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7
篇文章
<
1
2
…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巴西自贸区建立对中国大豆产业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沈琼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8,共4页
关键词
中国大豆
产业
大豆
种植
进口市场
供求形势
总供给量
中国大豆
生产
农作物种植面积
非转基因
大豆
弹性分析
大豆
主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大豆竞争力国际比较
被引量:
9
2
作者
余建斌
乔娟
乔颖丽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中国大豆
国际比较
竞争力
印度尼西亚
大豆
产量
大豆
生产
阿根廷
世界
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大豆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
14
3
作者
崔春晓
宣亚南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10,共4页
大豆贸易直接影响了豆农、厂商和消费者的利益。研究表明,影响中国大豆贸易的因素主要是国内需求的增长、国内供给的严重不足、国内外大豆价格与品质差异以及包括转基因安全管理条例在内的相关政策等。本文结合相关因素分析对振兴中国...
大豆贸易直接影响了豆农、厂商和消费者的利益。研究表明,影响中国大豆贸易的因素主要是国内需求的增长、国内供给的严重不足、国内外大豆价格与品质差异以及包括转基因安全管理条例在内的相关政策等。本文结合相关因素分析对振兴中国大豆产业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豆
影响因素
贸易
相关因素分析
安全管理条例
国内外
大豆
产业
品质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放背景下中国大豆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
5
4
作者
张弛
裴东霞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20,共4页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放后.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变化。本文运用产业安全度相关指标,对大豆产业进行了度量。结果显示,大豆产业的安全存在明显问题,这一结果的出现与大豆业开放过程中政策的失当有关。对此,本文...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放后.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变化。本文运用产业安全度相关指标,对大豆产业进行了度量。结果显示,大豆产业的安全存在明显问题,这一结果的出现与大豆业开放过程中政策的失当有关。对此,本文从政策的配套性、新型保护手段的运用,以及政策的可操作性几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豆
大豆
产业
可操作性
安全度
配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大豆品质性状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
7
5
作者
宋雯雯
秦培友
+2 位作者
杨修仕
任贵兴
韩天富
《大豆科技》
2013年第3期5-5,共1页
为了解我国各地大豆品质状况,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于2010—2012年组织31个综合试验站从各服务区域内的科技示范县收集到1176份大豆主栽品种样品,对40余项品质性状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大豆粗蛋白平均含量以南方为高,达43.75%,...
为了解我国各地大豆品质状况,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于2010—2012年组织31个综合试验站从各服务区域内的科技示范县收集到1176份大豆主栽品种样品,对40余项品质性状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大豆粗蛋白平均含量以南方为高,达43.75%,其次为黄淮海流域(41.94%),再次为西北地区(40.01%),东北地区最低(39.16%)。从省份分布情况看,四川、浙江和广西居前3位。粗蛋白含量位居前列的主栽品种包括中黄42、晋遗19、菏豆12、山宁16、豫豆29、浙秋豆3号、南豆12、桂夏1号、桂夏3号、高雄2号等。粗脂肪含量以东北地区最高(20.47%),西北地区及黄淮流域相近(分别为19.85%和19.83%),南方最低(18.94%)。各省份粗脂肪含量以江西、吉林和河北为最高。粗脂肪含量位居前列的品种包括北豆14、合丰50、长农17、冀豆17、沧豆6号、中黄30等。将2010年收集到的269份代表性样品进行化学品质检测,结果表明,硬脂酸、亚麻酸和脯氨酸的含量由北向南呈递减趋势,而总蛋白与大部分氨基酸的含量则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异黄酮含量以东北地区最高,南方地区次之,西北地区较低。异黄酮含量排在前3位的品种是北8731、北豆5号和南农99-1;低聚糖含量排在前3位的品种依次为新大豆1号、赤豆1号和邯豆7号;磷脂含量则以合丰50、合丰55和石大豆2号为最高。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大豆品质呈现脂肪含量“北高南低”、蛋白质含量“南高北低”的态势,低温及适度的降水条件适宜生产高异黄酮、高磷脂的大豆,可建立相关原料生产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豆
品质性状
地理分布
粗脂肪含量
原料生产基地
异黄酮含量
主栽品种
粗蛋白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大豆出口竞争力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汤承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09-1111,共3页
大豆在中国食物系统中经历了极为显著的变化,并从大豆生产大国转为大豆进口大国。中国大豆的出口竞争力在不断下降,其比较优势不断减弱。通过两种比较优势实证分析,论证中国大豆出口竞争力的下降,并分析其下降的原因以及需要采取的对策...
