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全国委员会2004年年会在京举行
1
作者 赵文金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 中国全国委员会 2004年年会 IGCP491 国家工作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中国行动计划”对中国新兴技术国际科研合作的影响——以合成生物学领域为例
2
作者 刘倩 关娇 +1 位作者 刘红煦 胡光元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9-188,共10页
自2018年底以来,中美新兴技术领域的科研合作面临重大挑战。量化政治冲突对科学合作的影响有助于中国新兴技术领域国际合作应对国际挑战。本文基于2009—2023年间在中国合成生物学领域国际科研合作的论文发表数据,利用美国“中国行动计... 自2018年底以来,中美新兴技术领域的科研合作面临重大挑战。量化政治冲突对科学合作的影响有助于中国新兴技术领域国际合作应对国际挑战。本文基于2009—2023年间在中国合成生物学领域国际科研合作的论文发表数据,利用美国“中国行动计划”构造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这一外部冲击对中国新兴技术国际科研合作的影响,并通过访谈法深入分析了该政策背后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行动计划”对中美合作论文数量的直接冲击较为有限,但显著降低了中美合作论文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机制分析显示,“中国行动计划”通过限制中美新兴技术领域的合作,降低合作论文的学术质量,通过改变国际合作的整体环境,降低合作论文的学术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研合作 新兴技术领域 中国行动计划 合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爱和合的中国“礼物”:国际志愿服务的互惠性启动机制——对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的案例分析
3
作者 王杨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101,共10页
国际志愿服务快速扩展的进程中,中国积极融入国际志愿服务行动网络,为全球发展进程提供了中国“礼物”,主张启动互惠性是国际志愿服务的关键议题。当前中国国际志愿服务计划启动互惠性存在三种机制:关系互惠的心理动机联结机制、互惠互... 国际志愿服务快速扩展的进程中,中国积极融入国际志愿服务行动网络,为全球发展进程提供了中国“礼物”,主张启动互惠性是国际志愿服务的关键议题。当前中国国际志愿服务计划启动互惠性存在三种机制:关系互惠的心理动机联结机制、互惠互利的利益相互性促进机制、多边互惠的“共同体”意识激发机制。在国际志愿服务互惠的空间分析框架下,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体现了中国特色的互惠性启动机制和行动路径,以及中国国际志愿服务集体性、整合性和开放性的建构方式,显示了中国“礼物”的独特特征,为国际志愿服务贡献了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志愿服务 互惠性 中国青年志愿者 海外服务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论评》被SCOPUS和EBSCO两个国际数据库收录
4
作者 《地质论评》编辑部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1-451,共1页
近日,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地质论评》被SCOPUS和EBSCO两个国际数据库收录,并顺利完成收录协议的签署和文章获取授权工作,连续两个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标志着《地质论评》在学术质量、影响力、标准化、国际化、规范化等方面得... 近日,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地质论评》被SCOPUS和EBSCO两个国际数据库收录,并顺利完成收录协议的签署和文章获取授权工作,连续两个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标志着《地质论评》在学术质量、影响力、标准化、国际化、规范化等方面得到了国际认可,这将进一步促进学会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为加快实现一流期刊建设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期刊 数据库收录 中国地质学会 国际认可 学术质量 EBSCO 学术期刊 地质论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学报》荣获“2024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地球学报》编辑部
5
作者 《地球学报》编辑部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8-438,共1页
根据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研制的《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24版),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的地球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地球学报》被评为“2024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地球学报》曾多次荣获“... 根据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研制的《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24版),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的地球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地球学报》被评为“2024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地球学报》曾多次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自2002年起每年发布一次,通过统计国际期刊对中国期刊的引用,客观反映我国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研究领域的影响力。《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24版)统计源期刊共计26555种,涵盖WoS、Scopus、EI、Medline 4个国际索引数据库大部分期刊,统计了7138种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被引情况。为更加客观公正地反映中文期刊和英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2024版年报分语种进行期刊遴选,对中国学术期刊分为科技英文、科技中文、社科英文、社科中文四组,分别计算国际引证传播指数(ICCI),按ICCI降序遴选了330种“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330种“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简称TOP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图书馆 中国学术期刊 国际期刊 索引数据库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文期刊 SCOPUS 地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战略找矿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在行动:北方盆地取得多处铀矿找矿重大突破
6
作者 程银行 俞礽安 +8 位作者 汤超 王佳营 朱强 徐增连 赵华雷 司庆红 曾威 陈路路 王少轶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牵头组织实施的铀矿调查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紧密围绕国家需求,聚焦北方砂岩型铀矿,以推动建设大型资源基地建设为目标,积极创新成矿理论和技术方法,落实推进...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牵头组织实施的铀矿调查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紧密围绕国家需求,聚焦北方砂岩型铀矿,以推动建设大型资源基地建设为目标,积极创新成矿理论和技术方法,落实推进“央地企”协调联动机制,针对北方系列盆地开展砂岩型铀矿调查工作,取得显著的找矿成果,引领和带动了商业性勘查取得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中国地质调查局 地质调查 成矿理论 找矿成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找矿重大突破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218项即将完成,中国工作组作出重要贡献
