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土壤质地分类系统的发展与建议修订方案 被引量:13
1
作者 何海龙 齐雁冰 +5 位作者 吕家珑 彭佩佩 晏梓然 唐子茜 崔珂 张恺玥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1-510,共10页
土壤质地一定程度上决定土体中水、气、热、盐/溶质的传输特征及其机械力学性能,是进行工农业生产活动、建立土壤转换函数及开展土壤水热数值模拟研究所必需的关键参数。因此,土壤质地分类是土壤学、农学、环境科学及工程等多门学科的... 土壤质地一定程度上决定土体中水、气、热、盐/溶质的传输特征及其机械力学性能,是进行工农业生产活动、建立土壤转换函数及开展土壤水热数值模拟研究所必需的关键参数。因此,土壤质地分类是土壤学、农学、环境科学及工程等多门学科的研究基础。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制定了数十种土壤质地分类系统,并建立了对应的三角图/三元相图用于土壤质地查询或制图。经过历代土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中国土壤质地分类在不断吸收美国制、卡庆斯基制和国际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制定了1986版的质地分类系统,但该分类系统仍存在分类标准不清晰及无法制作土壤质地三角图的局限。本研究基于现行的1986版土壤质地分类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修订方案供讨论,目的是明确各个质地类型的界限,并首次创建方便使用的土壤质地平面正三角和直角三角坐标图,同时编写了基于Origin的查询/制图工具包。鉴于我国土壤学界普遍使用国际制、美国制或混用的现状,国内迫切需要在各个行业中大力推广和应用中国土壤质地分类制,这既可以统一标准,也是我国土壤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此外,为了便于国际交流,未来还应重点研究中国制和其他分类系统之间的定量转换关系并开发相关自动转换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分类三角图 三元相图 中国土壤质地分类系统 正三角/直角三角坐标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PF的三角图自动识别系统构建方法——以土壤质地分类系统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建波 房宗启 +1 位作者 纪全菊 王卫华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9-345,共7页
以平面三角坐标图为研究对象,指出了传统三组分体系分类命名时人工查找方式的缺点.以土壤质地分类三角图为例,提出了土壤质地自动识别系统(STARS)设计思路,介绍了对该体系分类边界的解析编程方法.以Visual Studio为开发工具,基于微软用... 以平面三角坐标图为研究对象,指出了传统三组分体系分类命名时人工查找方式的缺点.以土壤质地分类三角图为例,提出了土壤质地自动识别系统(STARS)设计思路,介绍了对该体系分类边界的解析编程方法.以Visual Studio为开发工具,基于微软用户界面框架WPF实现系统界面(前台代码)开发,使用C#语言完成业务逻辑(后台代码)的编写,借助动态依赖库NPOI实现对Excel文件的操作,最终完成土壤质地自动识别系统的建立.文中详细介绍了STARS建立中所需的类设计和算法设计,旨在为其他三组分体系平面三角坐标图自动识别系统的建立提供方法和理论指导.该方法简单易学,软件界面美观,且具有计算速度快、数据处理量大、零误判率、高鲁棒性、容错能力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地 平面三角坐标图 自动分类系统 类设计 用户界面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分类系统(试行版)》印发
3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5期30-30,共1页
由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及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参与制定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分类系统(试行... 由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及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参与制定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分类系统(试行版)》已于近日印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务院 土壤分类系统 试行版 土壤普查 中国农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 被引量:132
4
作者 张甘霖 王秋兵 +6 位作者 张凤荣 吴克宁 蔡崇法 章明奎 李德成 赵玉国 杨金玲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6-834,共9页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建立了亚类以上高级单元分类标准和检索,但在基层分类标准方面尚待系统建立和完善。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与土系划分的标准,从标准建立的背景、原则与特点到标准本身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并用实例演示...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建立了亚类以上高级单元分类标准和检索,但在基层分类标准方面尚待系统建立和完善。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与土系划分的标准,从标准建立的背景、原则与特点到标准本身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并用实例演示了土族土系标准在具体土壤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基层分类 土族 土系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基层分类与制图表达 被引量:26
5
作者 张甘霖 龚子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4-69,共6页
简单回顾国内外土壤基层分类的历史,提出概述基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基层分类和其制图表达的基本体系。
关键词 中国 土壤系统分类 基层分类 土壤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东花岗岩发育水稻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被引量:4
6
作者 彭涛 欧阳宁相 +4 位作者 张亮 盛浩 周清 黄运湘 张杨珠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26-1732,共7页
