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及相邻区域岩石圈结构及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朱介寿 蔡学林 +1 位作者 曹家敏 严忠琼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7-574,共8页
中国大陆及邻近陆域海域是晚古生代以来由多个较小的板块或地块汇聚形成的。中生代亚洲东部岩石圈拉张解体和减薄。古新世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引起地壳缩短隆升,形成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造山带。根据中国大陆及相邻区域天然地震、人... 中国大陆及邻近陆域海域是晚古生代以来由多个较小的板块或地块汇聚形成的。中生代亚洲东部岩石圈拉张解体和减薄。古新世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引起地壳缩短隆升,形成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造山带。根据中国大陆及相邻区域天然地震、人工地震及其他地学资料,采用多学科多手段进行反演。对沉积层、地壳、岩石圈厚度进行研究,探讨中国大陆及相邻陆域海域岩石圈结构特征及深部动力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及相邻陆域海域 岩石圈结构模型 地球深部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及相邻区域岩石圈结构及动力学意义
2
作者 朱介寿 蔡学林 +1 位作者 曹家敏 严忠琼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93-803,共11页
中国大陆及邻近陆域海域是晚古生代以来由多个较小的板块或地块汇聚形成的。中生代亚洲东部岩石圈拉张解体和减薄。古新世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引起地壳缩短隆升,形成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造山带。根据中国大陆及相邻区域天然地震、人工地... 中国大陆及邻近陆域海域是晚古生代以来由多个较小的板块或地块汇聚形成的。中生代亚洲东部岩石圈拉张解体和减薄。古新世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引起地壳缩短隆升,形成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造山带。根据中国大陆及相邻区域天然地震、人工地震及其他地学资料,采用多学科多手段进行反演。对沉积层、地壳、岩石圈特性及厚度变化进行研究,探讨中国大陆及相邻陆域海域岩石圈结构特征及深部动力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及相邻陆域海域 岩石圈结构模型 地球深部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