大豆在中国食物系统中经历了极为显著的变化,并从大豆生产大国转为大豆进口大国。中国大豆的出口竞争力在不断下降,其比较优势不断减弱。通过两种比较优势实证分析,论证中国大豆出口竞争力的下降,并分析其下降的原因以及需要采取的对策及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豆
大豆
产业
出口竞争力
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大豆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及展望
被引量:
15
7
作者
司伟
《大豆科技》
2008年第5期1-4,共4页
关键词
中国大豆
生产成本
展望
收益
种植面积
中国
农业部
大豆
产量
生产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大豆品种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
1
8
作者
宋晓慧
韩冬
+3 位作者
张代平
王平
周成
钱海峰
《现代化农业》
2020年第7期2-4,共3页
2018~2019年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开展了适宜的大豆品种筛选和栽培模式示范,分析了中国大豆品种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的适应性,结果表明:66份供试的中国大豆品种中,79%的品种在哈国种植产量高于在中国种植,与当地主栽品种相比,绝大...
2018~2019年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开展了适宜的大豆品种筛选和栽培模式示范,分析了中国大豆品种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的适应性,结果表明:66份供试的中国大豆品种中,79%的品种在哈国种植产量高于在中国种植,与当地主栽品种相比,绝大多数供试品种适应性较好,增产显著,供试品种的平均产量较CK1(生育期120d)增产71.7%,较CK2(生育期90d)增产102.6%。以垦丰17大豆为配套品种,在3个基点开展适宜的栽培模式示范:2个基点示范了70cm垄上双苗带模式,基点大豆较当地生产田分别增产80%和20%,是适宜的栽培模式;1个基点示范了50cm垄上单苗带模式,基点大豆较当地生产田增产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豆
品种
适应性分析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大豆生产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
2
9
作者
孙红霞
《地理教学》
2007年第9期5-7,4,共4页
大豆原产于中国,现已在世界五大洲广为种植,种植面积7460万公顷,年产量1.68亿吨,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食用植物油及食用蛋白源。中国曾经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在最近的10多年里,大豆产量由原来的世界第一,退居...
大豆原产于中国,现已在世界五大洲广为种植,种植面积7460万公顷,年产量1.68亿吨,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食用植物油及食用蛋白源。中国曾经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在最近的10多年里,大豆产量由原来的世界第一,退居为继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而且自1996年开始,我国成为大豆、豆粕和豆油的进口国家,并且进口数量越来越大。目前,进口大豆数量剧增,国产大豆不断积压,本土企业逐渐式微,外资对行业的控制力越来越强,中国大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生产
中国大豆
食用植物油
种植面积
进口国家
大豆
产量
进口
大豆
国产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大豆政策将成为影响国际豆价重要因素——2009/2010年度新作大豆价格走势分析
被引量:
1
10
作者
陈艳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7-39,共3页
9月14日,大商所豆类产品期价跳空低开,给国内已脆弱豆类市场沉重心理打击,市场恐慌心理较为严重。进入9月下旬,国产大豆即将陆续上市,针对价格变化频率越来越频繁国内油脂油料市场,后期大豆价格将如何演绎,已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9月14日,大商所豆类产品期价跳空低开,给国内已脆弱豆类市场沉重心理打击,市场恐慌心理较为严重。进入9月下旬,国产大豆即将陆续上市,针对价格变化频率越来越频繁国内油脂油料市场,后期大豆价格将如何演绎,已成为业内关注焦点。笔者认为,在国内油用大豆仍依赖于国际市场情况下,中国新作大豆减产并不能改变2009/2010年度国际大豆供需基本面略大于求格局,国内大豆价格走势将取决于国际大豆市场。不过由于今年很可能继续出台大豆临时存储政策,国家手中握有大量国储大豆,对国内大豆市场调控能力增强。因此,2009/2010年度国内大豆价格走势将较前几年稳定,集中收购价格将稳定在政策性收购价格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豆
价格走势
国际
市场情况
大豆
市场
收购价格
国产
大豆
价格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大豆食品产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被引量:
5
11
作者
卫祥云
《大豆科技》
2011年第6期37-42,共6页
十一五期间,我国大豆食品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大豆食品已向工业化和产业化迈进,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逐步提高,产品品种不断增多。同时,随着我国的豆腐饮食文化遍及全球,我国大豆食品产业在世界...