7
作者 杨子赓 《海洋地质动态》 1989年第2期20-20,共1页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218项——"东南亚第四纪进程及事件",在IGCP全国委员会领导下,中国工作组除按年度提交进展报告及重要文献目录和摘要並参加国际交流会议外,1988年进行了项目总结。1988年由中国工作组主编的《中国近...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218项——"东南亚第四纪进程及事件",在IGCP全国委员会领导下,中国工作组除按年度提交进展报告及重要文献目录和摘要並参加国际交流会议外,1988年进行了项目总结。1988年由中国工作组主编的《中国近海及沿海地区第四纪进程及事件》一书,作为中国工作组成果之一,即将由海洋出版社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 东南亚第四纪 IG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看《同一个地质计划》的现状及新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凤山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38-2140,共3页
《同一个地质计划(OneGeology)》是一个由英国地质调查局于2006年2月发起的,世界各国地质调查局参加的,在互联网上可以很容易取得地质图数据的国际合作计划。
关键词 国际地质大会 地质调查局 国际合作计划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以来《同一个地质计划》若干重要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凤山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7-164,共8页
《同一个地质计划(OneGeology,简写为1G)》是一个由英国地质调查局于2006年2月发起的,世界各国地质调查局参加的,在互联网上可以很容易取得地质图数据的国际合作计划[1]。到2007年3月英国布赖顿会议,仅用13个月的时间,
关键词 国际地质大会 地质调查局 干重 国际合作计划 布赖顿会议 互联网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提升中国国际出版能力建设的时代意义——从“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谈起 被引量:2
10
作者 贺耀敏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9,共5页
"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不仅是"丝路书香出版工程"框架下的重点项目,更是"十三五"时期中国新闻出版走出去的一项重点工程,其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国际形势复杂变化,中国出版界应该积极探索,有所作为。通... "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不仅是"丝路书香出版工程"框架下的重点项目,更是"十三五"时期中国新闻出版走出去的一项重点工程,其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国际形势复杂变化,中国出版界应该积极探索,有所作为。通过"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等途径,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共同讲好中国故事,有效提升中国国际出版质量与水平,推动和加快中国国际出版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出版 走出去 “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发展与学生事务专业化”国际会议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
11
作者 蒋洪池 王圣昀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2007年5月19—20日,“大学生发展与学生事务专业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湖北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会共同举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等教育研究所承办。研讨会着重从大学生发展的... 2007年5月19—20日,“大学生发展与学生事务专业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湖北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会共同举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等教育研究所承办。研讨会着重从大学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高校学生事务专业化和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三大方面进行了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大学 学生事务管理 学生发展 专业化 武汉 国际会议 高校学生工作 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通过专家论证
12
作者 赵来时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3,共1页
2005年1月27~28日,中国地质大学承建的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接受了国家科技部专家组对建设计划进行的可行性论证。专家组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国伟为组长,由10住院士、教授组成。科技部基础司基地建设处张延东副处长主持... 2005年1月27~28日,中国地质大学承建的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接受了国家科技部专家组对建设计划进行的可行性论证。专家组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国伟为组长,由10住院士、教授组成。科技部基础司基地建设处张延东副处长主持了论证会,教育部科技司、湖北省科技厅及中国地质大学相关领导、教授、学者100多人参加了论证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计划 矿产资源 承建 专家组 过程 科技 基地建设 中国地质大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尹飞虎研究员当选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第六届委员
13
作者 黄玉萍 《新疆农垦科技》 2009年第3期79-79,共1页
由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CNC-IGBP)颁发聘书,新疆农垦科学院党委书记尹飞虎研究员当选为该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任期4年,成为兵团首次进入该委员会的第一位专家。
关键词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委员会 研究员 中国 飞虎 党委书记 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国别研究视域下国际学生传播中国故事的意愿--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知倞 赵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82,共14页
从区域国别研究视域对国际学生传播中国故事的意愿加以分析。指出国际学生作为真实感知过当代中国文化与社会的“他者”,是能讲出、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善意群体。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抽样获取的616个样本加以定量分析,探讨影... 从区域国别研究视域对国际学生传播中国故事的意愿加以分析。指出国际学生作为真实感知过当代中国文化与社会的“他者”,是能讲出、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善意群体。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抽样获取的616个样本加以定量分析,探讨影响国际学生中国故事传播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国际学生传播中国故事的意愿整体较高,情感性态度、知觉行为控制、描述性规范、工具性态度显著影响其传播意愿,而主观规范对其传播意愿影响并不显著;同时,国际学生对不实信息感知可以调节其工具性态度与情感性态度对其传播意愿的影响,起负向调节作用,并基于此提出提升国际学生传播中国故事意愿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 国际中文教育 国际学生 讲好中国故事 人类命运共同体 计划行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前寒武纪地质研究进展专辑——庆贺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专业委员会成立四十五周年