选取湘东7个起源花岗岩风化物的水稻土样点,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指标体系,野外系统调查成土环境、描述土壤剖面形态,室内分析理化性质,研究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评述土系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在水耕人为土亚纲下,划分出铁聚和... 选取湘东7个起源花岗岩风化物的水稻土样点,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指标体系,野外系统调查成土环境、描述土壤剖面形态,室内分析理化性质,研究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评述土系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在水耕人为土亚纲下,划分出铁聚和潜育水耕人为土2个土类,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和普通潜育水耕人为土2个亚类,进一步划分出6个土族和7个土系(车溪系、刘家场系、双家冲系、红阳系、柏树系、湾头系和福安系)。对于同一地区类似母土/母质发育的水耕人为土而言,基于系统分类的定量化指标(颗粒大小和质地层次)比基于发生分类的定性判定具有更强的划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土 诊断层 诊断特性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基层分类 农业生产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系数据库的建立、更新与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学雷 张甘霖 龚子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2-46,共5页
本文根据美国土壤系统分类NASIS数据库系统建立的经验 ,参考SOTER数据库结构的特点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的现状 ,论述了我国土系数库建立、更新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规范 。
关键词 系统分类 土系数据库 中国 建库 数据更新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东第四纪红土发育水稻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被引量:5
8
作者 彭涛 张亮 +2 位作者 盛浩 周清 张杨珠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0期316-320,共5页
为探寻湘东第四纪红土发育水稻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选取当地5个第四纪红土发育的典型水稻土剖面样点,野外调查成土条件、描述土壤剖面特征,并于室内分析土壤理化性状。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指标体系鉴定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为探寻湘东第四纪红土发育水稻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选取当地5个第四纪红土发育的典型水稻土剖面样点,野外调查成土条件、描述土壤剖面特征,并于室内分析土壤理化性状。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指标体系鉴定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确定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在水耕人为土亚纲下,划分出铁聚水耕人为土和简育水耕人为土2个土类,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和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2个亚类,并进一步划分出2个土族和5个土系(新中系、枫树桥系、袁家系、许胜系、八家湾系),且与土壤发生分类进行参比。结果表明,类似物质起源的土壤,在基层分类单元上,系统分类比发生分类具有更强的分类能力,可有效指导当地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质 水耕人为土 诊断层 诊断特性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基层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纲的河北省土壤有机碳和氮含量与密度对比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高琳 龙怀玉 +2 位作者 陈晓远 张登山 林昌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7-665,共9页
区域土壤有机碳、氮含量调查在构建全球土壤碳、氮循环的认识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河北省实地调查和试验数据为基础,根据162个典型土壤剖面的数据,分析1 m土体中不同土纲的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和密度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不同诊断表... 区域土壤有机碳、氮含量调查在构建全球土壤碳、氮循环的认识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河北省实地调查和试验数据为基础,根据162个典型土壤剖面的数据,分析1 m土体中不同土纲的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和密度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不同诊断表层、诊断特性土壤的有机碳、氮含量及密度值差异显著(P<0.05),有机表层、草毡表层和暗沃表层明显高于其他诊断表层,具有有机土壤物质诊断特性和均腐殖质诊断特性的土壤有机碳、氮含量高于其他土壤。(2)不同土纲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均以0~25.0 cm土层最高,呈现出较明显的表聚现象。1 m土体中,有机土、均腐土和潜育土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土纲(P<0.05)。(3)不同土纲的土壤全氮含量和密度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减少,1 m土体中,有机土、均腐土全氮含量和密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土纲(P<0.05)。(4)河北省不同土纲1 m土体中土壤C/N介于10~20,有机土、潜育土和均腐土C/N较高,有利于有机碳、氮的累积。河北省不同土纲的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密度和C/N存在一定差异,土纲类型的确定有助于了解土壤有机碳、氮的性质,为合理利用土壤提供关键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土纲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均腐殖质特性应用中的问题和意见 被引量:5
10
作者 隋跃宇 焦晓光 张之一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0-142,共3页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以均腐殖质特性(Rh值≤0.4)作为分异特征,建立了均腐土纲。经对172个具有暗沃表层、符合美国土壤系统分类软土的单个土体进行Rh值计算,有46个不具均腐殖质特性,占26.7%,其中黑龙江省占的比例较大,达1/3,主要是由于荒...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以均腐殖质特性(Rh值≤0.4)作为分异特征,建立了均腐土纲。经对172个具有暗沃表层、符合美国土壤系统分类软土的单个土体进行Rh值计算,有46个不具均腐殖质特性,占26.7%,其中黑龙江省占的比例较大,达1/3,主要是由于荒地和新开垦的土地以及具寒性土壤温度状况的土壤,表层腐殖质含量高所致。将这部分发育很好的土壤归入雏形土纲,是值得商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均腐土 均腐殖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红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分类地位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秋兵 韩春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共4页