十一五期间,我国大豆食品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大豆食品已向工业化和产业化迈进,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逐步提高,产品品种不断增多。同时,随着我国的豆腐饮食文化遍及全球,我国大豆食品产业在世界舞台上显现出及其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产业
中国大豆
展望
自动化水平
大豆
食品
企业数量
企业规模
产品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大豆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技术创新
被引量:
6
12
作者
郭顺堂
《大豆科技》
2010年第6期1-3,31,共4页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大豆的消费量也急速增加。大豆在改善人民生活和增进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没有大豆需求的增长也就没有今天大豆加工业的繁荣。但是,随着大豆的大量进口和加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国产大豆在生产、环保、加...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大豆的消费量也急速增加。大豆在改善人民生活和增进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没有大豆需求的增长也就没有今天大豆加工业的繁荣。但是,随着大豆的大量进口和加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国产大豆在生产、环保、加工技术创新以及粮食安全等方面,正面临着许多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中国大豆的消费、加工利用以及科学技术创新等问题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创新
中国大豆
食品产业
大豆
加工业
中国
经济
人民生活
国产
大豆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7年中国大豆市场回顾暨展望
被引量:
1
13
作者
陈艳君
《粮食与油脂》
2008年第1期31-34,共4页
1 2007年国内大豆市场行情回顾 2007年上半年,国内大豆市场基本呈慢牛行情;下半年,在东北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下降,主产区大豆生长关键期出现几十年难得一遇干旱,大豆主产国中国和美国大豆明显减产,国际海运费不断调高,下游产品...
1 2007年国内大豆市场行情回顾 2007年上半年,国内大豆市场基本呈慢牛行情;下半年,在东北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下降,主产区大豆生长关键期出现几十年难得一遇干旱,大豆主产国中国和美国大豆明显减产,国际海运费不断调高,下游产品大豆油和大豆粕价格先后创历史新高,大豆制油业利润丰厚等众多利多因素支持下,下半年国内大豆价格一路飚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豆
市场回顾
展望
市场行情
豆粕价格
大豆
市场
种植面积
大豆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继承·创新 振兴中国大豆食品产业
14
作者
任玉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14,16,共4页
一、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对大豆食品有了新认识,产生了新需求 伴随时代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大豆已不再是我国的专利,大豆食品已引起全球的关注. 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豆生产国,大豆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7%.
关键词
食品产业
中国大豆
创新
继承
振兴
科技进步
大豆
食品
时代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大豆确立两个方向暨培植两个市场的研究
15
作者
霍美丽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7-91,共5页
中国是大豆的发源地,也是世界第四大大豆生产国。从产量上讲大豆已经超过油料作物总产量的一半。本文介绍了中国大豆生产概况,并提出初步设想:确立两个方向——确立以食用大豆为中心的生产方向;确立以食用大豆为中心的消费方向。培植两...
