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发展前瞻--北京联合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述要
1
作者 许峰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1-124,共4页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积极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工作,北京联合大学成立了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中心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9月28日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这是北京市属高校成立的第...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积极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工作,北京联合大学成立了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中心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9月28日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这是北京市属高校成立的第一个以海外中国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研究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联合大 中国学研究 术研讨会 成立大会 海外 述要 社会科 “走出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学研究”与“中国学研究”
2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汉研究 中国学研究 全球化 本土意识
全文增补中
新联科学院中国学研究所庆祝我国国庆给吴玉章主任的贺信
3
《语文建设》 1959年第21期6-,共1页
敬爱的吴玉章同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十周年的前夕,我所全体同志向您致以热烈的祝贺,并祝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上取得更大成就.
关键词 中国学研究 家庭幸福 礼新 苏联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玉章主任给苏联科学院中国学研究所和苏联汉学家史萍青同志的信庆祝十月革命42周年
4
《语文建设》 1959年第21期7-,共1页
苏联科学院中国学研究所: 在伟大的十月革命节42周年的前夕,向你所全体工作人员致热烈的祝贺,祝你们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并且在工作上获得更大成就。敬礼. 吴玉章1959年11月5日亲爱的史萍青同志: 在伟大的十月革命节42周年的前夕,向您致... 苏联科学院中国学研究所: 在伟大的十月革命节42周年的前夕,向你所全体工作人员致热烈的祝贺,祝你们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并且在工作上获得更大成就。敬礼. 吴玉章1959年11月5日亲爱的史萍青同志: 在伟大的十月革命节42周年的前夕,向您致热烈的祝贺,祝您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并且在工作上获得新的成就。敬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研究 苏联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学研究会与金城、周肇祥关系考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涛 《中国美术》 2017年第3期24-35,共12页
一、缘起1920年5月,喧嚣熙攘的五四运动刚刚过去一年,北京城似乎又恢复了昔日的宁静。以'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为宗旨的中国画学研究会,于西城石达子庙成立,金城与周肇祥分任正副会长。[1]入会者达二百余人,特邀陈师曾、贺良朴... 一、缘起1920年5月,喧嚣熙攘的五四运动刚刚过去一年,北京城似乎又恢复了昔日的宁静。以'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为宗旨的中国画学研究会,于西城石达子庙成立,金城与周肇祥分任正副会长。[1]入会者达二百余人,特邀陈师曾、贺良朴、萧谦中、陈汉第等北京画坛耆老名宿为画会评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肇祥 民初 金城 中国研究 联合绘画 北京 纸本 画坛 余绍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在历史的转角处——从中国画学研究会到湖社画会 被引量:3
6
作者 吕鹏 《中国美术》 2017年第3期8-23,共16页
20世纪民国初年,在北京地区传统画派阵营当中先后形成两个以'精研古法,博择新知','保存固有之国粹,发扬艺术之特长','沟通世界美术'为宗旨的传统派绘画团体——中国画学研究会与湖社画会,这是中国画从传统形态... 20世纪民国初年,在北京地区传统画派阵营当中先后形成两个以'精研古法,博择新知','保存固有之国粹,发扬艺术之特长','沟通世界美术'为宗旨的传统派绘画团体——中国画学研究会与湖社画会,这是中国画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化温和转型的群体。两个团体分别成立于1920年5月29日和1927年1月15日。它们并行时间近十年之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社画会 金城 齐白石 湖社 中国研究 陈师曾 周肇祥 胡佩衡 联合绘画 北京 美术革命 画家群体 陈少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评《中国艺术学研究书系》第一辑
7
作者 许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61-64,共4页
随着艺术学学科升为门类,当代艺术学整体研究也不断走向深入和成熟,陈池瑜教授主编的《中国艺术学研究书系》便是其中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成果。本套书系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 随着艺术学学科升为门类,当代艺术学整体研究也不断走向深入和成熟,陈池瑜教授主编的《中国艺术学研究书系》便是其中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成果。本套书系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及文艺原创精品出版规划项目。书系第一辑的出版为进一步构建和发展中国艺术学学科研究的理论体系,推动中国艺术学理论向纵深发展发挥重要的学术作用,是具有新突破的中国艺术学研究的新成果,体现了在当代中国艺术学理论建设中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理论 中国艺术研究书系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研究》后记
8
