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图书馆学史序论 被引量:18
1
作者 谢灼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5年第3期122-127,共6页
【正】 一序说“图书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图书馆界的同志们这样评价图书馆学。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志只说到汉代有目录学,二十世纪有图书馆学,没有明确地指出古代图书馆学有哪些著作,有哪些学说,取得... 【正】 一序说“图书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图书馆界的同志们这样评价图书馆学。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志只说到汉代有目录学,二十世纪有图书馆学,没有明确地指出古代图书馆学有哪些著作,有哪些学说,取得过哪些成绩,那么,“既古老”的说法,只是一种比较性说法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体系 中国图书馆学史 图书馆工作 私人藏书 图书分类 古代图书馆 目录学 二十世纪 图书馆 藏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域的拓展与断裂的弥合--读《制度与范式: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考察(1909-2009)》的若干启迪与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君 王锰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59,共7页
《制度与范式: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考察(1909-2009)》一书是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从"内史"转向"内外史结合"的成功尝试,拓展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研究视野,丰富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研究内容,添加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知识... 《制度与范式: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考察(1909-2009)》一书是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从"内史"转向"内外史结合"的成功尝试,拓展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研究视野,丰富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研究内容,添加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知识增量。该书的研究还启迪人们,在图书馆学研究中要有多学科进入的意识,重视考察事物的内外部联系,并对研究的理念、方法与前提预设抱持必要的反思与自觉。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要注意在"综合贯通"与"分题细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在强化"综合贯通"研究的视角凝练与选择的同时,更加重视包括断代史、人物史、专门史在内的"分题细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图书馆学史 学科制度 学科范式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史》课程应该教什么 被引量:17
3
作者 傅荣贤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64,69,共5页
学科史课程教学应该充分强调学科史本身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局限在认知的层次上回避意义创造和价值揭示。就《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史》而言,其具体教学内容应聚焦于三大方面:第一,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是如何适应并支持中国传... 学科史课程教学应该充分强调学科史本身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局限在认知的层次上回避意义创造和价值揭示。就《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史》而言,其具体教学内容应聚焦于三大方面:第一,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是如何适应并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从而从学科角度为传统文化的类型和特征提供独一无二的解释和说明。第二,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在当代中国图书馆学中的历史延续和时代更新中应发挥什么作用,从而基于民族本位立场,消解晚清以来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西方中心主义取向。第三,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对于世界图书馆学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意义,从而为世界图书馆学研究贡献自己的智慧,确证中国图书馆学并不只是欧美中心之外的一种边缘化学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 课程教学 中国古代图书馆学 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图书馆学:20世纪的历程与反思 被引量:8
4
作者 罗德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0年第1期119-124,112,共7页
【正】 中国近代图书馆学,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是始于20世纪初。总结和描述20世纪以来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历程,记录这门学科在艰难曲折中跋涉前进的历史足迹,是有意义的。本文试图通过粗略宏观的历史考察,勾勒出中国图书... 【正】 中国近代图书馆学,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是始于20世纪初。总结和描述20世纪以来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历程,记录这门学科在艰难曲折中跋涉前进的历史足迹,是有意义的。本文试图通过粗略宏观的历史考察,勾勒出中国图书馆学几十年来从传统的古代图书馆学到近代图书馆学,进而到现代图书馆学的变革发展的脉络,并对之进行反思,这对于更好地借鉴过去,开拓未来,对于改革时期的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建设,都是不无裨益的。一、近百年来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开创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非维新改良派领袖梁启超莫属。出于那个时代的需要,也许是他个人特定的地位和实践使然,1896年,梁启超率先敲响了封建藏书楼的丧钟,开了近代图书馆的先河。他接受西方图书分类思想的影响,亲撰《西学书目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图书馆学史 图书馆学理论研究 中国近代图书馆 图书馆学发展 国外图书馆 中国图书馆事业 图书馆学刊物 图书馆学研究 现代图书馆学 图书分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回顾与展望——以通论性目录学史著作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5
作者 谢欢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6,共7页
[目的/意义]相较于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学界对于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的梳理略显不够,通过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为新时代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与书写提供历史借鉴。[研究设计/方法]以20世纪以来出版的姚名达著《中国目录学史》、... [目的/意义]相较于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学界对于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的梳理略显不够,通过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为新时代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与书写提供历史借鉴。[研究设计/方法]以20世纪以来出版的姚名达著《中国目录学史》、王重民著《中国目录学史论丛》、吕绍虞著《中国目录学史稿》、倪士毅著《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乔好勤著《中国目录学史》、余庆蓉著《中国目录学思想史》以及柯平著《中国目录学史》7本通论性目录学史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研读、分析与比较,借以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的书写路径。[结论/发现]20世纪以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呈现出如下特点:(1)历史学、图书馆学学者是中国目录学史书写的两大核心主体;(2)线性进化史观逐渐成为中国目录学史书写的主流史观;(3)书写的焦点由“以目录为中心”到“目录与人并重”。[创新/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展望:(1)明确“目录学史”的内涵;(2)明确“以西释中”还是“以中释中”;(3)明确中国目录学史的中心是“人”;(4)探索多体裁的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形式;(5)拓展中国目录学史的关注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目录学 中国目录学研究 中国图书馆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考咨询史(清末至建国前)的历史分期与研究命题——中国参考咨询史系列研究之一 被引量:1
6
作者 肖鹏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3,共10页
文章在回顾清末至建国前参考咨询史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整理相关史料,将清末到建国前参考咨询事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酝酿期、发展期、战争期三个阶段,总结各个阶段的主要成就和阶段特征。以史料的梳理为基础,提出了参考咨询史的三个重要... 文章在回顾清末至建国前参考咨询史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整理相关史料,将清末到建国前参考咨询事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酝酿期、发展期、战争期三个阶段,总结各个阶段的主要成就和阶段特征。以史料的梳理为基础,提出了参考咨询史的三个重要研究命题:中国古代藏书到现代图书馆演变过程的微观考察,特定时期图书馆服务形态的原因追索和历史溯源和参考咨询的理论体系的构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咨询 中国图书馆 中国图书馆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