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博物馆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例
1
作者
杨宇
张杨
《绿色科技》
2025年第9期165-169,共5页
以位于扬州市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提取旅游者评论文本,并采用文本分析法,从旅游者感知视角探讨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旅游形象,揭示了旅游者的体验与需求现状。结果表明:旅游者对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旅游形象...
以位于扬州市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提取旅游者评论文本,并采用文本分析法,从旅游者感知视角探讨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旅游形象,揭示了旅游者的体验与需求现状。结果表明:旅游者对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旅游形象感知较为直观,其整体旅游形象的感知可归纳为文化与历史形象、展览与互动形象、环境美学形象、情感体验形象和旅游服务形象5个维度。此外,旅游者的情感形象以积极情感为主,消极情感主要集中在人流量过大以及休息设施不足等方面。研究结论为提升博物馆旅游体验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形象感知
网络文本分析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激发新建博物馆的可持续生命力——来自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
2
2
作者
郑晶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0,131,共9页
我国众多国有博物馆尤其是新建博物馆,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如何激发新建博物馆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新建博物馆可以通过构建展览体系与藏品体系、优化开放服务以及打造品牌形象,迅速提升品...
我国众多国有博物馆尤其是新建博物馆,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如何激发新建博物馆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新建博物馆可以通过构建展览体系与藏品体系、优化开放服务以及打造品牌形象,迅速提升品牌价值,并以此为依托,激发自身的可持续生命力,获得公众的认可与喜爱。2021年建成开放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作为新建博物馆代表之一,开拓了独特的品牌建设创新路径,后续将进一步完善学术机构、合作平台,强化人才培养、创新思维,不断探索新建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经验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
博物馆
可持续
生命力
扬州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构建博物馆数字沉浸式展览的研究与实践——以“运河上的舟楫”展览为例
被引量:
35
3
作者
张莅坤
田甜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7-72,共6页
技术的日新月异让新时代的博物馆焕发出新活力,层不出穷的科技手段不断被应用到展陈中,带给受众耳目一新的参观体验,也让更多人乐于走进博物馆,从中汲取知识。在博物馆不断自我探索、迭代变革的进程中,如何把科技手段高质量地运用到场馆...
技术的日新月异让新时代的博物馆焕发出新活力,层不出穷的科技手段不断被应用到展陈中,带给受众耳目一新的参观体验,也让更多人乐于走进博物馆,从中汲取知识。在博物馆不断自我探索、迭代变革的进程中,如何把科技手段高质量地运用到场馆中?如何融入到差异化展览中?选择与取舍的标准如何评估、判定?这些问题正成为业界关注、探讨的焦点。为此,通过策展人视角,对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河上的舟楫”展从策展、技术方案制定与实践全程的记录,探讨了适合于博物馆的数字沉浸体验在展览中的融合、呈现、交互,体验以及如何与观众共情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策展
数字沉浸式展览
扬州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博物馆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例
1
作者
杨宇
张杨
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湖州学院设计学院
出处
《绿色科技》
2025年第9期165-169,共5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编号:22NDJC154YB)
湖州市202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24hzghy148)。
文摘
以位于扬州市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提取旅游者评论文本,并采用文本分析法,从旅游者感知视角探讨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旅游形象,揭示了旅游者的体验与需求现状。结果表明:旅游者对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旅游形象感知较为直观,其整体旅游形象的感知可归纳为文化与历史形象、展览与互动形象、环境美学形象、情感体验形象和旅游服务形象5个维度。此外,旅游者的情感形象以积极情感为主,消极情感主要集中在人流量过大以及休息设施不足等方面。研究结论为提升博物馆旅游体验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决策建议。
关键词
旅游形象感知
网络文本分析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Keywords
tourism image perception
online text analysis
China Grand Canal Museum
分类号
F592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激发新建博物馆的可持续生命力——来自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
2
2
作者
郑晶
机构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出处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0,131,共9页
文摘
我国众多国有博物馆尤其是新建博物馆,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如何激发新建博物馆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新建博物馆可以通过构建展览体系与藏品体系、优化开放服务以及打造品牌形象,迅速提升品牌价值,并以此为依托,激发自身的可持续生命力,获得公众的认可与喜爱。2021年建成开放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作为新建博物馆代表之一,开拓了独特的品牌建设创新路径,后续将进一步完善学术机构、合作平台,强化人才培养、创新思维,不断探索新建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经验做法。
关键词
新建
博物馆
可持续
生命力
扬州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Keywords
museum
new construction
sustainable
vitality
China Grand Canal Museum
分类号
G269.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建博物馆数字沉浸式展览的研究与实践——以“运河上的舟楫”展览为例
被引量:
35
3
作者
张莅坤
田甜
机构
南京博物院
出处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7-72,共6页
文摘
技术的日新月异让新时代的博物馆焕发出新活力,层不出穷的科技手段不断被应用到展陈中,带给受众耳目一新的参观体验,也让更多人乐于走进博物馆,从中汲取知识。在博物馆不断自我探索、迭代变革的进程中,如何把科技手段高质量地运用到场馆中?如何融入到差异化展览中?选择与取舍的标准如何评估、判定?这些问题正成为业界关注、探讨的焦点。为此,通过策展人视角,对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河上的舟楫”展从策展、技术方案制定与实践全程的记录,探讨了适合于博物馆的数字沉浸体验在展览中的融合、呈现、交互,体验以及如何与观众共情等问题。
关键词
博物馆
策展
数字沉浸式展览
扬州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分类号
G260.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博物馆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例
杨宇
张杨
《绿色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如何激发新建博物馆的可持续生命力——来自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实践探索
郑晶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构建博物馆数字沉浸式展览的研究与实践——以“运河上的舟楫”展览为例
张莅坤
田甜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2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