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中国审美传统特质看中国文论话语自主性 被引量:1
1
作者 何中华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11期18-31,I0001,共15页
在现代化的狂飚突进中,现代性的话语霸权造成了中国文论叙事方式被同化的趋势。它使我们从一个“他者”视角读出以往不曾读出的含义,但也导致中国审美传统之固有特质的遮蔽,更深远的影响是中国文论话语体系自主性的隐遁。中国文化重体... 在现代化的狂飚突进中,现代性的话语霸权造成了中国文论叙事方式被同化的趋势。它使我们从一个“他者”视角读出以往不曾读出的含义,但也导致中国审美传统之固有特质的遮蔽,更深远的影响是中国文论话语体系自主性的隐遁。中国文化重体认和亲证的基本旨趣,规定了中国文艺批评的特有方式和取向。与西方审美传统重再现、求形似、偏写实不同,中国古典审美方式重表现、求神似、偏写意。中国的审美创造总有一个道德负荷,即发挥伦理教化功能,因而拒绝唯美主义。中国文化本质上是审美的,是诗意化的文化。在应对现代性挑战中,如何维系并捍卫中国文化的自主性,是我们必须直面的任务。建构中国文论自主话语体系,就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审美传统 表现 神似 写意 中国文论话语 自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身气功之“简约性”研究——基于中国传统审美观 被引量:9
2
作者 王英璟 项汉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6-70,75,共6页
面对健身气功追求艺术美感的最新走向,以对中国传统美学基本范畴"简""约""文"的阐释为出发点,从健身气功的编创、演练过程、内部机理等角度对其"简约性"进行挖掘整理。研究表明,中国传统美学中... 面对健身气功追求艺术美感的最新走向,以对中国传统美学基本范畴"简""约""文"的阐释为出发点,从健身气功的编创、演练过程、内部机理等角度对其"简约性"进行挖掘整理。研究表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简约"审美观并非单单以实用为旨归,而是蕴含了"文"的美学范畴,与之相应,健身气功的"简约性"是"简"、"约"、"文"的关系。据此,本研究认为"简约"是健身气功的美学特性,也是其优势所在,应当在艺术审美活动中予以保持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身气功 中国传统审美 简约性 “简” “约” “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活审美传统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薛富兴 《民族艺术研究》 2004年第3期4-13,共10页
以温暖人情经营和体验为基本内容的生活审美是当代社会大众审美的基本形式。中国有着悠久、深厚的生活审美传统 ,历来强调克己利人以求人伦之乐、社会之和。自然人性论、群体本位和有等级差别的爱是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之最大局限。当代美... 以温暖人情经营和体验为基本内容的生活审美是当代社会大众审美的基本形式。中国有着悠久、深厚的生活审美传统 ,历来强调克己利人以求人伦之乐、社会之和。自然人性论、群体本位和有等级差别的爱是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之最大局限。当代美学当与伦理学结盟 ,融合荀、墨、佛教和基督教之有益伦理思想资源、立足文化人性、个体本位和舍异求同原则 ,以人生哲学智慧激发个体间之相互同情、关爱和依恋 ,以善求美 ,化善为美 ,兼融美善 ,共同服务于当代社会大众之精神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审美 中国生活审美传统 伦理学 人情之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国传统审美观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葛越 《电影评介》 2009年第23期88-89,共2页
中国传统审美建立在中国文化哲学观的基础上,背后蕴藏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及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观念深深植入民族感情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为现代设计审美行为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依据,并拓展了更宽广... 中国传统审美建立在中国文化哲学观的基础上,背后蕴藏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及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观念深深植入民族感情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为现代设计审美行为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依据,并拓展了更宽广的思维表达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审美 简约 含蓄 和合之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园林审美意蕴研究文献综述 被引量:7
5
作者 吴余青 田卓明 朱奕苇 《湖南包装》 2020年第4期7-10,共4页
