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板内8级大地震活动过程和趋势预测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傅征祥 刘杰 +2 位作者 王晓青 郝平 吕梅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U08期112-117,共6页
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是全球 8级大地震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自 180 0年以来该区板内 8级大地震共发生了 16次 ,2 0 0 1年昆仑山口西 8.1级大地震 (36 .1°N ,90 .9°E)是在 195 7年蒙古 8.3级大地震之后 4 4a发生的。研究表明该... 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是全球 8级大地震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自 180 0年以来该区板内 8级大地震共发生了 16次 ,2 0 0 1年昆仑山口西 8.1级大地震 (36 .1°N ,90 .9°E)是在 195 7年蒙古 8.3级大地震之后 4 4a发生的。研究表明该区 8级大地震的活动过程可能存在相对平静 (1812— 190 2年 )和相对活跃 (190 3— 195 7年 )交替的幕式或轮回过程的性质。 195 7年蒙古地震之后可能是一次新的轮回开始 ,2 0 0 1年昆仑山口西地震是新轮回的第二次地震 ,按照轮回过程中事件发生频度是时间的指数函数关系的假定 ,该区下一次 8级大地震可能约在 2 0 2 6年发生。如果假定该过程相当接近泊松过程。那么 ,在 2 0 0 5 ,2 0 10年和 2 0 15年前至少发生一次 8级大地震的泊松概率 ,分别是 0 .2 9,0 .5 3和 0 .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内8级大地震 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 地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各地震活动区地震活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英 赵卫明 盛菊琴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4-161,共8页
利用相关函数分析方法对1900年以来缅甸转换构造区、滇西南旋转构造域和兴都库什中深源地震区的7.0级以上地震与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的其它各地震活动区7.0级以上地震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缅甸转换构造区、滇西南旋转构造域和... 利用相关函数分析方法对1900年以来缅甸转换构造区、滇西南旋转构造域和兴都库什中深源地震区的7.0级以上地震与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的其它各地震活动区7.0级以上地震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缅甸转换构造区、滇西南旋转构造域和兴都库什中深源地震区的地震活动与其它各地震活动区的地震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一结果对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强震的预报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 地震活动 相关函数 互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西部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的小波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邵辉成 傅征祥 +1 位作者 王晓青 江在森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7-262,共6页
利用能反映非平稳信号时频域特征的小波分析方法 ,分析了百年来中国大陆西部及邻近大三角地区的地震资料 ,得到了地震活动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特征。百年来该地区地震活动主要周期分别为 4 2年、2 2年、7年和 14年 ,而且其强度随时间在变... 利用能反映非平稳信号时频域特征的小波分析方法 ,分析了百年来中国大陆西部及邻近大三角地区的地震资料 ,得到了地震活动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特征。百年来该地区地震活动主要周期分别为 4 2年、2 2年、7年和 14年 ,而且其强度随时间在变化 ,由此我们认为对于地震活跃或平静期的讨论只有建立在具体的时间尺度上才有意义。同时利用各种尺度的小波系数和地震活动主周期对未来地震趋势进行的分析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 地震活动 小波分析 时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