作者 徐鹏绪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108-110,共3页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研究》结稿之前,《鲁迅著译编年全集》出版,使《鲁迅全集》,也使现代作家"别集"的编辑出版类型中,终于有了一种体例严整的"编年体"文集。《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研究》最后一编"研究之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研究》结稿之前,《鲁迅著译编年全集》出版,使《鲁迅全集》,也使现代作家"别集"的编辑出版类型中,终于有了一种体例严整的"编年体"文集。《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研究》最后一编"研究之研究文献",在20世纪80年代,还只有"研究目录索引"和"研究资料汇编"两种初级类型,而"研究述评"和"学术史"型制的出现较晚,直至《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研究》结稿,才出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这样一部完全意义上的合乎史裁的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著作——这是"研究之研究"文献的最高形式,从而使本课题提出的"三级文献"的构想得以完满的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文献研究 理论体系 研究框架 文献整理 编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体会:中国画研究生教学作品七人展
9
作者 黄格胜 《艺术探索》 2003年第2期38-40,共3页
Seven works showing here are a part of another exhibi-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opened in the Art Gallery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 Exhibition of Seven Graduate Students March 25,2003. The presi-dent of Guangxi Acade... Seven works showing here are a part of another exhibi-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opened in the Art Gallery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 Exhibition of Seven Graduate Students March 25,2003. The presi-dent of Guangxi Academy of Arts, Prof. Huang Gesheng, wroteapreface to the exhibition, describing his own career as a graduate student so as to encourage graduate stu-dents of nowadays to make a further progress in learning and thinking, sometimes even in writing thesi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体会:中国研究生教作品七人展” 美术教育 绘画技巧 教师 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热点现象述评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书峰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20-30,共11页
2020年中国民族音乐学呈现以下研究特点:将音乐文本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与当下的表演语境中的音乐文本生成过程研究,尤其运用结构主义与符号学、表演民族志等诸多跨学科理论针对音乐本体形态的生成过程与表演实践展开简化还原分析;以中... 2020年中国民族音乐学呈现以下研究特点:将音乐文本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与当下的表演语境中的音乐文本生成过程研究,尤其运用结构主义与符号学、表演民族志等诸多跨学科理论针对音乐本体形态的生成过程与表演实践展开简化还原分析;以中国与东南亚跨界族群为切入点,关注跨界族群音乐研究对象的边界拓展研究,重新审视世界主义语境中的跨界族群音乐概念的批判性思维;关注经济与文化全球化背景中的民俗节庆音乐文化身份的重建与文化认同的"阶序性"互动关系研究,以及音乐的"族群性"与文化认同问题;将音乐文本置于传统书面历史文献与口述历史文献语境中,结合全面的扎实的田野考察工作进行历史与田野互视性质的"接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0年中国民族音乐研究 音乐表演民族志 跨界族群音乐 历史民族音乐 认同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教士与海外中国学的创立
11
作者 陈君静 《贵州文史丛刊》 1997年第4期25-30,共6页
关键词 传教士 海外中国 中国学研究 卫三畏 耶稣会士 利玛窦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问题 中华帝国 在华传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研古法砥砺前行——历史中的中国画学研究会
12
作者 李煜田 《流行色》 2019年第12期135-136,共2页
新文化运动以后,西画风头正劲,我国迅速卷入了"美术革命"的浪潮,面对传统派画家的逐渐萎靡,为保存国粹提倡东方美术,周肇祥与金城作出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决定--组织当时北京地区众多志同道合的国画家一齐成立了当时北京最大... 新文化运动以后,西画风头正劲,我国迅速卷入了"美术革命"的浪潮,面对传统派画家的逐渐萎靡,为保存国粹提倡东方美术,周肇祥与金城作出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决定--组织当时北京地区众多志同道合的国画家一齐成立了当时北京最大的研究国画的民间团体--中国画学研究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革命 中国研究 京津画派 传统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建筑艺术研究之先驱--鲍希曼(1873~1949) 被引量:1
13
作者 (德)颜复礼 赵娟(译) 《艺术设计研究》 2013年第3期91-94,共4页
本文是根据德国汉学家颜复礼的相关文章翻译而成,介绍了一位致力于中国建筑艺术研究的德国学者—鲍希曼(Emst Boerschmann),他的学术道路与学界条条框框中的那些陈规有着迥然之别,值得今天的人们深入研究。
关键词 鲍希曼 德国 中国学研究 中国建筑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和与激进:民初画学文化姿态的选择——从陈师曾与北大画法研究会的关系谈起 被引量:4
14
作者 杭春晓 《中国书画》 2016年第4期4-8,共5页