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山水画、文学诗词以及审美意蕴时代变迁等方面,梳理了中文期刊发表的中国传统园林美学意蕴研究的相关文献,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传统园林审美意蕴的思想根本;而传统园林审美意蕴和中国山水画的审美要求如出一辙;... 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山水画、文学诗词以及审美意蕴时代变迁等方面,梳理了中文期刊发表的中国传统园林美学意蕴研究的相关文献,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传统园林审美意蕴的思想根本;而传统园林审美意蕴和中国山水画的审美要求如出一辙;文学诗词的意境和传统园林审美意蕴追求的意境美大同小异;传统审美意蕴也会随着时代发展进步因时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园林审美意蕴 传统哲学思想 山水画 文学诗词 时代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音乐审美中的节奏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宋玲 《歌海》 2012年第1期48-50,88,共4页
中国传统音乐艺术作品浩如烟海、音乐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其中凝聚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审美思维也是多元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但是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中华民族在总体上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具有整体性的音乐审美特征,节奏因素是体现中... 中国传统音乐艺术作品浩如烟海、音乐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其中凝聚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审美思维也是多元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但是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中华民族在总体上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具有整体性的音乐审美特征,节奏因素是体现中国传统音乐审美民族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节奏可以分为散板节奏和非散板节奏,这些民族性节奏特征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奏 民族特征 噪音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和审美意识的丰富性的总体审视——评《华夏文化与审美意识》 被引量:2
7
作者 金丹元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8-23,37,共7页
张文勋先生的新著《华夏文化与审美意识》最近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部三十万言的专著,以其厚实的文化根底,丰富的理论素养和对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的全方位把握,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华夏文化学和华夏审美学的自成一格的体系。它从... 张文勋先生的新著《华夏文化与审美意识》最近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部三十万言的专著,以其厚实的文化根底,丰富的理论素养和对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的全方位把握,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华夏文化学和华夏审美学的自成一格的体系。它从华夏文化的形成起笔,由华夏文化的早期形态及其发生发展,引入三代以来的文化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审美意识 元性 审美 中国传统审美 文勋 文化类型 自成一格 多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代: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看电影人物的塑造——以《金陵十三钗》为例
8
作者 徐冲 《消费电子》 2013年第20期202-202,共1页
张艺谋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在电影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一直备受肯定。本文将以电影《金陵十三钗》为例,根据电影中人物的角色设定,探讨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该片人物塑造中的具体特征。
关键词 《金陵十三钗》 人物塑造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审美下的敦煌舞蹈编创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元园 《艺术评鉴》 2022年第9期1-4,共4页
“敦煌文化”是多元文明碰撞与交融的产物,其发展虽然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但始终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其最本质的内核离不开中国传统思维的牵引与中国传统审美观的规约。作为敦煌文化艺术中重要一支的“敦煌舞蹈”也必然受到中国传统... “敦煌文化”是多元文明碰撞与交融的产物,其发展虽然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但始终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其最本质的内核离不开中国传统思维的牵引与中国传统审美观的规约。作为敦煌文化艺术中重要一支的“敦煌舞蹈”也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思维与审美观的深刻影响,因此敦煌舞蹈的编创应始终秉承着在尊重与传承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大前提下,探索其多元文化的内涵,运用中国式的审美与思维看待这些鲜活动人的壁画舞姿,构建这种多元共存的敦煌舞蹈风格,从而追求一种辩证中和的敦煌舞蹈身体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舞蹈 中国传统审美 舞蹈编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审美风范与西方作曲技法的完美结合——从储望华先生的《筝箫吟》作品谈起 被引量:1