中国是大豆的发源地,也是世界第四大大豆生产国。从产量上讲大豆已经超过油料作物总产量的一半。本文介绍了中国大豆生产概况,并提出初步设想:确立两个方向——确立以食用大豆为中心的生产方向;确立以食用大豆为中心的消费方向。培植两个市场——培植进口与出口两个市场;培植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两个市场。实现中国大豆产业的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豆
两个方向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大豆市场行情回顾与展望
16
作者
郭清保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09年第1期21-22,共2页
2008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大豆逐渐成为中国粮食安全中的一个醒目“短板”。在此背景下,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成立,来自政策的介入力量逐步加大,广大的市场投资经营者也更为关注在大豆产业危机出现后,2009年中国大豆市场...
2008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大豆逐渐成为中国粮食安全中的一个醒目“短板”。在此背景下,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成立,来自政策的介入力量逐步加大,广大的市场投资经营者也更为关注在大豆产业危机出现后,2009年中国大豆市场能否走出当前的熊市行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豆
市场行情
展望
经济危机
粮食安全
大豆
产业
市场投资
大豆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大豆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实证研究
被引量:
6
17
作者
刘彦坤
武戈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大豆
进口贸易
影响因素
计量
粮食品种
工业生产
国际贸易
蛋白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大豆生产成本、比较效益及优势能力分析
被引量:
1
18
作者
于静娴
《大豆科技》
2009年第3期60-62,共3页
对有关资料内容比较和实际生产结果分析,中国大豆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受到基础条件、生产资料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比较效益较大,起到了粮食、油料作物双重身份的功能作用;优势能力较强,达到了效率、规模与综合优势同步发展的能力水平。
关键词
中国大豆
生产成本
比较效益
优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大豆产业现状、趋势及应对措施浅见
被引量:
9
19
作者
田仁礼
《大豆科技》
2009年第4期1-7,共7页
关键词
中国大豆
产业现状
食用油市场
进口
大豆
国产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高中国大豆生产综合能力及其途径
被引量:
5
20
作者
胡国华
《大豆通报》
2005年第5期4-6,共3页
根据国内大豆生产面积最大的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现状,提出了提高中国大豆生产综合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
中国大豆
大豆
生产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巴西自贸区建立对中国大豆产业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沈琼
机构
郑州大学商学院
出处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8,共4页
关键词
中国大豆
产业
大豆
种植
进口市场
供求形势
总供给量
中国大豆
生产
农作物种植面积
非转基因
大豆
弹性分析
大豆
主产区
分类号
F752.7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豆竞争力国际比较
被引量:
9
2
作者
余建斌
乔娟
乔颖丽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中国大豆
国际比较
竞争力
印度尼西亚
大豆
产量
大豆
生产
阿根廷
世界
总产量
分类号
F32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豆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
14
3
作者
崔春晓
宣亚南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10,共4页
文摘
大豆贸易直接影响了豆农、厂商和消费者的利益。研究表明,影响中国大豆贸易的因素主要是国内需求的增长、国内供给的严重不足、国内外大豆价格与品质差异以及包括转基因安全管理条例在内的相关政策等。本文结合相关因素分析对振兴中国大豆产业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中国大豆
影响因素
贸易
相关因素分析
安全管理条例
国内外
大豆
产业
品质差异
分类号
F752.6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放背景下中国大豆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
5
4
作者
张弛
裴东霞
机构
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20,共4页
基金
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新形势下推动辽宁沿海战略与沿边战略互动研究--兼论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L08BGJ003)