分布于中国北方的红土是古红土,关于古红土的土壤分类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始终存在问题。尽管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北方古红土的分类地位问题。北方古红土分类混乱的原因有三:第一,北方古红... 分布于中国北方的红土是古红土,关于古红土的土壤分类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始终存在问题。尽管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北方古红土的分类地位问题。北方古红土分类混乱的原因有三:第一,北方古红土成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第二,北方古红土基础研究薄弱,缺乏大量详细的研究资料做支撑;第三,关于北方古红土的分类,在分类指导思想上存在问题。剖析北方古红土的特性,借鉴国外研究思路和成果,认为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应当在适当的分类级别(土类一级)中增加古土壤土类,以反映在性质上与现代成土环境明显不一致的土壤;建立有关北方古红土定量化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根据北方古红土本身的性状差异,将其在不同土纲中得到体现,而不能简单地把北方古红土笼统地归在新成土土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土壤 古红土 中国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红色砂、页岩、砂砾岩和北方红土岩性特征”的比较研究及诊断标准的修订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春兰 姚振都 +1 位作者 杨武成 王秋兵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54-559,共6页
对《中国土种志》收录的红色砂岩、页岩、砂页岩、砂砾岩、北方新近纪红土、北方第四纪红土剖面资料,和近几年辽宁红土研究中新积累的第四纪红土剖面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北方新近纪和第四纪红土颜色属性中的色调为5YR、2.5YR... 对《中国土种志》收录的红色砂岩、页岩、砂页岩、砂砾岩、北方新近纪红土、北方第四纪红土剖面资料,和近几年辽宁红土研究中新积累的第四纪红土剖面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北方新近纪和第四纪红土颜色属性中的色调为5YR、2.5YR和10R,红色砂岩、页岩、砂页岩、砂砾岩颜色属性中的色调为5YR、2.5YR、10R和7.5R。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针对"红色砂、页岩、砂砾岩和北方红土岩性特征"规定的色调为2.5R~5R、7.5R~10R与大部分情况不符。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将"红色砂、页岩、砂砾岩和北方红土岩性特征"修订为"红色砂岩、页岩、砾岩和半成岩状态红土岩性特征";关于色调的规定修订为"5YR、2.5YR、10R或者更红";如果明确规定明度值和彩度值的范围,则需要标明是干态或是润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红土 诊断特性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古红土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rowser/Server开发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系统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光 李树德 +1 位作者 赵烨 马修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4期45-48,共4页
以土壤系统分类和土壤调查资料为依托 ,建立区域土壤类型、诊断土层及其诊断特性的数据库 ,以满足区域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对土壤信息的需要 ,是现代土壤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综合分析《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 )》的指标体系 ... 以土壤系统分类和土壤调查资料为依托 ,建立区域土壤类型、诊断土层及其诊断特性的数据库 ,以满足区域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对土壤信息的需要 ,是现代土壤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综合分析《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 )》的指标体系 ,即土壤诊断土层和诊断特性的基础上 ,采用数据库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面向对象编程技术、浏览器 /服务器模式和多层数据库技术等研究方法 ,使用 C++Builder4 .0开发工具 ,在土壤系统分类的计算机自动检索实现、网络实现及其应用领域以及土壤信息网上发布作了初步探索 ,开发了基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 检索系统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WEBGIS 面向对象技术 Browse/Server体系 C++BUILD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保华 何毓蓉 《山东农业科学》 2005年第4期76-78,共3页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是近20年发展起来、具有较大影响的土壤分类方案,本文对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及其应用方面的发展状况做了简要总结。
关键词 中国 土壤系统分类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壤分类从定性向定量的发展 龚子同教授等著《土壤发生与系统分类》评介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鹤健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27-328,共2页
龚子同、张甘霖和陈志诚等所著《土壤发生与系统分类》(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625页)是一部土壤发生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开创性著作。这是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一理论·方法·实践》(科学出版社,1999)之后的又... 龚子同、张甘霖和陈志诚等所著《土壤发生与系统分类》(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625页)是一部土壤发生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开创性著作。这是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一理论·方法·实践》(科学出版社,1999)之后的又一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土壤发生学 土壤分类 科学出版社 评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再拟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升赓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0-84,共5页
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初拟及二稿)中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作了修改。