10
作者 文琳 《黄河之声》 2018年第1期44-44,共1页
我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储望华先生的钢琴前奏曲《筝箫吟》是一首将中国传统音乐风格和西方现在作曲技法完美结合的优秀钢琴曲,本文将通过对其的作曲技法的分析,探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元素的钢琴作品如何在新时代焕发艺术生机的规律性。
关键词 储望华 旋律 装饰音 中国传统音乐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德格尔、印象画派与传统审美感合思想——艺术中道思想的交融视域
11
作者 郝文杰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1年第5期34-36,共3页
海德格尔、印象画派与中国传统审美感合思想分别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语言阐发了对艺术中道思想的理解与认识。海德格尔认为的"澄明境域"即是艺术化的中道本体境界,后印象画派与强调审美主体对客体瞬间印象的自然主义不同,... 海德格尔、印象画派与中国传统审美感合思想分别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语言阐发了对艺术中道思想的理解与认识。海德格尔认为的"澄明境域"即是艺术化的中道本体境界,后印象画派与强调审美主体对客体瞬间印象的自然主义不同,它是一种导向主客统一、混化一体的创作思维,即是艺术创作中的中道思想。我们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的是心物平衡,相感相应,不在物我间进行强行分割与对立,主张和谐共构,以世界自然和谐的生态化为宗旨,从艺术本源到创作、接受等全方位都是中道思想的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中道 海德格尔 印象画派 中国传统审美感合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肖像雕塑中的语言塑造
12
作者 颜铭柯 《天工》 2025年第3期22-24,共3页
肖像雕塑在人类的文明长河中由来已久,在最初的原始社会的雕塑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一些非常稚拙的肖像雕塑作品。肖像雕塑顾名思义就是指以表现人物肖像及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一类雕塑作品,在雕塑创作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肖像雕塑... 肖像雕塑在人类的文明长河中由来已久,在最初的原始社会的雕塑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一些非常稚拙的肖像雕塑作品。肖像雕塑顾名思义就是指以表现人物肖像及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一类雕塑作品,在雕塑创作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肖像雕塑的创作中,雕塑家不仅仅追求人物肖像的肖似,更追求独特的语言表现,故而在对肖像雕塑的研究中,语言塑造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像雕塑 雕塑创作 雕塑语言 中国传统审美 尺度 视觉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审美观在西方音乐中的应用
13
作者 徐韵 《北方音乐》 2015年第22期171-171,共1页
在我们中国的民族传统审美中,虚实相济是美学思想的一条主线;气韵生动是至高境界;诗化意境是中国民族独特的审美趣味。在不同的时代、文化下,不同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因此审美观具有时代性、民族性、人类共有属性,在阶级社会还... 在我们中国的民族传统审美中,虚实相济是美学思想的一条主线;气韵生动是至高境界;诗化意境是中国民族独特的审美趣味。在不同的时代、文化下,不同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因此审美观具有时代性、民族性、人类共有属性,在阶级社会还具有阶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审美 西方音乐 审美观的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训练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荣珏 《艺术家》 2022年第5期74-76,90,共4页
身韵是中国古典舞的特色之一,是呈现舞蹈艺术形式与灵魂的文化载体,凝聚了深厚的民族精神。中国古典舞的身韵元素多样化,与舞蹈的民族性和艺术性等相融合,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传承,更是舞者基本功的充分体现。因此,舞者在身韵元... 身韵是中国古典舞的特色之一,是呈现舞蹈艺术形式与灵魂的文化载体,凝聚了深厚的民族精神。中国古典舞的身韵元素多样化,与舞蹈的民族性和艺术性等相融合,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传承,更是舞者基本功的充分体现。因此,舞者在身韵元素的训练中,不仅要注重舞蹈动作的规范,还要注重内在文化的挖掘,在力、气、意的作用下,促使古典舞的美学形态与艺术魅力充分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 身韵元素 舞蹈动作 元素训练 舞蹈艺术 美学形态 文化载体 中国传统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产品包装上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15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I0019-I0019,共1页
