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审计史》第一卷序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学勤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共2页
由李金华同志主编的《中国审计史》一、二卷即将出版 ,第一卷叙述了上自先秦、下至清末的中国审计发展历史 ,第二卷叙述了中华民国时期和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审计。该书的编写历时三年有余 ,集中了审计机关、科研院校的部分审计专家和史学... 由李金华同志主编的《中国审计史》一、二卷即将出版 ,第一卷叙述了上自先秦、下至清末的中国审计发展历史 ,第二卷叙述了中华民国时期和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审计。该书的编写历时三年有余 ,集中了审计机关、科研院校的部分审计专家和史学专家的集体智慧 ,体现了中国审计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清华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学勤为《中国审计史》第一卷撰写了序言。现予全文发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审计史 第一卷 序言 中国审计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审计史》第三卷序 被引量:1
2
作者 郭道扬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8,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审计史 组织制度 法律制度 体制创新 预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审计史浅议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光业 《审计研究》 1985年第3期27-33,共7页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审计体系,是我们审计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的共同任务。借鉴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则又是我们在实践中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几年来,我们邀请西方审计专家讲学,介绍西方审计经...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审计体系,是我们审计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的共同任务。借鉴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则又是我们在实践中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几年来,我们邀请西方审计专家讲学,介绍西方审计经验,组织出国考察等,都对加深我们的感性认识,提高我国审计科学水平,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我国审计较西方审计具有更为悠久的历史,在长达三千年的时间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监督 审计理论 中国审计史 审计科学 审计体系 财务审计 传统审计 会计 审计制度 西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审计史料简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洪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2-42,共1页
【审计一词的最早出处】中国审计史研究中的四大悬案之一。关于审计一词的最早出处,过去多数同志的说法是始于宋,并认为“审计一词的出处是伴随着宋代以审计所命名的审计机构而同时出现于世的”。近年来经考证溯源,据《旧唐书》载:“唐... 【审计一词的最早出处】中国审计史研究中的四大悬案之一。关于审计一词的最早出处,过去多数同志的说法是始于宋,并认为“审计一词的出处是伴随着宋代以审计所命名的审计机构而同时出现于世的”。近年来经考证溯源,据《旧唐书》载:“唐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唐玄宗敕::癸未,敕以方偶底定,今中书门下诸道节度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唐书》 节度使 中国审计史 公元 出处 审计机构 最早 唐玄宗 悬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审计史料简介
5
作者 张宏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13,共2页
【《周礼》的成书年代】中国审计史研究中的四大悬案之一。《周礼》一书中,有关“小宰”官职之设及其职掌之说:“掌治法,以考百官府群都鄙之治,乘其财用之出入,凡失财用物辟名者,以官刑诏冢宰而诛之;其足财善物者,赏之。”说明其已具有... 【《周礼》的成书年代】中国审计史研究中的四大悬案之一。《周礼》一书中,有关“小宰”官职之设及其职掌之说:“掌治法,以考百官府群都鄙之治,乘其财用之出入,凡失财用物辟名者,以官刑诏冢宰而诛之;其足财善物者,赏之。”说明其已具有经济监督职能。以致很多学者认为,此乃我国审计之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礼》 悬案 官职 官府 中国审计史 审计工作 成书年代 经济监督职能 审计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汉上计非国家审计——尹湾六号汉墓出土木牍《集簿》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泽湘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2-26,共5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土的尹湾汉墓简牍 ,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其中的六号汉墓出土木牍《集簿》证实了西汉上计用集簿既非会计账簿 ,也非“会计报告” ;西汉上计 ,并非国家审计。中国审计史的研究 ,应当走出西汉上计是国家审计这一学术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土的尹湾汉墓简牍 ,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其中的六号汉墓出土木牍《集簿》证实了西汉上计用集簿既非会计账簿 ,也非“会计报告” ;西汉上计 ,并非国家审计。中国审计史的研究 ,应当走出西汉上计是国家审计这一学术误区。中国审计史的研究 ,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尹湾汉墓简牍 《集簿》 西汉 上计 国家审计 中国审计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的审计学研究刍议
7
作者 吴汉全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4-31,共8页
民国时期的学者对审计概念的内涵、审计目的、会计师审计结果的效用性等一系列问题都作了较为充分的探讨和研究,初步形成了审计学理论体系。民国时期的审计学研究虽然还处于初步阶段,但审计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已经正式建立起来。审计... 民国时期的学者对审计概念的内涵、审计目的、会计师审计结果的效用性等一系列问题都作了较为充分的探讨和研究,初步形成了审计学理论体系。民国时期的审计学研究虽然还处于初步阶段,但审计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已经正式建立起来。审计学在民国时期得以建立的原因,除了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先进的学术观点的引进、学术人才队伍的具备、学术资料的积累等以外,还有两个更重要原因——一是会计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发展,二是民国时期审计制度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 中国审计 会计学 中国现代学术 民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