15
作者 初航 钟焱 +1 位作者 相振群 王惠初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31-3335,共5页
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专业委员会(简称前寒武专委会)成立于1979年,是中国地质学会下设的分支机构之一,旨在汇集国内外前寒武纪地质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推动前沿科学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成果的共享。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前寒武专委会作为... 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专业委员会(简称前寒武专委会)成立于1979年,是中国地质学会下设的分支机构之一,旨在汇集国内外前寒武纪地质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推动前沿科学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成果的共享。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前寒武专委会作为我国前寒武纪地质研究领域最具专业性的学术团体,在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科普宣传、咨询服务和人才托举等方面取得卓著成效。近年来,国内外前寒武纪地质学科的发展进入了深时地球系统科学的新时期。前寒武专委会聚焦学科前沿热点领域,以国家需求和专业重大科学问题为导向,以科技创新驱动学科发展,在项目申报、成果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多位专委会委员申报获批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等。以长期的工作积累和详实的资料数据为基础,依托上述科研项目的稳步实施,我国地质学家在早期地球和类地行星构造体制演化、超大陆旋回及其资源效应、深时地球多圈层耦合机制、地球宜居性演化过程等新兴的前寒武纪地球科学热点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资料、新认识和新成果。时值前寒武专委会成立四十五周年之际,《岩石学报》特别组织了本专辑,收录了二十篇精选文章,以庆祝这一重要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学会 学术团体 科研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地球科学 专委会委员 卓著成效 成果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专家在乍得邦戈尔盆地花岗岩储层中探获石油,荣获国际大奖 被引量:3
16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8-199,共2页
越来越多的花岗岩、变质岩等结晶岩石区发现石油天然气藏,据统计世界上产于结晶基岩中的油气田有157个,石油储量5048×108t,天然气储量2681×108m3。在已发现的工业性结晶基岩油气田中,大多数属于花岗岩基岩油气田,占40%,... 越来越多的花岗岩、变质岩等结晶岩石区发现石油天然气藏,据统计世界上产于结晶基岩中的油气田有157个,石油储量5048×108t,天然气储量2681×108m3。在已发现的工业性结晶基岩油气田中,大多数属于花岗岩基岩油气田,占40%,储量占75%;基性、超基性岩油气田占3%,其次是火山岩和变质岩石油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储量 花岗岩 储层 盆地 专家 地质 中国 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文科技期刊组约稿优化路径探索——以“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A类期刊为例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广萌 张昕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24,共4页
文章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的A类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阐释,对其组约稿实践规律进行梳理:充分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是组约优质稿件的不竭动力;充分发挥编委会的办刊智慧,是组约稿工作不断优... 文章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的A类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阐释,对其组约稿实践规律进行梳理:充分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是组约优质稿件的不竭动力;充分发挥编委会的办刊智慧,是组约稿工作不断优化的源泉;为科学家提供优质服务,使期刊真正成为凝聚科学家的平台,是组约稿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科技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 组约稿 学术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年代的中国作家“走出去”现象——以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馨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4-49,共6页
作家出访是1980年代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阐释价值,但相关研究还较为薄弱。在邀请作家出访的机构中,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IWP)为中国作家阅读、写作以及同海外作家交往提供了难得的机缘,不仅促进... 作家出访是1980年代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阐释价值,但相关研究还较为薄弱。在邀请作家出访的机构中,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IWP)为中国作家阅读、写作以及同海外作家交往提供了难得的机缘,不仅促进了中外文学交流,而且以多种方式影响了中国作家的创作,深度介入了1980年代的文学演变,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 1980年代 中国作家 出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格局下的汉语写作——以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中的“中国声音”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邓如冰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3-201,共9页
一、爱荷华:作为象征的"文学之城" 二○○八年,继英国的爱丁堡、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之后,美国爱荷华州的爱荷华城(I-OWACITY)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第三个"文学之城"。这一世界级的殊荣并未让爱荷华人惊讶,因为在这片沉静的大... 一、爱荷华:作为象征的"文学之城" 二○○八年,继英国的爱丁堡、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之后,美国爱荷华州的爱荷华城(I-OWACITY)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第三个"文学之城"。这一世界级的殊荣并未让爱荷华人惊讶,因为在这片沉静的大地之上,文学之河是如此源远流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计划 汉语写作 世界格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声音 中国 国际 澳大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地学计划(IGCP)——中国地学与世界互动的平台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敦一 董树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1-432,共2页
关键词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 地学 平台 世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地球科学家 科学研究项目 中国 固体地球科学 国际地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