群体的影响差异化显著;青年和中年群体具有较强的网络消费偏好,老年群体在网络消费领域中仍存在较大的消费潜力,将成为网络经济发展和内需扩张的重要目标群体;网络经济发展对于高收入群体消费的引致作用强于低收入群体;同样的,相较于农村地区,网络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地区的消费作用更强。基于此,本文提出应不断丰富网络经济营销策略,力求满足网络消费的个性化需求,既要实现青年群体网络消费维稳,充分挖掘中老年消费群体的消费潜力,也要推动网络经济发展深入农村落后地区,破解逐渐显现的消费不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经济 消费群体 异质特征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代教育、社会网络与收入代际流动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新忠 周静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0-129,179,180,共12页
社会阶层分化背景下,收入代际良性流动能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采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讨子代教育和社会网络对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子代教育和社会网络均能促进收入代际向上流动,前者作用较后者更大... 社会阶层分化背景下,收入代际良性流动能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采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讨子代教育和社会网络对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子代教育和社会网络均能促进收入代际向上流动,前者作用较后者更大,二者交互变量的影响显著为正。进一步研究发现:提升子代受教育水平是城乡居民、东西部地区及中低收入家庭实现收入代际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而社会网络对农村、中部地区及中等收入家庭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面向教育和社会网络,城乡居民应结合地域及自身资源,充分借力教育促进子女实现收入代际向上流动;中部地区和高收入群体要提升子代教育质量,提高教育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彰显度;低收入家庭亟需迈向中等收入群体,继而融合教育和社会网络力量以达到收入代际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代教育 社会网络 收入代际流动性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评健康评价标准会随时间变化吗?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琼 张沛康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2-59,共8页
自评健康是大型问卷调查中的常用变量。有些研究者会依据自评健康的变化来判断受访者的健康变化情况,但这类分析的前提是健康评价标准在不同时间点保持稳定。本文利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中情境题面板数据的... 自评健康是大型问卷调查中的常用变量。有些研究者会依据自评健康的变化来判断受访者的健康变化情况,但这类分析的前提是健康评价标准在不同时间点保持稳定。本文利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中情境题面板数据的特殊设计,来分析人们的健康评价标准在两年间是否会发生变化。结果表明,对于健康状况较好的情境人物,大部分年龄组的评价标准在两年间没有明显变化;但对于健康状况较差的情境人物,所有年龄组评价标准呈现下降趋势。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在45岁-70岁的人群中,日常活动障碍的出现会导致健康评价标准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评健康 评价标准 固定效应模型 面板数据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双重属性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基于多维减贫视角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成明 李大铭 董志勇 《农村金融研究》 2023年第4期9-22,共14页
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双重背景下,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减贫作用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工作重点。论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的面板数据,借鉴A-F方法构建多维贫困状态指标,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农村家庭多维贫困的影响。... 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双重背景下,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减贫作用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工作重点。论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的面板数据,借鉴A-F方法构建多维贫困状态指标,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农村家庭多维贫困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发展显著减少了农村家庭陷入多维贫困状态的概率,促进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机制分析发现,缓解信贷约束和信息约束是其重要渠道,数字金融兼具数字普惠和金融普惠的双重属性。进一步而言,从地区宏观禀赋看,数字金融在传统金融可及性较低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较好的地区多维减贫效应更明显;从家庭微观禀赋看,数字金融的多维减贫效应在户主较年轻和户主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中更明显。论文的政策启示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积极推进数字金融发展,更好发挥其对农村家庭的多维减贫效应,同时重点关注传统金融可及性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地区,加强对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和低学历群体的培训教育,增强数字金融普惠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多维贫困 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