文摘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放后.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变化。本文运用产业安全度相关指标,对大豆产业进行了度量。结果显示,大豆产业的安全存在明显问题,这一结果的出现与大豆业开放过程中政策的失当有关。对此,本文从政策的配套性、新型保护手段的运用,以及政策的可操作性几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国大豆
大豆
产业
可操作性
安全度
配套性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TQ464.8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豆品质性状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
7
5
作者
宋雯雯
秦培友
杨修仕
任贵兴
韩天富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出处
《大豆科技》
2013年第3期5-5,共1页
文摘
为了解我国各地大豆品质状况,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于2010—2012年组织31个综合试验站从各服务区域内的科技示范县收集到1176份大豆主栽品种样品,对40余项品质性状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大豆粗蛋白平均含量以南方为高,达43.75%,其次为黄淮海流域(41.94%),再次为西北地区(40.01%),东北地区最低(39.16%)。从省份分布情况看,四川、浙江和广西居前3位。粗蛋白含量位居前列的主栽品种包括中黄42、晋遗19、菏豆12、山宁16、豫豆29、浙秋豆3号、南豆12、桂夏1号、桂夏3号、高雄2号等。粗脂肪含量以东北地区最高(20.47%),西北地区及黄淮流域相近(分别为19.85%和19.83%),南方最低(18.94%)。各省份粗脂肪含量以江西、吉林和河北为最高。粗脂肪含量位居前列的品种包括北豆14、合丰50、长农17、冀豆17、沧豆6号、中黄30等。将2010年收集到的269份代表性样品进行化学品质检测,结果表明,硬脂酸、亚麻酸和脯氨酸的含量由北向南呈递减趋势,而总蛋白与大部分氨基酸的含量则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异黄酮含量以东北地区最高,南方地区次之,西北地区较低。异黄酮含量排在前3位的品种是北8731、北豆5号和南农99-1;低聚糖含量排在前3位的品种依次为新大豆1号、赤豆1号和邯豆7号;磷脂含量则以合丰50、合丰55和石大豆2号为最高。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大豆品质呈现脂肪含量“北高南低”、蛋白质含量“南高北低”的态势,低温及适度的降水条件适宜生产高异黄酮、高磷脂的大豆,可建立相关原料生产基地。
关键词
中国大豆
品质性状
地理分布
粗脂肪含量
原料生产基地
异黄酮含量
主栽品种
粗蛋白含量
分类号
S816.17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豆出口竞争力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汤承超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09-1111,共3页
文摘
大豆在中国食物系统中经历了极为显著的变化,并从大豆生产大国转为大豆进口大国。中国大豆的出口竞争力在不断下降,其比较优势不断减弱。通过两种比较优势实证分析,论证中国大豆出口竞争力的下降,并分析其下降的原因以及需要采取的对策及措施。
关键词
中国大豆
大豆
产业
出口竞争力
比较优势
Keywords
Chinese soybeans
Industry of soybeans
Export Competitiveness
Comparative advantage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豆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及展望
被引量:
15
7
作者
司伟
机构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产业技术经济研究室/中国农业大学
出处
《大豆科技》
2008年第5期1-4,共4页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
关键词
中国大豆
生产成本
展望
收益
种植面积
中国
农业部
大豆
产量
生产资料
分类号
F426.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TQ464.8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豆品种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
1
8
作者
宋晓慧
韩冬
张代平
王平
周成
钱海峰
机构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20年第7期2-4,共3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6YFE0204600)。
文摘
2018~2019年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开展了适宜的大豆品种筛选和栽培模式示范,分析了中国大豆品种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的适应性,结果表明:66份供试的中国大豆品种中,79%的品种在哈国种植产量高于在中国种植,与当地主栽品种相比,绝大多数供试品种适应性较好,增产显著,供试品种的平均产量较CK1(生育期120d)增产71.7%,较CK2(生育期90d)增产102.6%。以垦丰17大豆为配套品种,在3个基点开展适宜的栽培模式示范:2个基点示范了70cm垄上双苗带模式,基点大豆较当地生产田分别增产80%和20%,是适宜的栽培模式;1个基点示范了50cm垄上单苗带模式,基点大豆较当地生产田增产33.3%。
关键词
中国大豆
品种
适应性分析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豆生产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
2
9
作者
孙红霞
机构
河南省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地理教学》