关键词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鉴定标准 定义 人为表层 诊断特性 诊断层 鉴定层 土壤分类 堆垫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围山花岗岩母质发育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被引量:7
17
作者 罗卓 欧阳宁相 +6 位作者 张杨珠 盛浩 周清 黄运湘 罗兰芳 袁红 廖超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1-308,共8页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湘东大围山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由花岗岩母质发育的6个土壤剖面的成土条件及其理化性质,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检索出其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确定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结果表明:供试剖面包含...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湘东大围山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由花岗岩母质发育的6个土壤剖面的成土条件及其理化性质,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检索出其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确定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结果表明:供试剖面包含了暗瘠表层、低活性富铁层、黏化层等10个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位于淋溶土、富铁土和雏形土3个土纲,常湿雏形土、湿润富铁土、湿润淋溶土和常湿淋溶土4个亚纲,酸性常湿雏形土、简育湿润富铁土、酸性湿润淋溶土等6个土类,腐殖酸性常湿雏形土、普通简育湿润富铁土、红色酸性湿润淋溶土等6个亚类;按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建立了黏质高岭石型酸性热性–普通简育湿润富铁土、砂质硅质混合型热性–红色酸性湿润淋溶土、黏壤质硅质混合型温性–腐殖酸性常湿雏形土等6个土族和红山系(43–LY03)、泥坞系(43–LY04)、樱花谷系(43–LY10)等6个土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花岗岩风化物 诊断层 诊断特性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大围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北地区典型水稻土的发生特性及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被引量:5
18
作者 曹俏 余展 +4 位作者 周清 罗卓 欧阳宁相 盛浩 张扬珠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8-177,共10页
选取湘北地区7个发育于2种母质的水稻土剖面样点,通过对其成土环境、剖面形态特征以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检索出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确定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并评述土系的生产性能。... 选取湘北地区7个发育于2种母质的水稻土剖面样点,通过对其成土环境、剖面形态特征以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检索出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确定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并评述土系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供试水稻土归属于水耕人为土亚纲下的简育和铁聚水耕人为土2个土类,底潜简育水耕人为土、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漂白铁聚水耕人为土4个亚类;进一步按照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划分出7个土族和7个土系。在相同成土环境下,同种母质发育的水耕人为土,土壤系统分类比土壤发生分类具有更强的划分能力。其划分的基层土壤单元(土族和土系),对农业生产、土地资源利用更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诊断层 诊断特性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长沙地区第四纪红土发育的水稻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被引量:4
19
作者 翟橙 周清 +4 位作者 张伟畅 冯旖 盛浩 欧阳宁相 张杨珠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224-230,共7页
为研究湖南省长沙市第四纪红土发育的水稻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选取该市5个由第四纪红土发育的典型水稻土剖面,通过采样点成土环境调查、土壤剖面形态描述以及供试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参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检索... 为研究湖南省长沙市第四纪红土发育的水稻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选取该市5个由第四纪红土发育的典型水稻土剖面,通过采样点成土环境调查、土壤剖面形态描述以及供试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参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检索出供试土壤的诊断层与诊断特性,并确定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位置。结果表明,在水耕人为土亚纲下,划分出铁聚水耕人为土和简育水耕人为土等2个土类,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和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2个亚类,进一步划分出黏壤质混合型非酸性热性-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沙质混合型非酸性热性-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黏壤质混合型非酸性热性-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等3个土族,构建金鼎山系、凌茯系、罗巷新系、白玉系、马战系等5个土系。以上分类结果说明,系统分类的颗粒大小级别和质地层次差异等定量化指标判定与发生分类的定性判定相比具有更强的区分能力,能更有效地反映基层土壤类型的生产性能,对当地农作物生产和土壤改良更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土 水耕人为土 诊断层 诊断特性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蓼族植物系统分类研究综述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李法曾 许崇梅 +1 位作者 曲畅游 鲁法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89-192,共4页
关于蓼族属级及属下分类问题,分类学家持有不同的意见。介绍了自蓼属建立以来,蓼族植物分类的研究现状,认为蓼族在系统分类上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中国 蓼族 系统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