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及其说明 被引量:27
1
作者 The Compiling Committee of Seismic Zoning Map in China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11,共11页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编制,编制中充分考虑了我国地震活动的时、空非均匀性特征,对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做了重要改进。在地震活动特点和构造活动特点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先划分出26个地震带作为地震活动分...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编制,编制中充分考虑了我国地震活动的时、空非均匀性特征,对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做了重要改进。在地震活动特点和构造活动特点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先划分出26个地震带作为地震活动分析的统计单元,再进一步在地震带内划分潜在震源区,据此将全国划分为733个不同震级上限的潜在震源区。按各震级段地震资料的可信时期,求得地震带的地震重复率系数(b值),并根据对地震活动的时间不均匀性及空间不均匀性分析求得未来时间段的年发生率及其空间分布函数。采用分区烈度椭圆衰减模型,求得全国共约三万个点不同超越概率的烈度值,最后以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风险水平给出1∶400万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图可作为中小工程的抗震设计依据、国土利用规划的基础资料以及制定减轻地震灾害对策的依据。 本图反映了我国八十年代的地震科学水平,也使我国工程建设的抗震设防进入概率设计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烈度 区划图 概率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终端和互联网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波 高孟潭 +3 位作者 吴健 俞言祥 温增平 高杰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97-708,共12页
新一代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已于2016年6月1日正式实施,它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借助日益普及的移动智能终端和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我们面向公众服务和行业应用... 新一代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已于2016年6月1日正式实施,它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借助日益普及的移动智能终端和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我们面向公众服务和行业应用,分别研发了地震动参数区划图APP(Android和i OS版)及B/S架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新一代区划图所涉及的"四级地震作用"、"土层影响双参数调整"等技术方法进行无纸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此外,针对市县基层防震减灾管理工作的特点和需求,为新一代区划图提供了一套实用的信息服务系统。该服务系统在部分市县工作部门进行了推广和试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服务系统 APP 智能终端 互联网 抗震设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编图方法在云南地区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7
3
作者 闻满华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7-263,共7页
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编图的技术方法,将云南地区划分为0.2°×0.2°的网格点,计算了基岩峰值加速度,并转换为一般场地结果,与五代图颁布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同时对蒙自地区某代表场地计算了基岩... 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编图的技术方法,将云南地区划分为0.2°×0.2°的网格点,计算了基岩峰值加速度,并转换为一般场地结果,与五代图颁布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同时对蒙自地区某代表场地计算了基岩反应谱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绝大部分计算点的50年10%超越概率水平对应的一般场地峰值加速度试算结果与五代图比较吻合。从反应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五代图的计算方法及结果有效反映了云南地区地震环境对该代表场地的影响。建议今后云南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应采用五代图编图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基岩峰值加速度 超越概率 地震危险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仪器地震烈度增量与场地放大系数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龙 王海云 +1 位作者 姜伟平 张潇男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1-183,共13页
相对于基岩的中国仪器地震烈度增量可以作为地震小区划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可以作为研究区建(构)筑物差异抗震设防的可靠依据。使用2021年2月13日福岛地震期间日本KiK-net台网120个台阵记录的地震动数据,根据18种地震动参数的定义和《中... 相对于基岩的中国仪器地震烈度增量可以作为地震小区划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可以作为研究区建(构)筑物差异抗震设防的可靠依据。使用2021年2月13日福岛地震期间日本KiK-net台网120个台阵记录的地震动数据,根据18种地震动参数的定义和《中国地震烈度表》中中国仪器地震烈度的算法,分别计算了相对基岩的、土层上的中国仪器地震烈度增量和这些地震动参数的放大系数,然后用一元、二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它们之间的经验关系式。结果表明:(1)一元回归分析中,中国仪器地震烈度增量与持时超过0.3秒的加速度阈值(a_(0.3))的放大系数的相关系数最高且为0.918,与峰值地面加速度(PGA)、水平向最大谱烈度(SI)的放大系数的相关系数均在0.870以上;(2)从中国规范的II类场地到III类场地(或美国规范的C类场地到E类场地),中国仪器地震烈度增量的均值逐渐增大;(3)相比于一元回归结果,二元回归分析中的中国仪器地震烈度增量与18种地震动参数放大系数两两组合的相关系数普遍有所提高,其中中国仪器地震烈度增量与PGA和SI放大系数组合的相关系数最高且为0.92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仪器地震烈度 地震区划 地震动参数 放大系数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首次工程应用——濮阳市黄河公路大桥抗震设计谱“矮粗胖”问题的解决
5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4-185,共2页
河南省濮阳市2017年底开工建设两座黄河公路大桥,分别是国道G240范县黄河公路大桥和省道S304濮阳白堽黄河公路大桥,两桥都是跨越黄河的控制性工程,为一级公路特大桥,计划于2021年6月底建成通车,建设工期42个月。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 河南省濮阳市2017年底开工建设两座黄河公路大桥,分别是国道G240范县黄河公路大桥和省道S304濮阳白堽黄河公路大桥,两桥都是跨越黄河的控制性工程,为一级公路特大桥,计划于2021年6月底建成通车,建设工期42个月。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上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公路大桥 控制性工程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 濮阳市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设计谱 抗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大坝震害评估模型的研究及对黄河上游大坝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焦姣 郭安宁 +2 位作者 王兰民 高思如 李鑫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8-325,共8页
利用前人所编的历代(共四代)地震烈度(地震动)区划图,组合叠加后得到一个综合烈度(地震动)。这种叠加是一个集成的专家系统综合认识结果,以此作为坝体可能遭受地震破坏危险的因素。初步研究建立了混凝土大坝震害评估模型,此模型是考虑... 利用前人所编的历代(共四代)地震烈度(地震动)区划图,组合叠加后得到一个综合烈度(地震动)。这种叠加是一个集成的专家系统综合认识结果,以此作为坝体可能遭受地震破坏危险的因素。初步研究建立了混凝土大坝震害评估模型,此模型是考虑了坝体的结构类型、建设年代、使用现状、场地条件、抗震设防水平等因素,用逐步线性拟合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用此模型对汶川地震破坏的坝体进行了实例分析,分析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最后,用这个模型对黄河上游10座重点混凝土大坝做了震害评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混凝土大坝 中国地震烈度(地震动)区划图 震害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言
7
作者 周本刚 许建东 韩竹军 《震灾防御技术》 2006年第3期I0001-I0002,共2页
关键词 地震安全性 工程场地 张裕 明先生 地震构造图 第二代地震烈度区划图 国家地震 潜在震源区 活断层 地震区划 中国地震 震中分布图 震中图 活动断层 地质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