1918年12月,金城、陈师曾等出面召集北京画家,为访华之日本画家渡边晨亩举办招待会。关于中国画学研究会日后主要活动之一的"日中联合画展",正于席间被提出~①。对此,渡边曾回忆:"曩者大正七年冬间,先生与周肇祥、颜世... 1918年12月,金城、陈师曾等出面召集北京画家,为访华之日本画家渡边晨亩举办招待会。关于中国画学研究会日后主要活动之一的"日中联合画展",正于席间被提出~①。对此,渡边曾回忆:"曩者大正七年冬间,先生与周肇祥、颜世清、陈衡恪等某某诸人,主唱中日艺术之提携。"~②关于中国画学研究会与日本的关系,诸多学者如云雪梅、萧玮文等已有论述。本文未曾在意于此,而更在意:作为中国画学研究会更重要的活动,为什么会在这个招待会上被提出?招待会中,中日画家的中心话题是什么?为何会引出中日联展这样的提议,且受到在场者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师曾 中国研究 陈衡恪 中心话题 周肇 雪梅 在场者 北人 蔡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年代英文版中国学工具书出版近况
15
作者 邵萍 《辞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53-156,共4页
中国学旧称汉学(sinology),也是东方学的重要分支或近义词。整个80年代,英美出版了许多中国学著作,其中工具书约有百余种之多,它们集中反映了英美中国学研究的学科范围、规模和水平。现选择有代表性的工具书介绍于下。
关键词 中国学研究 工具书出版 书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历史 东方 出版物 近义词 科范围 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的统一性是开展中国研究的出发点
16
作者 张西平 《国际人才交流》 2022年第10期16-17,共2页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国外研究中国的著作剧增,国际学术界在中国研究上也开始变化,欧洲传统汉学研究开始式微。汉学研究和中国学研究出现分野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汉学和研究当代中国的中国学,在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产生分化。
关键词 中国学研究 研究 中国历史文化 传统汉 统一性 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抱石译日本学人的中国美术著述六种
17
作者 吕婷茹 《中国书画》 2021年第4期118-121,共4页
近代中日文化交流从甲午战争之后进入了一个重要时期,战争的胜利使得中国得到日本各界的关注,同时20世纪中国学人赴日留学潮兴起,这种双向的交流进一步促进了两国文化艺术的融通和发展。日本的中国学研究随着日本学人来华访书的不断深... 近代中日文化交流从甲午战争之后进入了一个重要时期,战争的胜利使得中国得到日本各界的关注,同时20世纪中国学人赴日留学潮兴起,这种双向的交流进一步促进了两国文化艺术的融通和发展。日本的中国学研究随着日本学人来华访书的不断深入而展开来,与此同时,中国学者对于日本学者的中国美术史研究有了深入的了解,不仅客观了解到日本学者对于中国美术的研究方法,而且对于其中日本学人的主观理解做出了评判与补充,这些都给予中日美术交流重要的正向发展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抱石 中日文化交流 中国美术史研究 中国学研究 中日美术交流 主观理解 正向发展 赴日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树三枝”:关于我国艺术学研究生教育理念的讨论
18
作者 顾平 《艺术学研究》 2020年第6期69-75,共7页
艺术学科问题的"研究能力"是艺术学研究生不变的"老任务",但业界对其并未形成共识,尤其在研究生招生分为学术型与专业型之后,对"任务"的不同领会与"认领"反而形成了五花八门的"规则"... 艺术学科问题的"研究能力"是艺术学研究生不变的"老任务",但业界对其并未形成共识,尤其在研究生招生分为学术型与专业型之后,对"任务"的不同领会与"认领"反而形成了五花八门的"规则",研究生教育质量不仅没有明显整体提升,还因为"标准"的混乱而导致出现"误人子弟"的不良后果。"一树三枝"的教育理念,意即以"艺术学知识""艺术感知觉"与"哲学思辨"构成艺术学研究生教育的"三枝",并以"研究能力"为衡量教育水平的核心标准,从而观察每棵"艺术之树"即每位研究生的成长状态。"一树三枝"教育理念的提出,或能成为中国艺术学研究生教育由"老任务"实现"新变"的一种有效途径,值得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研究 教育理念 研究能力 “一树三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子学”的跨国界对话——第六届“新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19
作者 欧明俊 《管子学刊》 2018年第4期63-67,共5页
由韩国国立江陵原州大学校、韩国道家道教学会、韩国道教文化学会、韩国中国学研究会联合主办,国立江陵原州大学校人文学研究所、神明文化研究院承办的主题为“21世纪全球视野下的新子学与中国学”的“国学”的“第六届‘新子学’国际... 由韩国国立江陵原州大学校、韩国道家道教学会、韩国道教文化学会、韩国中国学研究会联合主办,国立江陵原州大学校人文学研究所、神明文化研究院承办的主题为“21世纪全球视野下的新子学与中国学”的“国学”的“第六届‘新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6月26日至29日在江陵原州大学校江陵校园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各国学者共100多位,分别来自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和韩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大会共分三个子题:新子学、道家道教思想新解、21世纪中国学。与会各国学者分别讨论“新子学”的发展以及中国学研究诸问题。会议编辑了韩国道家道教学会前任会长江陵原州大学金白铉教授发行、成均馆大学曹玟焕教授主编的《神明文化研究》第四辑《第六届“新子学”国际学术大会特辑》,收录本次来自韩国以外的与会学者论文23篇。另一成果为《21世纪全球视野中的“新子学”与中国学》,主要收录由韩国学者以韩文撰写的论文27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 研讨会综述 中国学研究 对话 国界 道家道教 21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求“整个的知识”——新文化运动“前史”研究萏议
20
作者 孟庆澍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5年第2期41-45,共5页
近年来,在汉语学术圈内,对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研究依然是引人注目的热点之一。在海外中国学研究界,除了少数华裔学者之外,对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研究兴趣却日渐寥落,甚至出现了"将五四去中心化"(Decentering the May Fouth)的... 近年来,在汉语学术圈内,对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研究依然是引人注目的热点之一。在海外中国学研究界,除了少数华裔学者之外,对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研究兴趣却日渐寥落,甚至出现了"将五四去中心化"(Decentering the May Fouth)的趋势(王晴佳:《五四运动在西方中国研究中的式微?》,《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运动 中国学研究 华裔 去中心化 知识社会 博士论文 北京大 甲寅 章士钊 《新民丛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