中国传统文化元元素是指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炼其具有象征程式化。寓意性和装出的有代表性东西,元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情理、好出性等机型特征。李国西和民5心理在能路产品包装设计中,第工业识与传统文化元素招结化大生产所形成的现... 中国传统文化元元素是指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炼其具有象征程式化。寓意性和装出的有代表性东西,元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情理、好出性等机型特征。李国西和民5心理在能路产品包装设计中,第工业识与传统文化元素招结化大生产所形成的现代审风意的文化形式。通过抽象。音,有民族的陈旧的、传铁的文在对其进行打散,电话。控体等艺术手段重新组合,诚时:量构从西行生出带科一定传接文化相的全断种平面,族情感方面达到程觉形象,使现代感和民望为了具有封代享文与有墙柔消费者认同感的同时,传统文化个性的这游产品包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个性 产品包装 传统文化元素 现代感 中国传统审美 寓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味岁时节令珠宝的审美意象
16
作者 康亿平 《中国黄金珠宝》 2022年第1期79-81,共3页
一过元且,中国人内心深处关于团聚的记忆就会被唤醒,人们想到过年内心总是暖暖的,访亲拜友、购物狂欢好不愉悦。又恰逢虎年,为新的一年增添了些威武之气。每逢不同的岁时节令,设计师和消费者们挖掘中国传统审美意象的热情就会空前高涨。
关键词 岁时节令 中国传统审美 审美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忧思——与章培恒教授商榷
17
作者 张伟品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2-33,31,共3页
《上海戏剧》杂志94年第1期刊载复旦大学章培恒教授的文章《神圣忧思录:杂谈中国戏曲的前景——以昆曲、京剧为中心》(以下简称《忧思录》)。其间谈到了京戏的特性及其形成原因。原话是这样的:“京戏之不表现在当时(指清代之道光、咸丰... 《上海戏剧》杂志94年第1期刊载复旦大学章培恒教授的文章《神圣忧思录:杂谈中国戏曲的前景——以昆曲、京剧为中心》(以下简称《忧思录》)。其间谈到了京戏的特性及其形成原因。原话是这样的:“京戏之不表现在当时(指清代之道光、咸丰年间——引者注)不规范的感情与其坚持传统的审美标准,实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在这里正鲜明地显现出道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标准 中和之美 中国审美传统 京剧 情感表现 主导意识 规范化 教授 形成原因 元杂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盛世繁花--敦煌复原乐器纹饰设计制作
18
作者 彭文佳 《艺术科技》 2021年第16期147-148,共2页
本文从敦煌壁画中的乐史图像追寻乐器的发展脉络,以绘制的过程为例,通过敦煌复原乐器纹饰设计制作为切入点,了解唐代敦煌图案的视觉传达,探讨复原乐器纹饰的绘制流程及制作要点。
关键词 长颈四弦阮 敦煌图案 天然矿物色 中国传统审美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相花》
19
作者 赵元琦 《中国宝玉石》 2022年第1期98-98,共1页
作品整体使用黄金,以中国传统的花丝手法,镶嵌岫玉和珍珠,呈对称状花瓣形,借此表现中国传统审美中女性珠圆玉润的古典美。作品由六部分组成,由外向内分别是金属外轮廓、外圈花丝部分、内圈花丝部分、八颗金色珍珠、八块异形雕刻的玉石,... 作品整体使用黄金,以中国传统的花丝手法,镶嵌岫玉和珍珠,呈对称状花瓣形,借此表现中国传统审美中女性珠圆玉润的古典美。作品由六部分组成,由外向内分别是金属外轮廓、外圈花丝部分、内圈花丝部分、八颗金色珍珠、八块异形雕刻的玉石,以及中心一块八边形玉石。采用包镶的方式,由金属外轮廓包镶八块玉石,并以花丝装饰内缘;珍珠以钉镶的方式固定在外圈花丝部分;内圈、外圈花丝部分随其形状起伏,向外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轮廓 花丝 宝相花 内圈 中国传统审美 古典美 珍珠 玉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少卿《山水清音》
20
作者 顾平 《中国书画》 2008年第1期118-118,共1页
吕少卿,1972年生于江苏东台。中国画硕士、美术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现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美术系副教授,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艺术系副主任,《新视觉艺术》杂志执行主编。出版有《林泉高志》、《承传与演进》等专著。... 吕少卿,1972年生于江苏东台。中国画硕士、美术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现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美术系副教授,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艺术系副主任,《新视觉艺术》杂志执行主编。出版有《林泉高志》、《承传与演进》等专著。作品润格:3000元/平方尺从其绘画来看,少卿受学院派的影响很深,因为他接受的一直是学院派的教育,但他的绘画又注重生活体验和历史文化的积淀,他的作品多变而又风格统一。他的主要审美价值取向是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范畴,清新而恬淡,灵动而优美。其画面境界恍如藐姑射仙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少卿 艺术系 中国传统审美 江苏教育学院 视觉艺术 藐姑射 审美价值取向 江苏东台 渐江 学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