2007年第9期5-7,4,共4页
文摘
大豆原产于中国,现已在世界五大洲广为种植,种植面积7460万公顷,年产量1.68亿吨,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食用植物油及食用蛋白源。中国曾经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在最近的10多年里,大豆产量由原来的世界第一,退居为继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而且自1996年开始,我国成为大豆、豆粕和豆油的进口国家,并且进口数量越来越大。目前,进口大豆数量剧增,国产大豆不断积压,本土企业逐渐式微,外资对行业的控制力越来越强,中国大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
关键词
大豆
生产
中国大豆
食用植物油
种植面积
进口国家
大豆
产量
进口
大豆
国产
大豆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豆政策将成为影响国际豆价重要因素——2009/2010年度新作大豆价格走势分析
被引量:
1
10
作者
陈艳君
机构
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
出处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7-39,共3页
文摘
9月14日,大商所豆类产品期价跳空低开,给国内已脆弱豆类市场沉重心理打击,市场恐慌心理较为严重。进入9月下旬,国产大豆即将陆续上市,针对价格变化频率越来越频繁国内油脂油料市场,后期大豆价格将如何演绎,已成为业内关注焦点。笔者认为,在国内油用大豆仍依赖于国际市场情况下,中国新作大豆减产并不能改变2009/2010年度国际大豆供需基本面略大于求格局,国内大豆价格走势将取决于国际大豆市场。不过由于今年很可能继续出台大豆临时存储政策,国家手中握有大量国储大豆,对国内大豆市场调控能力增强。因此,2009/2010年度国内大豆价格走势将较前几年稳定,集中收购价格将稳定在政策性收购价格左右。
关键词
中国大豆
价格走势
国际
市场情况
大豆
市场
收购价格
国产
大豆
价格变化
分类号
TS224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TQ464.8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豆食品产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被引量:
5
11
作者
卫祥云
机构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
出处
《大豆科技》
2011年第6期37-42,共6页
文摘
十一五期间,我国大豆食品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大豆食品已向工业化和产业化迈进,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逐步提高,产品品种不断增多。同时,随着我国的豆腐饮食文化遍及全球,我国大豆食品产业在世界舞台上显现出及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食品产业
中国大豆
展望
自动化水平
大豆
食品
企业数量
企业规模
产品品种
分类号
F307.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豆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技术创新
被引量:
6
12
作者
郭顺堂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出处
《大豆科技》
2010年第6期1-3,31,共4页
文摘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大豆的消费量也急速增加。大豆在改善人民生活和增进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没有大豆需求的增长也就没有今天大豆加工业的繁荣。但是,随着大豆的大量进口和加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国产大豆在生产、环保、加工技术创新以及粮食安全等方面,正面临着许多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中国大豆的消费、加工利用以及科学技术创新等问题作一介绍。
关键词
科学技术创新
中国大豆
食品产业
大豆
加工业
中国
经济
人民生活
国产
大豆
粮食安全
分类号
S-1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7年中国大豆市场回顾暨展望
被引量:
1
13
作者
陈艳君
机构
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
出处
《粮食与油脂》
2008年第1期31-34,共4页
文摘
1 2007年国内大豆市场行情回顾 2007年上半年,国内大豆市场基本呈慢牛行情;下半年,在东北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下降,主产区大豆生长关键期出现几十年难得一遇干旱,大豆主产国中国和美国大豆明显减产,国际海运费不断调高,下游产品大豆油和大豆粕价格先后创历史新高,大豆制油业利润丰厚等众多利多因素支持下,下半年国内大豆价格一路飚升。
关键词
中国大豆
市场回顾
展望
市场行情
豆粕价格
大豆
市场
种植面积
大豆
生长
分类号
F762.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继承·创新 振兴中国大豆食品产业
14
作者
任玉岭
机构
国务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14,16,共4页
文摘
一、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对大豆食品有了新认识,产生了新需求 伴随时代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大豆已不再是我国的专利,大豆食品已引起全球的关注. 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豆生产国,大豆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7%.
关键词
食品产业
中国大豆
创新
继承
振兴
科技进步
大豆
食品
时代发展
分类号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TQ464.8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豆确立两个方向暨培植两个市场的研究
15
作者
霍美丽
机构
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
出处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7-91,共5页
文摘
中国是大豆的发源地,也是世界第四大大豆生产国。从产量上讲大豆已经超过油料作物总产量的一半。本文介绍了中国大豆生产概况,并提出初步设想:确立两个方向——确立以食用大豆为中心的生产方向;确立以食用大豆为中心的消费方向。培植两个市场——培植进口与出口两个市场;培植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两个市场。实现中国大豆产业的全面振兴。
关键词
中国大豆
两个方向
市场
分类号
F323.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豆市场行情回顾与展望
16
作者
郭清保
机构
郑州华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09年第1期21-22,共2页
文摘
2008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大豆逐渐成为中国粮食安全中的一个醒目“短板”。在此背景下,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成立,来自政策的介入力量逐步加大,广大的市场投资经营者也更为关注在大豆产业危机出现后,2009年中国大豆市场能否走出当前的熊市行情。
关键词
中国大豆
市场行情
展望
经济危机
粮食安全
大豆
产业
市场投资
大豆
市场
分类号
F323.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豆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实证研究
被引量:
6
17
作者
刘彦坤
武戈
机构
江南大学
出处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大豆
进口贸易
影响因素
计量
粮食品种
工业生产
国际贸易
蛋白原料
分类号
F752.61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豆生产成本、比较效益及优势能力分析
被引量:
1
18
作者
于静娴
机构
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大豆科技》
2009年第3期60-62,共3页
文摘
对有关资料内容比较和实际生产结果分析,中国大豆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受到基础条件、生产资料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比较效益较大,起到了粮食、油料作物双重身份的功能作用;优势能力较强,达到了效率、规模与综合优势同步发展的能力水平。
关键词
中国大豆
生产成本
比较效益
优势能力
Keywords
Soybean in China
Production costs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Advantages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豆产业现状、趋势及应对措施浅见
被引量:
9
19
作者
田仁礼
机构
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大豆科技》
2009年第4期1-7,共7页
关键词
中国大豆
产业现状
食用油市场
进口
大豆
国产
大豆
分类号
TS225.6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TQ464.8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高中国大豆生产综合能力及其途径
被引量:
5
20
作者
胡国华
机构
黑龙江农垦科研育种中心
出处
《大豆通报》
2005年第5期4-6,共3页
文摘
根据国内大豆生产面积最大的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现状,提出了提高中国大豆生产综合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
中国大豆
大豆
生产
途径
分类号
S56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巴西自贸区建立对中国大豆产业的影响
沈琼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大豆竞争力国际比较
余建斌
乔娟
乔颖丽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大豆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
崔春晓
宣亚南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开放背景下中国大豆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张弛
裴东霞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大豆品质性状的地理分布
宋雯雯
秦培友
杨修仕
任贵兴
韩天富
《大豆科技》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大豆出口竞争力及对策研究
汤承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大豆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及展望
司伟
《大豆科技》
2008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国大豆品种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适应性分析
宋晓慧
韩冬
张代平
王平
周成
钱海峰
《现代化农业》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国大豆生产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孙红霞
《地理教学》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国大豆政策将成为影响国际豆价重要因素——2009/2010年度新作大豆价格走势分析
陈艳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中国大豆食品产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卫祥云
《大豆科技》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中国大豆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技术创新
郭顺堂
《大豆科技》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2007年中国大豆市场回顾暨展望
陈艳君
《粮食与油脂》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继承·创新 振兴中国大豆食品产业
任玉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中国大豆确立两个方向暨培植两个市场的研究
霍美丽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中国大豆市场行情回顾与展望
郭清保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中国大豆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实证研究
刘彦坤
武戈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中国大豆生产成本、比较效益及优势能力分析
于静娴
《大豆科技》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中国大豆产业现状、趋势及应对措施浅见
田仁礼
《大豆科技》
200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提高中国大豆生产综合能力及其途径
胡国华
《大豆通报》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6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